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門重要科學,近代化學在19世紀才得到長足發展,奠基人卻是一名叫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法國律師。

拉瓦錫1743年8月26日生於巴黎的一個貴族世家,他本來是學法律的,20歲時就取得了法律學士學位,並且獲律師從業證書。但他對此不感興趣,轉而研究自然科學。
25歲時拉瓦錫被評選為法國科學院「名譽院士」,並在1772年擔任巴黎科學院副教授,1775年開始擔任皇家火藥局局長。他在火藥局裡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為他進行化學實驗奠定了基礎。

1772年,拉瓦錫用磷和硫進行燃燒,發現燃燒後的產物重量大於燃燒前的重量,於是他提出了燃燒的氧化學說,用實驗證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這是拉瓦錫對化學研究的第一個貢獻。1777年9月,拉瓦錫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燃燒概論》,系統地闡述了燃燒的氧化學說。化學由此進入定量化學即近代化學時期,徹底結束了當時廣為流行的「燃素說」,這是拉瓦錫的第二大貢獻。
1789年拉瓦錫出版了《化學概要》,把元素分為四大類,並且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一覽表,表明了當時已知的所有化學元素及其準確的的名稱。這是拉瓦錫的第三大貢獻,為近代化學奠定更加紮實的基礎,因此,後人把拉瓦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

由於拉瓦錫推翻了燃素學說,得罪了希望以此出名的馬拉。馬拉懷恨在心,並利用法國大革命時極「左」思潮的影響,乘機寫了一本誣陷拉瓦錫的小冊子,聲稱要「埋葬這個人民公敵的偽學者」。馬拉的陰謀居然得逞了,同時兼有保稅官身份的拉瓦錫,和27個保稅官一起,在1794年5月8日這天被送上斷頭臺,享年52歲。
聽說拉瓦西被捕,歐洲許多學者紛紛為其說情,想辦法進行解救,但是沒有任何效果。當時的大數學家拉格朗日十分惋惜地說:你們可以用一眨眼的功夫就把他的頭砍下來,但他那樣的頭腦再用100年也長不出來」。正如當時同樣死在斷頭臺的羅蘭夫人所言「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在行刑前,神情淡定的拉瓦錫對劊子手說,「從來沒有辦法驗證,人在被砍下腦袋後,神經活動還能持續多少時間,我現在開始眨眼,在我的腦袋被砍下後請你數一數,我的眼睛還能眨動幾下。」

劊子手答應了,拉瓦錫的頭被砍下後,他馬上抱起,認真的數這個血淋淋的頭顱眼睛眨動的次數:一、二、三、四.......劊子手數到了第十五下,拉瓦錫的眼睛才停止了眨動。

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斷頭臺上進行的最為悲情的科學實驗,希望也是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