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隔絕100多年的陝西村,見到中國人就問:大清怎樣了?

2021-01-08 網易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人民的腳步也是遍布世界各地,有很多到了外面的世界的中國人,因為各種原因,最後就在當地定居了。

  有這麼一個"陝西村"那裡的人們一百多年前從中國遷徙過去,此後就開始了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的民族記憶還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舊中國,見了往他們那邊考察的專家,第一句話竟然是"大清咋樣了?"

  一、位於中亞的"陝西村"

  這個"陝西村"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幾千人,發展到了近年的十多萬人。現在再稱之為"村"好像不太合適,因為這裡已經是三個鄉鎮規模達曉得地方了。

  剛開始發現這個位於國外的"中國村莊"的,是歷史學家王國傑,他在俄羅斯留學期間,想到了從前在書上看到的一段歷史,記載的正是遷居到中亞地區的陝西人民的事。

  但是那個時候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很少,王國傑一直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這些人。一來是由於這屬於自己的專業領域,二來身為陝西人的他對這個地方的人民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王國傑第一次到哈薩克斯坦的陝西村時,村子裡的人還以為只是來了一個附近村子的人,原因就是他們說話的口音一模一樣。

  如今生活在"陝西村"裡的人被稱為"東幹人",這是他們的自稱,其實來自於陝西方言"東邊人",他們知道自己遷居到的地方是很久以前故鄉的東面,所以以此自稱。

  王國傑在和東幹人交流的時候,驚訝地發現他們完好的保留了百年前的很多傳統。無論是口音,還是方言裡的一些稱謂,都和自己生活的陝西農村一模一樣。

  在得知王國傑是從老家陝西來的之後,他們竟然問"大清咋樣了?左宗棠還在嗎,他的軍隊在哪?"

  村子裡的人對這個來自故土的"老鄉"非常熱情,一番交流之後,村子裡的人開始互相宣傳"老舅家來人了"。原來生活在陝西地區的回族稱漢族人民為"老舅家的人",他們的這個習俗一直沒變。

  二、"丟了語言的人"

  原來這一群東幹人的祖先是在一百多年前陝西一些地區的農民起義軍,大部分都是回族人。大概是在1870年左右,他們的起義遭到清政府軍隊的鎮壓,最終失敗了。

  

  失敗之後的東幹人祖先為了逃避軍隊的打擊,就開始往東邊逃難,一直逃到了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才停下來,此後就在這裡定居了。

  近一百年來的發展中,東幹人並沒有被當地的人所同化,他們仍然說著老家的方言,很多人同時也學會了俄語。村裡的規矩是"出門說俄語,回村說方言"。

  不過,雖然他們還是會說老家方言,他們卻並不會使用漢字,因為在逃難時,隊伍裡並沒有太多有文化的人。

  當地人會稱他們為"丟了自己語言的人",並認為這就是他們回不了家的原因。但是當地人非常樂意和東幹人交往,因為他們覺得東幹人非常勤勞,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比如東幹人的祖先帶去的韭菜種子,種植出來之後,周圍的其他人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還以為他們在吃草。直到見識了韭菜的美味之後,才欣然的接受了這種從沒見過的蔬菜,並且直接沿用"韭菜"的名字。

  除此之外還有芹菜、拉麵等食物,當地人都非常喜愛,甚至在蘇聯時期,全蘇聯的人都知道"東幹拉麵"。

  

  這倒是正常的,因為勤勞本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嘛。

  而且他們雖然不會用漢字,卻也創造性地"發明"了自己的文字,他們根據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的讀音,使用俄羅斯字母組合成相近的讀音作為日常使用的文字。

  三、不變的生活習慣

  和生活在"桃花源"裡面的村民們一樣,東幹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但也正因如此,他們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很好地保留。比如村子裡的孩子們唱的童謠,據說仍是百年前的老人們小的時候唱過的。

  另外,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和很久以前沒什麼大的變化,與現在的陝西省人民的習慣也是極為類似。走進東幹人的家裡,你會覺得周圍完全就是陝西農村家庭的氛圍。

  

  我們都知道陝西有著名的"十大怪",這其中的八怪你都能在東幹人的生活中找到類似的地方,其中涵蓋了飲食、生活習慣還有衣著打扮各個方面。

  比如"麵條像褲帶",向來喜愛麵食陝西人把麵條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首先就是寬,麵條不僅擀得厚,而且切得寬,吃起來口感勁道,面香濃鬱,這一點東幹人和老家陝西一點沒差。

  其它的如鍋盔像鍋蓋、辣子一道菜、碗盆難分開等習俗也是東幹人的生活特色。

  另外,他們的日常交流習慣也和一百多年之前一樣,比如會把政府稱為"衙門",把學校稱為"學堂",把銀行稱為"錢莊"等等。

  而且他們還以不會自己的方言為恥,所以孩子們從小到大就被教著學習兩種語言。

  

  最重要的就是母語"東幹文",其實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使用俄語創造出來的特殊文字,另一種就是俄語。東幹族的孩子們一出生就有兩個名字,分別是用上述兩種語言起的。

  另外,東幹族還保留著"多子多福"的觀念,村子裡誰家的孩子多,這家的母親就會更加受人尊重,擁有孩子最多的母親被稱為"英雄母親"。

  

  有一位"英雄母親"擁有多達17個孩子,63個孫子,三世同堂一家能達到一百多人。這樣的社會文化也是東幹人在短短百餘年時間內從最初的3000人發展到現在的十幾萬人的重要原因。

  四、"回家學技術"

  現在的東幹人不僅族群壯大了,而且還越來越富裕,絲綢之路從他們的部落旁經過,為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科技,他們的生活也因此越來越好。

  在和國內的交流增多之前,東幹人的語言中根本沒有類似於"電腦"、"手機"的詞彙,他們都只直接使用英語的音譯,類似於上個世紀我們有段時間稱電話為"德律風(英文telephone)"。

  

  還有一些新型的詞彙他們也不會使用,比如在記者採訪回陝西學習的一位東幹人時,記者問"你這次的行程怎麼安排?",這位老鄉竟然沒明白是什麼意思,直到記者轉變問題為"你這次回來都要做哪些事情",老鄉恍然大悟,接著才熱情地回答問題。

  現在東幹人每年都會派一部分年輕人回中國學習,主要是回陝西的學校裡學習漢字還有一些其他的文化知識。他們還從中國帶回了很多種植和養殖技術。

  他們帶回去蘑菇菌種並培育出蘑菇,在當地大受歡迎,哈薩克斯坦人喜歡吃蘑菇。可是他們本來覺得這只是上天賜予的美味,只有在特殊的季節才會出現,東幹人讓他們知道了原來蘑菇也是可以自己培育的。

  東幹人民很感激陝西政府對他們的幫助,他們靠著引進來的新技術甚至得到了總統的接待,總統看到陝西村村長拿的蘑菇讚不絕口,問是從哪來的,村長驕傲地說:"從中國,我的老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與世隔絕100多年的「陝西村」,見到中國人就問:大清怎樣了?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人民的腳步也是遍布世界各地,有很多到了外面的世界的中國人,因為各種原因,最後就在當地定居了。 有這麼一個"陝西村"那裡的人們一百多年前從中國遷徙過去,此後就開始了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的民族記憶還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舊中國,見了往他們那邊考察的專家,第一句話竟然是"大清咋樣了?"
  • 俄羅斯有個「陝西村」,與世隔絕127年,看見中國人:大清咋樣了
    如今有人在網上會用到「什麼,大清亡了」的話來說對方對某事後知後覺,然而他們不知道,在隔壁俄羅斯有個「陝西村」,與我們隔絕127年後第一次見到外來的中國人,竟然問他,清朝怎麼樣了?究竟是什麼導致他們在俄羅斯定居?
  • 俄羅斯有個「陝西村」,與世隔絕上百年,見中國人就問:清朝來的
    而在俄羅斯,有這樣一個村莊,這裡人長得和國人別無二致,還操著一口100多年前的陝西老話,且對前來到訪的中國人特別友好。原來,他們也是晚清時期遷徙出去的中國人,最後在俄羅斯生根發芽,建立起了俄羅斯境內著名的「陝西村」。 由於是晚清時期遷徙出去的,加上這個村莊地處俄羅斯比較偏僻的地帶,消息十分閉塞。他們竟還不知道清朝已經滅亡,第一批到訪這裡的中國遊客,還被他們熱情拉著手問道「清朝來的」
  • 一個不存在的中國人,卻讓西方害怕了100多年,至今都深信不疑
    一個不存在的中國人,卻讓西方害怕了100多年,至今都深信不疑 眾所周知,在中國許多帶有真實背景的文化作品當中,實際上有許多人物都是被認為虛構的額,但卻眾人皆知,就例如楊宗保等人。
  • 這個與世隔絕的小村子,村民都是中國人,但卻是高鼻梁藍眼睛?
    這個與世隔絕的小村子,村民都是中國人,但卻是高鼻梁藍眼睛?我國的疆域廣闊,在我國這片土地之上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充滿著神秘的色彩,有很多村落保持著很遠古的樣子,與世隔絕,在我國有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村子,村民都是中國人,但是他們的體貌特徵卻和歐洲人非常的相似,都是高鼻梁,藍眼睛,這個村子的名字叫做古羅馬村,它位於甘肅省的永昌縣,是非常偏遠的一個小寨子,也可以稱它為者來寨。
  • 100年後,手機,核電池
    100年前,1918年,大清亡了沒多久。1918年,2018年,短短的100年間,科技的發展讓世界發生了多麼天翻地覆的變化!突然很怕死,我是活不到2118年了。但我真的很想看看100年後的世界!100年後,這個世界到底會變成怎樣?到底有外星人嗎?外星人你特麼能不能快點出現啊,我想見見你!你看不到我,也會死不瞑目吧?!100年後的人類,我真的超級羨慕你們!肯定有人去火星玩兒了吧?肯定有人知道火星到底好不好玩了吧!說不定你們也見過外星人了吧...
  • 世界找了他100年,中國人都蒸發了,什麼是聖潔?
    他叫丁龍,100多年來世人一直在尋找他,卻無從得知他後來的消息。這個消失的中國人是誰?1)幫助創建第一個中文系的中國人在近代,中國在很多西歐國家,恰恰是一些人非常鄙視的。因此,所謂大學設立中文系,簡直是聞所未聞。然而,這件事被一個中國人意識到了,他就是丁龍。
  • 大清銅幣收藏中不可缺少的精黃銅版
    4.我收藏銅幣這麼多年,發覺好多朋友被那些騙子公司毒害很深,隨便一個發行量大的品相很差的銅幣,都敢叫賣100多萬,我真的只想說一句"朋友,你中毒太深了"。大清銅幣版式眾多,龍形各異,就算是同一個局造的,也有很多版本,所以大家不要聽風就是雨,別人的銅幣能賣大價錢,不等於你的也可以。 下面就步入正題。上面我也說了,大清銅幣版別很多,但有一種版本非常珍貴,那就是精黃銅版。
  • 如果沒有清朝,明朝遇見列強入侵會怎樣?大清簡直渣渣!
    明朝腐敗無能,明軍戰五渣,都是外戰內行、內戰外行的貨,和我大清怎麼比!明朝面對清末的情形如何我不知道,因為歷史沒有如果。,因為統治者就沒把自己當過一天中國人。
  • 燈塔讀歷史5:西方入侵是延續了大清還是摧毀了大清
    大清的治理水平那是相當高超的,用古代的標準,大清的政治治理是集大成之作。其實大清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升華,繼承了元朝的正統,所以滿人收服了世界上戰爭能力最強的蒙古人,借用蒙古的力量橫掃天下,雄踞亞洲。滿人是怎麼收服蒙古人的呢?那就要看蒙古的歷史了,大家會背朝代的時候都是說:唐宋元明清,一個朝代接一個朝代,上面那個滅亡了才到下面那個。
  • 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中國人,歐洲國家害怕100多年,至今深信不疑
    傅滿洲是英國小說家薩克斯洛莫爾虛構出來的中國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中國人卻讓歐洲國家害怕了100多年的事情,甚至於他們至今都對此深信不疑。那麼傅滿洲的形象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為什麼會讓歐洲國家如此害怕?
  • 外國人虛構的一個中國人,西方人又怕又恨100多年,此人到底是誰
    以「黃禍」的形象在西方人心中不斷的進行演化,禁錮了西方人對於嚴州人的文化想像,同時也是這樣一個虛擬的人物,讓西方人害怕了100多年,讓其形象深入人心,其到底有何特殊之處?何為「黃禍」在說明傅滿洲的特殊之處之前,首先需要對一個名詞進行了解,那就是「黃禍」。
  • 居住深山的六口之家,與世隔絕20多年,被外界發現時還沒戶口
    他們一家與世隔絕20多年,是居住在深山的六口之家,被外界發現時甚至還沒戶口。 與世隔絕的人家 這個家庭生活在雲南昆明安寧和玉溪交界的一片原始森林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樣的原始森林中還能有人居住甚是令人震驚,而他們被發現卻源於一場意外。
  • 非洲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最近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出現:網上出現很多諸如非洲人眼裡中國是怎樣的,非洲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樣的問題討論。同樣的問題,「非洲」替換成「美國」「印度」等等任何一個外國國家,不變的是,這些問題都引來了大量的討論。
  • 200年前的一場火山爆發,改變了人類歷史,大清由盛轉衰!
    火山碎屑或火山灰以每小時100英裡的速度從山坡上傾瀉而下,摧毀了沿途的一切。Helens)火山爆發的100倍。噴發持續到7月中旬,留下了深700米,直徑7公裡的破火山口。火山高度從原本的4100米減至2850米,直接造成當地約有100000人喪生。
  • 小樂旅行時刻:被奉為與世隔絕的聖地,這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本期小編為大家分享世界上五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一起來一場心靈淨化旅行吧!擁有多個實驗室,一個氣象觀測站,天文和氣象穹頂,斯芬克斯多年來一直是冰川學、醫學、宇宙射線物理學和天文學等領域研究人員的總部。凱爾蓋朗群島與世隔絕之地三:凱爾蓋朗群島凱爾蓋朗群島,也被稱為荒島,是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地方之一
  •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2000多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清楚來歷
    在中國塔克拉瑪幹沙漠有一個神秘的民族,一共才有2000人,他們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清楚來歷。大家都知道,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非常大,而且89%的面積屬於流動性沙丘,平均每年的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根本不適合人居住。但是這個民族400年前就住在這個沙漠的中心了,這個民族的人叫做克裡雅人,直到新中國成立,才被改為「達裡雅布依」,還被劃分到了維吾爾族。
  • 扎克伯格:虛擬實境讓人與世隔絕,不喜歡社交? NO!
    【編者按】「有人說虛擬實境讓人們與世隔絕,不喜歡社交,這種技術讓人們在非常有限的視野裡認識世界。我認為恰恰相反,我們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其實都是有限的,我們都有不能去的地方,不能做的事情,不可以見到的人。」
  • 中國人是如何建設海參崴的?
    沒想到當地華工很快展現出了在工程建設方面的天賦,不僅快速推進了擱置多年的工程,還開辦了一系列原材料生產廠,從木頭、磚頭,到石灰、石子,就沒有華人做不了的原材料,這大大補充了緊張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港建築材料。
  • 在香港九龍城寨,大清一直「活」到了1993年
    但如果回看歷史,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清朝共歷時276年,在1912年,袁世凱迫使溥儀寫下退位詔書,整個大清朝代才就此落下帷幕。 清朝雖亡,但大清並沒有隨之消亡,隨著時代的陰錯陽差,「大清」在一個原本不能出現的地方,整整延續了81年,直到1993年才真正地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