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的那些著名理論

2020-11-24 易智編譯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他的父親弗蘭克與母親伊莎貝爾都就讀於牛津大學,後來霍金也選擇了就讀牛津。霍金曾經有過兩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提到霍金,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而這本書也正是霍金生平最著名理論的縮影。

奇性定理

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被科學界公認為最美麗的科學理論。但是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是不完備的。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指出,如果廣義相對論是普遍有效的,而宇宙間的物質分布滿足非常一般的條件,那麼宇宙時空中一定存在一些奇點。在奇點處經典物理的定律失效。人們通常談論的奇點是宇宙產生元初的大爆炸奇點和黑洞中的奇點。愛因斯坦早先否認過奇點的存在,他甚至還寫過論文以論證黑洞的不可能性。霍金和彭羅斯的奇性定理表明了對引力的量子化是不可避免的。

黑洞理論

在經典引力論的框架裡,黑洞只能吞噬物質,而不能吐出物質。黑洞的表面(視界)猶如地獄的入口,是一個有去無返的單向膜。霍金曾經證明視界的面積是非減的。1974年霍金在Nature上發表了「黑洞在爆炸嗎?」一文。這是20世紀引力物理在愛因斯坦之後的最偉大論文。在論文中,他把量子理論效應引進了黑洞研究,證明了從黑洞視界附近會蒸發出各種粒子,這種粒子的譜猶如來自黑體的輻射。隨之黑洞質量降低,溫度就會升高,最終導致黑洞的爆炸。在這被稱為霍金輻射的場景中,量子理論、引力理論和統計物理得到了完美的統一。黑洞理論是科學史上非常罕見的例子,它首先在數學形式上被詳盡的研究,後來才在天文學的許多觀測上證實了它的普遍存在。現在,人們的共識是,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是一顆極其巨大的黑洞。

無邊界宇宙理論

80年代初,霍金創立了量子宇宙學的無邊界學說。他認為,時空是有限而無界的,宇宙不但是自給的,而且是自足的,它不需要上帝在宇宙初始時的第一推動。宇宙的演化甚至創生都單獨地由物理定律所決定。這樣就把上帝從宇宙的事物中完全摒除出去。上帝便成了無所事事的「造物主」,它再也無力去創造奇蹟。亞里斯多德、奧古斯丁、牛頓等人曾在宇宙中為上帝杜撰的那個關於「第一推動」的神話,完全是虛幻的。量子宇宙學的主要預言之一是關於宇宙結構的起源。若干年前,宇宙背景輻射探測者對太空背景溫度起伏的觀察證實了這個預言。

霍金輻射理論

1973年,霍金稱自己通過計算得出結論,黑洞在形成過程中其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的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該理論提到的黑洞輻射中並不包括黑洞內部物質的任何信息,一旦這個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的所有信息就都隨之消失了,這便是所謂的「黑洞悖論」。這種說法與量子力學的相關理論出現相互矛盾之處。因為現代量子物理學認定這種物質信息是永遠不會完全消失的。

「灰洞」理論

2014年1月24日,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與黑洞有關的理論震驚物理學界,在日前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承認,「黑洞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在這篇名為「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For Black Holes」的論文中,霍金指出,由於找不到黑洞的邊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這是為了解決「防火牆」問題於新理論中設定「黑洞不存在」,其並非真不存在。黑洞的邊界又稱「視界」,經典黑洞理論認為,黑洞外的物質和輻射可以通過視界進入黑洞內部,而黑洞內的任何物質和輻射均不能穿出視界。

除了上述被大家認為神作的理論外,霍金近年來也大膽預測了很多令人震驚的理論:

外星人論

史蒂芬·霍金在美國探索頻道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紀錄片「跟隨史蒂芬·霍金進入宇宙」中說,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類不應主動尋找他們,應盡一切努力避免與他們接觸,從而避免黑暗森林打擊!(劉慈欣三體中所提到的理論)

霍金認為,鑑於外星人可能將地球資源洗劫一空然後揚長而去,人類主動尋求與他們接觸「有些太冒險」。「如果外星人拜訪我們,我認為結果可能與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當年踏足美洲大陸類似。那對當地印第安人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星際移民論

霍金在2010年8月接受美國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200年內會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霍金表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霍金說:「人類已經步入越來越危險的時期,我們已經歷了多次事關生死的事件。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正在一點點掠奪地球資源,人類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不能將賭注放在一個星球上。」

正如他的子女們說的那樣:「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將會持續影響這個世界多年,他堅韌不拔的勇氣、他的幽默感激勵了世界各地的人們, 他說過,「如果它不是你所愛的人的家,那它就不是宇宙」。

相關焦點

  •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史蒂芬·霍金(資料圖)海外網3月14日電 據美國《時代周刊》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 史蒂芬·霍金去世 曾提出黑洞蒸發理論
    史蒂芬·霍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 本網綜合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著有《時間簡史》等書。
  • 為解釋複雜物理理論 史蒂芬·霍金將主演電影
    六月二十一日下午,著名宇宙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北京舉行科技發展答詢會,與眾多大學生進行對話,並與提問的學生合影留念。   中新網10月15日電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將主演一部解釋複雜理論的電影——《超越地平線》。
  • 史蒂芬·霍金去世 其傳記片《萬物理論》獲奧斯卡
    史蒂芬·霍金霍金出席英國電影學院獎年輕的霍金《萬物理論》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其家人確認了這一消息2014年詹姆斯·馬什執導了霍金傳記片《萬物理論》,飾演霍金的埃迪·雷德梅恩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榮譽,霍金出席了2015年的英國電影學院獎。
  • 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親密的朋友揭示了大爆炸理論的最後合作
    史蒂芬·霍金的親密朋友兼同事託馬斯·赫託格坦率地談到了他與已故理論物理學家的最後合作,後者於今年3月去世。Hertog教授是與史蒂芬·霍金合著的關於宇宙起源的研究論文的最後一個人。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篇研究論文研究了宇宙的起源。今年4月,兩位物理學家發表了這篇開創性的論文,不到一個月前霍金就去世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激發了科學家們的想像力。
  • 史蒂芬·霍金的追悼會歡迎「時間旅行者」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於今年三月去世,而他的骨灰將於6月葬在西敏寺(又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最後一次展示這位偉大科學家的智慧和對物理學領域的貢獻的儀式上,似乎「時間旅行者」已出現在客人名單上。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霍金教授已經去世。
  • 一代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3月14日中午消息,據多家英國媒體報導
  •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21歲時不幸患病,身體嚴重變形,僅三根手指可以活動;43歲因肺炎做手術,又喪失語音能力。醫生斷言,他僅能活2年。但他卻已樂觀的心態對抗病魔逾50年!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
  • 史蒂芬·霍金——他屬於星辰宇宙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歲。
  • 史蒂芬·霍金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其代表作包括《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每天了解一個人——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身殘志堅——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我注意過,即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之前都會左右看。
  • 史蒂芬·霍金: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江山後繼有代才人出
    史蒂芬·霍金在1964年準備與他第一任妻子簡結婚時,醫生認為他很難活過兩三年。真 愛Someone says that life is short, but there are a lot to learn. A life is like a series of isolated moments.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留下巨大遺憾:人類無法驗證他的理論
    今天,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世長辭,這一消息瞬間點燃社交網絡,大家在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同時,也回顧這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於人類探索世界的貢獻,然而,不少人卻也發現,家喻戶曉的霍金教授,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 史蒂芬·霍金去世,仰望星空的人成為了星空
    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家人發表聲明,證實霍金在位於英格蘭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 他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稱: 「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卓越的人,他的工作成功將會在未來許多年繼續存在下去。他的勇氣和堅持以及他的天才與幽默鼓舞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英國BBC等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到底厲害在哪?
  • 屬於星辰宇宙的人類——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霍金提出黑洞新理論
    早報訊7月21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舉行的「第17屆國際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大會」上,向學術界宣布了他對黑洞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認為,黑洞不會將進入其邊界的物體的信息淹沒,反而會將這些信息「撕碎」後釋放出去。該理論的提出,說明霍金推翻了30年前他自己提出的「黑洞悖論」。
  • 紀念丨史蒂芬·霍金去世,仰望星空的人,成為了星空
    據中國新聞網14日轉引外媒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家人已經確認這一消息。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史蒂芬·霍金的生平
    2002年,第二次來中國,在北京、杭州作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科普報告,向公眾闡釋他的關於天體演化的「M理論」。霍金亦試圖通過通俗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國及美國發表演說,他90年代曾兩次到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