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薯片含潛在致癌物?愛吃薯片的人別慌

2020-11-25 騰訊網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了一份《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報告顯示,有7款薯片樣品的丙烯醯胺高於每千克750微克(750μg/kg)這一歐盟設定的丙烯醯胺基準水平值。(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丙烯醯胺分在2A類致癌物中,將其定為對人類可能有致癌性物質。)

一時之間,#某某品牌薯片被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 或#某某品牌薯片檢出致癌物超標# 這樣的內容也成為了熱門話題。特別是,愛吃薯片的人,一下就慌了。

對此,深圳市消委會11月2日表示,網絡上出現不少類似「XX知名品牌檢出致癌物超標」的報導及轉載標題,此類話題及內容說法有失妥當,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截圖來源:@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

到底,丙烯醯胺是什麼?它對人體可能有什麼影響?它是如何產生的?食品類商品中含有丙烯醯胺違規嗎?除了部分零食薯片當中,還有什麼情況食物中會產生丙烯醯胺?

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

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丙烯醯胺分在2A類致癌物中,將其定為對人類可能有致癌性物質。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中指出,歐盟食品安全局對丙烯醯胺進行評估,結合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認為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存在增加了患癌症的風險,並且兒童是最易受到危害的人群。此外,研究表明丙烯醯胺對生殖和遺傳都有一定的毒性。

不過,其實,目前國際上以及國內並沒有制定食物中丙烯醯胺限量的法規或標準。

如何看待丙烯醯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介紹,2A類致癌物是指,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但對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阮光鋒:從現在的調查數據來看,我國居民每天吃進去的丙烯醯胺是每天18微克左右。這個量總體來說是安全的。

自己做菜也可能產生丙烯醯胺

為什麼食物中會有丙烯醯胺?

食品中的丙烯醯胺主要是由游離胺基酸(主要是天冬醯胺)和還原糖經過高溫烹飪,發生美拉德反應後生成的。對於薯片來說,天然的馬鈴薯含有較高的天冬醯胺,在超過120℃以上溫度條件下處理時,就有可能形成丙烯醯胺。

美拉德反應又是什麼?

阮光鋒介紹,美拉德反應指的是食物中的糖,主要是還原糖和蛋白質在加熱時發生的一系列複雜的反應,其反應結果是會生成一些棕黃色的物質,同時,還會產生很多香味物質。

阮光鋒:美拉德反應其實在我們的食物中普遍存在,很多美食都有它的貢獻。比如,燒烤、麵包、炸薯條、炸油條、油餅等等。好吃還很香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拉德反應的作用。

其實,不光是零食薯片這樣的加工食品中可能會產生丙烯醯胺,我們自己在家做飯的時候也可能有。

阮光鋒: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做過的一項關於丙烯醯的調查顯示,我們攝入的丙烯醯胺大約有45%來自家庭炒菜。主要和烹飪習慣中常用爆炒的方式有關。比如,該調查發現,爆炒西葫蘆的丙烯醯胺含量可以達到360μg/kg左右。

食品中有多少丙烯醯胺算「超標」?

目前,國際上以及國內並沒有制定食物中丙烯醯胺限量的法規或標準。

這次相關比較試驗中,7款丙烯醯胺高於每千克750微克(750μg/kg)這一歐盟設定的丙烯醯胺基準水平值的薯片樣品並不能說它們是違規超標。並且,「每千克750微克」的基準水平值也不是一個安全限量,它是用來驗證緩解措施有效性的績效指標。

深圳市消委會質量部部長助理崔霞介紹,相關試驗是本著更嚴的要求進行檢測,參照了2017年歐盟發布指令(EU)2017/2158附件IV中制定的丙烯醯胺在馬鈴薯製品等食品中存在的基準水平值(μg/kg)。

崔霞:現在國內外並沒有制定食物中丙烯醯胺限量的法規或標準。但是,國內外有很多機構在研究和檢測食品中丙烯醯胺的限量,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消費者了解這類物質以及如何避免攝入過多。深圳市消委會為了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滿足高品質的消費需求,結合前期消費者意見調查的結果,本次薯片的比較試驗以更多、更嚴的要求選取了丙烯醯胺作為一個檢測指標。丙烯醯胺建議消費者攝入越少越好。

也就是說,現在雖然沒有一個硬槓槓說食品企業在生產上,應該把丙烯醯胺控制在什麼範圍,但是,不論是生產控制還是人體攝入,都是越低越好。

崔霞建議:對於生產加工企業而言,應儘量改進食品加工工藝和條件,研究減少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可能途徑,探索降低——甚至可能消除食品中丙烯醯胺的方法。對於消費者而言,應儘量避免連續長時間食用高溫烹飪澱粉類食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圖片來源: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網站《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

薯片的「三高」:高脂 高鈉 高能量

其實,即便沒有丙烯醯胺,讓我們少吃兩口薯片的理由也不少了,而且,對大部分人來講,都不算陌生。

《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顯示,15款薯片樣品有13款「高脂」,4款「高鈉」(高鹽),能量均值為514kcal/100g,每攝入100g薯片,約慢跑72分鐘才能消耗。長期攝入高鹽高脂食物會增加肥胖、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崔霞提醒,購買薯片時,要注意營養成分標籤上標註的是每份食用量(如30g/份)還是每100g的營養素含量(如能量、脂肪、鈉等),這些不代表一整包薯片的營養素含量。

圖片來源: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網站《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

節目監製/郭靜

總臺央廣記者/劉飛

節目編輯/楊揚

新媒體編輯/武司宇

相關焦點

  • 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嘴裡的薯片突然不香了...
    近日,深圳市消委會進行薯片對比試驗,雖然發現了相對健康一點的薯片,但更有薯片被檢出含有致癌物!深圳市消委會從線上線下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並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了比較試驗。15款薯片均為商超、京東、淘寶等線上線下熱銷的薯片品牌。
  • 知名品牌薯片致癌物超標?消委會回應了!
    值得注意的是,檢測中還發現7款薯片的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其中鹽津鋪子、三隻松鼠、董小姐三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了2000微克每千克。(750μg/kg),其中國產4款,對應的品牌為:單身糧、可比克、Lay's樂事和好麗友;進口4款,對應的品牌為Lay's、Lorenz、Bluebird和Thins。
  • 多個薯片品牌被檢出含致癌物?我們還能愉快的吃薯片嗎
    ,驗出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引發熱議。」 近日,深圳市消委會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比較試驗,其中, 鹽津鋪子、三隻松鼠、董小姐三款薯片的丙烯醯胺(2A類致癌物)含量超過了2000μg/kg,而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為750μg/kg。 其中,鹽津鋪子和三隻松鼠均為上市公司。
  • 「重磅」天哪,知名薯片品牌被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由於人們對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食品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但與此同時,新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在不斷湧現,近日就有一些薯片廠商默默中招了,據媒體報導,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委託專業質檢公司對國內外15款知名品牌薯片開展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其中三款薯片樣品被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
  • 知名薯片檢出致癌物超標:還能讓孩子愉快地吃薯片嗎?
    作者 | 原原 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致癌物超標別說孩子了,很多成人也特別愛吃。 突然說致癌物超標,難免引人恐慌。 事情起因是,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最近發布了《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對熱銷的15款進口和國產薯片進行了測評。
  • 多家知名品牌薯片檢出致癌物!看看有沒有你常吃的
    近日,深圳市消委會從線上線下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並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了比較試驗。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選取了油炸型薯片和焙烤型薯片,共計15款(進口油炸型薯片、國產油炸型薯片以及焙烤型薯片各5款)。5款進口油炸型薯片產地分別來自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和德國。15款薯片均為商超、京東、淘寶等線上線下熱銷的薯片品牌。
  • 鹽津鋪子等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生活中如何應對專家釋疑
    來源標題:鹽津鋪子、董小姐等薯片被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該不該恐慌?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從線上線下挑選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比較試驗。
  • 薯片:Sorry,致癌的鍋我不背|丙烯醯胺|致癌物|薯片|食物|癌症|飲食...
    前段時間,薯片致癌的謠言在網際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起因是深圳市消委會對15款國內外比較試驗,結果發現多家知名品牌薯片檢出了丙烯醯胺這個致癌物,7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為什麼薯片會有丙烯醯胺?
  • 鹽津鋪子等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對身體有何影響?
    鹽津鋪子等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對身體有何影響?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11月02日 16時25分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分別從線上和線下挑選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通過專業質檢公司開展比較試驗。
  • 質檢總局:「品客」薯片再次檢出致癌物
    「品客」薯片再次檢出致癌物!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在其網站發布通告稱,在其今年4月份對進境食品、化妝品的抽查中,共發現有414種境外不合格產品。其中,美國寶潔公司生產的兩款「品客」薯片因添加劑溴酸鉀超標被判為不合格。  據悉,這已經是「品客」今年第二次被檢出溴酸鉀。
  • 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三隻松鼠、董小姐、鹽津鋪子「中招」,但你...
    今天的一個熱門話題,讓薯片愛好者們迎來了上述段子的升級版——薯片不只讓你舌頭痛,還可能讓你心驚肉跳: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從線上線下挑選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比較試驗。結果發現,有7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其中,鹽津鋪子、三隻松鼠、董小姐3款薯片樣品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了2000μg/kg。
  • 薯片致癌物超標 吃還是不吃
    【連網】薯片是休閒零食必備之一。前段時間,一則「多家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的新聞,瞬間讓人們談「薯片」變色。7款薯片經檢測發現「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的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可隨後沒多久又回應稱某些品牌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確實超出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但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是「績效指標」,而非「安全限量指標」。那麼「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薯片到底有沒有問題?
  • 多個薯片品牌被檢出致癌物?企業和深圳消委卻這麼回應,薯片還能吃嗎
    近日,深圳市消委會開展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該比較試驗由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執行,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承檢。此次比較試驗的樣品選取了油炸型薯片和焙烤型薯片,共計15款商超、京東、淘寶等線上線下熱銷的薯片品牌。
  • 薯片中被檢測出致癌物,「丙烯醯胺」到底是啥?
    薯片堪稱零食界「翹楚」,中外薯片品牌多不勝數,但如何挑選一款美味又放心的薯片,實在是太難了!!!近日,深圳市消委會從線上線下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開展比較試驗,經檢測,安全指標方面,15款薯片樣品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重金屬汙染物、抗氧化劑均符合國標要求,且反式脂肪酸含量低。
  • 鹽津鋪子等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 丙烯醯胺到底有什麼危害?
    首先,丙烯醯胺是一種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進入體內又可通過多種途徑被人體吸收,其中經消化道吸收最快。進入人體內的丙烯醯胺約90%被代謝,僅少量以原形經尿液排出。丙烯醯胺進入體內後,會在體內與DNA上的鳥嘌呤結合形成加合物,導致基因突變等遺傳物質損傷。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由於難以統計丙烯醯胺要到哪一個濃度才會致癌,所以難以訂立安全標準。
  • 三隻松鼠薯片檢出的致癌物丙烯醯胺是什麼
    你們吃過三隻松鼠的薯片嗎?近日,三隻松鼠的薯片被檢查出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後官方出來闢謠表示,薯片中含有的丙烯醯胺含量不足以致癌,那麼丙烯醯胺是一種什麼東西呢?薯片是常見的一款零食,然而它不僅營養價值低,而且還含有大量脂肪,在其加工過程中還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丙烯醯胺是一種分子量為70.08的高度水溶性化合物。作為一種公認的神經毒素,在工業上,它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有機化工原料,可以用來生產性質穩定且無毒的聚丙烯醯胺。丙烯醯胺是高溫加工食品中一種常見的對人體有潛在危害的化學物質,其主要通過美拉德反應生成。
  • 多款薯片檢出致癌物丙烯醯胺,生活中還要注意哪些?請看此文
    ,在檢測的15個品牌中,檢驗報告顯示所有品牌的薯片都檢出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而如果以國際消費者聯盟(ICRT)推薦的基準水平750μg/kg來看,15款中有8款超出了這個範圍,更是有3個品牌的薯片丙烯醯胺含量達到了2000μg/kg以上,此消息一出,有引起很多朋友的關注,作為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吃,特別是家裡孩子都經常吃的一類零食,難道全都含有致癌物?
  • 薯片為何被稱賭氣的產物?有地方「薯片稅」稅收或超13億人民幣
    薯片袋子裡的氣體究竟佔了多少體積?為了搞清楚具體的數字,曾有一個較真兒的人做了一系列實驗,那就是紐約布魯克林的攝影師哈格裡夫斯:他從超市買回了多個品牌的袋裝薯片,先測出了一袋薯片的總體積,然後把裡面的薯片倒出來,進行真空包裝後又測了一次,答案是氣體大概佔總體積的一半至八成以上。哈格裡夫斯為這組實驗拍攝了前後對比照片,並起名為「空間浪費」。
  • 51款檢測餅乾不合格,致癌物超標,知名品牌上榜!趕緊扔了吧
    最近,小九在群裡看到傳言稱「餅乾查出致癌物」,讓很多家長心裡慌慌的,為了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小九自行查證了一下。原來,這則消息從去年就一直在流傳,並常年被轉發。在19年1月16日上午,一則「無印良品餅乾含致癌物」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內地多家無印良品門店緊急下架榛子燕麥餅乾。
  • 多款薯片檢出丙烯醯胺!三隻松鼠、鹽津鋪子、董小姐回應來了
    那麼在數量眾多、品類繁多的產品中,我們該如何挑選一款安全的薯片呢?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試驗報告」,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15款產品進行檢測,全部檢出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其中,8款產品檢出值低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7款產品檢出值高於750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