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成功的外來物種,幫中國挺過多次困難,如今被引種全國各地

2020-12-05 唯殊娛樂

中國,向來都被賦予了有很多的標籤,就像是"人口大國"這樣的標籤,就是其中的一個。據悉,自從宋朝開始,中國就開始穩居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位置上,就算是經歷了很多次的戰爭、改朝換代和自然災害等等,可是中國的人口依然還是穩居第一。現如今,更是突破了14億的人口大關,總人口數佔據了全世界的五分之一。這樣的人口數量,一方面帶給中國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很多人也一直都很好奇,中國是怎麼養活這麼龐大的人口的?而這裡,就不得不提及兩個著名的外來物種,小夥伴兒們知道是它們是什麼嗎?

實際上,在明清之前,中國的人口數量並不是很多,長期的戰爭讓很多年輕力壯的青年男性人口急劇下降,除此之外,也帶來了養育率過低等問題。但是,從明清以後,中國的人口就開始成倍增長,而有兩個外來物種也成為了負擔這些眾多人口口糧的重擔,它們一個是番薯,另一個就是玉米。這兩個來源於美洲的物種,在進入中國以後,分別承擔了一南一北的糧食供給,幫助中國百姓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天災人禍。而番薯的普及率往往要比玉米更高,更因為它的產量極高,還成為了中國四大主糧中的一員。但是,它來到中國,也是歷經了千辛萬苦的。

說到番薯進入中國市場,就不得不提到福建的一位做生意的秀才——陳振龍。他出生於萬曆年間,剛好是明末紛爭時期,而福建地區更是苦難不已。特別是在明朝中後期開始了海禁以後,因為福建的地勢山多田少,土地也極為貧瘠,讓百姓們民不聊生。因不忍看到百姓們這樣痛苦不堪,陳振龍決定將番薯從美洲引進中國,但是因為番薯在菲律賓屬於"奇貨可居"的物種,所以萬不得已,陳振龍只能想辦法去"偷"。

就這樣,中國引進番薯,就是靠著"偷"得以實現。經過了周密的策劃,陳振龍終於弄到了番薯的藤,於是他將番薯藤藏在了繩子中,並且將泥巴潑在了繩子上,因此躲避了關卡的檢查,終於冒著生命的危險將番薯藤帶回了福建廈門,並且在福建的各個地區開始推廣種植。也正式拉開了中國人口的爆發。

有史料記載,當番薯引進之後,康熙年間中國就迎來了首次的人口爆發。不僅僅因為番薯,還有很多像是花生、馬鈴薯、西紅柿等等三十多個美洲物種都在其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不過,番薯對於人口爆發還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後來的抗日戰爭和三大自然災害時期,更是發揮了自己不可比擬的巨大作用。那時候,一家七八個孩子,也能被養大,番薯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所以,番薯對於中國的影響是不可限量的。因為它,中國在近代發生饑荒的概率都變低了,因為它,中國的人口也一直都在穩步上升。現在,番薯雖然沒有原來那麼重要的地位了,但也是很多人飲食結構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喜歡吃番薯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有排面的外來物種,被引種到全國各地,曾經救過無數人的命
    有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也有可能是一件壞事,因此如今各個國家其實對於外來物種的管控是相對嚴格的,畢竟一旦泛濫開,如果是不好的東西,那還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處理,因此所有的東西在進入各個國家之前都是需要經過檢驗的
  • 當外來物種登陸中國:超半數外來有害物種系人為引種
    「外來物種」,如今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  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良說,物種入侵中,自然擴散是指植物通過根、莖、葉或種子的繁殖以及風力、水流、鳥類等動物攜帶等傳入,動物通過自身飛行等擴散傳播。不過,在我國目前已知的外來有害植物中,超過50%的物種是人為引種導致傳入的。
  • 外來物種登陸中國:超50%有害植物系人為引種導致傳入
    【核心閱讀】葡萄、胡蘿蔔、馬鈴薯……這些曾經的「外來物種」,如今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正確引入物種,不僅會增加生物多樣性,還會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良說,物種入侵中,自然擴散是指植物通過根、莖、葉或種子的繁殖以及風力、水流、鳥類等動物攜帶等傳入,動物通過自身飛行等擴散傳播。不過,在我國目前已知的外來有害植物中,超過50%的物種是人為引種導致傳入的。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幫助中國多次渡過難關,如今家家戶戶都種植
    提起外來物種入侵,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雖然美國是屬於世界上的強國,可面對各種外來入侵的物種竟然不知所措,還需要尋找中國幫助。其實並不單單美國受到了外來物種入侵,就連中國也遭受到很多外來物種的入侵。今天要說的是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幫助中國多次渡過難關,如今家家戶戶都種植,你知道是什麼嗎?它就是紅薯,曾經有位陳振龍的秀才,由於某些機緣巧合之下,把這種紅薯帶入福建。這個時間段剛好是宋朝,很多百姓的生活都苦不堪言。自從帶入紅薯開始種植之後,快速受到了很高的歡迎度,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如今在中國各個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中國外來海洋生物概述(物種定義、存在問題、入侵途徑、利弊及管理措施)
    我國是水產引種工作做得最多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已從國外引進水產品種150多種甚至更多,60%以上的引進種在全國或部分地區得到推廣養殖,對調整水產養殖結構、豐富市場和增加漁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缺乏健全的引種管理體制,引種的管理機構不夠完善,各地自行聯繫引進,出現同一種類的多頭引進。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所謂外來生物入侵,指某種生物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域,在當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並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地理解構造成明顯損害或影響的現象。根據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公告,我國是全球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我國佔一半
    危害:令人觸目驚心    「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有400多種,其中危害較大的有100餘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就有50餘種。」據農業部的最新統計,近年來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正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傳入頻率加快、蔓延範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等不良趨勢。
  • 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關於發布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的通知(此件業經中科院李家洋會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中科院有關研究所(院):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該名單的發布不僅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對相關部門和地方及科研單位開展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
  • 國內外來物種泛濫,數量多且規模龐大,中國吃貨:這我可幫不了
    相信很多國家都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這些外來物種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夠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環境,同時還會迅速的生長繁殖,有些外來物種泛濫還好,但是它還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人的生活,甚至對經濟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 該外來物種在歐美被禁,引進中國11年,如今下場比小龍蝦還慘
    我國人口眾多,在任何需求上都佔據巨大市場,早在以前資源短缺的時候,不少專家就曾提出引進外來物種來彌補國內市場缺口。其實面對外來物種,各國都比較怕,因為他們可不想讓國內的一些外來物種成為「澳洲兔子」那樣泛濫。
  • 中國成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
    目前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每年造成上千億的經濟損失。中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農業部的最新統計,近年來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正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傳入頻率加快、蔓延範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等不良趨勢。中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性的生態問題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地區,並在當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態環境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破壞該地區生態平衡,引發生態災難的現象。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
  • 繼水葫蘆後,又一個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尚未發現天敵根治困難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國外的經濟交流越來越多,有利有弊,優點是給了中國更多的經濟發展機會,缺點是給我們國家帶來了更多外來物種入侵的危險。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國家,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是可以吃的。現如今非常受歡迎的小龍蝦以及牛蛙都是外來入侵物種,但是被中國人用吃的方式解決了,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物種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其中很多物種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對經濟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 我國首批入侵物種,入侵我國多年,如今已遍布各省卻沒有天敵制約
    物種入侵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它指的是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以前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一般都是依靠自然媒介,但現在隨著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這些外來物種逐漸跟隨著人類的腳步入侵別的地區。
  • 外來物種是如何被中國吃貨成功馴化的?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和氣候類型都很多樣化很多外來物種都需要進行本土化改造(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伏龍鎮梯田)(圖片:何永平野馬 / 圖蟲創意)▼這些食物名字中的「胡」、「番」、「洋」字,就已經暗示了這段歷史的存在。
  • 最苦逼的外來植物:從巴西入侵中國後泛濫成災,如今已幾乎不見
    最悲催的外來植物:從巴西入侵中國後泛濫,如今可能用來做飲料自然界有很多生物,這些生物彼此之間存在著十分微妙且平衡的聯繫,這種平衡叫做物種平衡,如果這種平衡遭到了破壞,那麼自然界的生態系統就會失衡,生態系統失衡之後就會給自然界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
  • 最成功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很多人在吃
    外來物種入侵是近年來各國面臨的一個比較重大的問題。像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美國的亞洲鯉魚入侵事件以及澳大利亞的英國野兔入侵事件。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可凡事無絕對。小龍蝦和非洲牛蛙雖然在中國沒有很好的入侵成功,但有這麼一些生物就在中國入侵成功了。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
  • 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年損失約600億[圖]
    在此前後全國許多地方也對食人魚下達了封殺令。  解說:  十年前,全國多個城市出現食人鯧,對此2002年12月25日,當時的中國漁政浴港監督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立即對市場、公園、水族館等場所的食人鯧進行檢查,一經發現立即沒收和銷毀,並嚴禁將其放入自然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