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25萬到50萬才算中產!英國電力人到底是什麼階層?

2021-01-08 騰訊網

說起階層概念,恐怕世界上沒有人比英國人更傲嬌了,傲嬌到會根據你的說話口音判定你是哪個階層的人(特指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這要是放在中國如果普通話不夠好怎麼混啊?!女王也說過這世界上沒有美式英語這一說法,只有英語和錯誤。也沒有太多國家會像英國一樣搞出一個階層計算器,還放在BBC官網上。本文包括英國的一個根據假設的案例計算,中國的兩個根據假設的案例(非一線和一線城市)計算看看中英兩國電力行業的主力,電氣工程師們在英國會屬於哪個階層呢?之後也會分析英國人眼裡的階層劃分都包括哪些重要因素。

來自女王的twitter

中英假設案例之英國篇

先說結論,英國的電氣工程師大部分屬於established middle class,穩健的中產階層。英國就倫敦一個一線城市就不看倫敦的電氣工程師階層了。

下圖是英國的階級劃分,穩健中產屬於第二梯隊,除去最上層(Elite)就是這一群人了。

根據收入統計,英國電氣工程師平均薪酬是?32000左右。做如下假設,

1,夫妻雙方均為電氣工程師,且薪水均為?32000。

2,根據家庭收入計算出在英國可貸款額度,估算出房產可能的價值。

3,根據大部分英國人不喜歡儲蓄的惡習,假設出一個存款額度。

4,除了大學同學他們不太認識其他人。

5,根據我對英國絕大部分電氣工程師的了解選出了他們的文化活動。

然後將這些假設輸入到階層計算器中。

那這個階層在人口中的比例是多少,有哪些特點呢?看看下圖就知道啦。

中英假設案例之中國篇

結論是在非一線城市中國的電氣工程師大部分屬於new affluent workers,新富裕工人,階層劃分主要受到了財富的限制。在一線城市則是elite,精英階層,也是BBC這個劃分方法的最高階層。

在英國篇所有假設不變的情況下只改變收入,房產和儲蓄情況(中國人一般比較喜歡儲蓄,哈哈)以反應大部分人的情況,非一線城市如下,

一線城市如下,

英國階層的劃分邏輯

從上面可以看出,除了財富與交際圈是絕大部分國家會用於區分階層的因素外,英國還同時考慮了文化活動類型。文化活動又分為了新興文化活動以及更古老,傳統意義上更高雅的highbrow文化活動。

所以無論你在哪個國家,即使富有也有相應的交際圈,如果想在英國被劃分成精英階層(注意觀察elite劃分的標準藍色扇形塊,文化活動部分是很滿格的),就需要多參加一些文化活動。保留一線城市的財富和交際圈信息不變,文化活動只保留在家社交和使用社交媒體這兩項,其他的都不選,那麼劃分結果還是精英階層,果然財富在大部分時間仍然是硬道理。

然而,如果保持其他條件不變,但文化活動方面什麼都不選,那麼結論就變成了established middle class,穩健的中產階層。忙如馬雲,說不定真的幾乎沒有時間參加文化活動,所以馬爸爸在英國也只能當中產啦!

除標明外,文中圖片均來自BBC The Great British class calculator

最後再看一下2011年英國階層調查情況,可見英國有個多麼強悍的中產階級群體,佔到了總人口的25%。即那時穩健中產家庭稅後收入達到了?25000-?50000之間,那時的匯率大概是10,所以折合人民幣25萬到50萬之間。然而,好像這些年英國工資收入都沒什麼變化,加上匯率變化一個不小心還被迫降薪了。

(中英電力圈)

來源:國際能源網

相關焦點

  • 在北京,家庭月入多少,才能算中產階層?4萬!5萬!6萬……
    在北京 一個家庭月入多少 才能算中產家庭?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算中產呢? 這些中產階層是怎樣的一群人? 不過不是中產也沒關係 我們也可以來算算帳嘛 在北京,一個家庭要花多少錢? 至於中產不中產 咱先按下不表 真的是不是4萬5萬,也有待考證 以北京為例,一對小夫妻, 月入多少才夠花呢? 妞兒來給大家略算一算。
  • 2020年中國中產階層或達4億人 哪些人算中產階層?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1月15日訊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 月收入6000元,在國內什麼水平?夫妻一個月拿多少,算中產階層?
    月入6000元到底是什麼水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們國家居民的工資水平到底如何。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月薪5位數的工資條,但是事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目前我國工薪階層的收入大多數都是沒有達到6000元的,基本上都是在3000-5000元這個區間,一線城市中大概有2成以上的人收入是超過6000元的,如果說夫妻兩人的月薪都能夠超過6000元,那麼在國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就是中產階層了,三四線城市的收入能夠超過6000元的確實不是很多,有的甚至只有2000-3000元的月收入。
  • 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階層?
    如果是按照世界銀行和胡潤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年收入12萬至50萬元(月薪1萬至4.1萬)以內都算是中產階層,年收入達到50萬以上算是高收入階層,而年收入達到600萬至一個億以上則屬於是富人或者富豪。顯然如果是按照胡潤的這個標準,中國的中產階層人群可以說相當稀少,也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 中國的中產階層應該如何定義,理性分析你就明白了,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的中產階層應該如何定義,理性分析你就明白了,不能一概而論大家都知道,我國現在的主力軍就是中產階級,這一階級涵蓋了我國大部分的國人。而大家有時候也會好奇,到底是怎麼規定是否進入中產階級呢?有的朋友表示,直接按存款多少或者收入來衡量不就可以了,但這樣顯然是有些不客觀的。
  • 中產階層:一個需要發展而非定義的概念
    或許可以有很多標準,但什麼是標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可以讓這個階層生長的空間。  最近媒體正在討論一個令諸多人士都非常關心的話題,即什麼是中產階層?甚至人們相互之間都在將自己與中產階層比照:自己是否已經跨入中產階層的行列?
  • 如何定義中產階層?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達4億人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微博)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 中產階層的名校陷阱……
    談政治不傷人(前提是沒有告密者),談教育不小心就傷人,除非真正親如姊妹的女同學圈,否則講到教育的要害問題一定需小心措辭。其實金姑娘面臨的最本質問題,也是一個被大眾忽略的問題,就是她無論在進哈佛前還是哈佛畢業後的成就,以無產的觀點很貴族,以精英的觀點卻很中產。
  • 中產階層正經歷三場賽跑,每一場都驚心動魄
    加班是中產的家常便飯,從廣告人到醫生再到程式設計師,無不產生共鳴。  中產群體的這三起刷屏事件,其實都與一個關鍵詞有關——焦慮。  他們為懸在頭上的財務危機焦慮,為沒完沒了的加班焦慮,為下一代的教育焦慮。  2016年7月,英國雜誌《經濟學人》在專題報導中稱,「中國中產是世界上最焦慮的一群人」。
  • 年收入7萬美元在美國算什麼水平?網友:難怪高材生都往美國跑
    根據2018年美國商務部普查局公開的信息來看,美國的人均年收入僅為36080美元。年入7萬美金顯然已快接近平均線的2倍,消費水平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而根據美國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年收入7萬美元除了在譬如舊金山、紐約等一些特大城市稍顯遜色,在其他任何一個美國城市都算得上是中產階層了。中產階層是什麼概念?僅次於富人的一個高收入社會群體。
  • 陸學藝:中產階層是職業概念 不能以錢來劃分
    嘉賓簡介:陸學藝,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觀點:中產階層是一個職業概念,而非收入。副教授月收入2000,欠一屁股債,還是中產。開計程車的人,不管收入多少,都不是中產。
  • 在中國家庭年收入25萬算高嗎?有沒有達到中產階級標準?答案意外
    按照這樣的家庭來看,如果年收入可以達到25萬,那麼就可以算是中高等收入家庭了。只不過由於開放了二胎政策,導致不少家庭的結構出現了變化,有些從一家三口變為了一家四口,這樣收入水平自然也從中高等收入變為中等收入家庭。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月入2000元只能算是一個低收入標準;月薪達到2000至5000元,那麼可以算作中等收入。如果月薪在5000元至1萬元,就可以算是高等收入了。
  • 旅美博士看美國教育的階層化:上層培養領袖,中產培養精英,下層培養...
    似乎在那種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就能得到充分的解放,充滿創造性,培養出來的都是賈伯斯那樣的人物。 也有人指出,美國的基礎教育水平其實很差,比如美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是個笑話,還是中國式的嚴格要求比較好。 到底哪種觀點才是客觀的呢?
  • 在中國有6000萬資產的人屬於什麼階層?
    至於目前中國擁有6,000萬資產以上的屬於什麼階層,我們就要先來分析一下中國到底有多少人能夠擁有6,000萬以上的資產。 目前中國到底有多少家庭擁有6,000萬以上的資產,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數據,而且不同的統計口徑得到的數據也不一樣。
  • 美國教育的階層化:上層培養領袖,中產培養精英,下層培養螺絲釘
    旅美作家、教育問題研究者萬維鋼(筆名同人於野)在他的《智識分子——做個複雜的現代人》中,基於自己的親身感受,分析了美國不同階層的教育,指出了國內大多數人在中美教育上的一些不太全面的認知,值得一讀。
  • 年入7萬美元在美國屬於什麼水平?算得上是中產階級嗎?
    年收入7萬美元在全美大多數地方還算是不錯,算是中產階層了。當然,每個地區中產階級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在德州年入7萬,那麼還算可以,但如果在加州年入7萬,那就很一般了。不過放眼全國來說,7萬美元的年收入已經算是挺高了,要知道全美家庭的中位數收入才6.1萬美元,這是一個家庭夫妻兩人的年收入,而你一個人的收入就7萬美元了,折合RMB約50萬,已經不算少了。但是這筆錢不可能全部落到你的口袋裡,美國也是要交個人所得稅,在沒有其他減免條件下,7萬美元的收入到手應該是5萬多美元。
  • 濟南學者自創中產收入計算公式:深圳居首
    濟南學者自創中產收入計算公式 楊夢/繪收入多少才算「中產」?對於很多人來說,心裡有個估計數,嘴上卻說不出。2009年1月,他的著作《家庭、社會與購買力》——— 相對最大購買力數學模型在經濟學和社會學中的應用正式結集出版,其中,中產階層的界定和劃分只是其中的一個章節。
  • 《衛報》:英國私立教育到底有什麼問題?
    《衛報》:英國私立教育到底有什麼問題?但是教育與這些資產都不同:教育是塑造人之根本。英國私立學校帶有極強的排外性。只有約6%的英國學生就讀這些學校,接受私立教育的家庭高度集中在富裕階層。收入階梯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少數人就讀私立學校;但當談到這些收入至少為12萬英鎊的家庭時,子女入讀私校的數量就變得非常可觀。收入高達30萬英鎊的家庭 ,每10個孩子中就有6個在私立學校。
  • 1997年發生了什麼?美國領土增加25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英國
    ,相當於一個英國那麼大,原本美國的領土面積為937萬平方公裡,現如今已經達到了963萬平方公裡,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要知道美國近年來雖然在國際上橫行霸道,對外發動了很多的戰爭,但是從來沒有聽說美國主動侵略了某些國家,原來美國增加的25萬平方公裡土地,是在1997年那一年增加的,那麼1997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開寶馬5系算有錢人嗎?開寶馬5系的人是什麼階層
    開寶馬5系算有錢人嗎?寶馬的品牌一直以來總是非常的高調性能也非常好,導致工薪階層的買不起,當縣領導幹部的或是在機關單位上班的有不敢開,所以很多時候買寶馬就給人一種暴發戶拆遷戶的土豪氣息,這些寶馬車主來錢通常比較快而且是一次賺好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那種,我認識一個朋友白手起家做上了家具生意,比較擅長交際的他一年時間就掙到第一桶金果斷提了寶馬525,畢竟也是自己努力賺來的,村裡的人有時候有仇富心理覺得他在外面是做什麼不好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