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便民知識系列 選購薯片時注意鋁超標

2020-12-04 三秦網

選購薯片時注意鋁超標

薯片是廣大消費者喜歡的膨化食品,尤其是世界盃期間更是看球時的必備食品之一。可是近期薯片產品鋁含量超標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需要引起消費者的高度重視。

薯片食品中導致鋁超標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向食品中加入了化學膨鬆劑 (泡打粉)。化學膨鬆劑有兩種,一種是含有鋁元素的普通的化學膨鬆劑,一種是不含鋁元素的無鋁膨鬆劑,而無鋁膨鬆劑的成本要比普通的化學膨鬆劑高3-4倍。如果要確保食品中的鋁元素不超標,必須選擇無鋁膨鬆劑,但是,由於其成本較高,一些食品生產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是含鋁膨鬆劑,造成薯片食品中的鋁含量超標。

據專家介紹,鋁並非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相反還是有害健康的食品汙染物。如果長期食用鋁含量過高的膨化食品,會引起神經系統病變,表現出記憶減退,視覺與運動協調失靈等症狀,嚴重者可能痴呆。另外,攝入過量的鋁,還會抑制骨生成,發生骨軟化症等。

消費者在選購薯片時,首先要儘量選擇知名品牌,其次是要多關注相關部門發布的產品檢測公告,不要購買超市尚未下櫃但已經通報檢測出鋁超標的產品

鹼性食物保護肺

一項追蹤調查研究發現,在常年吸菸的人群中,堅持每天吃大量鹼性食物的人,其肺部垃圾和毒素相對要低很多。鹼性食物不僅能降低尼古丁的吸收率,同時還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腹脹及高血脂等症狀的發生,促進毒素的排解。

經測定,鹼性食物有白菜、西瓜、香蕉、草莓、咖啡、葡萄酒等,弱鹼性食物有豆腐、綠豆、洋蔥、黃瓜、蘑菇和牛奶等。還有些食物雖然吃起來是酸的,如山楂、葡萄和西紅柿等,但卻是典型的鹼性食物。

低熱量飲食不等於健康飲食

由於低熱量飲食可以降低血脂、血糖等,所以低熱量飲食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尤其是愛美的女性為了擁有傲人身材,更是低熱量飲食的絕對奉行者。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於康表示:「選擇低熱量飲食需因人而異,絕不能盲目。低熱量飲食對於需要減肥的人群可以,對於體重正常或者偏輕的人群則不可取。」

低熱量飲食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足夠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不能達到平衡。即使是減肥人群也不能一直選擇低熱量食物吃,一定要適可而止。一旦體重達到正常水平,就需恢復平時飲食,長期低熱量飲食容易出現虛弱、便秘、噁心、腹瀉等症狀,但這些症狀都會在恢復正常飲食之後的數個星期內消失。食用低熱量飲食,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膽結石,原因可以是快速減肥促使膽囊濃縮膽汁能力降低。

合理的飲食才是健康飲食,選擇多樣化的食物,所含營養素齊全,同時注意比例適當,這樣才能滿足人體所需。

哪種膠原蛋白對人體最有益

膠原蛋白大多存在於動物體內,除了常見的豬蹄、肉皮外,在眾多膠原蛋白中,魚類膠原蛋白對人體最有益。因為魚類膠原蛋白組成結構與人體最接近,最容易被身體組織辨識吸收。因此想要補充膠原蛋白的女性不妨多吃魚類,用燉、煮、燒和煲湯的烹調方法最佳。

平時多攝入橘子、胡蘿蔔、西紅柿、葡萄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以減少體內自由基對膠原蛋白的破壞。特別提醒,養顏食物銀耳是纖維素和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但其中膠原蛋白含量較少,並不能對體內膠原蛋白進行補充。

竹筍有益也應慎食

隨著竹筍作為健康食品被大家越來越熟悉和認識,越來越多地被擺上餐桌。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且竹筍蛋白質比較豐富,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內氨酸、穀氨酸和胱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是優良的保健蔬菜。

竹筍本身有解毒透疹之功效,只是它的解毒方式是將體內的毒素逼出皮膚,故蕁麻疹患者應該少量食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竹筍有通便利尿的作用,但是要單獨食用或過度食用易損傷脾陽。因此,建議吃竹筍要適量,並最好胺基酸各種肉類共同烹飪。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肝硬化、腸炎者不宜多吃。特別是兒童屬「純陽之體」,多食損傷陽氣。

正確食用咖啡因

有人認為,咖啡因對健身、減脂有好處。在運動中,咖啡因常常被作為一種刺激劑使用。

首先,盲目地食用咖啡因有副作用,高劑量攝入(超過15毫克/千克體重)可使心率降低、血壓升高、緊張、易怒、失眠、腸胃疼痛。同時,咖啡因還是一種利尿劑,可阻止抗利尿激素的釋放,從而導致過多的體液流失,造成脫水。

但是,在運動中,咖啡因可提高機體的興奮性,降低運動的最大感知,減少反應時間。咖啡因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作用----可作為脂燃劑。在有氧運動中,咖啡因可增加脂肪酸的代謝速率,降低碳水化合物利用。所有關於有氧運動過程中咖啡因對於骨骼肌組織葡萄糖濃度影響的研究都發現:攝取150-250毫克咖啡因可減少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脂肪的利用率,從而節省了葡萄糖,有助於提高耐力水平,延長運動時間。除此之外,運動前攝取一定量的咖啡因,可以提高運動過程中體脂的能量釋放。

因此,對於健身來說,只要把握好咖啡因的攝取量,對人體沒害處,而且利於脂肪減少。

咖啡可降低患皮膚癌風險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咖啡可以殺死損壞的細胞從而降低患皮膚癌的風險。適當的咖啡因攝入或將其用於皮膚護理,可以幫助防治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研究人員將2組實驗鼠在同等條件下接觸紫外線,其中一組的抗凝血酶受體蛋白質(ATR)已被抑制。此前有研究表明,每天喝1杯咖啡能抑制抗凝血酶受體蛋白質(ATR),促使被紫外線損害的細胞死亡。新研究發現,這組實驗鼠的發病時間比普通組實驗鼠遲了3周。在實驗19周後,其腫瘤細胞比普通組實驗鼠減少69%,擴散性腫瘤也是普通組實驗鼠的1/5。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數據表明,皮膚癌是美國最流行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超過100萬,其中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最常見,如果發現得早,能夠治癒。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下一步會將這項新研究用於臨床實驗。

飲食過素導致便秘

很多人以為只要多吃水果、蔬菜,不吃葷腥,就不會便秘,所以一些喜素食的人對發生便秘大惑不解:我每天蔬菜、水果不停吃,雞鴨魚肉很少碰,為什麼還會發生便秘呢?

對此,專家給出了解釋,人體光有足夠的膳食纖維,缺少水或油脂,同樣可以導致便秘。因為,油脂在腸道中扮演著「潤滑劑」的角色。如果女性過於節食、素食、少脂肪,身體內一點「油水」都沒有,反而容易導致便秘。

專家建議,喜素食的人不妨多將食物蒸煮,再加入橄欖油或芝麻油涼拌,既能限制熱量攝入,又可潤腸通便。

警惕代可可脂巧克力

很多人喜歡吃巧克力,但是卻不知道代可可脂巧克力、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什麼區別。製作巧克力主要靠可可豆,可可豆經過發酵、晾曬、焙烤、脫殼、碾磨後得到可可漿,再加工得到可可脂和可可粉,可可粉富含多酚化合物,對心血管健康有利。

而代可可脂是由棕桐油等植物油通過精煉、氫化、急速降溫製成的,屬於反式脂肪酸的一種,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國家標準中規定,代可可脂添加量超過5%就不能叫做巧克力,只能叫代可可脂巧克力。而黑巧克力中可可脂含量不得低於18%,白巧克力中不得低於20%。因此,買巧克力時一定要看清配料表中是否有代可可脂字樣和含量。

慎吃爆炒動物內臟

有人喜歡吃爆炒的動物內臟,實際很不衛生。因為動物內臟如肝、肚、腸等常被多種病原微生物汙染,也是各種寄生蟲的主要寄生部位。內臟不易炒熟、炒透,難以殺死病菌和寄生蟲。研究發現,豬、牛、雞等常常是B肝病毒的感染者、攜帶者和傳播者。B肝病毒一般在煮沸10分鐘後才能被殺滅。因此,動物內臟不應爆炒食用,烹製時最好放入開水鍋中長時間高溫燜煮,使其徹底煮透,將寄生蟲、病菌和蟲卵殺死,然後再烹製調味,避免食後致病。

仿生食品安全嗎?

仿生食品即仿生物食品,是用人工原料製作成類似天然食品口味的新型食品。像蝦丸、魚丸、蟹肉棒等海鮮丸等都屬於仿海洋食品。它們從口味上模仿天然海洋食品,雖然口味很像,但其質量、營養價值與原生海洋食品相差甚遠。因此,提醒消費者認清蝦丸、魚丸、蟹肉棒等海鮮丸只是口味類似,並不是真正的海鮮。但是,消費者不必擔心其安全性,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有品質保證的產品,都可以放心食用。

正確食用蛋白質粉

市場上蛋白質粉有兩類,一類以大豆為原料,另一類以牛奶為原料。對於特殊人群,適量的補充蛋白質粉還是有必要的。通常情況下,失血、貧血、骨折、減肥、疲勞、感冒、孕婦、胃潰瘍、運動員、燒燙傷、高血壓、糖尿病、胃下垂、老年人、手術後、營養不良、哺乳婦女、胃腸疾病、吃素的人可能需要補充含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粉。兩類蛋白粉在食用對象、劑量等方面雖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吃法有一些差別。以大豆為原料的蛋白質粉,氣味和口味不能為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如果加在其他食品中同食,一些人會有「吃藥」或難以下咽的感覺。在食用大豆蛋白質粉之前,可先到藥房購買空殼膠囊,分裝入膠囊後吞服。下列注意事項雖然對兩類蛋白質粉都適用,但主要針對乳清蛋白質粉: 1、 按推薦攝入量服用。 2、 不要空腹服用。 3、 吃溫或冷,不吃熱或燙。 4、 3歲以下孩子不宜吃。 5、 不要與酸性飲料一起吃。

食肉過多易患結腸癌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近日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每日食肉過多會增加老年人患結腸癌的風險。

研究人員對年齡在45-74歲的8萬人進行跟蹤調查,根據調查對象日常肉類攝取量,將他們分為5組,研究食肉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在此期間共有788人患上結腸癌。調查發現,每天吃肉,特別是紅肉超過80克以上的中老年女性,與每天吃紅肉不到25克的中老年女性相比,患結腸癌風險高48%,中老年男性每日肉類攝取總量超過100克的人與每日吃肉不到35克的人相比,患結腸癌的風險高44%。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調查只是發現食肉過多,患結腸癌的風險較大,並非吃紅肉就會帶來危險,飲食中只需注意不要食用過多肉類即可。

巧用冰箱判斷魚油品質

市場上魚油各類繁多,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普通百姓可用「冰箱試驗」方法進行簡單檢測。將魚油放入-8℃的冰箱中,質量相對較差的魚油過30分鐘左右就開始凍結成豬油膏狀,從冰箱取出後解凍所需時間較長,而優質標準深海魚油大約在90至120分鐘才開始凍結,從冰箱同時取出後質量相對較差的魚油需解凍5分鐘以上,而優質標準深海魚油2至3分鐘即可迅速解凍。

巧妙降低蔬菜中的亞硝酸鹽

長期過量攝入亞硝酸鹽對健康危害很大,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可有效降低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

1、 清洗蔬菜時,減少蔬菜浸泡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

2、 葉類蔬菜存儲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產生量越大,最好現買現吃,買回後儘量放入冰箱冷藏;

3、 涼拌蔬菜時,加入蒜泥和檸檬汁有助於降低亞硝酸鹽含量;

4、 醃製蔬菜時放入蔥、姜、蒜等有利於降低亞硝酸鹽含量;

注意補充維生素C,以阻斷亞硝酸鹽的形成,減輕葉菜潛在危險。

膠原蛋白可以額外補充嗎?

膠原蛋白是一種高分子蛋白質,能使皮膚保持結實而有彈性。當前熱炒的各種膠原蛋白口服膠囊和口服液,真的能起作用嗎?

市面出售的膠原蛋白是用動物皮膚水解提取的膠原蛋白口服液進入人體後,只是變成一個個胺基酸「零件」,其可護膚、養顏、抗衰老的作用顯然被誇大了。關於膠原蛋白的護膚品也不少,摻入一定膠原蛋白或胺基酸的化妝品,直接塗抹對皮膚有保護和抗衰老的效果,但這種作用也是暫時的,不會轉化為自身的膠原蛋白。真正實質性的方法是從自身預防做起,減緩膠原蛋白流失和變性。首先防曬很關鍵,其次多食用抗氧化物的蔬果,還要避免高脂肪食物,才可以真正的保護自身的膠原蛋白。

功能飲料加高度酒可能致命

所謂功能飲料,廣義上包括運動飲料、能量飲料和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飲料。目前,市場上的功能飲料主要分為補充型和功能型兩大類,補充型以「脈動」為代表,功能型以「紅牛」為代表。專家指出,酒精混合含咖啡因的飲品對心臟相當有害,心臟病患者飲用此類飲品甚至有誘發急性心臟病發作的可能。

早在2001年,瑞典就有3名青年因混合飲用酒和功能飲料「紅牛」猝死,2006年,泰國也發生了同樣的悲劇。這導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要求功能性飲料必須標明每日最大攝入量,並寫明不適宜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飲用,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對咖啡因過敏的人禁飲。

美國研究人員塞西爾.馬辛斯基博士指出,喝酒能讓人產生興奮感,而功能飲料中含有大量咖啡因,與酒水混喝之後,作用更強,能讓人產生更強的衝動感,而且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氣短、頭暈、心律失常和心跳加快等,對心血管欠佳的人群甚至能造成生命危險。

2009年2月,廣州一化工廠員工聚餐後,7人頭暈嘔吐併入院,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數名飲酒者共喝了20公斤高度白酒,還兌了紅牛飲料。事後有專家指出,釀成慘劇的原因除了他們過量飲酒外,在高度白酒中摻入功能飲料也可能是重要導火索。另一類補充型飲料如「脈動」,與洋酒混搭則可能傷肝。因為其中含有一定維生素C,維生素C和酒精反應易造成營養流失。而且飲料裡常含有防腐劑和色素,進入人體後需要肝臟中的酶進行代謝,加重肝臟負擔。

補充維生素B可緩解工作壓力

《人類精神病理學》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或補充維生素B可顯著降低工作壓力。

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研究人員,將60名參試者分成2組,在為期3個月的試驗中,分別服用較高劑量的維生素B補劑或安慰劑。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參試者的性格、工作強度、情緒、焦慮及緊張情況。實驗之後30天和90天,研究人員分別再對參試者進行同樣內容的調查,結果發現,90天之後,與安慰劑組參試者相比,維生素B組參試者自述工作壓力更小。安慰劑組參試者的工作壓力感受幾乎沒有沒有任何變化。

實驗負責人康恩.斯託夫教授表示,維生素B是神經傳輸物質合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而神經傳輸物質對心理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維生素B在非加工類、豆類和全穀類食物中含量豐富。

吃完酸性食物不宜立即刷牙

吃完食物刷牙是必需的,但是吃完酸性食物和甜食後,立即刷牙反倒並不利於保護牙齒。酸性食物和甜食中酸和糖分容易腐蝕牙齒,使牙齒有脫鈣現象,此時若馬上刷牙,對牙齒有磨損。建議吃完酸性食物後,不妨先漱口,以降低口腔中酸的濃度和糖分,等到牙齒自我修復一段時間後再刷牙,這樣效果最佳。魚、肉、米飯、酒等都是酸性食物,吃完這些食物,都應漱漱口。

吃完酸性食物不宜立即刷牙

吃完食物刷牙是必需的,但是吃完酸性食物和甜食後,立即刷牙反倒並不利於保護牙齒。酸性食物和甜食中酸和糖分容易腐蝕牙齒,使牙齒有脫鈣現象,此時若馬上刷牙,對牙齒有磨損。建議吃完酸性食物後,不妨先漱口,以降低口腔中酸的濃度和糖分,等到牙齒自我修復一段時間後再刷牙,這樣效果最佳。魚、肉、米飯、酒等都是酸性食物,吃完這些食物,都應漱漱口。

17類食品兒童不宜多吃

以下17類食品,兒童不宜多吃,否則將給兒童生長發育和健康帶來危害:

1、爆米花:含鉛量高,鉛進入人體損害神經、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兒童對鉛解毒能力不強,常吃、多吃爆米花後極易發生慢性鉛中毒,造成牙齦變紫、食慾減退、腹瀉、煩躁、生長發育改變等嚴重後果。

2、皮蛋:含鉛量高。造成影響同爆米花。

3、肥肉:兒童常吃、多吃肥肉,不僅造成肥胖,而且影響鈣吸收,久之可造成體內鈣缺乏。

4、燒烤肉類:羊肉串等煙燻、火烤食品,在燻烤過程中產生致癌物質,兒童若常吃這類焦化食品,致癌物質可以在體內積蓄,使成年後患癌症危險性增加。

5、罐頭食品和方便食品:這類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常常要加入色素、香精、甜味劑、防腐劑等添加劑。我國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專供嬰兒的主輔食品除按規定可加入營養強化劑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劑、色素、香精、穀氨酸鈉及不適宜的食品添加劑。因為兒童發育尚未成熟,肝解毒功能還不完善,這類添加劑對兒童健康影響較大。

6、可樂飲料和酸梅粉:可樂裡含咖啡因,可樂型飲料對兒童記憶有幹擾作用,並可興奮兒童中樞神經系統,易導致兒童多動症。兒童長期食用酸梅粉,會使其胃酸含量增高,胃黏膜被腐蝕,發生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7、糖:兒童每日以攝入15-20克糖為宜。過量攝入食糖可導致「兒童嗜糖精神煩躁症」,此症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愛哭鬧,好發脾氣,易衝動,睡眠差,常在夢中驚醒,注意力不集中,抵抗能力降低,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此外,多吃甜食還可以引起腹瀉、腹脹、厭食、嘔吐、消化不良、水腫、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膽石症、缺鈣、齲齒等。

8、雞蛋:兒童每日吃1-2個雞蛋即可,多食增加兒童胃腸負擔,易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

9、彩色食品:有些食品色素是用化學方法合成,這種物質幹擾人體內正常代謝和多種活性酶正常功能,蓄積在體內還導致慢性中毒。過多食用這類食品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兒童多動症。

10、膨化食品:這類食品(著片、蝦條、雪餅、雞條、玉米棒等)屬高脂肪、高能量、低粗纖維食品,且普遍高鹽、高味精,對健康極為不利,只能偶爾食之。

11、果凍:果凍主要成分是海藻酸鈉,再添加香精、糖、增稠劑、甜味劑、色素調製而成,吃得過多影響對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也降低鐵、鋅元素的吸收,對兒童生長發育不利。

12、泡泡糖:泡泡糖中的增塑劑具有一定毒性,其代謝苯酚對人體有害。此外,兒童吃泡泡糖的方法很不衛生,容易造成腸道疾病。

13、豆類: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可促使甲狀腺素排出體外,容易使體內甲狀腺素缺乏而導致體內甲狀腺體積增大。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時期更容易受害。所以,豆類尤其是未煮透的豆類不宜常食。

14、巧克力:兒童食用巧克力過多,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容易產生焦慮不安、心跳加快,食慾下降等不良反應。

15、橘子:橘子雖然營養豐富,但其中紅葉素含量很高,多食容易產生「紅葉素皮膚病」,出現腹痛、腹洩,甚至引起骨骼疼痛。所以孩子吃橘子一天不應多於中等大小的4個。

16、菠菜:作為補鐵的最佳植物性食品,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體內遇上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很容易排出體外。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鈣和鋅,如果缺乏導致骨骼、牙齒發育不良,甚至影響智力正常發育。

17、鹹菜:鹹菜不僅含鹽量高,而且可能含有硝酸鹽、亞硝胺等有害物質,對孩子健康不利。

痛風病人可適量吃些豆製品

雖然大豆嘌呤含量略高於瘦肉和魚類,但經過加工,製成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後,由於擠去了「黃漿水」(其中溶解了很大一部分嘌呤),因而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嘌呤含量已經大幅度下降,其含量比肉類、魚類還低。痛風病人可以用豆製品替代一部分魚肉類。同時,做豆漿時加入大量水分,因而豆漿中所含嘌呤已經被稀釋,每日喝一杯豆漿並不能造成嘌呤攝入量明顯增加。

亞硝酸鹽是否致癌

1、隔夜菜與亞硝酸鹽

如今,很多人都選擇倒掉當晚沒有吃完的青菜,問及原因則多稱其中含有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使得亞硝酸鹽在體內蓄積,從而產生致癌效果。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範志紅副教授認為,不存在積蓄中毒。亞硝酸鹽本身並無致癌效果,它被吸收入血之後,在血液中存在的半衰期只有1-5分鐘,後轉化為一氧化氮(NO),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對降低血壓和預防心臟病有好處。而亞硝酸鹽本身因為已經分解,談不上「蓄積中毒」的問題。故而,一次吃了沒事兒,後面也不會再有麻煩。

這並不是說亞硝酸鹽沒有毒性,只是它的毒性主要在於能夠把血紅蛋白氧化成為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引起缺氧,導致紫紺症。通常認為成年人一次攝入200毫克以上的亞硝酸鹽可能發生中毒反應。嬰兒攝入含硝酸鹽過多的水或食物可能導致「藍嬰病」,也是轉為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的原因。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攝入日常剩菜中的亞硝酸鹽(500克菜中總量不超過10毫克)會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症,這說明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只要不大量攝入,並不會引起明顯的毒性反應。而實際上,不提倡吃剩菜,還考慮到其中有致病菌繁殖的風險,維生素含量降低的風險等,並不僅僅是考慮亞硝酸鹽的問題。吃剩菜之前,至少要把菜熱透,菌殺死。

2、醃菜與亞硝酸鹽

如果亞硝酸鹽毒性沒那麼大,為何還說醃菜和不新鮮的菜可能導致亞硝酸鹽中毒呢?醃菜還能嗎?

雖然亞硝酸鹽吸收進入體內後很快分解,它本身並不致癌,但是,亞硝酸鹽可以在酸性條件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發生反應,形成亞硝胺、亞硝醯胺、亞硝脲類化合物。這幾類化合物確實有致癌性,如二甲基亞硝胺、二乙基亞硝胺等。我國學者也的確在北方地區某些製作方法不科學的醃菜中測出了這類致癌物。

在幾十年前,北方地區幾乎家家吃醃菜,即便如此,患上癌症的還是少數,學者發現了很多相關因素,比如膳食中缺乏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A等,都可能增加致癌危險。維生素C、維生素E和一些多酚類物質能夠阻斷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的過程,鮮大蒜、鮮姜、鮮辣椒等放入醃菜中也有減少亞硝酸鹽合成和阻斷致癌物形成的作用。因此,富含新鮮蔬菜、水果的膳食能部分消除亞硝酸鹽合成致癌物的隱患。

所以,亞硝酸鹽如果沒有蛋白質分解產生的胺類物質,就沒法形成致癌物。如果吃大量的蛋白質類食品,吃醃菜或不新鮮蔬菜,又缺乏多種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才比較危險。

3、肉製品與亞硝酸鹽

據了解,目前無論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肉類加工品生產中幾乎都會加入亞硝酸鹽,只是目前的肉類加工企業普遍添加維生素C幫助肉製品中亞硝酸鹽分解。只要生產管理到位,肉製品中亞硝酸鹽殘留量可以很低,甚至達到10毫克/千克以下,與隔夜剩菜水平相當,遠遠低於國家標準許可的70毫克/千克的水平。

但國外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把亞硝酸鹽和胺類物質放在一個不含脂肪的反應體系中,然後加入維生素C,結果是維生素C強力抑制多種致癌物的生成,如二乙基亞硝胺的合成完全被阻止。然而,如果在體系中加入10%的脂肪,效果就會完全逆轉維生素C的存在,不僅不能抑制致癌物生成,甚至還有強烈的促進作用。比如二乙基亞硝胺的合成量增加60倍。加工肉製品這類美味食品,不僅富含蛋白質,提供了致癌物生成的底物,還有豐富的脂肪,在維生素C存在的狀態下,進一步促進致癌物的生成。所以,加工肉製品無論如何都不值得多吃,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吃的數量越多,越增加癌症的風險。故而,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避免吃加工肉製品」。

「純天然」是否可以敞開吃

很多食品號稱「純天然」,實際已經經過加工,添加了油脂和糖分。比如:美味的紅薯幹裡面就加了一定量的糖,山楂糕、豌豆黃、芝麻片之類的食品含糖量也不少。如果吃了這些東西,就要相應地減少主食的攝入量。近幾年,100%天然果汁很流行。貼在瓶身上五花八門的標籤,配上新鮮多汁的水果照片,看了頗讓人心動。但是,「100%天然」不一定代表產品內含的水果原汁,只能說這個果汁產品沒有添加防腐劑或人工調味料。有時候,100%天然果汁產品裡,只含10%或25%的水果原汁。

即使是一些當之無愧的純天然食品,也不一定能夠放心地大量食用。有位消費者聽說花生、榛子、大杏仁、核桃、開心果之類都是健康食品,能減少患心臟病的危險,就每天堅持吃一袋堅果。其實,這些堅果是貨真價實的「熱量炸彈」,每100克堅果中所含熱量高達約2512千焦以上。營養學家建議,如果不增加運動,堅果的攝入量每天不要超過25克,而且要適當減少菜餚中的油脂,以達到營養平衡。

可樂中發現4-甲基咪唑還能喝嗎

據外媒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收到一份涉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報告,稱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飲料中發現高含量的化學成分4-甲基咪唑,這種物質存在於這些飲料的色素中。該報告稱,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健怡可樂中含有的4-甲基咪唑足夠達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添加劑警戒含量,毫無必要地讓成千上萬美國人暴露在一種致癌化學物的風險中。

美國飲料學會稱,禁止使用著色劑的要求是一種「魯莽的攻擊」,沒有證據顯示4-甲基咪唑能導致人類患上癌症。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發言人則通過電子郵件聲明表示,該局沒有理由相信這種物質能帶來任何直接風險,因為一個人要在一天時間裡喝下1000多罐可樂,才能達到研究中所顯示的嚙齒類動物致癌內附的劑量。

在工業生產領域,4-甲基咪唑主要用於合成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西咪替丁,是一種有效的H2受體抗潔劑。而飲料中的4-甲基咪唑要追蹤至食品中普遍應用的著色劑——焦糖色素。人類使用焦糖色素有較長的歷史,美國在1863年就開始了商品化生產。由於4-甲基咪唑的潛在毒性問題,使得焦糖色素的使用一度充滿爭議,經過近年來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討,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認為焦糖色素作為食用色素是安全的,但對4-甲基咪唑作了限量規定。

圍繞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數例性的評判,關鍵在於食品中所含劑量。目前涉及可樂中4-甲基咪唑安全性,按照人們正常消費水平,如果4-甲基咪唑不超出人體每日允許攝入量,則不能得出危害健康的結論。迄今為止,尚未見到食品中4-甲基咪唑導致人體損害的臨床報導。

「零脂肪」是否吃不胖

美國康奈爾大學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接受調查的人在選擇標有「低脂肪」標記的巧克力和普通巧克力時,更多人選擇食用低脂巧克力,並表示吃著更放心。市面上也有些酸奶等飲料和食品在標籤上標註「零脂肪」,部分消費者認為零脂肪食品代表健康,吃不胖。其實,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人們食用低脂肪或「零脂肪」食品的量無形中反而會超過正常食用量。

其實,為了增加低脂肪食品的口感和口味,在製作和加工這些食品時,脂肪常常被糖替代,也就是低脂肪食品可能添加更多的糖分,而砂糖、蔗糖、冰糖、紅糖都是碳水化合物,每克能提供4卡路裡的熱量,脂肪的產生的熱量也被糖分取代。通常情況下,低脂肪點心比普通食品平均低11%的熱量,但人們往往錯誤地以為它們低40%左右。所以,要控制發胖,吃低脂肪或「零脂肪」食品也要控制攝入量。

選購牛奶要避免「兩高一低」

面對當前市場眾多品牌的牛奶製品和各商家炒作的賣點,有關專家提示,消費者在選購牛奶時要避免「兩高一低」:即高溫、高鈣和低脂。  

首先,牛奶消毒不是溫度越高越好。因為牛奶的營養成分在高溫下會遭到破壞,其中的乳糖在高溫下會焦化,所以超高溫滅菌奶並非品質最優。  

其次,牛奶含鈣量和濃度不是越高越好。目前各廠家牛奶本身的含鈣量差別並不大,但是有些廠家為了尋找賣點,在天然牛奶中加進了化學鈣,人為提高產品的含鈣量,但這些化學鈣並不能被人體吸收,久而久之在人體內沉澱下來甚至會造成結石。  

最後,牛奶中的脂肪不是越低越好,即牛奶不是脫脂就好。很多人擔心喝了牛奶會長胖,因此總是選擇脫脂牛奶。其實牛奶當中所含的脂肪不可能直接轉化為人體脂肪,而且天然牛奶自身所含的脂肪比例並不高。所以,認為喝了牛奶會長胖是一種誤解。脫脂牛奶營養成分大為減少,也不利於人體健康。

火腿腸選購常識

火腿腸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一種肉類食品,它是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輔以填充劑(澱粉、植物蛋白粉等),然後再加入調味品(食鹽、糖、酒、味精等)、香辛料(蔥、姜、蒜、豆蔻、砂仁、大料、胡椒等)、品質改良劑(卡拉膠、Vc等)、護色劑、保水劑、防腐劑等物質,採用醃製、斬拌(或乳化)、高溫蒸煮等加工工藝製成,其特點是肉質細膩、鮮嫩爽口、攜帶方便、食用簡單、保質期長。

消費者在購買火腿腸產品時應注意:

1.火腿腸產品實行分級,以質論價,在產品的標籤上會標出該產品的級別,特級最好,優級次之,普通級再次之,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購。產品級別高,含肉比例高,蛋白質含量高,澱粉含量低;產品級別低,含肉比例稍低,蛋白質含量低,澱粉含量高。

2.火腿腸標籤上應該標註生產日期、生產廠家、廠家地址、廠家電話、生產依據的標準、保質期、保存條件、原輔料等。如果標註不全,說明該產品未完全按照國家標準生產,最好不要購買。

3.通常大企業、老字號企業的產品,質量比較有保證。

4.選購在保質期以內的產品,最好是近期生產的產品,因為肉食品本身容易被氧化,腐敗,越新鮮的產品,口味越好。

5.選購彈性好的肉食品,彈性好的產品,肉的比例高,蛋白質含量多,口味好。

6.腸衣上如果有破損的地方,請不要購買。

7.如不能冷藏保存火腿腸,請購買可在常溫下保存的產品,這種產品都會註明在25℃條件下的保存期限。

消費者在食用時應注意:

1.如果發現脹袋請勿食用,產品已經發生變質。

2.火腿腸的表面如果發粘請勿食用,產品發生變質。

3.如果吃起來,感覺味道有刺激或不爽口,說明食品添加劑添加過多,最好不要食用。

火腿腸產品在保存時應注意:

1.火腿腸應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保質期一般為180天。

2.如不能冷藏保存火腿腸,應儘快食用,尤其是在夏季或環境溫度較高的地方。

如何正確選購、飲用白酒

2008-05-22

白酒是我國傳統的飲料酒,工藝獨特,歷史悠久、享譽中外。從古至今白酒在酒類消費者心目中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社交、喜慶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特殊飲品。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飲用白酒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消費者在選購白酒產品時,應首先選擇大中型企業生產的國家名優產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發現,名優白酒質量上乘,感官品質、理化指標俱佳,低度化的產品也能保持其固有的獨特風格。

二、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無生產日期、廠名、廠址的白酒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可能在採購原料、生產加工過程中不符合衛生要求,如甲醇、雜醇油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三、白酒產品並非「越陳越香」。低度白酒(通常指酒精度40°以下的產品)是我國當前白酒產品中的主流,它的發展是我國白酒行業遵循產品結構調整方針的結果。近幾年來,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時間後(通常需一年或更久,但因酒而異)出現的酯類物質水解,並導致口味寡淡的問題已逐步成為白酒行業關注的焦點。因此,在購買低度白酒時,最好應選擇兩年以內的白酒產品飲用。

四、科學飲用白酒,有益身體健康。由於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飲用能刺激食慾,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環,使人精神振奮,並能產生熱量可以禦寒。飲用白酒過量將刺激胃黏膜,不利消化,輕者過度興奮,皮膚充血,意識模糊,人的控制能力降低;重者知覺喪失、昏睡,並可因酒精中毒導致死亡,長期飲用還可引起肝硬化和神經系統的疾病。因此,為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建議不要過量飲用白酒或酗酒。

有蟲眼兒的果品不要吃

2008-05-22不少果品上帶著蟲眼兒。以前人們有種錯誤的認識,認為有蟲眼兒的水果、蔬菜是好的,因為既然蟲子喜食,人吃著自然就安全了,一些人買水果、蔬菜時專撿有蟲眼兒的。專家提醒:有蟲眼兒的乾鮮果品最好不要吃。

板慄是食心蟲喜食的果品之一,一生三代的食心蟲,第一代危害梨樹、蘋果樹,第二代危害玉米,第三代危害板慄等堅果。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有些蘋果、梨、桃子上有蟲眼兒,卻並未發現蟲子,主要是果農和小商販將驅蟲劑或大量農藥噴灑在果子上,用來驅除食心蟲等蟲害,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有效,但農藥和殺蟲劑的殘留量很大,多食會危害健康,所以一旦買到有蟲眼兒的水果、堅果最好不要食用。

怎樣鑑別新鮮水果

新鮮水果的鑑別方法主要是目測、鼻嗅和口嘗。其中目測包括3個方面:一是看水果的成熟度和是否具有該品種應有的色澤及形態特徵;二是看水果是否端正,個頭大小 是否基本一致;三是看水果表面 是否清潔新鮮,有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等。鼻嗅則是辯別 水果是否帶有該品種特有的芳香味,有時候水果變質可以通過氣味的改變而直接鑑別出來。口嘗不但能感知 水果的滋 味是否正常,還能感覺到果肉的質地是否良好,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感官指標。

如何選購果汁飲料

1.看清標籤:在標籤上必須標註原果汁含量,消費者可以以此來判斷飲料和其名稱是否一致。

2.察看包裝有無滲漏和脹氣現象:瓶裝或罐裝飲料的瓶口、瓶身不得有糖漬和汙物,軟包裝飲料手捏不變形,同時瓶蓋、瓶身等不得凸起。

3.檢查果汁的外觀:凡不帶果肉的透明型飲料應透明,無任何漂浮物和沉澱物;不帶果肉且不透明型飲料應均勻一致,不分層;果肉型飲料可看見不規則的細微果肉,並允許有一定的沉澱。

怎樣選購食用油?

選購食用油脂要掌握以下幾點要領:

一要看顏色,色拉油淺顏色的要好一些,但太淺了以至於發白也不好。各種植物油都會有一種特有的顏色,所以我們才看到植物原油有深淺不同的顏色,經過精煉,會將它們清除一些,但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精製到一點顏色也沒有,有點顏色對身體無害。

二要看透明度,要選擇澄清、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知名品牌的瓶裝油都應符合這個標準。

三要嗅無異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雙手摩擦發熱後,用鼻子聞不出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異味就不能食用。

街頭煎炸食品有什麼弊端?

小敗在街頭現炸現賣的油餅,最好不吃或少吃。北方居民多數人的早點喜歡吃油餅加豆漿,不少人上班時在路邊就買點油餅、豆漿,津津有味地吃著。殊不知,這是一種有害的吃法,我們只要看一下街頭小販們炸制油餅的過程,就明白了。開始,他們將一桶油倒入炸鍋中(注意:油是發黑、發暗、粘稠的),加熱後油逐漸變烯,閃出油光;油餅麵團下鍋後,「呲」的一聲,冒出一股熱氣(這是麵團中的水分被蒸發出的結果),然後麵團很快變成焦黃,翻一個身,從炸鍋撈出,渾身沾滿油,遞到你手中。炸上幾十個,油少了,又將油桶中的油倒入,加到一定水平,重複前面的過程。快收攤了將油放冷,倒回油桶,以後再用。日復一日,這些油早已變成了「垃圾油」。油在高溫下反覆使用時又有水的參與會發生許多化學反應,有聚合,有裂解,以至產生一些不利於健康的醛、酮分子、過氧化物等比毛油還要有害的物質。

炒菜用油的火候怎麼掌握?

用油炒菜時的火候,對菜的色香味有很大關係,特別是它還關係到營養和健康。

據食品專家介紹,炒菜時的溫度以195攝氏度左右為最佳。那麼,如何判斷油溫呢?記住將鍋燒熱後再加油,當油麵出現滾翻狀態時,即油麵呈波紋狀時,溫度大約在190-195攝氏度間就可以下佐料了。

油在什麼條件下保存最好?

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氣,三怕高溫,四怕進水。前兩者均會使植物油產生「過氧化物」。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溫度過高,會加速油變質的速度,而水存在於油中,在溫度變化中,會使油發生「水解」而產生的游離態的脂肪酸。脂肪酸只有同甘油(丙三醇)結合時才對人體有益,而一旦變成游離狀態,就變益為害了,它會使油產生嚴重的哈喇味(南方人稱蠔味),長期食用這種油會給人體腸胃帶來疾病。明白了這個道理,植物油保存條件就十分清楚了:「避光、密封、低溫、隔水」。

怎樣選購麵粉?

一是「看」:看包裝日期上是否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等內容,儘量選用標明不加增白劑的麵粉;看包裝封口線是否有拆開重複使用的跡象,若有則為假冒產品;看麵粉顏色,麵粉的自然色澤為乳白色或略帶微黃色,若顏色純白或者灰白,則為過量使用增白劑所致。應選擇色澤為乳白或淡黃色,粒度適中,麩星少的麵粉。

二是:「聞」:正常的麵粉具有麥香味。若有異味或黴味,則為增白劑添加過量,或麵粉超過保質量期,或遭到外部環境汙染,已變質。

三是:「選」要根據不同的用途選擇相應品種的麵粉。製作麵條、饅頭、餃子、等要選擇麵筋含量較高,有一定的延展性、色澤好的麵粉;製作糕點、餅乾及燙麵製品則選用麵筋含量較低的麵粉。

果汁(漿)及果汁飲料鑑別

用新鮮或冷藏水果為原料,經加工製成的製品,可分為果汁、果漿、濃縮果汁、濃縮果漿、果肉飲料、果汁飲料、果粒果汁飲料、水果飲料濃漿、水果飲料。

果汁(漿)及果汁飲料(品)的鑑別首先根據標籤上標註的原果汁含量判斷飲料和其名稱是否一致。其次看包裝有無滲漏和脹氣現象,具體方法是,瓶裝或罐裝飲料的瓶口、瓶身不得有糖漬和汙物,軟包裝飲料手捏不變形,同時瓶蓋、罐身等不得凸起。最後看果汁的外觀,凡不帶果肉的透明型飲料,應清澈透明,無任何漂浮物和沉澱物;不帶果肉且不透明型飲料,應均勻一致,不分層。不得產生渾濁;果肉型飲料,可見不規則的細微果肉,允許有沉澱。

果汁(漿)及果汁飲料(品)易被細菌汙染,產酸產氣或只產酸不產氣,導致口味變劣,故一般都要添加防腐劑。果汁(漿)及果汁飲料(品)的選購除100%原果汁外,一般果汁飲料都要加糖、食用色素、香料和防腐劑,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能用其代替水果和水,特別是兒童大量飲用這些飲料,會抑制食慾或攝入過多糖分,導致肥胖。

燻煮火腿 選 購

燻煮火腿指用鮮、凍瘦肉為原料,經修割、除去骨、皮、脂肪和結締組織後切塊、醃製、滾揉、成形再經蒸煮、煙燻(或不煙燻)、冷卻等工藝製成的熟肉製品,俗稱西式火腿。燻煮火腿的原料可以是豬肉、牛肉、鵝肉等。燻煮火腿可以是圓柱型,如得利斯圓火腿、青島火腿;可以是方型,如三文治,牛肉方腿;也可以為球形,如地雷,田園火腿;也可以是自然形狀,如通脊烤肉、澳洲烤牛肉等。

燻煮火腿是塊肉產品,內容物中必須有成塊的肉,顏色呈粉紅色或玫瑰紅色,有光澤。切片性能好,斷面具有大理石花紋。彈性好,購買燻煮火腿應注意,選購色澤純正的,最好是近期生產的產品,燻煮火腿有一定的保質期,在保質期內產品的各種特徵應滿足產品出廠的要求,但燻煮火腿是很容易氧化、腐敗變質的產品,產品的口味越新鮮越好。消費者在購買時選擇彈性好的產品,彈性越好內容物中肉的成分越多。另外應注意,通常大企業、老字號企業,通過ISO9000系列認證、HACCP認證的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比較有保證。消費者可根據這些原則選購燻煮火腿。

中國火腿 鑑別

用帶骨、帶皮、帶爪的整隻豬後腿為原料,經分割、醃製、浸腿、洗腿、曬腿、長期發酵、整形等工藝製作而成的中國傳統肉製品。傳統的加工期9個月以上。中國火腿皮色黃亮,肉麵光滑油潤、肌肉切面呈深玫瑰紅色,脂肪切面白色或微紅色,有光澤,外觀腿心飽滿,皮薄腳小,外形呈琵琶形,中國火腿滋味鹹淡適中,口感鮮美,回味悠長。中國過去有四大名腿享譽全球,如今只有三種:金華火腿、宣威火腿和如皋火腿。

中國火腿在銷售時一般以整腿為主。每隻在3~6kg,為了方便消費者,一些生產企業也將整腿分割成小包裝出售。一般地說,中國火腿是做調料用的,你做其他菜時放上幾片,使你的菜味道更好。

鑑別中國火腿的好壞主要評感官檢查,用插籤的辦法來評定中國火腿的級別。具體操作是,用專用竹籤插入三個規定部位的肌肉內,拔出後迅速聞其氣味,第一籤(上籤)膝關節,股骨與脛骨縫之間。第二籤(中籤)在髖關節,股骨與脛骨之間偏腿骨側處,第三籤(下籤)在薦椎骨與髖骨之間,近髖骨凹處。三籤都香的最好,上中二籤香,下籤無異味次之,上籤香、中、下二籤無異味最差。

湯圓元宵選購常識

關鍵詞:元宵湯圓有所區別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說,湯圓、元宵外形雖相似,實際在製作工藝、口味、食用方法、儲存方式等方面有較大的區別。

一是製作工藝不同。簡單的來說,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以糯米粉或其他糯性粉為主要原料,經和面,添加或不添加餡料,如果添加餡料,湯圓是用活好的面將餡「包」起來做成圓球形。而元宵是將餡料加工成型後,通過手工或者機械方式,使浸水後的餡料在生糯米粉中反覆「滾」粘成圓球形。

二是口味上不同。湯圓的餡甜、鹹、葷、素都有;而元宵的餡多為豆沙、芝麻、山楂等種類。

三是食用方法不同。湯圓煮時湯比較清亮,皮面潤滑,餡流動性好,湯圓多為煮食;元宵煮時湯容易渾濁,但其皮面鬆軟,可採用煮、炸、煎、蒸、烤等多種方法食用。

四是儲存方法不同。湯圓多需經過速凍工藝,產品中心溫度低於-18℃,需要冷凍儲存,保質期一般在三個月以上;冷凍後湯圓味道變化不大;而元宵外層的幹糯米粉很容易吸水,冷藏之後味道會變,因此元宵多為現做現賣,保質期多為三兩天。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說,元宵和湯圓質量的關鍵檢驗指標有以下幾個:

一是酸價、過氧化值。GB/T 23500-2009《元宵》和SB/T 10423-2007《速凍湯圓》中規定以動物性食品或堅果類為主要餡料的湯圓、元宵中,酸價不得超過3mg/g,過氧化值不得超過0.15g/100g。酸價、過氧化值是反映餡料中油脂新鮮程度的重要指標。酸價、過氧化值越高,表明餡料所含油脂劣變程度越嚴重。若人們食用酸價、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會造成人體腸胃不適,嚴重的會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二是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均為人工合成甜味劑,由於甜味劑不易被人體代謝,若長期食用甜味劑嚴重超標的食品,會加重人體肝臟負擔,危害人體健康。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湯圓、元宵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糖精鈉、甜蜜素。

三是黃麴黴毒素B1。黃麴黴毒素是生長在食物及飼料中的黃麴黴和寄生麴黴代謝的一組化學結構類似的產物,是迄今發現的汙染農產品毒性最強的一類生物毒素。其中,毒性最強、危害最大的為黃麴黴毒素B1。它主要分布於黴變的花生、穀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產品受到黃麴黴毒素B1的汙染,可能由原料代入,或在產品儲存過程中受到汙染所致。國家相關標準中對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作出了嚴格的限量規定。GB/T23500-2009《元宵》和SB/T10423-2007《速凍湯圓》中規定元宵、湯圓中黃麴黴毒素B1不得超過5μg/kg。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元宵和湯圓產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選品牌。儘量選擇規模大、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較好的品牌企業的產品。這些企業技術力量雄厚,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較嚴,生產設備先進,工藝控制嚴格,產品質量較有保證。

其次,看儲存條件。目前商場超市銷售的多為速凍湯圓、元宵。速凍產品應在冷凍條件下銷售,低溫陳列櫃的溫度不得高於-15℃,千萬不要購買帶冰霜或冰碴的產品,帶冰霜或冰碴表明產品儲存溫度不穩定,容易造成產品酸價升高,也會使產品微生物超標,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

第三,看外觀。好的湯圓元宵,色澤均勻,外形基本圓正,大小基本一致,皮層薄厚均勻,不露餡,不裂口,無肉眼可見雜質,沒有黴斑。不好的產品顏色暗淡不均勻,性狀大小不一,有的開裂,露餡。

第四,憑口感。好的湯圓元宵,皮面粘滑、色澤潔白、餡心細膩;不酸敗、無異味。質量差的湯圓入口粗糙缺乏彈性,口味常常過於甜膩或者油味過重。

關鍵詞:食用和存放的注意事項

消費者在食用湯圓、元宵時,應注意:一是要煮熟。湯圓、元宵都是生制產品,而且多數都帶餡,應煮熟透後食用,特別是含葷餡的產品。二是吃的時候要有節制。湯圓、元宵多甜膩,含油脂較高,過多食用可能影響人體健康。為了強調健康,一些企業推出了無糖元宵和湯圓。但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即使是無糖食品,也不宜食用太多,並且必須相應減少主食食量。三是購買湯圓、元宵後應儘快食用。若為速凍湯圓、元宵,需冷凍存放。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介紹國家名酒、幹邑酒選購竅門

●關鍵詞:國家名酒

▲看瓶子。國家名酒除所用的瓶子用料考究、製作精緻外,有許多名酒都採用獨特的瓶型。例如茅臺酒多年來一直使用乳白色圓柱形玻璃瓷瓶,瓶身潔白光滑,無雜質;五糧液有鼓形瓶和晶質瓶兩種,瓶底和瓶身有五糧液酒廠專用字樣;瀘州老窖特曲使用的是異形瓶,瓶底有瀘州老窖酒廠專利瓶字樣。其他名酒瓶形外觀也各有特點。凡不符合該名酒酒瓶特點者,肯定是假貨。

▲看蓋子。國家名酒的瓶蓋大都使用金屬防盜蓋,並且瓶蓋的材質優良,製作精湛,形狀一致,一扭即斷。蓋上文字圖案清晰工整,封口嚴密,不松不漏。而假貨的瓶蓋一般是手工製作的,封口不嚴密,常有鬆動漏酒現象,且文字圖案不清晰,易脫落,蓋口不易扭斷。

▲看包裝。國家名酒包裝精緻,紙質優良,多數使用進口紙;包裝製作和標貼印製規範精美,凹凸版印刷,圖案文字清晰鮮明,套色準確,裁邊整齊。假貨一般紙質較粗糙,圖案文字不夠清晰,色彩不夠協調,套色不正,無凹凸印刷或印刷的凹凸感不明顯。

▲看標識。國家名酒已在包裝或瓶蓋上使用雷射全息防偽標誌、螢光防偽標誌、溫度防偽標誌或仿形防偽技術等。例如茅臺酒的防偽圖案有「飛天」和「五角星」兩種,均採用雷射全息防偽標誌,從不同角度看,會呈現不同的色彩,而且只能使用一次,開啟後就不能復原再用。注意用真品上的防偽標誌與待鑑定的產品對照比較,就可鑑別其真偽。

▲品其味。各種國家名酒都有各自的色、香、味和風格特點。但不論哪種名酒,都具有酒液清澈、香氣幽雅、入口甘醇淨爽、甜而不膩、苦不持久、辣不嗆喉,酸而不澀的優點。假貨不具備這些優點,而且多數香味刺鼻、入口嗆喉、有雜味等不正常口感,其共同手法都是以一般白酒充當名酒,故品嘗結果沒有所冒充名酒的獨特之處。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表示,有些國家名酒工藝獨特,例如董酒,生產過程中加入某些中藥成分,品嘗時應有獨特的藥香味,如果品嘗時無這種藥香味,則肯定不是董酒。

●關鍵詞:幹邑酒

現在喝洋酒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洋品牌酒也都在中國設立了專賣店。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表示,洋酒進口時必須經過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合格並獲得衛生證書後,方準進口。所以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洋酒時,要確認產品包裝上已加貼了中文標籤。專家認為,洋酒中的知名品牌白蘭地以法國生產的最為知名。法國著名白蘭地產區有兩個:一個為幹邑地區(Coganc),另一個為雅馬邑地(Armagnac)。專家表示,按法國酒類命名原產地保護法規定,只有經法國幹邑地區經過發酵、蒸餾和在橡木桶中貯存的葡萄蒸餾酒才能稱為幹邑酒,在別的地區按幹邑同樣工藝生產的葡萄蒸餾酒不能稱為幹邑。雅馬邑的葡萄品種相同,邑酒完全一致,只是貯存方式不一樣,雅馬邑在黑橡木桶中貯存,定位在田園型白蘭地,幹邑酒則大多在「利得森」橡木桶中貯存,定位在都會型白蘭地。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表示,幹邑酒的軒尼詩、人頭馬和馬爹利等三個品牌知名度最高,質量好且價位相對較高,所以易被假冒。對如何鑑別選購幹邑酒,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專家提示消費者選購時注意以下細節:

▲洋酒酒瓶身上必須加貼有中文標籤,標明產品名稱、產地、淨含量、酒精度、進口商或經銷商名稱地址等信息。

▲可向銷售單位索要產品入境檢驗時取得的衛生證書進行核對。

▲真品標籤字跡清楚、輪廓好;假酒標籤字跡模糊、不規則。

▲真品液體呈金黃色、透亮;假酒的液體則暗淡、光澤差。

▲真品瓶蓋上的金屬防偽蓋與瓶蓋是連為一體的,而假酒的防偽蓋則是粘上去的。

▲真品防偽標誌在不同的角度下可出現不同的圖案變換,防偽線可撕下來;假酒的防偽標誌無光澤,圖案變換不明顯,防偽線有時是印上去的。

▲真品金屬防偽蓋做工嚴密,塑封整潔、光澤好;而假酒瓶蓋做工粗糙,塑封材質不好,偏厚,光澤差,商標模糊,立體感差。

相關焦點

  • 質檢總局:「品客」薯片再次檢出致癌物
    「品客」薯片再次檢出致癌物!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在其網站發布通告稱,在其今年4月份對進境食品、化妝品的抽查中,共發現有414種境外不合格產品。其中,美國寶潔公司生產的兩款「品客」薯片因添加劑溴酸鉀超標被判為不合格。  據悉,這已經是「品客」今年第二次被檢出溴酸鉀。
  • 質檢總局:進口的三個批次薯片被檢出含違禁物
    近期,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先後公布了7月和8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其中,三個批次的薯片被檢驗出國家已禁止在麵包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溴酸鉀,而一個批次的薯片則被檢驗出細菌總數超標。  據公布的信息顯示,美國寶潔公司一批重0.0952噸的品客洋芋片於今年7月10日進境時被珠海檢驗檢疫局抽檢出含溴酸鉀。
  • 知名品牌薯片致癌物超標?消委會回應了!
    愛吃薯片的朋友注意了 值得注意的是,檢測中還發現7款薯片的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其中鹽津鋪子、三隻松鼠、董小姐三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了2000微克每千克。
  • 濟南出現多批次粉條鋁超標 沃爾瑪超市鹹菜亞硝酸鹽超標
    濟南出現多批次粉條鋁超標 沃爾瑪超市鹹菜亞硝酸鹽超標近日,濟南市槐蔭區食藥監局公布近期一批次食品抽檢結果,本次共抽檢產品978批次,不合格17批次。  濟南槐蔭榮祥世紀華聯超市引進的乾粉皮(批號20150915)鋁超標,該批次產品標識生產企業為金順發調料配送中心。山東食藥監7月15日發布了山東版「禁鋁令」特別強調,油炸小麥粉製品(油條、油餅、炸糕、麻花等)、麵糊(如用於魚和禽肉的拖麵糊)、裹粉、煎炸粉中鋁含量不得超過標準限量(100mg/kg)。
  • 部分大學食堂:紅燒雞檢出亞硝酸鹽 油條鋁含量超標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食品中多為高校食堂產品。其中,江蘇某大學食堂紅燒雞檢出亞硝酸鹽,另一家高校食堂油條鋁含量超標三倍多。   【紅燒雞檢出亞硝酸鹽 油條鋁含量超標三倍】   根據不合格名單顯示,共有兩家學校食堂食品檢出亞硝酸鹽項目不合格,分別是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第三食堂銷售的紅燒雞,淮陰工學院三食堂銷售的雪菜。
  • 知名薯片檢出致癌物超標:還能讓孩子愉快地吃薯片嗎?
    > 作者 | 原原 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致癌物超標 突然說致癌物超標,難免引人恐慌。 事情起因是,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最近發布了《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對熱銷的15款進口和國產薯片進行了測評。
  • 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嘴裡的薯片突然不香了...
    近日,深圳市消委會進行薯片對比試驗,雖然發現了相對健康一點的薯片,但更有薯片被檢出含有致癌物!深圳市消委會從線上線下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並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了比較試驗。15款薯片均為商超、京東、淘寶等線上線下熱銷的薯片品牌。
  • 小籠包鋁含量超標 揭秘鋁超標有哪些危害(圖)
    網絡配圖  【小籠包鋁含量超標】近日一則小籠包鋁含量超標的新聞引發關注,鋁超標會影響胎兒發育,旬陽一包子店老闆涉嫌給包子中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劑,導致「小籠包」內鋁含量嚴重超標,被旬陽警方依法刑拘。7月13日,安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該店蒸的「小籠包」抽樣,檢測結果鋁含量嚴重超標。羅某連續4天在蒸「小籠包」的過程中違法添加香甜泡打粉,該類泡打粉裡所含硫酸鋁銨正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劑。10月13日,羅某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被旬陽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多個薯片品牌被檢出含致癌物?我們還能愉快的吃薯片嗎
    >兩家上市公司表現各有不同 據媒體報導,近日,深圳市消委會從線上線下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並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了比較試驗。 在事情發酵後,11月2日,#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鹽津鋪子(002847.SZ)和三隻松鼠(300783.SZ)均為上市公司。
  • 西安街頭隨機買7種粉條5種檢出鋁 其中1種接近超標
    但你知道嗎,彈性越好的粉條可能越不健康——它的鋁含量可能超標了。日前,媒體聯合西安營養學會對隨機選購的7種粉條進行了快檢,其中5種粉條測出了鋁添加,其中1種鋁含量接近超標。>>食品抽查 一種鮮粉條鋁含量超標根據報導,近期,省食藥監局抽檢8類食品301批次樣品,合格樣品297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
  • 超過4億中國人鋁攝入超標,為什麼我們還在用鋁鍋做飯?
    中科院院士陳君石表示,中國全人群中有32.5%的個體膳食鋁攝入量超過每人每周安全攝入量,其中以4歲~6歲年齡組的超標比例最高,達42.6%。也就是說中國有超過4億人鋁攝入量超標,其中兒童數量達到了1億。
  • 知名品牌薯片含潛在致癌物?愛吃薯片的人別慌
    一時之間,#某某品牌薯片被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 或#某某品牌薯片檢出致癌物超標# 這樣的內容也成為了熱門話題。特別是,愛吃薯片的人,一下就慌了。 對此,深圳市消委會11月2日表示,網絡上出現不少類似「XX知名品牌檢出致癌物超標」的報導及轉載標題,此類話題及內容說法有失妥當,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 多款薯片檢出致癌物丙烯醯胺,生活中還要注意哪些?請看此文
    以後薯片還能吃嗎?如何避免在日常生活中過多地攝入這種致癌物?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今天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丙烯醯胺是什麼?  我們就拿薯片來計算,只要是經過高溫加工的薯片,其中的丙烯醯胺是一定存在的,差別就在於含量的大小,比如一個丙烯醯胺含量較低的薯片,比如200μg/kg和一個含量超標達到2000μg/kg的薯片,我們每天吃多少才能達到致癌劑量呢?
  • 多個薯片品牌被檢出致癌物?企業和深圳消委卻這麼回應,薯片還能吃嗎
    其中,天優的天優薯片(原味)、上好佳的田園薯片(經典原味)、RED ROCK DELI的鹽味薯片以及良品鋪子的烘烤薯片(原味)四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750微克每千克,低於2000微克每千克;董小姐的輕食薯片(清怡原味)、三隻松鼠的原味脆薯、鹽津鋪子的薯惑(烘烤薯片醇香原味)三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2000微克每千克。
  • 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三隻松鼠、董小姐、鹽津鋪子「中招」,但你...
    今天的一個熱門話題,讓薯片愛好者們迎來了上述段子的升級版——薯片不只讓你舌頭痛,還可能讓你心驚肉跳: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從線上線下挑選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比較試驗。結果發現,有7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其中,鹽津鋪子、三隻松鼠、董小姐3款薯片樣品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了2000μg/kg。
  • 「你家的床墊甲醛超標了嗎?」專家:選購床墊要注意這兩點
    什麼樣的棕床墊甲醛更易超標?甲醛究竟是否會引發青少年患上白血病?選購床墊時又該注意哪些?你家的床墊甲醛超標了嗎?床墊甲醛超標的危害遠超普通家具甲醛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有機化合物,在大自然裡大量存在,微量的甲醛會被人體快速代謝。
  • 注意!鄭州這家店的油饃頭鋁超標5倍多!喝茶能排出身體中的鋁嗎...
    為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餐飲食品進行了抽檢,發現鄭州市鄭東新區豫興路辦事處真味胡辣湯豆沫館銷售的1批次油饃頭和二七區老中街劉記羊肉湯館銷售的1批次油炸韭菜丸子均涉及鋁殘留量超標問題。
  • 食品安全專家:人體攝入鋁有個「安全線」
    6月16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舉辦「控鋁促健康」開放日。食用鋁超標的食物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馬寧說,人體攝入鋁有個「安全線」,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均衡飲食,避免因偏食而攝入過多的鋁。
  • 韓國磷蝦油再爆質檢問題:近三成產品抗氧化劑、提取溶劑超標……
    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近日對41種人氣頗高的磷蝦油產品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近三成的產品中所含的抗氧化劑、提取溶劑等超標。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玄麗娜:磷蝦油的主要原料是南極海域的一種小型紅色磷蝦,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常被韓國消費者作為魚油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