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他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但這種艱難困苦並沒有壓垮這個有志向的熱血青年,他衝出了小山村,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考入上海外國語大學後,學校的教師與同學給予他如家人般的溫暖,也讓他擁有了海納百川的胸懷。如今,他是歐洲導師與教練協會中國區總裁,也是CFO良師益友公益平臺的創始人,正在將經驗和智慧分享給更多渴望儘快更長的年輕人。他是上外95屆國際會計專業畢業生餘道江。
餘道江,上海外國語大學1991級國際會計專業(與上海財經大學合辦)。自2004年下半年,一直擔任不同的跨國公司中國區財務總監以及CFO職務;2015年下半年開始創業,並聯合財務界多位知名CFO,聯合發起「CFO 良師益友平臺」。
餘道江老家在安徽六安大別山區極度貧困的農村。9歲時,他進入小學,說是小學,其實只有一名老師和三個年級的十幾個孩子。他的高中是在著名的毛坦廠中學就讀的,但那個時候的毛坦廠中學遠沒有今天的規模大,一年的畢業生也就一百多人的。特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勵著眾多農村渴望改變的學子。
「沒受過苦的人不知道怎麼感恩,受過苦的人才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才知道為何要去改變。」餘道江考上大學那一年,村裡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在吹牛,直到後來他把戶口遷到上海,把耕地退給村裡時,大家才相信,山窩窩裡真的飛出了金鳳凰。
對餘道江而言,大學中印象最深、對他影響最大的一門課就是大一時竇暉老師的《大學生思想品德課》。他解釋道:「當年安徽老家發大水災,家裡顆粒無收,生活極度貧困,系黨總支書記崔老師、系辦公室周老師以及其他很多老師都特別關心我。非常感恩自己有機會來到大上海的名校教室,聆聽大教授的指引。帶著感恩的心,越聽越帶勁。老師也教得特好,就像戰爭年代,共產黨員給貧苦大眾講革命理論一樣。那本書不是技術也不是工具,但它讓我後半生有了方向感。」
在上外,餘道江真的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入學時,因為經濟困難,糧票供應不足,很多同學就把吃不完的飯票悄悄的塞進他的課桌抽屜裡。「我人生吃的第一口蘋果,是在我大學開學不久,我們班長錢亮(家住上海)從家裡帶的蘋果和宿舍同學分享的。」
畢業多年,每每回憶起這段大學時光,餘道江總是心存感激與眷戀,他心裡一直深愛著他的母校、老師和同學們。現在餘道江在公司招工面試的時候還會特別關心來自母校的畢業生。
2017年餘道江和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合影
2015年餘道江開始創業,創建了公益性質的CFO良師益友平臺,現已有幾千名名國內外頂尖的CFO和財稅精英導師以及超八萬名會員。形式有微直播,視頻錄製,線下講座等,正在致力於把財務實戰拍成微電影,並走進課堂。同時感召和鼓勵優秀的財務人回饋社會,發起「500強CFO校園行」,把大量優秀的CFO把優秀的財務管理實踐帶進財務課堂,補充學校在財務實踐方面的薄弱環節。
「有一些CFO有很多知識和經驗,但比較保守,不願拋頭露面,又想回饋社會。我就聯合幾位CFO朋友,發起了CFO 良師益友平臺,讓更多財稅人加入進來,把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分享給渴望快速成長的財務新人。」
2019年,上外國際金融貿易學院舉行會計學專業創辦30周年慶祝大會時,餘道江為學院送上祝福並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驗。
他從安徽小山村走出,求學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歷經歲月的打磨和學識的積累,已經成長為一個有益於自己,有益於社會的棟梁之才。如今,羽翼豐滿的餘道江願意奉獻所學、反哺社會。因為這是上外賦予每一個學子的使命,也因為他始終相信一個人只有在奉獻中才能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關注「上外招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內容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友會、上外國際金融貿易學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