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聲討論:夢露也太美了吧!)
1940年,記者採訪瑪麗蓮·夢露晚上穿什麼睡衣的時候,瑪麗蓮·夢露只說了一句:「我只穿香奈兒5號入睡。」這句話讓香水成為時尚界重要標誌產品的同時,無疑也將香奈兒的品牌地位推向更高的境界。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大爆發,企業的品牌營銷之戰每天都在上演,大家都是各顯神通,各路花招,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品牌能夠進入客戶心智,佔有一席之地。眼花繚亂的品牌標誌,獨具匠心的包裝設計,特色風格的店面裝修……從前我們一直依賴於視覺元素辨識品牌之間的差異;後來,英特爾的五旋音,噔噔蹬蹬,摩託羅拉的「HelloMoto」將品牌帶入了一個嶄新的聽覺識別時代。
如今,隨著體驗經濟的到來,感官營銷日漸風行,嗅覺也被越來越廣地應用到商業策劃的方方面面。令人興奮的是,通過嗅覺打造品牌的成功案例與日俱增,而且還不是一時的爆發,從古自今,利用嗅覺做營銷的案例都是數不勝數的。如今,消費者只需聞一下味道,便知道自己踏入的是什麼品牌的商店已經成為很平常的事兒。那嗅覺在商業營銷中真的有這麼神奇麼?下面我們來一同揭秘。
一、嗅覺是最容易激發人情感的觸發器
國際品牌大師馬丁.林斯壯曾研究指出:「人的情緒有75%是由嗅覺產生。人對照片的記憶,在三個月後只剩下50%,但回憶氣味的準確度高達65%」。因此當我們處於香氛環境中,這種氣味除了使我們感到愉悅,能更將這種體驗深深印入腦海中。在體驗經濟時代,企業不斷地探索新型營銷方式,用戶體驗早不單局限在視覺和觸覺,嗅覺是必不缺少的一環。因為嗅覺是人類感官中最敏感的一個,是人體唯一一個先作反應再思考的一類器官。除此之外,嗅覺也與情感、記憶之間直接相連,如果問什麼樣的感官感受最能喚起回憶——那便是嗅覺。
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人類的鼻腔內每個嗅覺組織約有一千萬個接受細胞。每個細胞又射出六到八條感覺纖毛。這些都是與大腦相連的。而嗅覺與大腦負責處理情感的扁桃體和負責記憶的海馬體緊密相連,所以一旦嗅覺受到味道的刺激,就會觸發人的情緒和記憶。這就是氣味可以打動人心的嗅覺營銷原理了。
其實,對於嗅覺營銷來說,最早的嗅覺營銷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人們點燃薰香來吸引顧客。如今,嗅覺營銷已經逐漸滲入到許多服務性行業領域中,引起了感官營銷的風潮,極大程度地提升了企業盈利與品牌形象。
二、嗅覺營銷中,那些讓你記憶深刻的「品牌味道」
(1)新加坡航空
新航邀請美國著名的香味定製企業為其設計了一款名為Stefan Floridian Waters(史蒂芬佛羅裡達之水)的香水。
該香水不僅用於新航空姐的身上,還被噴在發放給每個顧客的熱毛巾上,以及散發至機艙的各個角落。 這款特質香味也已經成為新航的註冊專利香味,成為其獨特的品牌標識。
(2)氣味圖書館
在這個特殊的圖書館裡,陳列的不是萬卷藏書,而是一排排造型精緻、裝有「氣味」的小瓶子 。這些氣味還有一套特別的玩法叫「場景模擬」,把氣味和情感串聯起來,從而引導顧客的情感消費。
(3)Dunkin』 Donuts咖啡
Dunkin』 Donuts曾利用聲音識別技術開發出一臺咖啡香味廣播機,安裝在公交車上的聲音識別裝置會分辨出其廣告中獨特的叮噹聲,自動散發出咖啡的香味,來「喚醒」乘客。
這則廣告通過咖啡的香味成功「喚醒」消費者的購買慾,悄悄地改變了他們的情緒與決策行為。此法使得公交車站附近唐恩都樂門店的顧客增加了16%,而這些門店的銷售額增加了29%。
(4)有香味的廣告牌
2002年,可口可樂公司推出新品「檸檬可樂」為了宣傳新產品,可口可樂公司專門製作了一種香味廣告牌立於巴士站、候車亭旁邊,行人們每日經過時都會聞到這股清新的夏日冰涼的味道,潛移默化中「檸檬味」加深了路人的嗅覺記憶,當行人們再次聞到相似的味道時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巴士站、候車亭廣告牌上的可口可樂檸檬汽水氣味,激發了人們的購買慾望,也深化了企業的品牌符號和形象。
(5)電影院裡爆米花的味道。
為環境創造一個專屬的味道,讓這個環境味道以產品關聯起來,聞到味道就想到產品,這樣做可以讓你的品牌更有質感,更有辨識度,這種就是環境嗅覺的營銷方式,這裡舉例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影院,甜膩的爆米花氣味,和家人、朋友、愛人,還有一起看的電影,這時候電影院已經不單單是電影院一個事物,它在我們的記憶中可能還包含了,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朋友之間的相聚,家人之間的陪伴。
各位,你記憶深刻的品牌味道還有哪些?歡迎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