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各地災難似乎尤其多,疫情、蝗災、大火、洪水紛紛找上門來,多地爆發的洪澇災害成為2020年的年度記憶之一。據香港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過去的60年期間,中國沿海地區登陸的熱帶氣旋(颱風等)的平均移動速度下降了11%。氣象學家認為,正是由於熱帶氣旋移動速度放緩,未來將導致沿海地區面臨更大的洪水風險。
在1990年以後,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熱帶氣旋移動速度較慢,而且出現的頻率也增加了許多。
對此,研究小組對406個熱帶氣旋進行了分析,其共同點是這些熱帶氣旋均登陸中國海岸超過兩天之久,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研究發現,這些熱帶氣旋移動速度與之前相比下降了11%。同時,406個熱帶氣旋還給當地帶來了降雨量的變化。在過去60年裡,受颱風等天氣產生的降雨量從187毫米增加到223毫米,上升18%。即熱帶氣旋導致的極端降水有所增加。
通過統計分析,該小組發現了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與其當地降雨量之間的負相關關係。數據顯示,快速熱帶氣旋中移動速度為每小時25公裡或以上的,本地平均雨量為80.5毫米,而緩慢熱帶氣旋中移動速度為每小時15公裡或以下的,本地平均雨量為99.1毫米。所以,一個熱帶氣旋在特定地區所帶來的總降雨量與降雨強度成正比,與移動速度成反比。
此外,氣候學家還進一步探討了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是如何對珠江三角洲總降雨量產生影響的。在過去的60年裡,影響珠江三角洲的熱帶氣旋中,移動緩慢的熱帶氣旋逐年增加,從而導致日平均降雨量也不斷上升。尤其是在1990年以後,其中有3次降雨量超過200毫米,這說明近年來熱帶氣旋移動越來越緩慢,因此中國沿海地區發生的洪水的風險大幅度增加。
緩慢移動的熱帶氣旋自1990年以來更加頻繁,而且在本研究調查的406個熱帶氣旋中,有82個對香港造成了直接影響。所以未來香港可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防洪形勢。
雖然這一發現並不是個好消息,但在了解降雨量變多的原因之後,更有助於對飽受洪水威脅的沿海地區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洪水管理和預防策略。
參考資料:Yangchen Lai et al. Greater flood risks in response to slowdown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coast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