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大帝的全名為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屬於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上帝之下,輔佐玉帝管理星界;其所處的紫微星是位於上天的最中間永遠不動,位置最高的星,故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萬象宗師」。自古以來,便有坊間傳聞,但逢紫微星現世,必有明君出現。而且紫微星每次出現時,總有很多伴星相隨,據說這些是跟隨紫微大帝一同下凡的諸神,所謂紫薇星出現,也意味著戰爭將起,不破不立,指的就是這個意思;現在就來盤點下,傳說中紫薇大帝的四次轉世,看看都有誰吧:
第一次:劉邦
據《漢書·高帝紀》記載:其母有一次在水塘堤壩上閉目小憩,夢與天神不期而遇。逢上雷電交加,天色陰暗,其父太公到塘壩接應其母,只見一條蛟龍蟠於母身。隨之就懷孕了,生下了漢高祖。這劉邦長得額頭高高隆起,鬢角和鬍鬚很漂亮,左邊大腿有七十二顆黑痣。
而說來也是奇怪,都知道在亂世之中,人才難得,但在這個小小的沛縣,卻湧現出了一大幫文武人才,比如蕭何、曹參、樊噲、周勃、夏侯嬰等等;而且年輕時期的劉邦就是個純粹的無賴,但這些人才就是不離不棄的跟在劉邦身邊;之後還有張良、韓信、酈食其等卓絕人才紛紛投奔其麾下。
可以說,在秦末之際,雖然最初劉邦的實力弱小,遠不及項羽,但論起人才來,劉邦麾下那真是人才濟濟,而且每一個擱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劉邦個人都承認自己文不成武不就,能擊敗項羽,打下江山,靠的就是麾下的這些個文武大臣。也正是因此,才有人說劉邦是紫薇大帝轉世,他身邊的這些人,是奉命下來輔佐他的。
第二次:劉秀
劉秀是東漢王朝建立者,漢高祖劉邦九世孫;而這個劉秀在現在還有一個別稱,那就是「位面之子」,為何這麼說呢?有野史傳聞,劉秀出生的當晚沒有燈火,卻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劉秀雖然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傳到劉秀這一支時早已沒落,到他父親這一代時,僅僅只是濟陽縣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而已。
而且在劉秀9歲時,他的父親便去世了,因此他與兄妹便成了孤兒,生活無依,被遠在南陽郡蔡陽縣的叔父劉良所撫養,成了普通的平民。這也註定了劉秀沒有多少機會學習,所以很難解釋劉秀那卓絕的政治手腕和軍事能力是從何而來;而且在昆陽一戰時,劉秀率一萬七千人,騎在牛背上,擊潰了王莽的43萬大軍;據說大戰之時,天降隕石雨,故而王莽軍崩潰了……
劉秀繼位之後,原本天災頻發的天下瞬間變成了風調雨順,加上劉秀得當的施政,所以國力迅速就恢復了起來,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第三次:李世民
李世民雖然不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唐朝的建立,絕大部分都是李世民的功勞;和劉秀一樣,李世民也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軍事家。世人皆知李靖為唐朝「軍神」,但又有幾人知道,李靖常與李世民討論切磋兵法,而且李世民一生徵戰,沒有敗績,縱然是虎牢關天險,也被李世民輕鬆攻破……
但李世民功勞再大又如何?命運似乎給他開了個玩笑,在李世民之前,還有一個李建成,按照古代禮儀,李淵當然要立李建成為太子,而且李建成的才能也不差。紫薇大帝降世,豈能為人臣?故而才有了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殺,唐高祖李淵被迫任李世民為太子,而且沒過多久,便禪位,去當逍遙太上皇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徵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第四次:朱元璋
說起這朱元璋,就不得不說紫薇大帝太會玩了,因為這朱元璋真的是根正苗紅的赤農,往上數八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貧苦農民;而且這老朱家還特別能生,朱元璋在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而且在元末時期,天災頻現,元人對漢人的壓迫也是日益加深。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貧苦的老朱家,又怎麼經得起折騰?歷經數次逃難,最終這老朱家家破人亡,年幼的朱元璋做過和尚,當過乞丐,足跡遍布大半個天下,反正就是沒機會讀書和學兵法。但後來,朱元璋得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自此,朱元璋不一樣的人生開啟了。
說也奇怪,這朱元璋沒學過武功,在戰場上卻無人能傷他;這朱元璋沒學過兵法,卻每戰皆勝;所以很快便脫穎而出。而且朱元璋的政治手腕也是極高,很快便成為一支軍隊的領袖,而且屢敗強敵,最終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明朝。對了,這湯和和朱元璋最倚仗的大將徐達,和朱元璋是兒時的玩伴……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很迷信,但有時候真的很難解釋,一個人怎麼能同時文武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比如朱元璋,更是從未讀過書學過兵法,後人無法解釋,只能說是紫薇大帝轉世。在天下大亂之際,必有奇才出世,或許紫薇大帝有過第五次轉世,同樣是文治武功絕高,身旁伴隨的都是千古名臣,開創一個新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