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因為弗洛伊德之死,多地掀起聲勢浩大的抗議,在美國可看到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這場抗議「種族歧視」的運動,實質是「階級分化」導致的結果。美國底層民眾借這次抗議宣洩對社會,對國家的不滿!
美國的貧富差距懸殊,貧富的差距導致了教育的差距,美國的大學、美國的私立中學(教育資源甩公立學校幾條街),學費高昂,是許多家庭所無法承受的。在美國,不要相信「努力可改變命運」,在美國只要你父母有錢有勢,你就能上一個好大學。
教育的差距導致了工作的差距,導致了貧富差距。如此惡性循環。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比如黑人階級,經過百年努力,仍然與白人有相當大的差距,且差距正逐步拉大!「種族歧視」只不過是美國「階級分化」的一個縮影。
「美國夢」對於如今的美國只不過是一個笑話。川普,這樣一個毫無政治經驗的商人,一個建議「喝消毒液治療新冠」的人,正是發現了美國社會巨大問題,以此為競選中心,獲得了大量底層人民的支持,才當上美國總統。然而他當選後,並沒有兌現諾言。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曾表示「在中國最富的一百個人無法撼動中央政治局的一個決定,而在美國最富的五十個人即可左右白宮」
2010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對公司的捐款對團體的捐款對競選的捐款不設上限,隨後在201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又裁定個人競選也不設上限。對此,張教授表示「我想這個後來連美國一個已故的極右翼的參議員麥克恩也看不下去,他當時這樣說「美國今後將醜聞不斷」」。
數以千計的說客,平均每位國會議員有超過20名的說客,讓立法過程變得冗長複雜,讓特殊利益團體更有機會參與其中。美國的國會,美國的白宮逐漸成為富人統治國家的工具,美國白宮總是會有幾個有華爾街背景的官員。
資本主義的國家很像一個封建社會,一開始,一個王朝從破碎中成立,貧富差距很小,地權平均,對每個人來說,機會均等,「美國夢」是客觀存在的。然後,經過土地兼併,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階級分化逐漸嚴重。最後,矛盾爆發,農民起義推翻王朝(對應金融危機),國家社會破碎,然後,一個新王朝從破碎中崛起,如此循環往復。
如今美國的政客,為尋求競選資金,抱富人大腿,以富人利益為中心制定政策法律。最諷刺的是,美國政客到處以「人權,民主」的大旗,幹預他國內政,發動戰爭,為軍火商謀求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