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親密的朋友揭示了大爆炸理論的最後合作

2020-12-04 百家號

史蒂芬·霍金的親密朋友兼同事託馬斯·赫託格坦率地談到了他與已故理論物理學家的最後合作,後者於今年3月去世。

Hertog教授是與史蒂芬·霍金合著的關於宇宙起源的研究論文的最後一個人。

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篇研究論文研究了宇宙的起源。

今年4月,兩位物理學家發表了這篇開創性的論文,不到一個月前霍金就去世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激發了科學家們的想像力。

霍金教授的助手已與《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談了他的最終作品《從永恆的宇宙膨脹中平穩退出》(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

他說:「我看過一些新聞報導,把我們的聯合工作稱為『霍金的大爆炸理論』。」

「這是可以理解的,我感謝我已故的朋友和導師。」

「從永恆的宇宙膨脹中平穩地退出」是關於宇宙起源的另一種理論,回到了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

據Hertog教授說,大約140億年前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特殊」事件,而這篇論文試圖弄清楚它到底是什麼。

他說:「宇宙學的歷史是如何展開的,自然界的規律是如何產生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宇宙的走向。」

Thomas Hertog教授參與了《宇宙大爆炸》的研究。

「自然法則不是某種柏拉圖式的概念,是現實之外的。隨著宇宙的膨脹和冷卻,它們已經出現了,而這一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宇宙大爆炸的精確物理條件。

「現在,我們發現自己身處的宇宙似乎非常微妙地調整,以適應複雜和生命的出現。」

這種微調可以追溯到大約140億年前的大爆炸。

「所以在最初的時刻,一定發生了非常特別的事情。我們想知道它是什麼。

論文中提出的主要理論認為,宇宙是一個比以前認為的更簡單、更有限的系統。

史蒂芬·霍金教授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

直到現在,科學家們相信永恆的通貨膨脹,它聲稱許多不同的宇宙從大爆炸中誕生——所謂的多元宇宙。

但是Hertog教授和霍金教授卻提出了一個更可預測的多元宇宙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替代宇宙的數量要小得多。

Hertog教授說,他的理論可能是膨脹模型的可能完成。

他說:「這解釋了宇宙膨脹是如何開始的。早期宇宙的膨脹解決了一些主要的謎題,比如宇宙為什麼是大的和統一的,而不是完全一致的。

「膨脹的答案是,近乎均勻性的原因是早期宇宙中暴漲的量子漲落。」

「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些膨脹的波動的跡象,在大爆炸的餘輝中出現微小的變化——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只有38萬年的時候發出。」

「這些變化形成了星系的形成。」

本文來自網際網路,僅代表他人看法,未經證實之前以官網發布信息為準!!!

相關焦點

  • 霍金最終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圖片:BBC, Illus.: T.Reyes在霍金去世前,提交了一篇論文,提出他關於宇宙起源的最終理論,5月2日發表了這篇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大爆炸理論,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宇宙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以及宇宙是如何演化的。
  • 史蒂芬·霍金去世 其傳記片《萬物理論》獲奧斯卡
    史蒂芬·霍金霍金出席英國電影學院獎年輕的霍金《萬物理論》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其家人確認了這一消息1988年,霍金出版了第一本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全球引發熱議,該書售出了千萬冊,是史上最暢銷的科學書籍之一。2014年詹姆斯·馬什執導了霍金傳記片《萬物理論》,飾演霍金的埃迪·雷德梅恩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榮譽,霍金出席了2015年的英國電影學院獎。
  • 史蒂芬·霍金的那些著名理論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他的父親弗蘭克與母親伊莎貝爾都就讀於牛津大學,後來霍金也選擇了就讀牛津。霍金曾經有過兩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指出,如果廣義相對論是普遍有效的,而宇宙間的物質分布滿足非常一般的條件,那麼宇宙時空中一定存在一些奇點。在奇點處經典物理的定律失效。人們通常談論的奇點是宇宙產生元初的大爆炸奇點和黑洞中的奇點。愛因斯坦早先否認過奇點的存在,他甚至還寫過論文以論證黑洞的不可能性。霍金和彭羅斯的奇性定理表明了對引力的量子化是不可避免的。
  • 為解釋複雜物理理論 史蒂芬·霍金將主演電影
    中新網10月15日電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將主演一部解釋複雜理論的電影——《超越地平線》。
  • 什麼是大爆炸理論?大爆炸理論是怎樣發現的?大爆炸理論有何缺陷
    宇宙發展最著名、被廣泛接受的模型之一是大爆炸理論。那麼,什麼是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怎樣發現的?大爆炸理論有何意義?大爆炸理論有何缺陷?我將在下面做詳細回答。雖然大爆炸理論眾所周知,但它也被廣泛誤解。關於這個理論的一個常見誤解是,它描述了宇宙的起源。這不太正確。
  • 珍念,霍金與比利時科學家發表宇宙大爆炸的最終理論
    ▲史蒂芬·霍金據美國物理學網日前消息稱,《高能物理學報》(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5月2日刊發了一篇研究論文,詳細闡述了已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與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的託馬斯·赫託格(Thomas Hertog)教授合作完成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最終理論
  • 根本沒有宇宙大爆炸?科學家:大爆炸理論的漏洞越來越多
    對於喜歡天文物理的朋友來說,宇宙大爆炸是一個經典的概念,它向我們解釋了宇宙的本源。「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空無一物,只有一個奇點。在138億年前的時候,這個奇點發生了爆炸,釋放出了大量密集的中子和電子,形成了最初的宇宙物質。
  • 根本沒有宇宙大爆炸?科學家:大爆炸理論的漏洞越來越多
    對於喜歡天文物理的朋友來說,宇宙大爆炸是一個經典的概念,它向我們解釋了宇宙的本源。「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空無一物,只有一個奇點。在138億年前的時候,這個奇點發生了爆炸,釋放出了大量密集的中子和電子,形成了最初的宇宙物質。
  • 霍金的最後理論,挑戰了我們目前對宇宙的理解和大爆炸
    美國宇航局保羅和教授霍金的最後一篇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與比利時魯汶大學的託馬斯赫爾託赫教授合作,這一理論是在霍金教授去世之前提出的,並使用弦理論預測我們當前宇宙的一個更簡單的版本,與大爆炸後事件的其他理論相比。赫爾託赫教授於2017年7月在英國劍橋大學的一次會議上首次宣布了這一理論。圍繞大爆炸的現代理論,我們的當地宇宙是一個短暫的,但巨大的,爆發膨脹的結果。
  • 史蒂芬·霍金去世 曾提出黑洞蒸發理論
    史蒂芬·霍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 本網綜合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宇宙裡再見,史蒂芬·霍金
    霍金是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霍金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 批駁宇宙大爆炸理論
    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告誡基督徒:把大爆炸理論納入基督教思想,無異於將木馬運進特洛伊城牆內。這麼說是因為:接受大爆炸理論就必須接受一連串與聖經根本無法相容的事件 [如:地球出現於太陽之後,而非於太陽之先——參見「兩種世界觀的衝突」和「若太陽不是到第四天才被創造,創世記一章中的『一天』如何能按字面理解?」
  • 喬治•伽莫夫:宇宙大爆炸理論
    相信很多朋友對宇宙都很好奇,今天帶大家了解下喬治•伽莫夫的宇宙觀。喬治伽莫夫是世界上頂尖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他是宇宙大爆炸學說的創立者,也是第一個用密碼學來解釋DNA的科學家。在1934年的時候,伽莫夫來到了美國,在美國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理論就是說宇宙最開始就是一個高溫、高壓、高密度的原始物資,溫度超過幾十億度。後來突然之間宇宙爆炸了,然後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就逐漸下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星系,太陽,地球這些天體。
  • 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次演講
    據BBC、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與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並提出霍金輻射理論,為現代物理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但他憑藉驚人的才華在輪椅上完成了人類最為壯闊的探索和想像。僅以本文緬懷史蒂芬·霍金。
  • 宇宙大爆炸理論有哪些證據,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又是什麼?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目前解釋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最佳理論,雖然該理論具有爭議,但還是有很多實驗數據能夠支持該理論;關於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事,是該理論禁止談論的,因為那時候時間和空間都不存在。證據二:宇宙微波輻射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預言,大爆炸至今應該還殘留著輻射,後來科學家的確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大約為2.7K,與理論預言完美吻合。
  • 你的「大爆炸理論」過時了嗎?
    要從科學角度思考宇宙起源,便無法避開一個重要的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不是所有人都能就「大爆炸」的含義達成共識,尤其時不時出現的一些言論,宣稱「大爆炸」或許根本沒有發生過。這種言論合理嗎?如果合理,「大爆炸」具體指什麼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回到100年前,也就是人類剛開始細緻觀察天空中的模糊漩渦、橢圓星雲的時候。
  • 愛因斯坦阻撓無效,宇宙大爆炸理論最終確立,觀測最終戰勝猜想
    這裡就有些人質疑「宇宙大爆炸學說」來做一點科學的說明。 圖1 宇宙大爆炸 一、廣義相對論宇宙學 廣義相對論在被科學界通過天文觀測所證實之後,科學家們最早希望把這個理論用於量子力學的研究。
  •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對哲學的重大突破
    宇宙大爆炸理論,最初是從廣義相對論裡面推導出來的一個結果。在1917年之前,在全世界的主流思想界,基本上一致的認為,宇宙是一個靜態的存在。特別是哲學界,哲學家們早就給出了一個結論,即宇宙已經存在了無限之久遠,以前是那樣的,現在也是那樣的,在之後無限的未來依然會那樣。
  • 宇宙大爆炸理論,讓哲學家靜悄悄的走開
    宇宙大爆炸理論,最初是從廣義相對論裡面推導出來的一個結果。在1917年之前,在全世界的主流思想界,基本上一致的認為,宇宙是一個靜態的存在。特別是哲學界,哲學家們早就給出了一個結論,即宇宙已經存在了無限之久遠,以前是那樣的,現在也是那樣的,在之後無限的未來依然會那樣。總之,在整個哲學界來看,時空是穩定的、平衡的存在,波瀾不驚,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
  • 試圖謀權篡位的10個宇宙大爆炸理論,科學家的理論之戰2
    在這個理論中,宇宙總是在大爆炸期間開始解凍,而在此之前則一直處於一個深凍狀態。很不幸的是,這個傢伙的理論根本不可能被證明,因為我們並不能測量宇宙中的每一個原子是不是都在變重,沒有什麼不會自我改變的東西能夠作為這個理論的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