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2020-05-15 猩猩科學頻道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在我們太陽系內,存在八大行星,火星雖然與我們地球同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但是兩者的環境差別比較大,其中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或許就是地球看起來像「水球」,富含水資源,而火星看起來則非常乾燥。我們地球表面積的71%為海洋,陸地僅佔了29%。從太空中俯瞰我們地球,可以看到我們地球是一顆蔚藍的「水球」。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由於海洋非常大,深度也很深,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海洋還存在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特別是在一些深海處,可能會存在很多未解之謎。科學家在探索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大海溝時,發現在這個海溝裡,每年大約會有30億噸的海水會被地球內部吞噬。對於我們人類來說,30億噸的海水是非常多的,但是從地球的角度來看,這一點水是很少的。因為現在地球表面的水貯量(包括液態水、固態冰雪和氣態水汽)達到138.6億億噸,相比之下,地球每年「消失」30億噸水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可能有一些朋友表示,每年消失30億噸水,經過數十億年以後,地球消失的水就非常多了,未來地球的海洋中,水資源是否會越來越少,最後變成沒有水了呢?雖然每年消失30億噸水,但是這些水依然存在於地球內,並不是逃逸到太空中,所以地球的總水源變化不大。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自然環境中,存在水循環,即水資源會通過蒸發、降水、滲透、表面流動和地底流動等途徑實現水循環,所以地球的水源處於一種流動的狀態。雖然每年有30億噸水會被地球內部吞噬,但是地球的水並不會減少。就像我們灑水到地面,最後這些水滲入到地下,但是最後還是會通過地下水、蒸發等形式參與到水循環中。所以,地球的水是不會減少的。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似乎是看不到沒有水的地球會是怎麼樣的,畢竟地球的水並不是急劇減少。除非地球發生巨變,就像曾經潮溼的火星變成當前乾旱的景象,但是這樣的情況,從短期內來看,是不大可能會發生的。雖然我們沒法直接看到這一幕,但是通過模擬,我們還是可以間接地了解一下沒有水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的。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此前我們有分享過一個話題,NASA進行了一個模擬,從模擬的畫面中,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隨著海水的減少,海岸線也逐漸變大,陸地的面積也越來越大,一些海底都露出來了。隨著這些海水的消失,各大洲也出現了相連的情況。畢竟,這些大洲雖然被大洋隔開,但是它們的根基海水緊緊相連的,當海洋逐漸消失,各大洲也「連」在了一起。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當然,隨著海水的消失,各種地理知識也需要改寫。目前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其長度大約為8900千米。當海水消退以後,海底的世界也開始裸露出來,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將會是大洋中脊,其長度達到8萬裡。當然,這樣的景象,我們只能在模擬實驗中看到,我們也不希望地球未來會變成這樣子。畢竟,當地球環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對於地球生命來說,都會是一個致命的威脅,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巨大的海洋生態系統將會因為海洋的消失而毀滅。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除此之外,隨著海洋的消失,陸地面積越來越大,地球的晝夜溫差也會發生變化。相信大家也知道,在一些沙漠地區,夏天中午時分沙漠表面的溫度可以達到60-80℃,但是在夜間可以降至10℃以下。相比之下,海水的溫度變化就不是很大。這是因為海水升溫的速度比陸地升溫的速度慢,海水的散熱速度也比沙漠、陸地的散熱速度慢。如果地球沒有海洋,或者海洋面積非常小,白天溫度可能會非常高,但是晚上的溫度卻非常低,對於我們來說,這樣的環境可能不是很友好。

相關焦點

  • 地球內部每年吞噬數十億噸海水,海平面為什麼不降反升?
    馬裡亞納海溝剖面圖除了發現獅子魚這種新物種,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該海溝竟然在不斷地吞噬海水,這個海溝就像一個漏鬥一樣每年吞噬數億噸海水,受到馬裡亞納海溝的啟發,科學家在世界各地也同時發現很多海溝在吞噬海水,據估算這些海溝每年吞噬海水的總量高達幾十億噸,按照每年吞噬10億噸計算,地球海洋存在的時間至少超過
  • 地球每年吞噬30億噸水,海平面從來沒有下降過,這是為什麼?
    但是即使是這樣每年都有30億噸的海水在被地球吞噬著,不過非常厲害的是,即使有那麼多的海水在被大量吞噬,但是海平面卻從來沒有下降過,這其中又是有怎樣的原因呢?雖然在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地球的形容都說它是一個球體,但是其實在真正意義上,它並不是理論上的圓球形。
  • 地球正在瘋狂喝水,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水!這麼多水究竟都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地球上的70%都是被水給佔有了,所以地表上的水還是非常的多的。水的存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畢竟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也是維繫生命的重要條件,不過我們也發現了一個現象,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地球在瘋狂喝水,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水!這麼多水究竟都去哪了?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近30億噸水,為何總水量沒有減少?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感謝提問,這個關於地球內部吞數萬億噸水的報導並沒有確切的依據,畢竟沒有經過科學的測量,只是簡單的猜測而已。據科學統計,地球上的水體總量約為14.5億立方千米,也就是相當於145億億立方米(噸),如果地球內部真的能夠吞掉數萬億噸的水,簡單的按照1萬億噸來計算的話,這至少相當於水體總量的145萬分之一,這個變化還是十分明顯的,特別是沿海地區,因為海洋的平均深度約為3.8千米,如果海水減少,海平面必然會有所降低。
  • 地球內部每年吞噬幾十億噸海水,海平面為什麼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馬裡亞納海溝剖面圖,最低處像一條裂縫吞噬海水海水被不斷吞噬最近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考察的時候,聽到海底傳來神秘的聲音,經過深入的探測分析,科學家竟然發現馬裡亞納海溝像一個漏鬥一樣不斷的吞噬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每年吞噬的海水總量高達數億噸,後來科學家還發現,不僅是馬裡亞納海溝吞噬海水,
  • 地球每年瘋狂吞噬數百億噸水,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然而,水並不是無窮無盡的,地球的兩個鄰居:火星和金星,在數十億年前,也是存在水的,但最終都消失了,美權威雜誌《自然》撰文稱,數億年以來,地球一直在巨量「喝水」,每年吞水量都達到了驚人的數百億噸。科學家們通過監測地球第一深海--馬裡亞納海溝發現,海溝每年都會吸入大量海水,這些水會進入到地殼,然後再流入地幔層。工業革命以後,特別是近年來地球每年吞的水成倍增長,然而,地球的海平面卻沒有降低,反而上升了,這是為什麼呢?第一個原因:填補地球地殼運動產生的裂縫。
  • 地球每年有30億噸水消失,但總量卻沒有減少,它們都去哪了?
    如果從衛星上看地球,地球上一個蔚藍的星球,這是因為地球上70%都是水組成的,使用說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才對,水、陽光、磁場、大氣層、宜居帶這些條件讓地球誕生了生命,產生了高等文明,其中水是非常關鍵的存在。水是生命之源!
  • 地球每年吞下上百億噸水,為何海平面卻不降反升,最終都去哪裡?
    試想一下,如果真的地球觸發了類似關鍵的原因,那麼就目前地球現狀而言,確實不能確保。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地球每年吞下上百億噸水,為何海平面卻不降反升,最終都去哪裡?由於全球變暖,氣溫在急劇升高,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當科學家發現海洋竟然每年都在瘋狂吞水,並且吞水的含量已經達到數百億噸,但海平面卻沒有下降的跡象,反而還在不斷反生。
  • 地球正在瘋狂地「喝水」,會不會有一天,把地表上的水給喝乾了?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沒有食物人類尚可生存一周,但沒有水會怎麼樣呢,就只能生存3到4天,這是孩子們都知道的知識,但是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上的水含量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水正在向地球內部移動,這意味著什麼呢,就是在說地球內部正在消耗數百億噸的水資源,由於地球的板塊不斷移動,大量的水在移動時會被流失到了地球內部,這種被地球吞沒的水,遠遠比之前我們預想的要多得多。
  • 地球在瘋狂喝水,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水!這麼多水都去哪了?
    令人詫異的是地球上的水竟在不斷減少,因為有科學家指出,地球內部將要吞噬數萬億噸的水,首先我們要知道地球上的地殼運動一直處於活動的狀態,它甚至可以輕鬆地裝下整個珠穆朗瑪峰,由於馬裡亞納海溝處於地球板塊的碰撞地帶,如此看來正是兩大板塊的碰撞,故而形成了馬裡亞納海溝,然而此地的俯衝帶正向地球內部吞噬海水,並且這一數量還是從前的4.3倍之多,如果按百萬年計算,這說明將有3000萬億噸的水會被地球吞噬,至此我們不難看出位於板塊俯衝地帶的馬裡亞納海溝,正是因為它的形態太過詭譎,從而吸引了不少科研團隊前來一探究竟,所謂板塊俯衝是指在熱對流的作用下
  • 科學探測到,地球每年有30億噸水被不翼而飛,小偷是誰?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需要的物質,如果沒有水的存在,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誕生,更不要說人類的出現和進化。所以說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不僅僅是因為地球處在宜居帶上,還因為水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水資源大部分都是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而大部分液態水都是海洋。從太空中看向地球,就可以看到地球是一個藍色星球。地球上的海洋佔據了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七,海洋成為了地球上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各種各樣的資源在海洋中也能找到。比如說海底的許多油氣資源,各種珍貴金屬,還有前幾年發現的可燃冰。
  • 科學家發現每年有數億噸海水倒灌地球內部,這些水都去哪了?
    在2018年底,有研究機構在《自然》雜誌上發了一篇文章,指出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存在著大量海水倒灌進入地球內部的情況,這個數量達到了每年數億噸之巨,這篇文章在世人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有些人甚至擔心如果長此下去,地球海洋中的水會不會全部倒灌那個「無底洞」中,地球也因此會變為一個「乾涸」之球。
  • 如果地球一不小心被黑洞「吞噬」了,人類的命運是怎樣的?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地球一不小心被黑洞「吞噬」了,人類的命運是怎樣的。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黑洞的內部是一個質量、密度和引力無限大的地方,就算是光線也不可能成功的逃脫黑洞的吸引力,那麼黑洞裡面究竟是什麼呢?黑洞究竟能吞噬多少東西?至今也沒有人能夠清楚的回答,或許有可能黑洞到最後會將整個宇宙都吞噬掉。
  • 地球表面每年有30億立方米的水消失不見,它們去哪裡了?
    雖然每年因為海洋而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不少,但是地球生命和人類的生存卻離不開水。它是人類生存的重要保障,可是近年來,科學家探測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每年地球表面的水似乎在不斷減少,這是怎麼回事?這裡水哪裡去了?
  • 地球上有個「縫隙」,每年吞噬數億噸的海水,這些水去哪裡了?
    ,每年都會吞噬數億噸地球海水中的海水,馬裡亞納海溝為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深達11034米,是目前所發現的地球上最低的地方,為地球的最低點。,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探測到會有大量海水通過板塊運動進入地球內部,更有些科學家研究其吞噬量高達幾十億噸,若按照這樣的區域,地球海洋的海水早已被吞噬完畢。
  • 地球正在瘋狂喝水,科學家:地球正在向內部吞噬數萬億噸的的水
    眾所周知,海洋是生命的搖籃,無數的科學研究表明,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都是從海洋中誕生的,最終慢慢演變成陸地生物。然而,仍有許多生物仍然保留著水和陸地的生活習慣,經常跑到水裡移動,這與水有著莫名其妙的淵源。
  • 美國科學家稱水星北極地區發現數十億噸水冰
    新華網華盛頓11月30日電 利用美國航天局「信使」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美國科學家最終證實了一個流傳多年的推測: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北極地區貯存著數十億噸水冰。
  • 地球每年吞噬數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實際上,地球不僅僅地表附近有豐富的水源,地球的內部其實也是含有豐富的水資源的,而且這個含量要比地球表面附近的水要多得多。 科學家就曾發現在距離地球表面200km深處,存在著一種石頭,我們如今稱為尖晶橄欖石,也被叫做林伍德石。這類礦石中富含水,據估算,林伍德石的水分子達到了每100萬個晶體分子就大概含有2000個水分子。
  • 136億億噸的水澆到太陽上,太陽會怎樣?
    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個含水量比較豐富的星球,而且很多水是以液態的形式被保存在海洋、湖泊、河流之中,除了液態水之外還有冰川、極地、永久凍土層中的固態水,以及水蒸氣等液態水,除此之外地表之下還有大量的水被儲存在礦物質晶格之中。據估計,地球上的總水量達到了136億億噸。那如果我們用136億億噸的水去澆太陽,太陽能被澆滅嗎?
  • 地球上早的水是從哪裡來的?科學家從瑪麗安娜的底部找到了答案海
    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原來古人的視野是有限的,他們的視野也局限於地面,所以他們看到的土地被命名為「地」,比如天地之間,地獄、地方等等,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發現我們所居住的家園是一個球體,於是地球這個詞是由我們祖先的「地」和「球體」形狀組合而成的,最終地球一詞的誕生是因為人類生活在陸地上,這是人類的棲息地,如果叫水球,就不符合人類的習慣,感覺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