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繼續進行。休赫爾在現場發表了演講。他提到,未來人類的神經系統將可以控制義肢,AI將幫助人類創造一個沒有殘疾的世界。
以下為休赫爾演講實錄:
當你下臺階的時候,你的仿生腳和仿生腿,能夠產生與仿生關節以及肌肉的聯繫,你的神經系統知道仿生腳做這樣的動作,它可以感知到這種動作和連接。甚至患者不需要努力控制它的義肢,義肢是自己在做連接。因為我們從這個機器當中把信息重新傳遞和反饋給神經系統,所以神經系統自然而然知道怎麼控制這一部分的義肢。
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安裝了義肢的患者,他在往下走的時候,他的腳不做任何的動作,因為在這個時候,他的神經系統對設備沒有任何的感知,其實他的腳是死的。這個患者在往上走臺階,他所有的動作都不是患者努力想做的,不是他有意識做的,而是神經系統感知到信號之後,才會感知到這種連接。
我們看到一個患者的義肢上有一個膠帶纏住了,他想擺脫掉;幾個小時後,他發現他佩戴的義肢是他身體的一部分,當他腳上有膠帶他想動兩下把膠帶擺脫掉,這和任何正常人是一樣的,所以這非常的厲害。
接下來我講一下癱瘓,左邊大家看到一個輪椅,右邊是一位女士,身上所佩戴的是骨骼的系統。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怎麼樣來控制人的肌肉,怎樣把活的肌肉組織進行控制。同時我們還不知道怎麼樣把脊椎的肌肉組織反應進行回應和連接。
她同時也是我們MIT的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她就研究在脊椎發生癱瘓之後的連接情況。小白鼠之前頸椎曾經受傷。她所做的就是在幹細胞當中注入了一種化學元素,我們發現這個小白鼠在19天之後,它的靈活性變得非常強。而把這個細胞注射到人的身體上,可以發現這個患者有更強的運動性。以前只能癱瘓在床,現在可以運動膝蓋和髖部,這就是科學的神奇之處,我們想用人工智慧控制這些肌肉的活動。
我們想創造的數字神經系統。首先我們在肌肉組織當中加入感應,這樣能夠感應肌肉的速度,肌肉的力量、張力等等,這就是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預知信息的系統,我們通過皮膜把信號傳輸到皮膚上,然後做一些計算機的算法。因為我們知道行走這個動作是由脊椎控制的,所以我們把行走這個動作,在我們的電腦上進行建模,然後通過計算和算法,控制了行走過程當中肌肉組織的運動情況。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個技術的其他方面。這裡的速度,我們用的非常微小的水晶植入到肌肉當中,然後我們把這個水晶發射的信號進行振動,有一個微振動。通過電腦的控制我們就建立了與肌肉之間的聯繫。而且我們也可以用時間的角度來追蹤它的速度和強度。我們怎麼樣控制肌肉,怎麼樣讓它產生信息,我們用光進行控制。這個就是我們用病毒來控制這樣的肌肉。這個肌肉其實是能夠反應,對於我們的刺激做出反應,然後我們就可以通過這樣的反應控制它的肌肉。我們同時對這個關節也可以有一個控制。在水晶和肌肉的速度之間,已經建立起了聯繫,對於已經完全癱瘓的肢體或者安裝在身體上的義肢就可以建立一套傳遞和反饋的系統。
這種數字的神經系統,能夠把我們從無能帶到有能,從殘疾障礙帶到正常的軀體。現在殘疾人士可以帶上骨骼系統做運動,可能未來就看不太出來他戴了什麼器械,這種器械會植入人的身體當中。癱瘓的人,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合成控制它的肌體,這是最基礎的系統,我們不僅僅讓他擁有正常的軀體,我們還讓他擁有更多的能力。
我們可以來設定目標,比如我要刺激哪一個神經,我們可以選擇刺激脊柱的神經,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讓人跑得更快,走得更快。比如我們碰到一個很熱的東西把手伸回來,這個過程當中的發射過程,能從比較長的秒數縮短到非常非常短的微秒。未來我們怎麼拓展人體的體能呢。它會使我們需要擴大人體體能的時候,當我們希望大家跑得更快,跑得更遠的時候,現在我們MIT在做這樣的骨骼系統。
這是我們腳的系統,這是我們人類做的第一個骨骼系統,它能解決我們行走和跑的時候所需要的能量,對於正常的人,他佩戴這個,佩戴20分鐘脫下來,他的腳,正常行走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的腳好重好重,他戴上這個覺得行走更輕。我們發現這樣的設備會很快在社會當中得到普及,幫助我們跳得更高,跑得更遠,我們人就變成了超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們看一下機器人在AI方面發生的新的進展,以及在神經系統上做的研究。我們在想這些技術會把我們帶到什麼樣的未來。在將來,對於每個個體來說,我們都有一些仿生學介入拓展我們的能力。我們知道我們身體越來越靈活,這不僅僅是我們能力有所提高。同時我們在修訂新的身份,實際上我本人就有一個身份的轉變。
這是我的一個視頻,我曾經截過義肢,很多人叫我殘疾人,12個月後我在攀巖的時候,比正常人攀巖得更好。我的競爭對手感覺不太爽,所以他覺得要把自己的腳剁掉跟我競爭,我是非常嚴肅的。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變化,大家看到是我更強,還是更弱呢?我們首先看到這是一個被截肢的人躺在床上,大家看到的是殘疾人還是以後的運動員呢?大家的想法肯定跟我一樣,在未來呢,通過技術的進步,人工智慧的進展,機器或者神經系統的相連。我們會消除很多殘疾或者很多疾病,我們創造的世界會沒有殘疾的世界。這樣的技術,實際上是消除了殘疾。這實際上也是增強或者延伸人的能力的技術。
在這樣的技術下,我們會超越我們自身所擁有的能力。將來,我們看到的是技術能夠增強我們的學習能力,增強我們的身體能力,增強我們的感官能力,增強我們的感情反應。我相信仿生學會給社會帶來很多機遇,同時也有一些風險的。我們看到拓展的能力越來越多,我們需要一個法律框架,要有一些政策應對這些能力帶來的挑戰。同時我要鼓勵這個領域的創新。我們要減緩這些新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用技術能夠準確的控制人心,但我們不希望我們以後看到挑戰,不希望去控制人的情緒。我們下一代基因可能有調整,可能有突變,但我還是希望我們還是人。如果我們嚴格遵守我們作為人要遵守的原則,人的自由,以及多樣化的價值觀。我們可以消除人類的殘疾。我們可以消除世界上很多人受的苦難,同時我們要記住我們作為人,我們的本質是什麼。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