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行系列之六:跨越北回歸線

2020-12-05 山水畫藝術網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北回歸線紀念塔很是醒目

已經入臺第六天了,昨日酒店裡的溫泉洗去了前幾日的疲勞,臺東的早晨依舊是雲淡風輕,陽光明媚,只是天上的雲比前幾日多了些。

下一站就是臺東的珊瑚博物館,說是博物館,其實還是既定行程中的購物店之一。臺東由於地處臺灣東海岸,毗鄰煙波浩渺的太平洋,以盛產珊瑚而聞名。珊瑚屬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 ,是腔腸動物門中最大的一個綱,有7000多種,均為海產.珊瑚蟲綱又分為八放珊瑚亞綱及六放珊瑚亞綱.根據骨骼質地和水螅體大小,珊瑚一般分為大水螅體石珊瑚 、小水螅體石珊瑚、軟珊瑚以及海葵等幾種類型.珊瑚礁生態系統也被稱為水下「熱帶雨林」, 具有保護海岸、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漁業資源、吸引旅遊觀光等重要功能.許多珊瑚個體色彩絢麗, 豔麗的顏色不遜色於陸地上的各種鮮花, 有的珊瑚品種還有驚豔的螢光效果,不同類型的珊瑚可在水族箱中構建成立體的珊瑚礁生態系統,使珊瑚在水族行業中具有極大的競爭力。

海風吹拂下的椰林婀娜多姿

珊瑚本身是極其重要的海洋生物之一,是有生命的。近年來,為了保護脆弱的海洋生態,世界各地對原生珊瑚都實施了保護,禁止採集。我著實不知道這裡展示和售賣的珊瑚及珊瑚製品的原料是通過什麼渠道得來的。當然,因為稀有,價格也是高的令人望而卻步。標籤上的價格動輒就是幾千上萬,這足以讓來到此地的遊客望而生畏了,絲毫不親民。偌大個賣場內雖然是人頭攢動,卻都是來回遊蕩消磨時間的,幾乎無人下單。

大家走出珊瑚博物館,目測帶隊的導遊阿裕已是一臉黑線,看來在本店的戰果欠佳。接著就是沿臺灣東海岸公路直奔此行的下一站——花蓮。花蓮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和宜蘭接壤,南鄰臺東,西沿中央山脈脊線與臺中市、南投縣、高雄市為鄰,只是山高谷深,無路通達。東側便是浩瀚的太平洋了。面積4628.57141平方公裡,人口不到四十萬,是臺灣最後一個被漢人移居的地方之一。古稱「奇萊」, 花蓮縣還是臺灣面積第一大縣。經濟主要以工業、商業和運輸業為主,在臺灣,和臺東一樣,都屬於相對欠發達地區。

這裡的公路離海岸線很近,一邊是崇山峻岭,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時常一閃而過的椰林,一派熱帶氣候下旖旎的秀美風光。天上的白雲逐漸增多,或許是要變天了,在白雲的映襯下,天更加藍,水更加綠了。

車子行進約兩個小時後,便到達了北回歸線分界點,遠遠就看見一個造型獨特的塔形建築物高高矗立在那裡,這裡就應該是北回歸線地標了。北回歸線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五省區。北回歸線又名夏至線,每年夏至(鬥指午,太陽黃經90°)時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折返。

其實,我們前幾日也已經從嘉義境內跨越北回歸線進入熱帶地區,只是當時導遊沒有提醒,而且也沒有看到明顯的標誌而已。大巴車在馬路的左側停穩,大家紛紛下車拍照留念。此時驕陽似火,照射在人的臉上眼睛都無法睜開,絲毫沒有一點嚴冬的意思。但景致還是很不錯的,面朝太平洋,背鄰綿延的群山,綠樹掩映、不海藍天,仿佛是一幅絕美的畫卷。

遠處橫臥在海灣中間的小島從特定角度看酷似睡美人

午餐地距離北回歸線分界點不遠,位於臨近馬路的一個半山坡上。這裡居高臨下,山花漫爛。對面的海灣傳來陣陣海浪拍打巖石的轟鳴聲,那條臨海公路酷似一條玉帶蜿蜒鑲嵌在海岸之上。

石梯坪的景色十分迷人

用餐後車子下行幾分鐘就到達海邊的石梯坪景點。石梯坪位於臺灣東部的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坪於1983年被臺灣內政部劃定為花東沿海保護區內的自然保護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設立之後,這裡也是過往車輛和遊客的遊憩區。因這裡海岸階地平坦寬廣,所以將區內主要通道臨海側規劃為露營區,並鋪設臨海步道通往各主要景點。這裡,陸地上的巖石向海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海灣,其形如階梯一般,長短不一。光緒年間,統領吳光亮率兵在這裡開路時,看見這些一排排的階梯,就稱此地為「石梯」,以後,這裡就被稱為「石梯坪」。花東海岸公路至此偏離海邊,中間被梯田阻隔,形成不一樣的田園景致。據說這裡還是鯨豚經常出沒的海域,為臺灣賞鯨船的發源地。

此時的七星潭海岸風高浪急,如萬馬奔騰般壯觀

接下來又是近兩個小時的前行,已進入花蓮縣境內。此時天上的雲層增多、增厚,只露出星星點點的藍天。下午三時許,車子到達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的七星潭風景區。景區在花蓮機場的東側,七星潭是一個突出於美侖鼻一側的海灣;七星潭從前是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旺的地方,早年真的有零星湖泊散布,如今一般稱七星潭是指美侖工業區和花蓮機場以北的地區,海岸線綿延20多公裡,海灘寬度約在100公尺左右,大多都屬於礫石灘,讓七星潭成為花蓮近郊最佳的踏浪撿石好去處。來這裡的遊客有兩點必須注意:第一就是不能面向機場拍照,因為那裡是軍用機場,不然會惹來麻煩;其二就是海邊的石頭不能亂撿拾,也是不允許的。

這裡的海岸較為平直,風大浪高,波濤震天。如萬馬奔騰般氣勢恢宏。此時的天空已經被烏雲完全覆蓋,陣陣海風夾雜著海浪帶起的水霧,吹在人臉上,鹹鹹的,有些涼意。

遠眺太魯閣大橋

四時許,復又啟程去往在花蓮的下一個景點——太魯閣。太魯閣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太魯閣也成為臺鐵之列車名。其主要的建築有長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園、九曲洞、慈母橋、天祥;主要的自然景觀有錐麓斷崖、流芳橋、大禹嶺、布洛灣、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清水斷崖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黃金峽谷。

當地人說:這飛流而下的兩股瀑布是死傷勞工的眼淚匯集而成

這裡原是日治時期為水力發電而開鑿的施工道路,砂卡步道,對於生活在黃山的我來說,只能說是平淡無奇,車子在下山途中的景色倒是很不錯的。車外遠處有一處飛泉,當地人說是苦難勞工的眼淚匯聚而成。這裡是中橫公路的東端起點,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名「魯閣幽峽」。據導遊介紹,當年修築這條峽谷公路的時候,由於條件惡劣,傷亡了不少勞工,實屬不易。天色將晚,在此地只能是走馬觀花,無暇深入探究。

這裡山高谷深,別有一番景致

路邊的燈火已經亮起,一行人乘車返回花蓮城區食宿。

晚上入住位於花蓮市府前路508號的伊達斯精品酒店。酒店無線網絡不佳。這裡地處花蓮市城區偏北,酒店右側就是民意派出所,應該很安全,晚上流浪狗較多,不建議夜行。

當晚入住的花蓮伊達斯精品酒店

酒店馬路對面就是花蓮當地安置大陸老兵的機構,又稱作老兵之家,佔地面積很大。據導遊介紹,這些剛到臺灣的大陸老兵思鄉情濃,經常會結伴前往海邊遠眺,久久不歸。他們認為:大海的對面就是故鄉,因為他們來的時候就是坐船來的!思鄉之情,如泣如訴,歷史造成的遺憾,卻葬送了多少大陸遊子終生無法實現的返鄉之路,客死他鄉。(圖文/劉東方)

#頭條熱搜##頭條情感##頭條熱門#@頭條號@臺海網@海峽網@頭條旅遊

相關焦點

  • 探訪寶島臺灣國學之旅精彩圖片(八):行走北回歸線
    附錄:漢風先生2014年臺灣紀行隨筆之五                 站在北回歸線上                     文/漢 風   我對世界的整體認識始於中學地理課上老師教桌上的地球儀。北回歸線是太陽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也是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每到夏至這一天,這裡能接受到太陽光的垂直照射,然後回向南移。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臺灣、廣東、廣西和雲南4個省。每個省都有紀念性標誌物。在臺灣共有三座北回歸線標誌物,一座在西半部的嘉義縣水上鄉,另外兩座在東半部的花蓮瑞穗鄉和海線豐濱鄉。
  • 臺灣北回歸線廊道試走
    ,走過12天306公裡的行程,伍元和等十名健行勇者昨天下午2時抵達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位於太平洋濱的北回歸線地標,完成首次橫越臺灣東西兩岸。從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漁港漁人碼頭出發的「橫越福爾摩莎北回歸線廊道試走」活動,為林務局辦理的臺灣步道系統走出一條有代表性的經典路線。
  • 臺灣北回歸線穿過的城市,山海線各一座標誌塔,網友:必打卡之地
    臺灣北回歸線穿過的城市,山海線各一座標誌塔,網友:必打卡之地北回歸線標誌塔,是標誌地理學上北回歸線經過地方的建築物。事實上北回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的緯線圈。目前我們國家已建有11座北回歸線標誌塔,但是都位於我們國家相對南方一點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怎麼去過。而在臺灣花蓮有2座北回歸線標誌塔,山線和海線各一座。
  • 臺灣花蓮縣瑞穗鄉交流團參觀桂平市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臺灣花蓮縣瑞穗鄉交流團參觀桂平市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2016年04月13日 08:4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北回歸線穿過臺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將臺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夏季長且潮溼,冬季較短且溫暖。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使1月至3月出現雨季,冬季中部和南部地區沒有受到明顯影響,5月臺灣進入梅雨季節。
  • 廣東北回歸線標誌塔
    北回歸線是一條重要緯線,大約在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地方,其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五省區。        北回歸線的緯度值為黃赤交角,黃赤交角決定了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範圍,即南北回歸線的緯度,也決定了地球上五帶的範圍。
  • 祖國「南大門」——不可錯過的北回歸線標誌塔
    北回歸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存在的線,而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大約在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地方。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五省區。而我國也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誌塔最多的國家哦!
  • 太陽今天直射北回歸線標誌
    新快報訊(記者 許力夫 通訊員 李建基)今天是夏至,20時26分太陽將直射地球北回歸線。從天文的角度講,夏至是北半球各地進入夏季的第一天。夏至這天,北半球各地白晝最長,黑夜最短。隨後,北半球各地將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天氣。
  • 遊覽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 競睹「立竿不見影」奇觀
    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廣東省汕頭市西郊,建於1985年,於1986年竣工開放,是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8年11月,被列入汕頭市第一批公布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既是一處地理科學體驗處,又是一處旅遊點,更是汕頭八景之一。這裡每年夏至都能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
  • 花蓮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貼近賞芒
    臺灣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在花蓮和嘉義通過臺灣。在這條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限上,臺灣設置有三座的北回歸線標誌,當中花蓮縣就有兩座,嘉義縣有一座。位於瑞穗的北回歸線標誌公園,腹地寬廣,風景優美,冬日到訪還可賞芒花。  園景開闊優美的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 盤點《北回歸線》五大看點 高曉松無情懷之作
    整部電影集愛情、喜劇、懸疑、動作於一體,又在風景秀麗的雲南紅河地區與北京完成拍攝,可謂是一場妙趣橫生、跌宕起伏的冒險之旅。在近日舉行的首映禮上,監製高曉松將該片歸納為「小站」類型,令觀眾頗為好奇。突破自己出演少數民族女漢子的黃齡更是大力推薦這部誠意之作,用阿隆的口氣向觀眾推薦:「不看會是你的損失!」那麼這部《北回歸線》的精彩亮點到底有哪些?就讓看過首映的小編為您一一揭秘吧!
  • 神奇的北回歸線,別樣的人文景觀
    提起北回歸線,大家都會說它是一條神奇神秘又神聖的緯度線。因為它恰好位於地球地軸的黃金分割點上,即北緯23.5°。在這個緯度上,有著太多的神奇之處: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最高的珠穆朗馬峰、最鬼異的百慕達三角、最深奧的瑪雅文明、最不可思議的金字塔等等。
  • 一場沒有告別的聚會:「北回歸線」老了嗎
    這次由北回歸線、大屋頂文化聯合主辦的詩會,是「大屋頂冬之旅」系列活動的一部分。錢江晚報提供了獨家媒體支持。三小時的詩旅中,我們見到詩歌在我們這個時代各異的表達,也見到新詩在浙江茁壯的生命。天很冷,雨將歇。
  • 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離臺灣、香港、廈門都只有100海裡上下,離汕頭只有11.8海裡,是很好的商埠,明朝就有「海上互市」之稱。南澳島又處在北回歸線上,風景優美,亦稱「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南澳島更加吸引我的,是它的歷史遺存。《南澳志》載: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末的少帝趙罡、趙昺,在元兵追趕下曾駐蹕澳前村。並在島上挖「龍井」、「虎井」、「馬井」三口,還留下「太子樓」等遺蹟。
  • 廣東汕頭南澳島北回歸線-自然之門
    北回歸線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北回歸線是一條重要緯線,大約在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地方,其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汕頭就是北回歸線上的線市。汕頭南澳島上的「自然之門」北回歸線標誌塔,每年夏至的正午,太陽光直穿而過,立竿無影。
  • 《北回歸線》李治廷開啟真愛之旅
    李治廷黃齡漫步人字橋 航拍最後一班滇越火車驚險刺激電影《北回歸線》講述了帶著「面具」的勾女高手李明(李治廷飾)為獲得一隻珍品蝴蝶和救出自己的女友覓覓(吳昕飾)必須要在360小時內俘獲少數民族女漢子阿隆(黃齡飾)芳心的喜劇故事
  • 2018北回歸線「夸父逐日 立竿無影」大型天文科普活動舉辦
    中新網廣西新聞6月24日電(易虎先)2018年北回歸線「夸父逐日 立竿無影」大型天文科普活動及視頻直播等系列活動21日在廣西桂平北回歸線標誌公園舉辦。  圖為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會員單位揭牌儀式合影。
  • 北回歸線上的雲南,太陽轉身創造的奇蹟
    此次勘探活動的橫線,是沿著北回歸線展開的,那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北回歸線作為國家步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條呢?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北回歸線】現在,我們將通過2020「縱橫雲南·秘境國家步道」橫線的相關概況及所穿越的神奇地域,告訴你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北回歸線作為國家步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條。
  • 廣東從化北回歸線標誌塔掠影
    北回歸線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只是在北緯23.26°±1°的範圍內變化。廣東、臺灣四省區。我國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誌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北回歸線標誌有悠久的歷史,且規模宏大,形式多樣,造型別致,各具特色。塔身正面刻上貼金的「北回歸線標誌塔」 7 個大字。東、南、西、北各有1個拱門,塔的高度是23.5米,與北回歸線緯度相一致,更具有科學性。塔底中央嵌有一顆銅心與頂球相對,塔身是空心的,北回歸線正從這裡通過,遊人立於塔底銅心,抬頭仰望,從塔心及銅球的一個圓孔窺見蒼穹。每年夏至這一天正午12時26分,太陽的直射光經過這裡的一剎那,人站此處,將出現「立竿無影」的有趣景象。
  • 環境非常漂亮景點,從蕪湖方特歡樂世界,花蓮北回歸線標誌塔談起
    1.4m的孩子每票150元, 身高1.1米以下的孩子和70歲以上的老人(根據有效身份證)是免費的,開放時間:星期一~星期五9:30-17:00,星期六、星期天、節日9:00-17:3簡介:蕪湖方特歡樂世界——中國最大規模的第四代主題公園,國家5A級景區位於安徽蕪湖華強旅遊城,由深圳華強集團投資建設, 2016年8月3日,國家旅遊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批准安徽省蕪湖市方特景區為5A級景區, 目前中國有六個方特歡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