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詳解天津爆炸新聞發布會出現的4大問題

2020-12-06 搜狐網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於天津濱海新區塘沽開發區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

  事件發生後,引發國內媒體與公眾的強烈關注。事故首先在微博、微信等網際網路新媒體上快速傳播,旋即成為全國性熱點突發事件,隨著外媒記者現場報導,事件成為CNN、BBC等多家媒體的頭條新聞,引發國際輿論熱議。

  繼天津市代理書記黃興國趕往現場指揮救援後,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事件應對上升到國家級層面。與此同時,微博、微信、論壇、貼吧上,許多身在現場的網民發出圖片和視頻,不斷拼接事故全貌,催生各類輿情的產生。

  為客觀評估這一事件中的政府輿情應對,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將此事與之前發生的三個相關事件(分別是2012年6月30日發生的天津薊縣萊德商廈火災、2010年11月15日發生的「11·15」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和2012年7月21日發生的「7·21」北京特大暴雨)中的政府輿情應對予以對比,以分析天津新聞發布會的得失。

  一、為何天津新聞發布會次次生出輿情

  綜合表格所述,天津市六次新聞發布會的正向回應集中在了傷亡通報、救援進展、危化品品類及處置的披露。

  而每次新聞發布會幾乎都導致4個以上次生輿情,正向回應遭遇次生輿情覆蓋,

  網絡傳播中不斷生成新的質疑和吐槽,政府公信力受損,那麼新聞發布會出了怎樣的問題?本文以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需要探討。

  1.直播莫名中斷 全媒體時代「掩耳盜鈴」

  截至8月16日中午,天津就「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已經召開六次新聞發布會,但是卻收穫信息不透明的輿論批評。13日首次新聞發布會的記者提問環節,央視、天津衛視均切回主持人畫面,央視稱直播暫停,天津衛視則播放了幾首歌曲,然後開始播放連續劇,這一情況讓公眾大跌眼鏡。而此後幾次新聞發布會,記者環節均被直播中斷,但是網際網路上各種手機視頻、文字實錄、記者手記卻在官方披露之外拼湊起提問環節的全貌。在信息技術已經普及到個人的全媒體時代,直播暫停對輿情把控毫無益處,不僅增加外界公眾的質疑、更為不實流言創造了發酵空間。

  2.會議統籌混亂 回應提問多成搪塞推諉

  觀察六次新聞發布會可以發現,歷次新聞發布會參會人員均有變化,新聞發布會信源不統一,官方回應層級不統一。首場新聞發布會未見分管主政官員出席,也沒有安監部門出席,因此備受詬病。此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雖然安監部門有所回應,但按照應急管理應該出席的分管市領導卻遲遲未見露面。網上質疑「副市長哪去了」的聲音更趨強勢。

  在2011年甬溫線動車事故中,面對慘烈的傷亡,鐵道部方面僅有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出來回應輿論,引致輿論不滿。

  面對重大災難事故,需要頂格回應,這本是危機處置、輿情應對的基本法則。

  同時,發布會前後既有市一級官員,也有區一級官員,並有衛生消防、民政環保參會,團組織和民間救援組織也有列席,輿論不解為何官方與會者不斷變化,質疑這是新聞發布,還是工作匯報。也因出席人員不斷變化,發布會上「相關單位沒參加這場發布會」的搪塞以及「這不是我的職責」的推諉,招致外界諸多批評。

  由此可見,天津新聞發布會欠缺總體統籌,權威性行政主官缺席使得同級部門在說明信息方面不敢發聲、不敢擔責、對於可能涉及「兄弟單位」的信息披露,也是小心翼翼怕踩過了線,說了同僚的壞話。如此一來,諸事要「商量」情況要「了解」就成了發布會的常態。此外,由於沒有統籌授權,每個部門「說什麼,怎麼說」都在仔細掂量,政府各部門沒有有效的信息交互,以至第六次發布會為了核實傷亡數字,延遲20分鐘才開始。

  在這背後,也有天津港管理體制的尷尬。據媒體分析,天津港有兩個「婆婆」:在行政功能上,隸屬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在港口業務上歸交通部管理;在港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方面,由交通部委託天津市安監局管理。此外,現場救援還涉及防化部隊和公安消防系統。這恐怕是天津地方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面對某些部分提問語焉不詳的體制因素。但從本著對天津人民負責、給全國人民交待的角度,需要做好協調發布。

  3.「不清楚」「不知道」「不掌握」成回應關鍵詞

  縱覽六次新聞發布會,記者提問是次生輿情發生的核心環節。「我不清楚,需要問一下同事。」「我不知道」「我不掌握」等成為輿情發酵關鍵詞。8月16日第六次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誰負責統籌指揮救援,官員回應「將儘快了解情況」引爆輿論批評。公眾無法接受災難發生已經4天,而統籌救援責任人居然無法獲得官方確認。回溯此前,記者發布會上出現「下去問一下」「找同事核實」等情況,可見發布會籌備中,對公眾輿情發展、媒體報導情況、可能形成的提問未有預期研判和資料準備,新聞發布會未能有效掌握事故處置的多方信息。

  4.人文關懷欠缺 權責「清晰」顯現處置冷漠

  處置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並非坐定發言、起身離席如此簡單,從與會者進入公眾視野的第一時刻開始,新聞發布會即已經宣告開始,與會者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會受到公眾審視。第六次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員開場一句「見到大家很高興」,雖然是常態招呼,卻引起公眾感情上的不滿。第五場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回應天津港消防支隊失聯隊員信息「不屬於管轄範圍」,的確道出了權責範圍的「清晰」,然而面對追問起身離席,則被公眾視作事不關己的冷漠。與此同時,《天津日報》16日的一篇報導也刺激了公眾神經,15日晚間,天津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前,參會者向犧牲的消防人員和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公眾不能理解,為何官方哀悼只在遙遠的會場裡,而沒有出現在新聞發布會上。

  二、天津「8·12」爆炸事故及近年突發事故政府應對對比

  梳理天津新聞發布會的諸多問題,以下就天津「8·12」爆炸事故與天津薊縣萊德商廈火災、2010年「11·15」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和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的政府輿情應對做一對比,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認為,做好新聞發布工作,有以下四方面問題特別值得注意。

  1回應輿論關切核心信息務必又快又準

  新聞發布會能否準確把握輿論脈搏、回應輿論「痛點」是體現官方溝通誠意、展示應對能力的檢驗臺,上海「11·15」特大火災所召開的兩場發布會都相對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第一次發布會召開前,四名電焊工因存在違規行為而被列為嫌犯刑事拘留引起了輿論較強質疑,中央電視臺、朝日新聞等媒體在提問環節均問及此問題,上海市官方沒有回拒該問題,而是逐一對媒體提問進行回應,清晰地闡述了官方依據和相關證據鏈條,使得輿論質疑較快消弭。

  但此次天津「8·12」爆炸事件中,天津官方面對輿論關切的一些核心問題,反應遲鈍,沒有及時滿足輿論對權威信息的渴求。「是否存在大量高毒性氰化物」、「天津港消防支隊失聯人數」等質疑信息經過多日發酵後才得到回應說明。同樣的問題也短暫存在北京「7·21」特大暴雨新聞發布會中,如在7月25日舉行的第二次發布會中,北京政府沒有對當時輿論高度關切的最新傷亡人數做出確切回應,引起輿論質疑。但其在7月26日舉行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中便詳盡公布了遇難者人數、名單和發布地點等信息,避免了輿情持續發酵,為政府災後工作的進一步展開贏得主動。

  2新聞發布應有態度「不知道」不等於可以「不關切」

  在北京「7·21」特大暴雨和上海「11·15」特大火災發布會中,雖然有媒體和網民對參會官員所回答內容的全面性和真實性提出質疑,但由於官方能夠直面事件中的敏感議題,輿論中對官方回應姿態的質疑較少。梳理天津已召開的六次發布會,人民網輿情檢測室發現,幾乎每次發布會後,都出現了針對參會官員回答姿態的質疑。如第一場中回答記者「危險品倉庫按照規定應該離居民區多遠」官方稱「還是蠻遠的」;第二場發布會中無視記者喊話「只峰是誰?」徑直離場的做法;第三場發布會中「專家不在,我要與我的同事商量一下」的回答,此外還有高頻次出現的「不掌握、不了解、無法回答」等詞,使得輿論對參會官員的信息掌握程度、自身專業性、基本媒介素養等都產生較強質疑,極大削弱了新聞發布會應有的正面溝通效果。當然,輿情應對並非要求新聞發布會對一切記者「喊話」都要立時回應,公眾也應理解官方調查需一定時間,然而把握輿情關注、準備資料、預期提問、擺明態度,仍是新聞發布會核心要義。

  3構建動態回應發布會並非只有臺上時間

  處置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是重要環節之一,但並非是唯一的官方信源通道,對比上海「11·15」特大火災、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此次天津的輿情應對明顯過於依賴發布會進行信息回應,不僅使公眾質疑未能通過媒體採訪獲得平復,也為不實信息傳播留存了發酵空間。例如,現場是否存在氰化物,以及氰化物應如何處置本可經由現場指揮部通過媒體披露,三公裡內緊急撤離的不實消息也可發布政府通報予以消除,將疑問謠言留待新聞發布會處置,在操作上略顯僵化了。

  「7·21」北京暴雨事件處置時,北京方面以信息動態跟進為主,發布會僅作為階段性總結而存在。北京市各政務微博在雨夜救援中發揮協調作用,北京7月25日才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明情況,但救災進展一直較為順利。同樣,在「11·15」上海靜安區住宅大火事件後,上海方面僅16日,23日分別舉行兩場新聞發布會,其餘時間段均通過政府通報,媒體採訪、政務微博予以動態回應,充分保證了政府處置的時效性。由此可見,構建完整的信息發布系統,做好動態回應,比單純倚賴新聞發布會更為有效。

  4統籌兼顧授權充分發布會不需多臺唱戲

  統計分析此次天津新聞發布會的與會人員,也可以看出天津方面在統籌兼顧、充分授權方面的不足。上海「11·15」特大火災第一場布會中,上海市靜安區、消防局、公安局、衛生局負責人就火災事故24小時內的救援工作情況以及火災事故原因進行回應。第二場發布會中,上海市靜安區、衛生局負責人就火災中救治受傷人員情況,以及靜安區已經啟動的善後工作,包括下一步的工作情況進行回應。在北京市召開的三場發布會中,北京市常務副市長、「7·21」特大自然災害善後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等相關負責人均到場參會。兩地發布會參會人員結構都相對全面穩定,記者在主題範圍內的提問均能得到清晰完整的回答。但觀察天津六次新聞發布會,不僅歷次會參會人員均有變化,更因人員安排不當使得現場官員回答時出現了「相關單位沒有參加這場新聞發布會」、「這不是我的職責」等不當言論。

  由此可見,統籌新聞發布會,兼顧各部門信息回應需要,通過充分授權構建穩定的發布會成員,對新聞發布會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小 結

  突發事件處置,首要是真誠坦率的態度,在官方與民間搭建起心理層面的認同。李克強總理16日下午一到現場,就向犧牲的消防隊員遺像鞠躬致敬,可謂做出了態度上的表率。

  其次,及時的應急處置是平復輿情發展的工作根基,「做了才能說」是回應質疑的真理。李克強總理強調,安不安全不能靠拍胸脯,要拿數據說話。所以,「蠻遠的」,「不知道」不該出現在新聞發布會上。

  再次,動態的信息發布是處置輿情的基本工作要求,但是沒有誠懇的態度和完善的應急處置做支撐,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總理強調「權威發布一旦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表述的正是這個道理。

  「8·12」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已經5天,總理一行為地方輿情處置上了生動一課。如何給死難者家屬一個交代,給天津市民一個交代,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給歷史一個交代。應得到涉事方深深的思考。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4970 report 6444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於天津濱海新區塘沽開發區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事件發生後,引發國內媒體與公眾的強烈

相關焦點

  • 天津爆炸歷次發布會實錄_政經頻道_財新網
    [17:26]   14日上午10點13分,在濱海新區美華大酒店召開了「8·12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第二場新聞發布會」。  龔建生: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感謝大家出席天津港危險化學品倉庫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事故現場新聞中心剛剛得到消息,今天早晨7:05分,從現場搶救出一名生還人員。
  • 天津爆炸事故中的問題、答案和謠言
    截至8月14日11是30分,事故發生已過去整整36小時,我們梳理網友共同關心的一些問題,以求全面明晰事件最新進展情況。  1.Q:救援最新進展如何?  A:北京等地全面支援  國家衛生計生委從北京等地組織血液、藥品等醫藥物資,全面進行支援準備,並組織12名醫療專家趕赴天津協助開展醫療救援工作。14日上午,天津市政府繼續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的最新進展。
  • 十問天津港大爆炸·杭州日報
    消防部門負責人承認,13日下午現場還發生了輕微爆炸。消防官員回答稱,因為尚未滅火,不能排除再次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對周邊情況,仍需要進一步了解。 問題4 是否會影響空氣和海水質量? 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第一時間在事故現場周邊設置了12個空氣品質應急監測點,並於13日下午發布環境應急監測情況。
  • 天津812爆炸事故七天大事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8月15日  11時30分,爆炸核心區救援人員在一處貨櫃附近發現倖存者韓鳳群。  防化官兵進入現場參與搜救,同時進行物質、土壤、空氣的取樣工作。  針對天津爆炸,有人質疑瑞海公司沒有取得當地安監部門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稱這家公司可能打了監管的擦邊球。
  • 微博記錄: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事故(更新中)
    5.天津獻血預約電話:022-25788005。 @人民網天津:輕軌東海路站受損嚴重 受天津爆炸事故影響, 津濱輕軌9號線東海路站受損嚴重,今日津濱輕軌已全線停運,恢復時間待定。 @中國廣播網:環保部應急中心已經到達天津爆炸區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目前環保部應急中心已經到達天津爆炸區域附近,對地區的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據環保部應急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目前已經到達了爆炸區域附近,目前正準備開展具體的監測。
  • 天津官方詳解氰化物清理方案及進展 嚴防汙水入海
    根據指揮部的命令,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昨天(16日)派出專業人員,首次深入到此次爆炸在核心現場造成的大坑處,採集水樣、土樣,並搜救人員。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根據最新數據,目前遇難人數已經上升到114人,失聯人數降為70人。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氰化物處理情況,天津官方在今天上午的發布會上也進行了介紹,目前已經取得進展。
  • 【JMedia】天津港大爆炸五大追問
    據此次涉事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倉儲業務的化學物品多易燃易爆,並且具有較強的腐蝕性,部分類別化學物品產生化學反應後還將釋放有毒氣體。據京華時報消息,消防北側集結點已西移,事故現場再次爆炸。今日上午10點,現場消防北側集結點西移300米,讓出十字路口。隨後,約20輛滿載沙子的大貨車出現在火場北側,並有多輛鏟車駛入火場。
  • 重磅| 天津市委首場新聞發布會,透露了什麼重要信息?
    >12月2日,中共天津市委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7月至8月上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領導同志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形成33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同時,召開信創產業、城市規劃等專題會議,就一些重大戰略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市委成立「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邀請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擔任諮詢委員,藉助外腦對天津「十四五」規劃把診號脈。
  • 天津港生化危機163小時|爆炸|氰化物|氰化鈉|瑞海_網易新聞
    19日16時許 天津市長稱現場危化品已清理完畢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為了確保群眾安全,在3公裡範圍內開展搜索清查危險化學品,前後一共清查了三遍。現在已經清理完畢,確保不留隱患。
  • 氰化鈉找到了 天津港爆炸事故最新信息匯總
    2015年08月16日 16: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個好消息是,爆炸現場的氰化鈉找到了,目前檢測顯示未發生大範圍洩露。目前檢測結果顯示,氰化鈉未發生大範圍洩露。  【搜救總人數已達46人】  天津港爆炸事故第5次新聞發布會透露,14日17時至15日17時,消防搜救組搜救出兩人,截至目前搜救出總人數為46人
  • 天津爆炸原因或為金屬鈉遇水(圖)
    天津「8·12」爆炸進入第7天。昨日,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出席第7次發布會並表示,爆炸現場的氰化物有700噸左右,集中在核心區0.1平方公裡範圍內,但已用沙土封閉。他還表示,國務院已經成立事故調查組,將給人民一個交代。此外,天津市濱海新區民政局表示,天津已經啟動追認遇難消防人員為烈士及烈士遺屬撫恤優待工作。
  • 天津爆炸原因或為金屬鈉遇水(圖)(1)
    天津「8·12」爆炸進入第7天。昨日,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出席第7次發布會並表示,爆炸現場的氰化物有700噸左右,集中在核心區0.1平方公裡範圍內,但已用沙土封閉。他還表示,國務院已經成立事故調查組,將給人民一個交代。此外,天津市濱海新區民政局表示,天津已經啟動追認遇難消防人員為烈士及烈士遺屬撫恤優待工作。
  • 【直擊】天津倉庫爆炸:今晨救出一名19歲消防員 水空氣安全(圖)
    新聞發布會上
  • 博鰲論壇剪影:人民網新聞是這樣「生產」的
    博鰲論壇剪影:人民網新聞是這樣「生產」的 來源:人民網-海南視窗  吉羽 馮星 孟凡盛 毛雷  2016年03月25日01:08 人民日報、人民網博鰲論壇工作室全景 人民網博鰲3月25日電 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進入了最後一天。
  • 臺媒:天津濱海爆炸威力相當於引爆21噸黃色炸藥
    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導 臺媒稱,天津塘沽濱海新區貨櫃場爆炸意外,截至目前為止造成至少17死、400多人受傷。爆炸威力強大在30秒內引發2次規模2.9地震,就連附近大樓的大門都被震倒,大樓內的監視器畫面也瞬間失靈。
  • 天津港爆炸事故現場危化品超3000噸!涉事公司高管被控制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11點召開,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武警天津總隊司令員鮑迎祥,天津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建生出席發布會
  • 天津爆炸原因或為金屬鈉遇水
    天津「8�12」爆炸進入第7天。昨日,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出席第7次發布會並表示,爆炸現場的氰化物有700噸左右,集中在核心區0.1平方公裡範圍內,但已用沙土封閉。他還表示,國務院已經成立事故調查組,將給人民一個交代。
  • 天津港大爆炸:新聞報導該排第幾位?
    天津港大爆炸:新聞報導該排第幾位?,天津在看動畫片。」但到了昨日晚間,劇情翻轉,天津的新聞人用「擺事實」來「講道理」——自爆炸發生的那一刻起,天津的媒體人一直在「滾動」,滾動採訪,滾動播出,央視的很多報導來自於天津媒體一線的採寫;《天津日報》、《渤海早報》當屬國內最早詳細報導塘沽大爆炸的報紙,他們一夜無眠,直到昨日早晨8點才籤完了大樣。  在塘沽大爆炸這樣一起前所未有的災難面前,沒有人會無動於衷、冷眼旁觀。
  • 天津爆炸事故:官方回應「爆炸是否與救火不當有關」
    昨日下午,天津濱海新區事故爆炸點現場仍不斷有濃煙冒出,消防車向著火點噴射。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截至14日,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共造成22名消防官兵犧牲。  在昨日18時召開的針對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局長周天回應了「爆炸是否與救火措施不當有關」的問題。他強調,市消防總隊在接警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偵查火情,而第二分隊剛一趕到現場就遭遇爆炸,事發突然。「當時港口消防支隊已經在開始滅火的處置中。」  【釋疑】1  為何消防員傷亡重?
  • 天津爆炸著火點附近現場空氣品質超標 消防員外移
    爆炸事故現場 明火基本撲滅  56人遇難 其中消防人員21名  記者昨天從「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第三次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事故現場明火基本撲滅。截至昨天15時,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56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員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