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哭鬧,解讀寶寶情緒密碼,分分鐘搞定「不聽話」的娃!

2021-01-09 哈囉寶貝

經常聽到有寶媽吐槽,別人家的寶寶吃了就睡,乖得很,自家寶寶瞌睡少就算了,還動不動就哭鬧發脾氣。最麻煩的是寶寶還不會說話,面對TA的小情緒,寶媽們只能靠猜,搖搖晃晃哄半天了,小傢伙依舊不買帳,讓新手爸媽們是身心俱疲又無奈。

小孩子的工作不就是吃和睡嗎?又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為什麼總是愛發脾氣呢?明明剛剛都玩得挺好的,不知道哪裡不開心了立馬就開始鬧騰。

翻臉比翻書還快的小寶寶,他們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呢?

人與人溝通,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語言。

其實,嬰幼兒在真正開口說話之前,就已經掌握一門「嬰語」。爸爸媽媽經常都會把寶寶當作最完美的談心對象,雖然寶寶這時候還只會用「哦」「嗯」「啊」……來回應你。真的說這些「咿呀」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吧,可能沒有人能說清楚。

但媽媽與寶寶在談話中的問答,其實也會表現出一些規律。

「小乖乖吃飽了嗎?」「嗯!」

「寶寶是要睡覺覺了嗎?」「哦!」

「寶寶是不是不開心了,要出去玩呢?」「啊!」

……

在這種看似無聊的簡單對話中,雖然寶寶還不會組織語言來回應你,但簡單的詞語也表達了他們的意願。寶媽們可通過「交流」總結寶寶的語氣和規律,關鍵常用語經常重複,寶寶下次發脾氣,你猜測起來就有重點了!

解讀寶寶的情緒密碼

嬰幼兒也有喜怒哀樂,寶寶的情況常表現為開心、憤怒、恐懼、焦慮等,隨著不斷學習和重組,寶寶會將這些情緒最終轉變給自己獨特的情緒特徵。

1歲以前寶寶的情緒特點可參考以下表格:

為培養寶寶穩定健康的情緒狀態,爸爸媽媽要經常跟寶寶交流,即使寶寶還不會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寶寶的感覺會告訴他如何對待這些感受,這對嬰幼兒身心健康發育是有利的。

寶寶哭鬧多與「依戀」有關!

寶寶出生後接觸最多的人就是母親,長時間的親密接觸會形成一種持久穩定的情緒關係。所以,媽媽和寶寶情緒會相互影響並渴望彼此接近。

這種穩定的情緒關係可解釋為「依戀」!

根據依戀的形成和發展,可將其分為4個階段:前依戀期、依戀建立期、依戀關係明確期、夥伴關係期。

嬰兒期主要表現在前兩個階段!

· 前依戀期

2個月以內的嬰兒,對所有人都會做出反應,但他們還不能區分誰是誰,對自己最特殊的親人(如父母)也不會有特殊的反應。所以,這個月齡的寶寶很多都不會「認生」,誰抱著都不會有哭鬧等不良情緒。因此,這個階段又被稱為「無區別依戀階段」。

· 依戀建立期

從2個月到1歲左右,寶寶進入了依戀建立期。這個月齡的寶寶對身邊熟悉的人開始建立逐漸穩固的友好關係,通過氣味、觸覺等能分辨出誰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如果被陌生人接近,可能會出現不安、反抗、傷感的情緒。

在嬰兒的依戀情結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媽媽。媽媽在這個敏感期對寶寶腥味的反應,是否經常與其接觸,哭鬧時是否及時給予安撫,能否儘快識別寶寶的需求,這都會影響母嬰依戀的形成。

結語:

寶寶發脾氣哭鬧時,排除身體不適,寶媽們首先應注意的是寶寶的情緒狀態。根據寶寶的情緒反應再來判斷寶寶的需求,讀懂寶寶的情緒密碼,你也能分分鐘搞定「不聽話」的娃!

相關焦點

  • 寶寶已經餵奶,更換尿不溼,為什麼寶寶睡前,依舊哭鬧不止呢?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睡覺前,寶寶都會哭鬧一會,怎麼哄也不行?可能寶媽犯了這個錯相信大多數寶媽,都會知道,寶寶吃飽喝足,尿不溼也更換了,寶寶困了,就會自己慢慢睡覺。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 一言不合鬧分手?這算啥,下面這三位,一言不合死給你看!
    現如今由於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很多的小夥伴們,也是不再滿足於只養一些貓貓狗狗,而是開始飼養一些奇葩的動物作為寵物,其中不乏一些人們所接受不了的,比如說鱷魚呀,蛇啊等等,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寵物就連寵物店老闆都接受不了,倒不是因為它們模樣嚇人,而是因為它們實在是太難寵了,簡直比女盆友海難伺候,起碼女朋友是一言不合鬧分手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
  • 嬰兒飛機哭鬧,爸爸送禮表達歉意,媽媽怒懟:有本事你別生孩子
    小被子或者小枕頭,有了寶寶熟悉的味道的物品,就很容易安撫他的情緒,寶寶就有安全感。父母的情緒是最容易影響孩子的,儘量不要表現出煩躁和不耐煩,要多和孩子表達此刻的開心和期待。如果僅僅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密閉空間,耳朵受不了啊,長時間不走動難受啊,就一直哭鬧也說不過去,家長要告訴孩子也要學會忍受痛苦,這個能力要從小培養。
  • 解讀情緒密碼
    只要善於把握情緒,找到解讀情緒的密碼,就可以喚發身體的快樂能量    文/靳婉    2011年4月,上海一個被產後抑鬱症困擾多年的母親丟下2歲的孩子離家出走;2011年11月,青年演員尚於博因抑鬱症痛苦不堪,跳樓身亡;而最近一名叫「走飯」的新浪微博網友因抑鬱症困擾輕率地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 一言不合就飈英語,上半年的流行語,我們用英語來說一說
    不會用英語飈流行語的寶寶不是好寶寶喲~1 都是套路!一天雙語君問小夥伴:雙語君:誒誒,你知道網上的「套路」是啥意思不?小夥伴:(一本正經臉)「套路」在新華詞典上的解釋是: 1). 編成套的武術動作;2). 程式化的技巧和方法。雙語君:……都是套路!
  • 招搞定1-4歲的情緒小怪獸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精靈為什麼寶貝突然變得人小脾氣大呢?其實並不一定是孩子哪裡變了或者不對勁。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偏偏1-4歲年齡段的孩子容易變成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情緒小怪獸?脾氣大的背後,寶寶到底想表達什麼?
  • 寶寶睡覺哼唧、一驚一乍?從這些方面找原因,才能幫助娃睡得更香
    很多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晚上在睡覺的時候,有時會出現手腳亂蹬的情況,有些父母以為是娃的大動作在發展,就不會太放在心上。其實,寶寶休息時四肢用力、手腳亂蹬除了是大動作在發展,這些因素也很關鍵,家長一定不能輕視,不然會危害他的健康。
  • 2018 最新寶寶催眠神曲,分分鐘讓娃睡著
    @ 糖糖媽咪 0315:神曲就是神曲,林志炫的《離人》哄睡了全國多少小寶貝,糖糖也被迷惑了,聽一分鐘就睡著了,太神奇了。@ Bellling0:今天一試果然是神曲,聽完第三遍已經在臂彎睜眼到迷糊到睡熟了。《風吹麥浪》風吹麥浪一度把安睡群的寶寶們整群整群的吹倒,絕對神曲。
  • 滿月的寶寶肚子咕咕叫、放屁多、愛哭鬧,是咋回事兒?試試八招
    曉燕家寶寶,剛滿月,最近幾天寶寶特別不好帶,總是哭鬧,尤其傍晚的時候,睡著了也不踏實,白天經常聽到寶寶肚子咕咕叫,還總放屁,特別臭,有時候放屁時還能蹦出屎花。曉燕實在擔心,但又不想帶寶寶去醫院,去一趟醫院太折騰了。
  • 極限殺戮,《煉獄戰魂》一言不合說幹就幹
    極限殺戮,《煉獄戰魂》一言不合說幹就幹 來源:廠商投稿 作者:CMJ 發表時間:2016-08-03
  • 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寶寶的哭鬧不止總是讓很多新手爸媽措手不及,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嗷嗷大哭,明明奶也餵了,尿不溼也換了,該做的事情似乎都做了,唱歌、邊走邊搖寶寶等哄寶寶的方式都不管用,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手忙腳亂卻是一籌莫展,讓朋友很是焦躁。
  •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前段時間跟媽媽群的幾個寶媽嘮嗑,突然說起寶寶小時候的事情,有位寶媽說她家寶寶月子期間可乖了,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幾乎沒有哭鬧的情況,在家坐了一個月的月子,樓上樓下愣是不知道他們家有小寶寶。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
  • 寶寶為何晚上不睡只是一個勁哭鬧?當媽的心太大會害了寶寶
    文|穀雨老師當媽的基本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睡覺的時候明明已經很晚了,可寶寶就是不睡,有時候不僅不睡還一個勁的哭鬧。這時候很多媽媽的做法就是抱著寶寶哄,其實媽媽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找到寶寶哭鬧不睡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對症下藥才會好辦很多。
  • 寶寶每天「趴一趴」,會更聰明?看完這些好處很多爸媽後悔了
    所以適當的讓寶寶「趴著」,不僅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趴著時,寶寶來回動來動去也會讓腸胃接受到「變相的按摩」,同時趴著時寶寶要耗費更多的能量,讓自己抬起身子或者頭部,所以寶寶的腸胃只能加快「步伐」消化了。因此每天都能堅持練習「趴趴功」的寶寶出現胃部不適的情況會明顯少於不愛「趴著」的娃。2.
  • 半夜給娃餵奶這些事,經歷過的才明白
    在餵奶過程中,寶寶會吃15-20分鐘,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這段時間特別容易犯困,特別是採取躺著餵奶姿勢的媽媽,一不小心可能會睡著,但卻要時刻提醒自己,免得寶寶被掩住口鼻窒息,或者是壓到寶寶。緩解痛苦妙招:在《睡眠革命》這本書中,作者重新講了很多人睡眠的秘密,這和我們原來對睡眠的認識不太一樣,有一點特別適合需要餵夜奶的寶媽。
  • 寶寶幾個月出牙?萌牙期輔食太軟太精細,娃不愛吃,附食譜
    文|全文共1525字,閱讀時間約2.5分鐘刷手機看到一位媽媽在論壇的留言,說自己的孩子10個月了,還沒出一顆牙,鄰居家7個月已經長了3顆牙齒了,要不要去看醫生啊!下面的評論中,很多媽媽說了自己家孩子的情況,有的確實出牙有點晚,一歲了,只有兩顆牙,有的一顆牙長了一個月,還沒冒出來,是不是有問題?
  • 孕期媽媽的情緒不遺傳給寶寶?別被騙了,真實感受很多人不明白!
    平時婆婆刁鑽閒話多,關鍵時刻不幫忙,不照顧,老公還靠不住。 整個孕期,她的心情和脾氣都暴躁、悲憤、窩火…在各種負面情緒中度過,持續到大寶出生。 從心理學解讀,情緒不分好壞,只分好情緒和壞情緒。
  • 一言不合,高速上丈夫竟拿出菜刀威脅妻子!
    一言不合,高速上丈夫竟拿出菜刀威脅妻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9日19時30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