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地球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的起源,從太空俯瞰地球,更像是一顆藍色的絢麗的水星球,因為地球70%以上的面積都是海洋。
然而,水並不是無窮無盡的,地球的兩個鄰居:火星和金星,在數十億年前,也是存在水的,但最終都消失了,美權威雜誌《自然》撰文稱,數億年以來,地球一直在巨量「喝水」,每年吞水量都達到了驚人的數百億噸。
科學家們通過監測地球第一深海--馬裡亞納海溝發現,海溝每年都會吸入大量海水,這些水會進入到地殼,然後再流入地幔層。工業革命以後,特別是近年來地球每年吞的水成倍增長,然而,地球的海平面卻沒有降低,反而上升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填補地球地殼運動產生的裂縫。
地球時刻都在進行著地殼活動,在地幔層會產生無數新的裂縫,無數的海水會從這些裂縫中深入到地球的深處,填補這些裂縫的空間,由於巖石阻礙,這些水分只能通過下次地殼運動產生的火山噴發重回地面,否則將永遠留在地球內部。
第二種原因:填補了石油、礦產等資源開採留下的地下空間。
地球吞入的水有一部分灌溉了地下的石油、瀝青等礦產資源,石油被認為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隨著人類不斷開採,挖空的佔地面積必然是需要填補的,而海水就填補了這部分的空間
第三種原因:海水、江湖、雲朵以及冰川的動態平衡。
海水、雲朵、江河、湖泊以及冰川是地球喝進去的水的分支,地球每年在距離太陽的遠端在兩極將水轉化為冰川,減少了地球的降水,在近太陽的斷轉化為降雨,維持著水資源的動態平衡,地球上水資源的蒸發及降落循環,是維持地球生命的基礎。
第四種原因:動物和植物對水的吸收。
其實地球大量吸收水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地球生物的水資源消耗,隨著生物數量的增多,水也在不斷的減少,地表水的匱乏使人類不斷開井索取地下水,反之,地下水不夠時,地球就會「瘋狂」的吞水以保證平衡。
第五種原因:地球的冷卻塔,給地球內部散熱,並阻止火山大規模噴發。
被地球吞下的水並不完全回到地殼中,有一部分會持續流到地幔層,在流動過程中會經過火山,低溫海水熄滅巖火來給地球降溫,避免毀滅性爆發。
總之,地球是一個脆弱的平衡系統,歷史上已知的已經有五次大滅絕,有火山,冰川,海水淹沒以及撞擊等多種因素,人類在數百年的時間造成的溫室效應已經讓地球平均溫度升高了幾度,2020年,這個多災多難的年月,讓我們更加應該明白,保護地球環境,維護綠水青山就是維護金山銀山,是維護人類長久生存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