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當前及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形勢?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決定了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研判生態環境形勢的基本前提和總體要求。
-
生態環境部回應「白鱘滅絕」: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嚴峻
對此,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17日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白鱘滅絕反映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劉友賓說,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將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分類實行禁捕,這對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
新時期我國環境保護形勢與對策
滇池、巢湖和太湖水質沒有明顯改善。1996年以來,近岸海域水質總體有所好轉。 (二)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我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嚴峻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主要汙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汙染,許多城市空氣汙染嚴重,酸雨汙染加重,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危害開始顯現,土壤汙染面積擴大,近岸海域汙染加劇,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存在隱患。
-
廣東北江水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向汙染宣戰」。目前,北江流域幹支流汙染源數量多、成因複雜,北江水質日趨呈現惡化態勢,水資源保護形勢十分嚴峻。為了不讓「清香溢遠」成為我們的回憶,全面展開北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刻不容緩!
-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答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
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包括環境保護在內,解決體制機制是一個大問題。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改革生態環保管理的體制,首先必須要樹立環境保護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環保部按照中央的有關精神,會同有關部門,在積極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剛才提到的生態環保體制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生態環保顯著成績另一面:水汙染形勢嚴峻,治水思路舉措亟需改善
經濟觀察網 王禹/文「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2017年底,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等14個省市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在近期的「2017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西寧綠色發展論壇」上,國家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透露。
-
海洋參考 |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讓我們一起「聚焦國外海洋熱點,傳遞國外海洋資訊」——海洋參考今日頭條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保護國際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學家李·漢娜說,「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保護海洋環境和物種,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調查報告,鰩魚體型類似於鯊魚,有的可長到3米多,主要生活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東大西洋以及地中海等海域的淺水區域。近年來,該類物種的生育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再加上人類活動的影響和威脅,使該物種生存處於瀕危邊緣。
-
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要有六個特徵
就「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而言,總體來說,全國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機遇和挑戰共存、機遇大於挑戰。機遇和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各地逐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是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最大動力和根本保障。
-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將從五方面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
發布會上,《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向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提問: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特別是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請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
-
中科院和環保部聯合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和《中國生物多樣性...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迪亞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胡德平出席大會並致辭。會上,施爾畏宣布,環保部和中科院聯合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5版》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
環保部研究2018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舉措
中國證券網訊 11月28日從環保部獲悉,11月27日,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幹傑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船舶水汙染物排放控制標準(修訂GB 3552—83)》及《2017年度水、空氣品質和總量目標完成情況考核評估工作方案》,研究謀劃2018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思路和重點舉措。
-
治理環境汙染 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建設生態文明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汙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
2035年全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指哪六個特徵?
就「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而言,總體來說,全國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機遇和挑戰共存、機遇大於挑戰。機遇和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各地逐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是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最大動力和根本保障。
-
專家解讀 | 2035年全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包括哪六個特徵?
就「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而言,總體來說,全國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機遇和挑戰共存、機遇大於挑戰。機遇和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各地逐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是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最大動力和根本保障。
-
【2018全國環境網際網路會議】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
對於輿論監督的作用,李幹傑部長指出:生態環境部門加大執法督察力度,主動曝光問題和有關責任人並督促問題整改、追究責任,會受到群眾的理解和擁護,不僅沒有負面影響,而且集聚正能量,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強全社會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信心和希望。事實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主動客觀曝光生態環境問題也是正面宣傳。
-
我國水汙染總體狀況:局部有所好轉 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我國水汙染總體狀況:局部有所好轉 整體形勢依然嚴峻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29 13:06 來源: 中國政府網但是總體來看,水環境、水汙染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尤其有一些湖庫富營養化問題仍然嚴重。有一組2013年我們剛剛監測出來的數據,借這個機會跟大家通報一下。 在河流方面,我們開展了20.8萬公裡重要江河河段的監測,Ⅰ-Ⅲ類水河長比例佔了68.6%,比2012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就是好水的比例比去年有所改善。但是,Ⅴ類和劣Ⅴ類水的比例仍然很高,佔了20%左右。
-
環保部就生態環境問題約談五個自然保護區負責人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據環保部消息,2016年1月13日~14日,就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河南小秦嶺、寧夏賀蘭山、山東長島、廣東丹霞山等5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環境保護部約談了5個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
-
環境承載力逼近上限 綠色低碳循環成發展新方式
會議指出,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據悉,把經濟發展和環境承載能力相結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史上尚屬首次。 「我們對整個環境形勢有一個基本判斷,過去沒有把環境放在這樣重要的位置,這次把它作為新常態的一個表現方面,說明這個問題很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