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問千尋|《蜉蝣一日,浮生一世》

2021-01-17 詩人康健lcu

蜉蝣一日,浮生一世

昨夜,我見到了一隻碩大的蜉蝣,它穿過一片宛若星空的湖向我緩緩飄來,我望向它那雙好似黑曜石的眼睛,如明鏡般倒映著整個世界,我還未來得及說什麼,它便先我一步開口,用著我能聽懂的語言說道:現在正值萬物復甦,你卻躲在世界一隅,屋內一角苟且偷生,過一日算一日,真是不知廉恥嗎?我愣了一瞬,隨即惱羞成怒,心裡想道,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怎麼過要別人指手畫腳?想罷,我反駁道,你這蜉蝣也不過一日的光陰可活,又能懂些什麼,況且我的人生還有幾十年,這點時間我還用不著在乎。

它盯著我搖搖頭:在我這段轉瞬即逝的生命中,我並沒有因為它的短暫而悲觀厭世,反而積極的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上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與你們人類幾千年間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樣,可見生命的漫長與短暫並沒有什麼不同。即使你認識到了時間的短暫,你還是會為「今日之事多煩憂」,為某些人、某句話、某件事而輾轉反側。但這不妨礙你追求自己,並與我一般,最終歸為沉寂。人似蜉蝣,人生苦短。只不過有的人千古流傳,有的人卻碌碌無為。人似蜉蝣,微不足道。偶爾憂傷,偶爾自負,偶爾自信滿滿,偶爾又如霜打茄子。會擁有太多太多的情緒,或消極或積極,或莫名或有因。可見生命的長短於個體而言並無不同。

我不服道:但人也異於蜉蝣,命運自控,不卑不亢,會朝著各自的目標前進。蜉蝣一生無大作為,被迫局限於所處的環境,最終悲壯的死去。人雖然所處環境艱辛,卻不甘於現狀,而且能讓生命變得更加美麗。說罷,我莫名地從它的眼睛中讀到了狡黠的笑意。果然它又說道:可你最近的行為顯然不能支撐你去追尋美麗的人生。我不耐煩地表示,讓它說說我又該怎麼做。

它莞爾:那就讓我來帶你去體驗一番朝生暮死的蜉蝣一生。我還沒來得及反對,便感覺天地翻轉,等我反應過來,我已經成了一隻蜉蝣。自我睜眼,我的周圍浮動著成千上萬隻蜉蝣。它們並不言語,看似漫無目的地在水面上浮動。我在它們之間無措地遊動著。看著身邊的蜉蝣從出生到成長,繁殖,撫育。完成這些後,已是黃昏。落日的餘暉灑向湖面。它們集體遊動著,浮向那片波光粼粼。我赫然發現蜉蝣有一對很漂亮的灰色透明翅膀。那為什麼不展翅高飛呢?還沒等我發出疑問。我見到了畢生難忘的畫面。只見我身邊那成千上百的蜉蝣,紛紛振動它們的翅膀,成群結隊地向天邊那團赤紅的光團飛舞。那對灰色的翅膀抖動著,在陽光下折射出仿佛是折斷了翅的悲哀。我突然知道,夢想的代價便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但是為了翅膀上承載的夢,它們選擇慷慨。我不禁與它們一樣選擇展翅高飛,哪怕我知道這驚心動魄地飛翔背後藏著黑夜一般的寧靜。在騰飛的一瞬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宿命雖然束縛了我,但卻給予了飛行的交換,蜉蝣知道飛行的美麗,也知道宿命的壓抑。它們自出生以來平凡地成長,發育,繁殖。看似是對宿命的迫協,其實是積聚騰飛的勇氣,他們從生至死都沒忘記那對漂亮的灰色透明翅膀。

夢的最後,我又見到了那隻碩大的蜉蝣,它並沒有說話,只是微笑。它遊過的那片如星空般的湖慢慢的發出太陽般白色的熾熱的光,那光漸漸地吞噬了一切。而夢醒了。

END

長按關注

圖 源 | 網 絡

文 章 | 沈 一

排 版 | 沈 一

審 核 | 楊世欣

相關焦點

  • 百妖譜:蜉蝣成蟲朝生暮死,救一人愛一人度一日活一生足矣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之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三年成蟲,成蟲後不飲不食,一生壽命極短,常常被人比喻成愛情,蜉蝣不知白天與黑夜,在黎明或黃昏死去,就像愛情,短暫而美好,只在一瞬間。白狼受夠世間炎寒,拘束於世,食不果腹,欲輕生於河畔。機緣造化也就在這一刻成就了蜉蝣,也改變了白狼。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用一日的壽命,讓狼妖覺得「人間值得」
    在桃夭的幫助下,他才知道,原來那個女孩竟是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用了一日的壽命,帶他玩耍,讓他開心,讓他覺得「人間值得」。是啊!「人終有一死,只是時間早晚而已。」蜉蝣的時間很短暫,卻過得很充實。她做了所有她想做的事,她認為有意義的事,這樣的她相信也不會有什麼遺憾了。而他也因為她改變了一生。
  • 《百妖譜》:世有一蜉蝣,朝生暮死,卻最是嚮往人間
    而蜉蝣沒有這個假如,因為它朝生暮死,它的生命長度也就僅有一天。有人生而優越,也便有人生而卑微。有人活著是一種享受,而有人生來便要遭受許多痛苦。《百妖譜》蜉蝣篇,便有一個生而悲慘的狼人,天生跛腿,舉家遷移時被拋棄。一個人謀生,卻總是被騙,絕望之下想要了卻此生。
  •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神奇物種僅有一天的壽命
    曇花一現的生命精彩朝生暮死蜉蝣是生長於水澤地帶,幼蟲期是在水下度過的,大約兩到三年的時間。化為成蟲後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而且,蜉蝣喜歡在日落時分成群飛舞,繁殖盛時,死後墜落地面,能積成一厚層。神秘色彩2013年8月25日夜間,匈牙利多瑙河沿岸突現數百萬隻蜉蝣飛蟲。瀰漫在空氣中的飛蟲要麼黏在行人的臉上,要麼爬滿車身。第二天清晨,只見地面上布滿雄性蜉蝣飛蟲的屍體,而其餘的則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 百妖譜朝生暮死皆蜉蝣,「春花」竟允許「狼人」思念「小三」一生
    萬物具有生滅,浮遊集清靈之氣不散,成群伴走,依山傍水,吸食日月精華,機緣巧合,可成妖,幻成人,可惜妖壽只有一日。狼妖被歧視生活艱難,準備輕生跳入河中,被幻化成人的浮遊所救,帶狼妖一日歡遊,日落成婚,浮遊一去不復返。狼妖在湖邊苦等數年,竟然得了心病。
  • 《詩經》中的一首蜉蝣詩,讓人感悟生活的真諦
    在中國古代,蜉蝣是很多詩人描繪的對象,或讚美外形之華麗,或惋惜其生命之短暫。《詩經》中有一首專門描寫蜉蝣的詩,名為《國風.曹風.蜉蝣》,其文描寫了蜉蝣朝生暮死的脆弱和可悲。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幾千年人,人們便形象的描繪了蜉蝣的一生。蜉蝣的羽翼,如美麗的衣裳鮮豔奪目。
  • 蜉蝣一日之時,理解人世間情感精髓——《百妖譜》
    《百妖譜》——蜉蝣篇,這篇動漫和之前的《灰狐》、《漱金鳥》的故事劇情有所不同,前面部的主要故事線是來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經歷和結果,而蜉蝣篇闡述的是一個坎坷的白狼化身為人,卻融入不到世俗之間為重點描寫,最後引出主人公蜉蝣的故事,其中蜉蝣的劇情只佔有整個動漫中很小的一部分,可為什麼標題要叫蜉蝣而不叫白狼篇呢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詠 懷的對象,最早的莫過於《詩 經·國風·曹》中的「蜉蝣之 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 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 之憂矣,於我歸息?」現代人更是 感慨萬千地道出一句:「蜉蝣 三年的潛伏,只是為了三小時的怒放」。
  • 百妖譜:蜉蝣用一日度化一人,慶忌一諾千金卻被認為傻頭傻腦
    看過灰狐和漱金鳥的故事後,又出現了蜉蝣和慶忌兩種小妖,果然比起妖力強大的大妖,還是妖力平平的小妖數量要更多。他們的生命究竟會怎樣,似乎也不會被那些大人物在乎,就像普通的人一樣,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生。蜉蝣現實生活中的蜉蝣是一種最原始的有翅昆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而已。所以蘇軾寫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浮生一日,蜉蝣一生
    蜉蝣成蟲前要在水裡活1至3年,而成蟲後的壽命很短,僅一天而已。但他值得攝影師長時間的駐足,只為這綻放一天的最絢麗的光彩。得到一件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一生人來人往,能遇見一個知己的概率不在於和多少人接觸,追光者奔跑的再快也比不上光源的穿行。
  • 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採採衣服。蜉蝣掘閱,麻衣如雪。」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蜉蝣之美蜉蝣的身體是纖弱的。纖細脆弱到近乎是透明的,似乎輕輕一點,就會化為飛灰。蜉蝣的羽翼是美麗的。透明的羽翼,相對於身體近乎龐大。
  • 百妖譜: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一日既是一生!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百妖譜》
  • 「寄蜉蝣於天地」的「蜉蝣」,原來長這樣
    蜉蝣,是昆蟲綱蜉蝣目昆蟲的總稱,世界約有2000種蜉蝣。
  • 百妖譜之蜉蝣:如果只剩一天的壽命,你想做些什麼?
    看完下半部分後,才知道了蜉蝣這一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世有一蟲,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而萬物生滅,有清靈之氣不散,結群遊走,依靈山,傍秀水,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只有一日生命的蜉蝣,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情,而與人類同壽的狼人,卻在經歷種種磨難打擊之後,對生活失去熱情,一心尋死。
  • 詩人酒館|李威:永遠做一個千與千尋
    出版詩集《讓一隻羊活下去》,詩見於《星星》、《綠風》、《詩潮》、《草地》、《環球人文地理》、《青年文摘》等刊物,是網絡詩歌論壇《第七行》創建人之一▎永遠做一個千與千尋女兒明天要回讀書的遠方了今晨,如這十天中大多數天一樣不能陪女兒沐著清晨的陽光一起靜靜吃一頓早餐說我是為工作,為事業這是謊話,老爸此刻正堵在路上
  • 關於大蚌、蟬和蜉蝣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科學界扛把子,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大蚌、蟬和蜉蝣的介紹。大蚌不一定會長出大珍珠珍珠,是責重的裝飾品,也是重要的藥材。誰都知道,珍珠產自那些生活在海裡和淡水裡的貝類。那麼,是不是大蚌一定會長出大珍珠來呢?當然不是。
  • 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說到蜉蝣的壽命,你可能會長嘆一口氣,惋惜道:「朝生暮死,典型的英年早逝啊。」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知道關於蜉蝣的生物知識,只是憑藉著廣為人知的詩句主觀給蜉蝣貼上了短壽的標籤,蜉蝣真的像詩裡寫的那麼短命嗎?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知道「蜉蝣」是什麼嗎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北宋文學家蘇軾在《赤壁賦》中感嘆著人生短促無常,雖說有些許悲觀意味,卻也能啟迪我們珍惜眼前,不負韶華。「蜉蝣」此處的出現,是很多人與之的初次相識,從字體結構來看,顯然這應是一種昆蟲,不過相比於蒼蠅、蚊子之流,「蜉蝣」二字更覺動聽罷了。
  • 人生如蜉蝣,發現萬物之美,以萬物為師!這些畫有萬物之美嗎?
    伏蝣/作「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面對茫茫天地與滄海,人渺小如蜉蝣。或許,正是緣於對蜉蝣般的生命的深刻體驗與發現,讓他能更細緻地感受到萬物之美。同時,因為喜歡畫畫能喚醒自由與美,他拿起了畫筆,賦予了他眼中的蒼生以生命。或許,因為喜歡,才會想要用盡全力,作品因此才煥發出美麗與熱愛的光芒。當在網絡上,看到他的作品時,我感動於他賦予那些如蜉蝣般的靈類以活力和靈性。他們都是微塵世界裡,被佛神看顧的孩子,泛著晶瑩的光,和同於塵,不染於塵。
  • 《仙鶴和蜉蝣的愛情故事》
    在凡界有一隻小蟲子,名叫做蜉蝣, 有一天一隻仙鶴,無意碰到了一隻美麗的蜉蝣,並且愛上了她,那一天,他們有說有笑,嬉戲玩鬧很開心,後來仙鶴把蜉蝣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伴侶。 有一次,仙鶴告訴蜉蝣,他見過世間滄海變成桑田,高山變成花園,水滴匯成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