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獎勵大會獲獎人薛其坤:將一生奉獻給量子科研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薛其坤

獲獎感言

作為一名從事量子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能獲得如此崇高的榮譽,我感到非常自豪。這個獎雖然是給我的,也是對我們整個團隊工作的認可。沒有國家的發展,就沒有我們科學家走向世界科學舞臺的機會。我也希望通過這個獎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科學、獻身科學,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做貢獻,你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2017年,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啟動建設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以更大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更靈活的科技體制、機制和人才引進政策,全力支持科學家們聚焦前沿尖端領域開展研究,大膽創新。

這批新型研發機構中,就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出任量子院首任院長。

當時,成功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取得「諾獎級」科研成果的薛其坤正帶領科研團隊朝著更高的研究目標進發,加上在清華大學擔任分管科研工作,薛其坤的工作量已近飽和。但接到組建研究院的召喚後,他義無反顧接受了任務。「我是做量子科學研究的,知道它對於未來信息技術會有革命性的推進,北京能成立這個研究機構,高瞻遠矚,意義重大,我願意竭盡所能。」薛其坤說。

薛其坤正帶領學生開展科研試驗

成立之初,量子院缺場地、缺人、缺設備。薛其坤拿出了做科研的果敢堅決,迅速組建行政服務團隊,逐一「破局」。他們在中關村軟體園找到了一處寫字樓,然後迅速啟動實驗室改造。寫字樓變成實驗室,可不是簡單的居家裝修。量子實驗所用的精密儀器對環境振動有極高的要求,必須要隔音隔振;實驗儀器的電壓、功率需要專門的變壓設備;還需要建設專門的水淨化系統和汙水處理系統……從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外貌不變的寫字樓幾乎換了「心」。每到建設的關鍵節點,薛其坤都會趕到現場,統籌調度,鼓勵大家爭分奪秒。

他深知,量子信息科學是前沿學科,還有大量未知領域,國外科研機構也在全力探索。北京量子院的建設與發展,時不我待!

實驗室加快建設,優秀科研人員的引進也在全速推進。很多關鍵領域的學術帶頭人,薛其坤都要親自面試。他們在國外,有時差。沒關係,薛其坤可以等到半夜跟他們交流,一直聊到東方既白、晨曦微露。他告訴科研人員:在中國,在北京,有產出科研成果的最佳沃土,他們將會取得豐碩的成績,擁有無可比擬的成就感。

薛其坤很感動,在量子院的建設中,北京市科委、市人才局、市人社局以及海澱區的各部門都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光財政資金上的支持已經將近6億人民幣。

如今,一切都在步入正軌。

薛其坤說,目前量子院的科研人員已經有120多人,其中研發領域人員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全部來自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比如日本東京大學、德國馬普研究所,以及國內的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

正在實驗室工作的薛其坤

實驗設備方面,器件加工平臺、綜合測試平臺的儀器設備大部分已經到位,設備價值3億元左右。這意味著量子院技術支撐平臺到位了,「如果說我們要做一道大餐,現在廚具已經就位!」薛其坤說,此外超導量子計算實驗室也已經基本搭建完畢,量子物態實驗室、量子通訊和量子精密測量實驗室都在穩步建設,今年估計還有五六個實驗室要完成組建。

他相信,量子院已經「坐」上了開往科研春天的地鐵。

全力推進量子院建設的同時,薛其坤並沒有放下自己的科研。去年,他帶領的團隊又取得了一項重磅科研成果——發現了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全新材料,將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觀測溫度提高了足足1000倍。這將在未來電子元器件中發揮特殊的作用,可用於製備低能耗的高速電子器件、探索拓撲量子效應等。

他說,自己已經決心將一生奉獻給量子科研的事業。

在清華大學物理樓,一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辦公室,薛其坤就在這裡辦公。他的面前有兩塊電腦顯示屏,顯示最多的就是各項科研的進度、當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以及各種學術論文。附近不遠處就是他的實驗室。只要沒有會議、沒有離校出差,學生肯定能在辦公室或者實驗室找到薛其坤,隨時請教。他樂於跟年輕人交流,「科技創新對於國家實現現代化至關重要,要把最優秀的年輕人留在科技創新上,讓他們感受到創新的樂趣。」薛其坤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

編輯:王雯淼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北京科技獎勵大會獲獎人薛其坤:將一生奉獻給量子科研
    我也希望通過這個獎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科學、獻身科學,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做貢獻,你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2017年,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啟動建設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以更大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更靈活的科技體制、機制和人才引進政策,全力支持科學家們聚焦前沿尖端領域開展研究,大膽創新。這批新型研發機構中,就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舉行 薛其坤胡偉武榮獲北京科技最高獎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舉行。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薛其坤胡偉武獲北京科技最高獎
    龍芯中科供圖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首次頒發「人物獎」;獎金標準調整,最高獎300萬元/人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與計算機領域專家、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首次頒發人物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9月10日)舉行。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等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薛其坤、胡偉武獲最高獎!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全名單公布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每到建設的關鍵節點,薛其坤都會趕到現場,統籌調度,鼓勵大家爭分奪秒。  他深知,量子信息科學是前沿學科,還有大量未知領域,國外科研機構也在全力探索。北京量子院的建設與發展,時不我待!
  • 薛其坤、胡偉武,兩位頂尖科學家獲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11人獲北京科技獎人物獎
    本報訊(記者 雷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天召開,頒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其中包括首屆三項人物獎,並為154項獲獎項目頒獎。去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三個人物獎項。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 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陳杭)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
  • 薛其坤獲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首次實驗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9月10日)舉行。
  • 薛其坤獲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首次實驗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9月10日)舉行。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與計算機領域專家、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按照最新調整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獎金為每人300萬元。今年63歲的薛其坤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實驗物理學家。
  • 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生物醫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全球科學家薛其坤因在實驗上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而獲得該獎項今年的「復旦—中植科學獎」是第五屆授予物理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頒獎典禮將於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受疫情影響國外獲獎人或需線上出席典禮)每位獲獎者將獲得證書與獎盃並共享由中植企業集團捐贈的稅前300萬人民幣獎金薛其坤
  • 薛其坤——給中央政治局講量子科技的院士
    這次給中央政治局講解量子科技的薛其坤則實現了量子科技領域一項基礎研究的突破。2020年2月,菲列茲·倫敦獎評獎委員會宣布,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將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Vinokur博士和德國馬普學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所的Steglich教授。
  • 鄭韶輝: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將加大粵港澳量子科技的投入力度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南方科技大學網站上了解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正式於2020年11月接棒陳十一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薛其坤、盧煜明獲獎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薛其坤、盧煜明獲獎來源:新華網 2016-9-19 閻冬  歷經一年半的嚴格提名、篩選和評審,中國首個由大陸企業家、科學家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大獎——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並正式揭曉獲獎科學家名單。「物質科學獎」由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得,「生命科學獎」則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獲得。
  • 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得者薛其坤:為國家謀科學,為人民謀幸福...
    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增設了人物獎,即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為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是北京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榮膺了這一獎項。
  • 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網站「現任領導」欄目更新,顯示薛其坤已於今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公開簡歷顯示,他此前擔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於子青)薛其坤同志簡歷薛其坤,男,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
  • 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得者薛其坤:為國家謀科學,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增設了人物獎,即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為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是北京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榮膺了這一獎項。
  • 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 粵港澳量子科技資金投入力度大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南方科技大學網站上了解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正式於2020年11月接棒陳十一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頒發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並為154項獲獎項目頒獎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薛其坤出任南科大校長粵港澳量子科技資金投入力度大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正式於2020年11月接棒陳十一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今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集體學習。薛其坤就如何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進行了講解,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薛其坤在談到量子革命時曾表示:「量子效應的發現和應用,給信息技術帶來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全球網際網路將從電子時代跨越到量子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