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式效應:最深刻原始記憶都和氣味連結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書名:《溫式效應》

  作者:溫佑君

  出版社:大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0/01/06

  內容介紹:

  我們最深刻原始的記憶,都和氣味有所連結。

  一旦再與某個氣味擦身而過,

  昔日的點點滴滴,就會倒海翻山湧上來……

  喚醒身體的觸覺,能堅定並豐富我們的存在感。

  若箝制感官、壓抑知覺,

  又怎能觀照這個世界?……

  新書內容搶先看:

  臺北的小巷花香

  好幾次在尋找咖啡館的時候,都被螫蟹百合的香氣攔下來。插花的人管它叫蜘蛛蘭,兩個名字都很象形。這花是如此的纖弱細長,總讓人以為它是不堪暑氣蒸騰而披頭散髮、垂頭喪氣。其實它來自西印度群島,耐溼耐高溫,然而養在城市的沙龍外頭,外表看起來可不怎麼體面。雀屏中選的原因,一定藏在它那曖昧的香氣裡。

  要辨別螫蟹百合的香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隔著空氣飄過來的味道,像是替別人代收的UPS急件,隱隱透著重要的訊息,卻無法拆解。雖然也叫百合,它和常在飯店大廳盛裝迎賓的香水百合不是一家人。真正跟它有血緣關係的石蒜科植物,像是水仙、晚香玉,也都以影影綽綽的暗香浮動聞名,但那還是不能說明螫蟹百合與咖啡館的相合性。每回停下腳步,隔著落地玻璃偷瞄巧笑倩兮的蛋白質女孩和猛攪咖啡的膽固醇男孩們,我就很期待謎底揭曉。

  終於,在跟一位友人喝完心理分析咖啡之後,我嗅出了一點名堂。朋友的故事和他點的cappuccino一樣撲朔迷離,再怎麼理性的腦袋,也沒辦法把它還原成espresso般苦澀而明朗。走出被空調冰封的咖啡館,我沮喪地把鼻子埋入庭園的一株螫蟹百合裡。奇妙的是,以往那團面孔模糊的芳香迷霧,瞬間聚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輪廓

  ──香草!螫蟹百合的味道就像香草!我開心的想放鞭炮,完全忘記一個晚上被疲勞轟炸的苦惱。

  聞起來像香草,就意味著香草素的存在。香草素是一種苯基醛類的芳香分子,德國的生物化學家確認它有抗黴菌、助消化、和消除焦慮的作用。我從自己的芳療經驗裡發現,凡是那種「穿西裝打領帶的小男孩」,那種望之儼然而內心蠢蠢欲動的個案,無分男女,都喜歡被香草擁抱。這個氣味可以穿透個人形象的防線,安慰一顆顆被狂想焗烤的心。它讓你重溫人生的第一口冰淇淋,接受「我想要故我存在」的正當性。

  所以,那些種著螫蟹百合的咖啡館,是不是想藉它的香氣召喚渴望對話的靈魂?那些來到咖啡館裡暢談與傳情的人們,會不會察覺到,在這股無以名狀的香氣籠罩下,他比平日更能聆聽旁人與吐露自己?就這樣,螫蟹百合的姿態映照著我們瘦弱的矜持,而它靜靜散逸的芬芳,則呼應著這個城市真實的心情,脈脈含情地向四方招搖。

  臺北人安排植栽的方式,就跟他們選擇投票對象一樣,充滿想法,但沒什麼邏輯。這種現象在老公寓的巷弄裡更為明顯。擠在窄小院子與歪斜頂蓋上的,和爭相穿過鐵窗或蠻橫侵入車位的,儘是一幫風格互異、各唱各調的綠衛兵。所以清雅幽深的玉蘭身邊,可以緊挨著一棵熱鬧慷慨的芒果,而法相莊嚴的龍柏兩旁,居然有閃亮三姊妹似的五彩辣椒做伴。只要你不是極簡主義的信徒,在這個城市深處散步,保證能得到拼貼的樂趣。

  除了體驗臺北的活力,小巷還可以聞到歷史的軌跡。前幾日在和平東路的巷子閒晃,靠著一縷意外的香氣牽引,當下我又變回一個清湯掛麵的中學生。那個時候讀著知名女校的音樂班,同學裡有個高官子弟,我們常在等待補習的空檔,泡在她家看書、吃點心。有一次嘗到一碗奇怪的甜湯,在彩霞般的絲狀蛋花下面,載浮載沉著幾片雲朵。「這是曇花,又叫月下美人」,同學優雅地向我們宣布。從此以後,曇花就跟她家滿壁滿櫃的外文書籍,和她那態度和藹但遙不可及的父親,一塊兒在我的記憶裡散放著高貴的香氣。

  當年一起吃點心的少女,如今都已成為高官夫人、大學講師和駐外記者,曇花爸爸則在前不久的新聞裡因為重大弊案丟官,而且官司纏身。那個晚上再次聞到久違的曇花時,我也聞到了時代的更迭與變遷。曇花的淡遠縹緲,和桂花的寂寂自飄香一樣,面對面時你毫無知覺,往往是走開一段距離以後,才被那若隱若現的香氣鉤回。它們含有一種倍半萜酮類的珍稀芳香分子,紫羅蘭酮。除了能營造驀然回首的效果,紫羅蘭酮還可以癒合皮膚與心靈上的傷疤。臨床上,芳療師常拿富含紫羅蘭酮的精油,處理那些因為縈繞不去的過往而失眠,或導致皮膚過敏的個案。就像翻到多年以前的日記,這種香氣提醒我們,過去和現在一樣真實,改變的只是閱讀的自己。

  蔣勳先生寫過一篇文章,感嘆臺北的地貌和建物留不住過往的痕跡,是個「沒有記憶的城市」。可是掌管人類記憶與情緒的腦部,邊緣系統,同時也是處理嗅覺的老貨倉。這就暗示著,我們最深刻原始的記憶都和氣味有所連結。一旦再與某個氣味擦身而過,昔日的點點滴滴就會倒海翻江地湧上來。所以對我來說,臺北不是一個沒有記憶的城市,它的記憶全藏在稍縱即逝、但又來回飄蕩的各種氣味裡。

  (摘自臺灣《聯合報》網站)

相關焦點

  • 哪些品牌是通過「氣味」讓你記憶深刻的?
    一、嗅覺是最容易激發人情感的觸發器國際品牌大師馬丁.林斯壯曾研究指出:「人的情緒有75%是由嗅覺產生。人對照片的記憶,在三個月後只剩下50%,但回憶氣味的準確度高達65%」。因此當我們處於香氛環境中,這種氣味除了使我們感到愉悅,能更將這種體驗深深印入腦海中。
  • 科普:與嗅覺記憶有關的秘密!
    有沒有試過嗅到熟悉的氣味,你瞬間想起某個人或者事?而且這個氣味幾乎只要你聞到,這件事或者人,這輩子也無法忘記。大腦是怎麼把氣味和你的經歷聯繫在一起的?記憶是可以被動引起?如果是恐懼的記憶,可否把這氣味和記憶「解聯」或重寫?試試在你的大腦裡刻意製造對一個人/事獨特的氣味,讓它一輩子刻在你腦子裡。
  • Google效應--對記憶的影響
    Google效應--對記憶的影響由於時代和科技的進步以及資訊傳播的無遠弗屆
  • 神秘氣味能夠觸發特定記憶
    ,會讓我突然聯想到兒時的美味記憶:奶奶在廚房裡做巧克力曲奇,這是一個舒適而輕鬆的一天,我仍記得從廚房窗戶射進來的金色陽光,還有奶奶當時穿的粉色圓點圍裙,她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正在播放,我可以通過手指感覺到甜餅麵團黏性質地。
  • 氣味喚醒過去的記憶 - 佳木
    在今天中午,在食堂走了一圈,都不知道吃什麼,已經厭倦了這裡面的味道了。離家在外,已經很久沒有吃過家裡的菜餚了。突然聞到了一股新的氣味,不知從何而來,瞬間腦袋裡面就想起了各種菜餚還有米飯,似乎也回憶起了各種食物的香味還有熟悉的煙火氣息。此時又驚喜又失落。還要挺長時間才能回去。大腦真是神奇,不僅存儲了各種圖片各種聲音,還存儲各種氣味。
  • 為什麼「氣味」會觸發記憶?
    我甚至可以感覺到我最喜歡的閱讀椅扶手上的柔軟織物,並感覺到其他人都在睡覺的房子的寧靜。白天的壓力開始讓您感到平靜和專注。我們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某種氣味(例如氯氣,新鮮出爐的飯菜或鹹海灘的空氣)使我們的大腦充滿了記憶,這些記憶是我們清楚地將某些情緒或情感與特定事件或位置聯繫在一起的。
  • 城市分子式 氣味辭典
    我們的生活中早已有了表達色彩的語言,但遺憾的是有關氣味的詞彙卻遲遲沒有發展。這促使圖拉斯著手創編第一部氣味辭典——《NASALO》。圖拉斯認為,人們用來描述氣味的語言會影響人們對氣味的感知,氣味本身並無好壞之分,而形容的語言為之賦予了偏見的色彩。因此NASALO字典裡的詞彙是充滿想像力的,儘管這些詞彙都是她自己編造,但也並非隨意而為,而是根據語言學的相關規則排列而成。
  • 契可尼效應:一種記憶現象
    由此可見,人們對未完成或被打斷的任務的記憶往往比已完成的任務的記憶要好,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契可尼效應或者蔡戈尼克效應。  心理學家阿特金森認為,契可尼效應與成就動機相關,在以成就動機為導向的情境中,高成就動機比低成就動機的個體對未完成任務記憶更好。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ernard Weiner)等人在現實的成就環境中調查了該假設,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不同動機組,期末考試後,要求學生回憶考試內容。
  • 科學揭秘曼德拉效應,我們的記憶被誰篡改了?
    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為何它可以讓數以萬計的人類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難道這真的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篇文章會顛覆你對曼德拉效應的認知。大家好,我是公子,今天跟大家聊曼德拉效應。
  • 曼德拉效應之謎,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嗎?
    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為何它可以讓數以萬計的人類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難道這真的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篇文章會顛覆你對曼德拉效應的認知。大家好,我是公子,今天跟大家聊曼德拉效應。
  •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為什麼初戀總是難以忘懷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指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蔡格尼克效應使人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是過分強迫,面對任務非得一氣呵成,不完成便死抓著不放手,甚至偏執地將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驅動力過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囉嗦,時常半途而廢,總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後再轉移目標,永遠無法徹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 策略冒險遊戲《蓮花遐想第一次連結》遊俠專題上線
    中文名稱:蓮花遐想:第一次連結英文名稱:Lotus Reverie: First Nexus製作公司:Keinart Lobre發行公司:Keinart Lobre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英文發售日期:2021-01-15
  • 曼德拉效應:記憶和現實到底哪個才是真相?細思極恐!
    有沒有你一直認為的事情,突然發現原來記憶裡的一直是錯的?當很多人集體產生這種錯誤記憶時,到底是記憶產生了錯誤,還是現實發生了更改?皮卡丘的尾巴究竟有沒有黑色?很多人都覺得小時候看過的皮卡丘尾巴有黑色的標誌,但是,其實它的尾巴至始至終只有黃色沒有黑色。86版西遊記裡羊力大仙下油鍋的場景,對很多人來說印象深刻,但仔細翻看86版西遊記,這一場景並不存在。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這個與我們每天息息相關的東西,記憶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心理過程,是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離開記憶,如果我們失去了記憶的能力或者記憶發生了任何混亂都會給生活造成很多麻煩。
  • 可恢復式差定溫感溫電纜
    可恢復纜式線型差定溫火災探測器(四芯模擬量差定溫式探測器)的感溫電纜,除了具備定溫報警功能外,還具有差溫報警特性即環境溫度變化過大時,可以迅速的發出火警信號,大大提高了探測器對溫度變化的響應速度,有利於火災的早探測、早發現、早撲滅,克服了傳統定溫探測器報警遲緩的問題可恢復纜式線型差定溫火災探測器
  • 什麼是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的記憶效應?
    什麼是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的記憶效應?高壓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相同,都有記憶效應,鋰離子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記憶效應是電池因為使用而使電池內容物產生結晶的一種效應。鋰離子電池一般以石墨類碳材料為負極。接下來存能電氣小編來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的記憶效應。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這個與我們每天息息相關的東西,記憶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心理過程,是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離開記憶,如果我們失去了記憶的能力或者記憶發生了任何混亂都會給生活造成很多麻煩。
  • 電池記憶效應解讀,鎳鎘電池記憶效應的清除方法
    電池記憶效應解讀,鎳鎘電池記憶效應的清除方法。「記憶效應」顧名思義,就是當電池沒用完就充電時,它便在此處留有「記憶」,當你充滿電再用時,一旦用到此處,它便警告無電,進而停止工作。雖然目前對鎳鎘電池產生記憶效應的真正原因還不太清楚,但人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些有關鎳鎘電池正確使用和消除其記憶效應的方法。電池記憶效應解讀電池記憶效應是指如果電池屬鎳鎘電池,長期不徹底充電、放電,易在電池內留下痕跡,降低電池容量的現象。
  • 嗅覺記憶是我們最長久的記憶
    封面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期全程用帶著揭陽、饒平、汕頭口音的汕尾話錄製的Patrick腦師認為嗅覺記憶是我們最長久的記憶大腦各部位負責不同的功能,而記憶的主要負責部位是海馬體(Hippocampus),又名海馬回、海馬區、大腦海馬。
  • 電池的記憶效應是什麼_鉛酸電池有記憶效應嗎
    電池記憶效應   電池記憶效應(Battery memory effect)是指如果電池屬鎳鎘電池,長期不徹底充電、放電,易在電池內留下痕跡,降低電池容量的現象。   電池記憶效應的意思是說,電池好像記憶用戶日常的充、放電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難改變這種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電或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