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今天下午,神舟七號飛船成功實施了空間出艙活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王兆耀先生再次應邀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神舟七號飛船運行和航天員出艙活動等情況。
下面先請王兆耀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王兆耀: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很高興又一次同大家見面,受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的委託,我在這裡再次向大家通報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情況。
截至目前,神舟七號已環繞地球31圈,出艙活動順利的圓滿完成,從昨天十點二十飛船運行第9圈開始,兩名航天員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艙外航天服的組裝測試以及艙外航天服在軌訓練,完全適應了微重力條件環境。
地面飛控中心對航天員生理狀態、艙外航天服工況的確認後,經過指揮部的批准,今天下午16:34分,神舟七號在飛行第29圈時地面飛控中心下達出艙指令,航天員劉伯明穿海鷹航天服、翟志剛穿著飛天航天服實施出艙活動。16:35:12航天員翟志剛打開艙門,41分在劉伯明、景海鵬配合下順利出艙,在艙外攝像機揮手致意,向全國人民、世界人民問好,之後展示了五星紅旗,按計劃取回四樣裝置後及進行太空行走,然後安全返回艙內。17:0分關閉艙門,出艙活動圓滿完成。
經過地面飛控中心對三位航天員進行醫學檢查結果確認,三位航天員的身體狀態良好,目前飛船運行正常,航天員工作正常。
我國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出艙活動關鍵技術的國家。出艙活動結束後,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飛行控制中心與航天員進行了天地通話。
今天下午19:24分:45神舟七號成功釋放了伴隨衛星,伴隨小衛星對飛船進行了攝像、照相,這些圖片資料即將傳回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在地面測控網支持下,伴隨小衛星在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後將伴隨軌道艙進行飛行。
後續飛行中,神舟七號還將進行衛星數據中繼試驗,安裝在神舟七號飛船推進艙中繼衛星首顆天鏈一號與地面測控站進行數據試驗。神舟七號將於明天傍晚返回地面,謝謝大家!
華清:現在記者朋友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1965年3月18前蘇聯第一次實現了人類出艙活動,今天中國航天員實現了中國首次出艙活動,與43年前人類第一次出艙活動相比,中國首次出艙活動如何評價?第二個問題,神舟七號除了實現很多技術上的突破以外,在新聞報導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邀請部分境外媒體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現場報導,第一次採取新聞發言人制度,做這些出於什麼考慮?謝謝!
王兆耀:航天員太空行走,從艙內到艙外進行艙外作業,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43年前蘇聯航天員實現了首次人類太空出艙活動,成為重要的裡程碑。以後,美國、俄羅斯等許多國家航天員累計完成了近三百次出艙活動,完成大量空間作業任務,出艙活動技術應該是載人航天發展的一個最基本的技術,突破和掌握出艙技術,是載人航天發展過程當中一個不可逾越的技術。
這次飛行中,我國航天員穿著我國製造的飛天艙外航天服首次成功進行了出艙活動,這也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又一次歷史性突破和重大跨越,也是人類徵服太空邁出的一個新的步伐。為實現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工程第二步發展目標開了好頭,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我們航天活動進行現場的直播,我想一個是順應了廣大觀眾對我們航天活動的關心、關注的要求,另一個方面也是符合了我們新聞報導媒體要求公開透明快速的要求。這對我們從事航天事業的工作者來講,也是一個挑戰,對我們提高了要求,是我們既增加了自信心,也提高了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現在做這樣轉播直播,一個是時代的需要,一個是我們事業發展的需要。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第一個問題我們發現在出艙打艙門環節相當周折,聽到航天員很沉重的喘氣聲,當時遇到了什麼難題。第二個問題,聽到軌道艙有著火點,之後報告說錯誤報告,能不能告訴一下當中原委,對返回有沒有嚴重的影響?[搜狐新聞社區爆料:視頻上提到飛船軌道艙火災是怎麼回事?]
王兆耀:因為我們今天是現場直播,所以我們的細節大家看得很清楚,今天在電視直播當中,我估計大家可能會提到這兩個問題。
開艙門是整個出艙活動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艙門打不開肯定出不去的,這次開艙門時間大家感覺到長了一點,其實開艙門動作有像在地面是做大量的試驗和驗證的,但是我昨天也講過了,風險當中有一個很重要因素,我們不可能把航天員出艙活動整個過程程序在地面完全真實的全過程演練,因為現在沒有這個條件,又能製造真空又能製造失重。
雖然經過大量試驗演練,但是空中環境和地面有差異的,因此等等了難度,但這都是我們想像當中的,加深了我們對空間環境的認識,專家會做更深入細緻的分析。
第二個問題,當時在出艙過程當中,聽到返回艙航天員報告有著火點,說實話我們心情非常緊張。但是後來說是軌道艙有著火點,我們反而輕鬆了,虛警趨緊,對以後飛行任務不會有任何影響。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我想請問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您剛剛說到預計飛船在明天傍晚時候返回,目前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請給一個比較詳細的時間。另外,在完成兩項重要任務之後,明天返回的時候是不是存在風險?「神七」成功之後,未來中國在選拔新航天員方面有沒有什麼計劃?我們很關注港澳臺的人員是否有可能納入到選拔當中,另外大家也很想知道,中國什麼時候會出現第一位女性的太空人?謝謝!
王兆耀:明天返回的時間,按照現在計劃安排是明天傍晚5點鐘左右,具體時間還會根據運行情況做一些微調,大概在5點左右。返回當然是一個風險比較高的時段,但是應該說我們有了多次的成功經驗,不過對於航天事業來講,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我們還是認真、謹慎地對待這項工作,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
從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角度來講,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航天員的隊伍,我自己認為,將來一定會有港澳臺的同胞能夠乘坐咱們自己的飛船進入太空。現在對選拔女航天員,應該說國際上女航天員上天已經有好幾位了,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選拔女航天員的時間表,但是,我們對女航天員選拔以及在太空活動的相關課題研究一直在進行著。我想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肯定會有自己的女航天員的。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我想請問,剛才您提到今天下午翟志剛穿著我國自行研製的「飛天」航天服出艙,這也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下午直播活動中,我們也看到劉伯明穿著「海鷹」航天服在協助翟志剛,我想問的是為什麼這次要選擇一中一俄這兩套航天服出艙,翟志剛在艙裡協助出艙有什麼依據?謝謝。
王兆耀:採用一中一俄艙外航天服的模式主要是給予這樣的考慮:一是通過神舟七號這次飛行任務,全面考驗我國自行研製的艙外航天服技術。二是為了確保航天員出艙活動的安全可靠,因為大家知道,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已經經過多次空間飛行考驗,其成熟的性能有助於提高我們這次任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後確定飛天艙外航天服出艙,也就是今天下午,要根據整個咱們艙外服在軌的總裝和測試的情況和航天員身體狀況才確定,所以昨天有記者問我,明天下午到底哪個航天服出艙,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要根據最後檢測和測試來最後確定到底由誰出艙。
法新社記者:實際上,這次太空行走延續了大約15—20分鐘和計劃有一些出入,請解釋一下這個情況。
王兆耀:航天員出艙活動的時間長短,是根據艙外所完成任務的需要,這次我們的時間,我昨天已經講了,在艙外活動20分鐘左右,我認為今天時間和我們預計的時間差不多,沒有出現意外的情況,一切順利,按計劃進行。謝謝。
華清:最後一個問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出艙航天員翟志剛出艙後,是不是按計劃採取到所需要的全部數據和資料。我們知道神五、神六航天員都有一些計劃外的動作,比如說翻跟頭什麼的,翟志剛今天有沒有什麼計劃外的動作?
王兆耀:今天航天員翟志剛出艙,按照計劃取回了在艙外安置的試驗樣品裝置,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第二個就是今天(航天員)沒有任何計劃外動作。謝謝!
華清: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裡。
(責任編輯:劉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