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站wenxuecity.com
據2016年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馬裡蘭州以平均家庭收入中位數75,847美元成為全美最富的州,而 密西西比州則以平均家庭收入40,593美元墊底,成為全美最窮的州。
沒錯!就是電影 《相助》 (The Help)裡的那個州――
圖片來源:Below the Line
上世紀60年代初的密西西比州,因種族制度而令人倍感窒息;如今的它以超過22%的貧困比在美國50個州裡墊底。
全美貧困率為15%,密州為22%,在Delta的絕大部分地區地區,這一數字基本保持在30%-40%。
活動板房裡的單身母親
Otibehia Allen是生活在密西西比州Delta郡的一位單親媽媽。她住在當地與世隔絕的貧困社區裡,一間 出租的活動板房 (Mobile Home)就是她的家。
這裡是她長大的地方,陪伴她成長的是種著棉花和大豆的農田。
單親媽媽Allen。圖片來源:DailyMail
夏天的密西西比 熱得像蒸桑拿一般,板房裡的空調已經壞掉了。晚上實在熱得受不了,Allen和5個孩子會在親戚和朋友那裡蹭上一晚上。其他時候,就開著電扇,睡在拖車裡。
Allen的活動板房裡有兩間臥室,兒子們睡一間,女兒們睡一間。她只能睡沙發。
圖片來源:DailyMail
Allen有工作,是當地一家診所裡的 數據錄入員 和 運輸調度員 , 每周工作30小時,領著 剛剛超過最低工資標準 的薪水。
她沒車,當地的 公共運輸 又極為不發達。為了採購,Allen經常付給別人 車費 載自己一程,一般是20美金。每次去的時候,Allen都會買很多便宜的生活用品。沒辦法,因為像Piggly Wiggly這樣的超市離家很遠。
Allen 和孩子們。圖片來源:DailyMail
「靠一個人撫養5個孩子很難」,Allen強忍淚水說道。「的確,沒人逼著我生下他們,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這就意味著我要對我的孩子負責」。
她的5個孩子,最小的9歲,最大的14歲,均有醫療補助。幾個月前,她剛剛加了薪水,每小時加了40美分,剛好能彌補之前失去的醫療補助。
Allen的後背和胳膊一直在疼,因為沒錢,也沒去看醫生。剛剛 夠孩子和她填飽肚子 的薪水,哪裡有錢看病。
在這裡,工作機會稀缺,學校為資金髮愁。成千上萬的家庭靠領取政府救濟生活。
幾十年來,持續的貧困一直困擾著Delta,部分原因是政府不願意將資金投入社區。
兒科醫生的無奈
Barbara Ricks。 圖片來源:DailyMail
49歲的兒科醫生Barbara Ricks出生在Delta。一家人靠 領政府的食物券 過活。她加入了Head Start項目,用 獎學金 和 兼職 完成了學業。
1999年起,她開始在Greenville市從事醫學方面的工作,那是Delta最大的城市,有3.15萬人口。
Ricks說,她的病人中, 有95%的人 都依靠醫療補助。其中一些人都是來自40-50英裡以外的農村社區,那裡醫療條件落後,離家近的診所很少。
根據多年來的行醫經驗,她說通常來自經濟狀況穩定的病人身體狀況要比生活在貧困家庭的人好得多。這些人都是患有 肥胖症、糖尿病 以及一些 心理壓力 疾病。
Ricks說: 「貧窮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醫學問題。這些孩子有太多的苦難要克服。儘管目前來看還不盡人意,但不能坐以待斃。」
這裡的貧窮,令甘迺迪總統震撼
50年前,時任紐約州的參議員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和賓州參議員克拉克 (Joe Clark) 一行人曾來到Delta走訪,眼前看到的儘是搖搖欲墜的房屋和飢餓的孩子。
圖片來源: Jim Lucas Photography
Curtis Wilkie是負責報導此次事件的記者,他來自當地一家名為Clarkdale Press Register的報社。
關於那次訪問的場景,他回憶道,記得在其中一站,有個小嬰兒穿著髒髒的紙尿布,就這樣在地上爬來爬去,吃著地上髒兮兮的穀米。眼前的場景令甘迺迪震撼。他跪在嬰兒旁邊,一個字都沒說,只是摸摸孩子的臉頰和額頭。
圖片來源: Jim Lucas Photography
民主黨曾發起過 惠及當地貧困人群的食物補助 和 學前教育計劃, 但遭到當地保守派強烈反對,因為這些 惠及非裔兒童的計劃 威脅到了 白人 和 支持種族隔離團體 的利益。
Wilkie表示,這次訪問對甘迺迪的影響很大。看到地上的孩子,甘迺迪的眼睛裡充滿了淚水。「回到華盛頓後,他毅然決然地成為了一名致力於消除貧窮的鬥士。
1968年,羅伯特甘迺迪競選美國總統,本以為密西西比州能在他入住白宮後摘掉貧困的帽子,但一切都在他被暗殺後戛然而止。
密西西比州第二任期的州長名叫 Phil Bryant,於1954年出生在Delta的一個藍領家庭。
圖片來源:nydailynews.com
他經常把 「不希望人們過度依賴政府」 這句話掛在嘴邊。在他任期內,密州成為拒絕擴大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的19個州中的一個。 Bryant是川普的支持者,他認為創造就業機會是打敗貧窮的最好辦法。
自他成為州長之後,密州成功吸引了兩家大型輪胎製造商在這裡建廠,但沒有任何一家選擇健在Delta。
儘管和過去50年相比,這裡的就業機會有所增加,但Delta地區仍舊摘不掉貧窮的帽子,依舊是美國最貧窮的地區。
Marian Wright曾是密西西比州一位年輕的民權律師,1967年甘迺迪和克拉克的訪問,她也在場。1973年,她創立了 兒童防禦基金(Children’s Defense Fund) , 倡導為窮人提供社會服務的國家組織。
最近,她回到密西西比,想多了解一些窮人的生活。她很擔心川普上臺後,政府會砍掉一些專為窮人提供的社會服務資金。如果是這樣,貧困將加劇。
這是美國的另一個世界
日漸拉大的貧富差距使得中產階級不斷萎縮,佔總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擁有的財富已和佔人口90%的家庭不相上下。
有人說,美國是現代文明的「火車頭」民主、平等、自由。 靠移民建立起來的年輕國家因為趕上了工業時代的末班車,又撿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大便宜,所以腰包鼓了。
在這之後,美國搞科技、搞經濟,成了今天人口中的超級大國僅華爾街和矽谷兩樣東西就能改變世界。但殊不知財富鴻溝硬是將這個「橄欖形」社會抻成了「沙漏型」社會。
圖片來源:今日中國
有人說,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是造成貧富差距的主因;但經濟全球化並非只有美國,為何它的貧富差距最大。
曾有分析家在三方面指出原因:首先在經濟制度方面,過度強調放鬆管制和嫌貧愛富的稅收制度是罪魁禍首;其次,在政治制度方面,富人利己政治不得不說,作為有錢人的遊戲,富人總會利用其資本優勢來裹挾政府,為自己所在階層謀取利益。此外教育體製成了美國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重要原因。
不患寡!患不均!
你不知我尚待解決溫飽的苦楚,我不懂你的詩和遠方的爛漫,這又如何維繫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 在開掛的印度,瑜伽有著非常特殊的用處 》
《別總是嘲笑這個國家,因為它的存在,中國已沒有退路!》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讓中國變成了救世主?
這些下水道裡,藏著的是這些城市的良心!(原創視頻首發)
最扎心的判決!一位母親被開了5張罰單,判決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在這件事上日本竟然比中國還要痴迷,很多細節超越你想像!
內容合作、商務品牌請聯繫牛小財 ID:niux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