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做噩夢 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2020-10-22 北青網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家發現,頻繁做噩夢與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增加獨立相關。對相對年輕的退伍軍人的大規模研究表明,每周做兩次或兩次以上噩夢的人患高血壓、心肌梗死(MI)或其他心臟問題的風險顯著增加。

在美國聯合專業睡眠協會年會上宣讀的這項研究成果認為,不僅是創傷後應激障礙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做噩夢也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未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揭示這一相關性的機制,並確定減少做噩夢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是否能導致心血管健康狀況的改善。

研究人員選取了3468名平均年齡為38歲的退伍軍人(男性佔77%),他們自2001年9月11日以來服役過一兩次。31%的參與者符合創傷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33%自我報告至少有一種心血管疾病,如心臟問題、高血壓、中風和心肌梗死。研究人員使用戴維森創傷量表評估他們做噩夢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每周做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噩夢是頻繁的,如果做噩夢讓他們感到至少有中度痛苦,則被歸類為中重度的嚴重程度。大約31%的退伍軍人報告他們頻繁做噩夢,35%的退伍軍人報告在過去一周做了中度程度痛苦的噩夢。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在調整了年齡、種族、性別之後,頻繁做噩夢的人患上高血壓、有心臟問題和心肌梗死的風險分別升高了51%、50%和132%。在進一步調整了吸菸、抑鬱和創傷應激障礙之後,頻繁做噩夢的人患上高血壓和有心臟問題的風險均升高了43%。

編譯/胡華軍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頻繁做噩夢 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來源標題:頻繁做噩夢 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家發現,頻繁做噩夢與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增加獨立相關。對相對年輕的退伍軍人的大規模研究表明,每周做兩次或兩次以上噩夢的人患高血壓、心肌梗死(MI)或其他心臟問題的風險顯著增加。
  • 總是頻繁做噩夢是怎麼回事?這2個因素可能是「根源」
    生活中有部分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做噩夢。如果長時間存在這種表現,應該了解原因了。因為晚上總是做噩夢很容易影響睡眠質量,在做噩夢的時候容易因為恐懼,驚慌等從噩夢中醒來,醒來之後可能還會伴隨著心慌的情況出現,此時人的大腦高度緊張,可能就會出現失眠這種表現。
  • HDL-P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標誌物? | ENDO2019
    HDL-P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標誌物?大量的流行病學、遺傳學和臨床試驗表明低水平的HDL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具有關聯性,既往的很多研究認為HDL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小鼠試驗得出載脂蛋白A1(apoA1)和巨噬細胞膽固醇轉運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相關。
  • 研究稱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的人更可能「變笨」
    他們還檢查了其他健康指標和狀況,包括心血管疾病(CVD)風險水平。他們使用磁共振成像估計了參與者腦的總結構體積和腦的局部體積。 在研究結束時,那些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更有可能在回憶、工作記憶和模式識別方面表現出更快的下降。
  • 中國最大規模隊列研究揭示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地域分布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在中國,從1990年到2017年,中國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未標化年齡)上升了155.4%,年齡標華死亡率上升了20.6%。
  • 夜間工作者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大
    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夜間工作者患中風或心臟病的概率要比日間工作者高出41%。
  • 奶酪、咖喱食品 5種食物增加做噩夢的風險
    比如下列食物就有可能增加你做噩夢的風險。 1.奶酪。研究證實,奶酪含有色氨酸,人體使用這種胺基酸來生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是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它有助於保持情緒穩定。所以,睡前食用奶酪能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含量,從而讓夢境顯得格外突出。 2.醃肉或加工肉製品。香腸、臘腸、燻肉、熱狗和醬牛肉的酪胺酸含量很高,這種胺基酸可以影響血壓。
  • 一個人經常做噩夢,說明體內已出現了什麼「毛病」?根源在哪?
    從此就能夠看出來了,能夠有一個好的睡眠是非常幸福也是非常有益身體的事情,可如果睡眠質量不好,比如經常性地做噩夢,說明這個人身體出現了哪些問題了?做噩夢的根源在哪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個人經常做噩夢,說明體內已出現了哪些問題?
  • 新的模型旨在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來自雪梨大學工程學院項目管理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模型,旨在預測ii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模型被發現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其範圍為79%至88%。這項研究展示了機器學習在醫學上的潛力,通過使用複雜的患者數據集,並將它們彙編起來,找出導致疾病發生可能性更高的風險因素。全世界有近5億人患有2型糖尿病,這是一種進行性疾病,身體會對胰島素的正常作用產生抗性。
  • BMJ發文:年輕人高血壓會使未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升高
    不過,目前尚無關於年輕人血壓升高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系統分析。為了評價和量化青年高血壓患者未來的心血管事件風險,研究人員在Medline、Embase和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中檢索了2020年3月6日之前的文章,並從Google Scholar、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或萬方數據手動搜索其他灰色文獻,包括政府報告、保密報告和會議記錄。
  • 經常做噩夢是怎麼回事?主要與這4大因素有關!
    原標題:經常做噩夢是怎麼回事?主要與這4大因素有關!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睡眠中自然出現的過程,也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但是頻繁做噩夢會影響睡眠質量,而且導致人們情緒異常低沉和精神萎靡,到底是什麼引起的頻繁做噩夢呢。   引起頻繁做噩夢的因素有哪些?
  • 孩子夜驚、做噩夢、夢遊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些,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前兩天媽媽群裡在說寶寶做噩夢的問題。小雨剛4歲,經常跟媽媽說自己做噩夢了。小雨媽媽很擔心,在她看來,小雨的生活環境裡充滿愛,不應該老做噩夢的。父母們都很清楚晚上睡個好覺對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孩子可能不明白如何處理,睡覺時發生可怕的事情(夜驚、噩夢或夢遊)。睡眠時做噩夢在幼兒中很常見。
  • 複方藥物聯合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高危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複方藥物聯合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高危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18:28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和漢密爾頓健康科學學院Salim Yusuf團隊研究了非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複方藥(
  • 血液系統腫瘤發生風險高
    其中一篇美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年齡相關的克隆造血是一種普遍現象,其與血液系統腫瘤發生風險及全因死亡率的增加均相關,全因死亡率的增加可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者納入17182名研究對象,對其外周血細胞中DNA的全外顯子測序數據進行分析。
  • 經常做噩夢,是怎麼回事?是身體有病的表現嗎?
    #不斷更挑戰賽#有些人,睡覺會做噩夢,有時還會被夢驚醒,大汗淋漓;還有人,會因為做噩夢,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喊大叫,拳打腳踢,那情形就像是正在經歷一場生死搏鬥。噩夢,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和人的情緒,還會在早晨起床後,感覺頭痛或虛弱。做噩夢的時候,咱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
  • 21萬人32年的研究:促炎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核桃等抗炎飲食在...
    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而食用抗炎飲食則是降低炎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也就是說,高糖高油高脂和富含紅肉的飲食會導致身體出現更多的炎症,還會進一步大大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 哈佛大學新研究:促炎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抗炎飲食保護健康
    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而食用抗炎飲食則是降低炎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也就是說,高糖高油高脂和富含紅肉的飲食會導致身體出現更多的炎症,還會進一步大大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相比之下,核桃等抗炎食物可以產生完全相反的影響,它保護人體免受包括白介素、趨化因子和粘附分子等炎症標誌物的侵害。
  • HIV感染本身會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發展
    根據舊金山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中的研究報告表述,在接受有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愛滋病毒感染者中,即使他們的病毒載量無法檢測到,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研究人員發現,有較高水平細胞相關的HIV RNA和DNA與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有關,這種關係與吸菸、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傳統危險因素無關。這組作者寫道:「據我們所知,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證明HIV病毒庫與HIV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關聯的研究。
  • 卵磷脂對心血管疾病:天使or魔鬼?營養專家帶你辨別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病死率最高的一種疾病,血脂異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包括甘三酯增高總膽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脂異常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在使用降脂藥的同時尋找一些替代的方法,成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選擇!
  • 你經常做噩夢嗎? 噩夢有可能預示著這3種疾病
    (原標題:你經常做噩夢嗎?噩夢有可能預示著這3種疾病) 相信大家都有做噩夢的經歷,晚上睡覺經常做噩夢驚醒,然後一身冷汗?但是對於那些經常做噩夢的人來說可就要當心了,因為這噩夢可能預示著這三種疾病。而為什麼會做噩夢呢?我們來一起探究下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