「不平等的榮譽」!超過一半諾貝爾獎頒給這5大研究領域

2020-11-24 騰訊網

引言:根據最新一項分析表示,近幾十年來僅有五個研究領域摘得超過半數的諾貝爾科學獎項,而這種「榮譽不平等」可能會導致科研經費不平衡。

諾貝獎無疑是整個科學界最引人注目,也是最令人垂涎的獎項。諾貝爾獎獲得者代表了一個領域內傑出科學家的大牛,他們的科研成果反覆被用來評估影響力,獎項,模式轉變和科學合作。研究這類有影響的團體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這些頂級獎項都包含了哪些學科。

其實並非所有領域都在諾獎的範圍內,但是在自然和生物醫學的三個獎項涵蓋面非常廣,分別是化學獎,物理獎,生理學/醫學獎。從理論上說,幾乎所有涉及自然科學或者生物醫學的工作,只要有巨大的影響力,都有資格獲得榮譽。然而,有不同的觀點認為這些獎項僅頒給了一小部分學科的科學家。特定的子學科可能比其它領域更能吸引諾貝爾獎,於是有部分學者建議精選的科學精英更值得擁有更多的榮譽和獎項,即有限的學者和想法推動了科學發展。相反,這幾個聚焦領域中更有可能產生偏見和不應有的忽視。

儘管很難可靠的解答此頂級獎項是否應該歸於任何群體,但至少可以幫助您了解是否存在偏科,以及如果存在,有多大程度。如果證實存在,哪些領域被優先對待,優先程度多少?又有多少學科從摘得諾獎?

討論

來自加州史丹福大學的John Ioannidis說,他懷疑科學領域中最權威的獎項僅集中在某一些領域,但是這個假設直到他和他的同事整理了1995-2017年的諾獎獲得者才得到證實。

研究小組發現,自1995年至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醫學獎以及物理獎的獲得者中有52.4% 的科學家從事粒子物理學細胞生物學原子物理學神經科學分子化學。而在114個科學領域中,僅有36個榮獲殊榮,使得從呼吸系統疾病到行星科學等被排除在外。

圖1 學術文章發表學科分布圖

表一 36個科研領域有至少一個諾獎

觀點:一篇論文不足以代表諾獎級工作

有人可能會辯駁,認為一篇論文不足以代表諾獎級工作,另一條規則可選幾篇論文作為諾獎工作的裡程碑。但是,通常同一項目的主要論文在圖1中都很相近。為進一步分析,還採用了40819篇(1995-2017)Scopus收錄的物理,化學以及醫學/生理學諾獎得主的文章。

當前的分析表明,幾乎每次諾獎揭曉時,會發現很多文章雖然和諾獎工作在相近時間段發表,但是引用量總是前者遠高於後者。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引用並不全部代表潛在影響力。例如,某些工作可能會帶來重大進展,但由於它幫助該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因此到一定程度不再被引用。相反地,進展甚微的領域可能會繼續引用相同的參考文獻,例如儘管營養流行病學雖未取得顯著的進步,但是卻獲得了大量引用。此外,高引用論文在創新上因領域差別而存在很大差異,即並非所有高被引論文都具有相同的價值。某些類型的文章和某些書籍可能會吸引大量的引用,但是其實在衡量影響的方法上並沒有黃金法則。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於,有時很難識別出哪篇論文明顯是諾貝爾著作的縮影。作者利用諾貝爾官方網站上的信息,再通過閱讀幾本可以被選為候選人的論文,定性地確定每種獲獎者最相關的論文。當有多個提名時,則使用更客觀的文獻計量標準為每個獲獎者選擇一篇論文,以避免潛在的主觀性。此外,該團隊對每個獲獎者的整體出版材料進行了分析,並且由於大多數獲獎者將他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特定的一門學科上,因此該評估給出了相似的總體概況。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學科確實和本文所研究的三個諾貝爾獎並不相關。例如,大多數法律,哲學和中世紀研究領域的工作可能與醫學,化學或物理學相距甚遠。對於其他幾個學科,它們與三項諾貝爾獎的確切相關程度也可能會受到爭議。然而,仔細閱讀沒有諾貝爾獎的學科列表,可以發現許多學科顯然與這三個諾貝爾獎領域相關。

認識到這些注意事項,將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著作聚集在少數領域中就得到「破解」。這種現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釋,並且不同的研究人員對此是否可取而持不同意見。在特權領域工作的科學家們可能會認為這種榮譽不平等現象很正常,而其他科學家可能會認為這很不公平。這種現象總體反映出科學家對諾獎的提名和授予各持己見,也會引起關於科學進步的相對程度是取決於基準科學和還原論者的發現,還是取決於應用性工作的辯論。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34612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不平等的榮譽」!超過一半諾貝爾獎頒給這5大研究領域
    引言:根據最新一項分析表示,近幾十年來僅有五個研究領域摘得超過半數的諾貝爾科學獎項,而這種「榮譽不平等」可能會導致科研經費不平衡。諾貝爾獎獲得者代表了一個領域內傑出科學家的大牛,他們的科研成果反覆被用來評估影響力,獎項,模式轉變和科學合作。研究這類有影響的團體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這些頂級獎項都包含了哪些學科。其實並非所有領域都在諾獎的範圍內,但是在自然和生物醫學的三個獎項涵蓋面非常廣,分別是化學獎,物理獎,生理學/醫學獎。
  • 半數諾貝爾科學獎「扎堆」五大研究領域
    作者:文樂樂諾貝爾獎只頒給了少數領域的科學家圖片來源:Kay Nietfeld/Alamy 一項研究顯示,近幾十年來,5個研究領域包攬了半數以上的諾貝爾科學獎,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榮譽不平等」可能導致研究資助的不公允。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
  • 為何今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黑洞領域?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出人意料:一是打破了連續兩年不頒給同一個領域的「規則」,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天體物理領域。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卓越工作。
  • 數學最高獎首位女性得主是誰 科學和數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強烈倡導者
    數學 獎首位女性得主是誰 科學和數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強烈倡導者時間:2019-03-20 19:34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數學 獎首位女性得主是誰 科學和數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強烈倡導者 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了女性。
  • 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 因為全球賣家...
    此前,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已經被公布。   兩位獲獎者經歷   保羅·米格羅姆(Paul Milgrom)教授1948年4月出生於底特律,是全球拍賣領域和產業經濟學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他先後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學士)、史丹福大學(統計學碩士和商學博士)和耶魯大學(榮譽文學碩士)。
  • 搞笑諾貝爾獎再度開獎,線上儀式不減獎項含金量
    儘管參與性與體驗感不比線下儀式,但各大獎項的質量卻絲毫未打折。今年的獎項都有哪些看點呢?「儘管昆蟲學家能從容地應對形態各異的昆蟲,但當對象變成蜘蛛,情況就不一樣了。」維特爾說。他注意到,很多昆蟲學家都害怕蜘蛛。在其針對41位昆蟲學家的問卷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參與者都認為,他們討厭蜘蛛的原因之一是「腿太多了」。
  • 搞笑諾貝爾獎再度開獎,線上儀式不減獎項含金量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改為線上舉辦。與往年一樣,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也有特定的主題——bug(蟲子)。按照這個主題,今年的獎盃由6片紙製成,可以拼成一個6面體獎盃。6個面上分別印著蟑螂、跳蚤、諾如胃蟲、大眾甲殼蟲汽車、電腦bug以及粘貼製作指南。儘管參與性與體驗感不比線下儀式,但各大獎項的質量卻絲毫未打折。
  • 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因為全球賣家...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獲獎,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也是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此前,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已經被公布。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材料科學獎,有「味道」的研究~~~
    經濟學獎試圖量化不同國家的國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和人群平均嘴對嘴接吻次數之間的關係。昆蟲學獎收集了許多昆蟲學家整天研究昆蟲,其實很害怕蜘蛛的「證據」。表面上,這只是2019年宣判的一起謀殺未遂案,但其實這是一個終極套娃的故事。
  • 沒想到,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他
    今天下午5時45分,2017年諾貝爾獎的最後一個懸念——經濟學獎被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獎項頒給了對行為經濟學產生貢獻和影響的美國經濟學獎、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泰勒Gwinn金融和行為科學教授,行為決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在國民經濟研究局主管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工作。除了行為經濟學,泰勒的研究領域還包括金融學領域、決策心理學。泰勒的學術觀點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濟行為必然會受到各種「非理性」的影響。
  • 50位科學家獲獎1.5億,總金額超過諾貝爾獎,馬化騰功不可沒
    文章原創,請勿肆意抄襲、轉載、搬運科學探索獎在全球有一種獎項是最高的榮譽,對各類領域的頂尖人才來說,如果能拿到這一獎項,證明在該領域是達到頂尖水準的,那就是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包括了物理學獎、和平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家這五大類獎項。每一個都是頂尖的榮譽,最初諾貝爾獎是以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命名的獎項,除了能獲得獎牌以外,還能獲得一筆豐厚的獎金。從2020年開始,諾貝爾獎的總額獎金增加到110萬美元,相當於700萬人民幣。
  • 半數諾貝爾科學獎盡歸五大領域研究,公平嗎?
    一項研究顯示,近幾十年來,5個研究領域包攬了半數以上的諾貝爾科學獎,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榮譽不平等」可能導致研究資助的不公允。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美國史丹福大學的John Ioannidis表示,他曾懷疑科學界最具聲望的獎項在某些領域「扎堆」,直到他和同事對1995年至2017年的諾貝爾獎得主進行梳理後,事實才變得清晰起來。研究團隊發現,粒子物理學、細胞生物學、原子物理學、神經科學和分子化學領域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佔據了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物理學獎的52.4%。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第一  Evelyn Zhang • 2020-10-15
  • 諾貝爾獎之外的「諾貝爾獎」,在數學、醫學、環境等多領域
    現在這一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環境科學獎之一,每年都會頒發給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內做出卓越貢獻的科研工作者。二、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要求設立的國際性數學獎項,於1936年首次頒發。因諾貝爾獎未設置數學獎,菲爾茲獎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探索宇宙奧秘科學家!A股概念股能否「上天」?
    摘要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探索宇宙奧秘科學家!A股概念股能否「上天」?】10月8日,2019年度諾貝爾獎第二項大獎——物理學獎揭開面紗,一位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及兩位瑞士科學家共同斬獲這一榮譽。
  • 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周來啦:今年榮譽到誰家?
    資料圖:諾貝爾獎章  8天開6獎:文學獎時間待定  首次諾貝爾獎於1901年開始頒發,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其主要涵蓋諾貝爾在遺囑中設立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5類獎項。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決定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開始頒發。
  • 諾獎大預測: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會頒給誰?
    諾貝爾化學獎不「化學」根據維基百科列出的1900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的名單,統計發現,其中有17次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生物學方面的成就。比如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在冷凍電子顯微鏡術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三位生物物理學家。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在「進化控制」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三位生物學家。因此諾貝爾化學獎曾被不少科學家戲謔稱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
  • 這個「諾貝爾獎」,瑞典國王只頒給了一個中國人
    四月十九日,瑞典國王向中國科學家姚檀棟頒發了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的維加獎(vegamedaljen)除國內媒體外,小編僅在瑞典皇室網站查證了這一消息。鑑於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將2017年維加獎授予姚檀棟。這是亞洲學者首次獲得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的此項榮譽。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作為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於每年九月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頒獎儀式,授予「乍一看好笑,後又引人深思」的十項科學領域成就。  今年獲獎情況如下:  物理學獎——一隻貓能否同時處於固體和液體狀態?
  • 瑪麗-居裡家族獲得5個諾貝爾獎,是歷史上得獎最多的家族!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個獲得不止一次諾貝爾獎的人(至今也是唯一一個獲得一次以上的女性)。也是第一個在多個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瑪麗理應與她的男性同事分享科學舞臺。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瑪麗和她的丈夫皮埃爾,以表彰他們對輻射的研究,同時也頒給了亨利-貝克勒爾,以表彰他對鈾的自發輻射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