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LIFESTYLE|越來越「美」的中國建築

2020-12-05 騰訊網

提起中國建築,

很多人仍會第一時間把它和

「古色古香」、「東方風格」劃等號。

實際上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設計師的作品,

崛起在中國的新建築們,

正以全新的風貌震撼著國際設計圈。

最近,世界知名建築網站 Architizer 公布了 Architizer A+ Awards 2020的獲獎名單。

這一重磅獎項被譽為建築界的奧斯卡,不僅在圈內頗有權威性,連包括《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在內,每年也高度關注它的獲獎名單。

今年主辦方收到來自100多個國家、5000多個項目參賽作品,而在最終獲獎建築中,來自中國的建築就佔據了29個名額(專業評審獎17個,大眾評審獎12個)。

Mr.Robb 本期精選了獲獎名單中最有特色的作品,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震撼世界的中國建築作品。

大興國際機場

Beijing

不管你是否身在帝都,相信對去年投入使用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都有所耳聞。

它是建築界的「曲線女王」——扎哈·哈迪德的遺作,又被稱為扎哈獻給中國的「天堂之禮」。早在建成前,就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大興機場可以說是完美兼顧建築美感與實用性的當代傑作。機場內部設施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在流暢創意線條的外觀之下,蘊含著許多兼顧功能性的巧思。

流動的拋物曲線形的鋼結構在航站樓的拱形屋頂下匯聚並延伸至地面,作為機場的支撐系統,同時引入自然採光,將所有旅客引至中央庭院。

大興機場的值機櫃檯、登機口以及換乘中心間的距離,在緊湊而又精心的設計後被縮短到了最小,使遊客步行至最遠登機口的時間也不會超過8分鐘。

麗澤 SOHO

Beijing

位於北京的麗澤 SOHO,是扎哈在中國的另一遺作。同樣用到了扎哈最引以為傲的曲線線條,螺旋的外觀遠看就像「天空之眼」,與魚鱗式幕牆組合在一起,整個建築給人一種向上的延伸感。

麗澤 SOHO 擁有世界最高的中庭,曾被權威建築雜誌《Dezeen》評為世界十大絕美建築。

它的內部也由蜿蜒的曲線組合而成,整體充滿科技感又不失流暢美感。

四合院幼兒園

Beijing

由知名建築設計師馬巖松帶領的 MAD 建築事務所,圍繞一座自1725年已有歷史記載的四合院建造了一片漂浮的屋頂,將文物進行保護和利用的同時,也和周邊已建成的現代建築進行了連接,展現出多層的城市歷史和諧並存的場景。

「漂浮的屋頂」以低矮平緩的姿態水平展開,將不同建築間有限的空間最大限度地轉化成為一個戶外運動和活動的平臺。漂浮的屋頂下方則是開放布局的教學空間、圖書館、小劇場、室內運動場等。

流動的空間布局提供了一種自由、共融的空間氛圍;新空間與古四合院相鄰相望,新舊交替,孩子們隨時能近觀、接觸歷史,幫助他們加深對時間維度和歷史的認知。

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文化體育中心

Beijing

設計師從達文西的飛行棋以及軍事科學中廣泛應用的拋物線汲取靈感,踐行了科學、建築和藝術之間的跨界對話。

七舍合院

Beijing

對於舊四合院的改造來說,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既能保留舊四合院的特點同時加入新的設計元素。

七舍合院將傳統磚瓦與虛化的玻璃體量結合,用走廊重塑了庭院內的空間格局。

修復舊的,對院落房屋進行整理,保留時間迭代的印記,重現傳統建築的樣貌;植入新的,新的生活功能配備(衛生間、廚房、車庫等),新的基礎設施(水暖電設備管線)以及新的遊廊空間串聯整體。

%Arabica coffee 上海建國西路店

Shanghai

%Arabica coffee 是去年在社交媒體上刷足存在感的「網紅店」No.1,上海建國西路這間店鋪由日本知名設計師青山周平領導的 B.L.U.E 建築事務所操刀。

建國西路上海最富有情調的街區之一,道路兩旁栽種著極具歷史感的梧桐樹,整條街上也坐落了眾多歷史悠久的建築。而 %Arabica coffee 整體輕盈靈動的設計,讓它在建國西路中輕鬆跳脫出來。

面積50平米的店鋪設計內容包括了室內和外立面的改造。外立面拋棄常規做法,而選擇將空間徹底開放,形成一個圍繞著 U 字型玻璃盒子的小小庭院。可以完全敞開的弧形玻璃門,以及從室外延伸進來的地面材質,最大程度地將室內外空間貫通為一個整體,模糊內外的邊界。

蓮花酒吧

Shanghai

由 Office Aio 操刀設計的蓮花酒吧,用到了時下室內設計中最當紅的元素,包括拱形門廊、黃銅、大理石等,遠看簡潔雋永,走近卻別有洞天,設計品位與細節無可挑剔。

通過單向鏡面的自動門後,一個拱形隧道映入眼前。白天,人們可以享受陽光普照的座位區。夜幕降臨,雞尾酒吧通過「隱形分區」(單向鏡子滑動門)而活躍起來。

時間塔

Nanjing,Jiangsu

由建築師朱小地設計的時間塔大型裝置,是2020年南京青奧燈光藝術燈會期間,作為藝術家冰逸的跨媒體項目的實體部分。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冰逸的長詩《時間塔》,用建築探討「時間」的主題。

時間塔以若干層大小不斷變化的圓盤連接的立體架構與圍繞在周邊的面積不等、不斷上升的屏幕進行組合,形成了立體的、相互掩映的空間關係,將具象的實體存在轉化為抽象的空間表達。

在白天的陽光和夜晚的燈光照射下產生豐富的光影變化和夢幻效果,使人在行進過程中形成連貫的觀賞體驗,完成了從空間向時間的轉譯。並引導觀眾的視線向上,進入無限的蒼穹,感受時空的存在和力量。

拾雲山房

Jinhua,Zhejiang

拾雲山房位於浙江省金華武義縣一處山林古村之中,建造書屋,是為了給古村提供一個閱讀的空間,一個讓人靜下心的地方,從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和小孩子回到山裡。也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豐富而安靜的場所,讓孩子和老人都能在這座建築中感受到自由和快樂。

書屋的首層做一個架空的半室外開放空間,用十根結構柱架空整個首層;實體空間都設定在二層。

兩個空間通過一部室外樓梯進行連接,只在首層局部設置了一個小水吧提供水飲,其他的空間完全開放,村民們可以在此喝茶聊天,孩子們也可以在此玩耍打鬧—— 一個開放空間,把各種活動的可能性都串聯起來。

青龍塢言幾又鄉村膠囊旅社書店

Qinglongwu,Zhejiang

同樣坐落於浙江鄉村的,還有這座「孤獨的書店」。言幾又鄉村書店佔地僅232平米,設計師置入了一個可容納20人的膠囊旅社、一個鄉村社區書店和閱覽室。

在拆除了老宅原有的樓板和隔牆後,一樓作為圖書館和公共區域。建築師在空間中置入了兩個「漂浮」的獨立結構,分別用作男生「樓」和女生「樓」。

在為客房區域分層時,建築師沒有採用常規的樓層高度,而是特地用坐臥所需的高度——1.35米——作為膠囊住宿區二層以上的樓板高度,以堆疊的形式構成三層「樓中樓」,製造出有趣的視角和不同尋常的空間尺度。

崑嵛山森林公園「山之廁所」

Yantai,Shandong

很難想像一座廁所能獲得世界級建築大獎,然而位於崑嵛山森林公園中的「山之廁所」就做到了。

這座「山之廁所」獨自屹立在一座方圓百裡、峰巒綿延的自然保護區內,與溝壑縱橫為舞。設計師希望把「休息處」設計成一個景觀化的「休息驛站」。通過單體模塊的組合,一個順應地形變化的庭院生成了,袖珍的中庭被一條時上時下的圍廊環繞,為普通的如廁體驗賦予了詩意的感受。

實聯生技鹽化驗中心

Huai'an,Jiangsu

位於江蘇淮安的實聯生技鹽化驗中心,建築設計以「純化」、「淨化」作為指導思想,以白色量體勾勒成型,塊狀形體仿佛天然氯化鈉的化學結晶體。

水作為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元素在景觀上重點呈現。一座大型景觀池沿著建築南側全面展開,令建築物仿佛漂浮於水邊。底部鋪設細河沙。建築在水面上的鏡像效果隱喻著氯化鈉結晶與水之間的交融關係。

MUSE EDITION

Hongkong,China

位於中國香港K11商場的 MUSE Edition,設計靈感來自於1910年被稱為藍煙囪貨倉碼頭的原址,意在向過往致敬。

受 Victoria Dockside 歷史的啟發,至今仍保留著由洲際酒店的建築團隊所建造的窩夫格紋天花板,並以四支工業風的鋼柱為特色。

此外 MUSE Edition 採用混合手制水磨石與貝殼鋪就的地板,模仿碼頭和碼頭上被繩索包裹的柱子,而口吹玻璃吊燈的設計靈感來自燈塔,它的照明具有3D波紋的視覺效果,彰顯碼頭、大海的元素。

巢境

Taiwan,China

位於中國臺灣陽明山,作為花季期間限定作品的巢境,由PSW建築設計研究室打造。家,一個互相交織,複雜卻美好的關係,成為這次空間規劃上的設計主軸。

利用量體外部與內部巧妙的安排,讓參觀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純木構建築永續、親民的的特徵與獨特的建築空間,體驗家與巢木屋木構,展示了永續建築的可能性並自然融入國家公園的優美環境。

五個造型不同的木屋形同開枝散葉的家族,小家庭間各自發展成形,卻又在家族中飾有獨特的角色,形成複雜而美好的相互聚合。

如今,不管是大到體育場館、小到城中店鋪,

中國建築正在變得越來越「美」,

而這種美並非只是傳統中式的美,

而是更包容、更現代、更有東西碰撞火花的獨特之美。

相關焦點

  • RR · LIFESTYLE | 初秋未來宇宙的幻想進行曲
    下面推薦的這些觀星勝地裡的酒店,既可以為你提供專業的觀星設備,又讓你可以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靜賞星空之美。套房內備有浴室及私人陽臺,讓看似原始的建築卻能滿足日常所有需求。
  • 美媒: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熱衷於模仿西方風格
    原標題:美媒: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熱衷於模仿西方風格  美國《大西洋月刊》9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大學努力向常青藤看齊 未來幾周,返校的美國大學生將在看起來像中世紀城堡的哥德式建築內安家。現如今,中國的大學開始效仿美國的模仿狂歡。上海一所大學複製了英國莊園,河北一所大學的建築風格則模仿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寧波諾丁漢大學複製了英國學校的標誌性建築及英式花園。還有中國開發商聘請美國設計公司模仿史丹福大學設計高中校區。   其中一些校區是中外合辦的。另一些則位於二三線城市,缺乏知名度。對許多中國人而言,外觀與世界最佳院校相像似乎是邁向最佳目標的第一步。
  • ...江海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美——數讀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天空越來越藍、江海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美——數讀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新華社記者高敬生態環境部近日正式對外發布《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日前在解讀報告時說,我國天空越來越藍、江海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美。天空越來越藍公報顯示,2018年,空氣品質穩步改善,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9.3%,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
  • 家居空間秒變詩意藝術館,一臺三星Lifestyle電視就夠了!
    三星lifestyle系列電視亮相北京設計周,從藝術角度開啟生活更多可能給藝術插上科技的翅膀,家電也可以很有趣達·文西說過,「藝術藉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飛」。日本著名建築師菅根史郎作品The Serif畫境電視簡單線條融入建築空間,創造舒適家居生活作為三星Lifestyle電視系列的力作之一,The Frame畫壁電視也在設計上不斷升級,全新設計的支架與The Frame畫壁電視光滑的邊緣更加匹配
  • 剛與柔,力與美(建築張拉膜結構)
    張拉膜結構建築張拉膜結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作為21世紀建築結構業發展的主流,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充滿前途的建築形式,其透光性能良好的優勢,又能節約能源,以其獨有的優美曲面造型,簡潔,明快,剛與柔,力與美的完美組合,呈現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 中國園林建築的美學價值:於有限之中欣賞到無限空間的虛無之美
    虛無之美是古建築具有的文化美學內涵,中國文化重視虛無之美,所謂「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  「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園冶?園說》曰:「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張宣題倪雲林畫《溪亭山色圖》云:「江山無限景,都聚一亭中。」蘇軾《涵虛亭》詩云:「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
  • 中國對IEC越來越重要 IEC對中國越來越重要
    中國對IEC越來越重要 IEC對中國越來越重要——訪IEC候任主席、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 本報記者 徐 風2008年,舒印彪開始參加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工作;2018
  • 中國古建築攝影體驗中國歷史 感受傳統建築魅力
    活動啟動後,主辦方將邀請著名古建築專家、攝影專家以寧波為起始點,途徑浙江、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歷時近半月,通過攝影師的鏡頭讓公眾感受傳統建築魅力之美,體悟古人「匠心匠意」之韻。  建於北宋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的保國寺大殿,歷經1002年歷史的風雨滄桑,是佐證古越地區建築文化高度發達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建築文化對外傳播、交流的重要史跡,是品鑑古代建築藝術、印證唐宋營造制度、建構中國建築歷史的重要實例。
  • 可以「光合作用」的建築越來越多,松江在全市首家試點綠色建築驗收
    這樣的「綠色建築」在過去很難想像,但如今已經成為了現實。近日,隨著松江區在市內首家試點綠色建築驗收工作,松江的綠色建築推廣工作也全面提速。區建管委建管中心副主任陳悅然介紹,綠色建築是指滿足我國2006年發布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相對於節能建築,綠色建築標準更高,不僅要節能,還要節地、節水、節材,並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按照該標準,綠色建築由低到高劃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個等級。
  • 「原創」談聞一多「建築美」在當代自由詩體環境下的狹隘性
    談聞一多「建築美」在當代自由詩體環境下的狹隘性《詩的格律》是聞一多先生系列詩論中最重要的一篇。在這篇論文中,他系統的提出「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這一關於新詩「三美」主張遂成為新格律詩派的理論綱領。中國老一輩詩人深受其影響,而當代新詩人,特別是草根詩人,似乎對此並不買帳。
  • 十大著名建築中的數學美
    數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因而顯得平常,建築則更是普遍存在於視野裡,但是如果建築和數學結合起來,那成果肯定會讓你嘆為觀止。接下來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具有「數學美」的建築吧!2.湖南長沙龍王港中國結大橋——莫比烏斯帶和「中國結「Next建築事務所為湖南長沙龍王港設計的人行橋梁同樣以莫比烏斯帶為原型,與鳳凰國際傳媒中心不同的是,大橋還融入了中國結元素。其獨特的莫比烏斯帶(中國結)造型為堅固的橋梁注入柔美氣質,如緞帶般優美柔和的人行橋,仿佛舞者的水袖掠過梅西河。設計採用多種工藝,行人可在不同高度選取路線過橋。
  • 中國城市十大標誌建築排名
    排名以建築美學,影響力,知名度,城市代表性,規模,作用等為標準,  1、故宮——北京,這類排名很難將首都排除在外,即使遜如華盛頓,也有不少好建築,故宮作為世界最大的古典宮殿建築群,以其傳統的明清風格享譽海內外,最最標準的北京標誌,即使日後北京如同紐約,也不能改變故宮的地位,幾乎可以算是中國的代表建築。
  • 為何曾麒麟被《Lifestyle》雜誌評為亞洲前衛設計師?
    「曾麒麟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建築裝飾設計大獎他還是中國建築科技集團和北京筑邦環境藝術設計院的設計總監。 來自西方,歐洲的設計之風,從曾麒麟成為米蘭理工學院的一名學生伊始,就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 萬瑞府 | 建築之眼,發現美的生活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萬瑞府最新資訊 > 正文 萬瑞府 | 建築之眼,發現美的生活
  • 乾貨:中國未來的建築形勢和方向 開發商們都造嗎?
    我們中國建築文化現狀「四遠」:      我們的建築離自然越來越遠。為什麼叫離自然越來越遠呢?一個是我們城市的密度,一個是我們城市的規模,跟自然確實是越來越遠。原來在城市裡面能看到的樹林、綠地、坡地、水塘子、所謂的荒地,實際上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現在看見河流、小的河溝等就蓋蓋,見著土坡就推平。我們現在從房間裡舉目望去,看到的全是窗戶,窗戶看窗戶,房子看房子。
  • 立體綠化為何越來越受到國際知名建築設計院的青睞?
    導 讀 在當前城市用地緊張、熱島效應日趨嚴重的態勢下,國際上一些知名設計院如來自丹麥的神級設計事務所B.I.G、成立於美國的世界頂尖設計事務所SOM等,在開拓中國市場的過程中,都開始將立體綠化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用以進行可持續建築設計、區域規劃,打開城市發展的新局面。
  • 讓建築可感知有溫度 美的暖通與樓宇媒體品鑑行北京首站舉行
    美的暖通與樓宇服務的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主展廳,面積近2000平米,是一個層高達十幾米、半開放式的盒裝空間,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巴勃羅·畢卡索(1881-1973)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就曾在大展廳展出。國寶級的展覽對於展館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到極致,自然對空氣環境也有極為苛刻的要求。眾所周知,藝術品對溫度和溼度的要求極其嚴格。
  • 建築大師張永和:我對中國熱衷奇觀性建築十分警惕
    公司需要個名字,因為那時候他們老蓋不成房,魯力佳就開玩笑說取名叫「非建築」吧,也就是無建築的意思。張永和說,那誰來找我們蓋房子呢?再加個「常」字。這就是「非常建築」的緣起。「非常」兩個字,也不是沒有實際意義,張永和當時已經覺得中國建築有問題:「當時我確實有點想法,我覺得中國的建築過於強調造型,已經很怪異了,我腦子裡想,如果這些是正常建築,那麼我們想建的可能就是非常建築了。」
  • 我國將拍攝《中國傳統建築的智慧》紀錄片
    光明網北京5月5日電邱玥從住房城鄉建設部5月5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傳統建築的智慧
  • 「中國夢·勞動美·工會情」文藝演出進基層,鄭州工會為建築工人送...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進一步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11月26日下午,由鄭州市總工會主辦的「中國夢·勞動美·工會情」文藝演出進基層活動,來到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上海寶冶省職工文體中心項目」工地,為這裡的建築工人送去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