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聯合發現,減少甲硫氨酸可延壽10年,實驗登上《科學》

2020-09-09 時光派

本文作者:亞利桑那大學碩士@ 馬猴

現在最有效的抗衰老手段到底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你問十個抗衰老專家,大概九個人都會回答你一句&34;,剩下那位,可能是偽裝成專家的微商。

上圖出自Sinclair教授的新書《可不可以不變老》;下圖源自時光派過往推文

少吃的&34;叫做熱量限制(CR),是一種看起來就沒有技術含量,但是實驗數據又極其優秀的抗衰老策略[1]。你能想像,至今沒能弄明白這種&34;延壽手段的作用機制,對於每天都想著研發新藥的科學家們來說是一件多沒面子的事嗎?

近期,北大和清華的科學家們展開了強強聯合,利用一種超尖端的實驗技術,再次向熱量限制的延壽原理之謎發起了挑戰。這項研究最終刊登在了頂級科研期刊《Science》子刊上[2],實驗的結果相當具有顛覆性,並且暗示著一種長期以來都被忽視的物質,或許馬上就要重新返回抗衰老的主戰場。

這項研究於2020年8月5日發表在科研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研究人員首先利用一種改良過的微流技術,以前所未有的精細度,觀察了熱量限制對酵母菌這一經典衰老研究模型的影響。除了壽命大幅延長這種理所應當的結果外,數據還顯示,熱量限制極大幅度的降低了酵母菌體內的甲硫氨酸(也叫蛋氨酸)水平。

熱量限制大幅降低了酵母菌體內甲硫氨酸水平

甲硫氨酸水平下降的原因,並不是簡單的攝入不足,而是熱量限制直接有針對性的抑制了酵母菌體內整條甲硫氨酸合成路徑,從必要的生物合成酶,到生產甲硫氨酸所需要的轉運蛋白,這些關鍵元件的表達水平全都出現了大幅下調。

酵母菌在進行熱量限制後,體內合成甲硫氨酸所必須的多種蛋白水平都出現了下降

更酷的是,當研究人員給熱量限制中的酵母菌進行甲硫氨酸補充後,熱量限制帶來的延壽效果竟然直接憑空消失了。即使研究人員把甲硫氨酸的補充濃度提升到正常值的十倍,甲硫氨酸也只會不偏不倚的抹消掉熱量限制給酵母菌帶去的&34;壽命,絕不進一步導致折壽,更不對沒在進行熱量限制的酵母菌壽命構成任何影響。

補充甲硫氨酸,會消除熱量限制的延壽效果

這簡直就是在說,熱量限制能夠延壽的關鍵,很有可能就是它消除了生物體內的甲硫氨酸。為了證實這件事,研究人員又對酵母菌進行了一系列基因敲除實驗,發現甲硫氨酸上遊合成中任何一個關鍵酶的缺失,都可以直接延長酵母菌的壽命。謹慎的研究人員又去調查了數百種會導致酵母菌延壽的基因變異,發現它們幾乎全都和甲硫氨酸有關。

幾乎敲除任何一個負責甲硫氨酸合成的基因,都能使酵母菌長壽

沒有甲硫氨酸就是長壽的關鍵,石錘了。

沒有甲硫氨酸,對長壽很重要。

除了甲硫氨酸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想通過熱量限制延壽,必須還要同時提升蛋白酶體的活性。

蛋白酶體是生物體內負責清除、回收異常蛋白質的&34;,實驗數據顯示,熱量限制會大幅上調酵母菌體內Rpn4基因的表達,這種基因直接關係著蛋白酶體的活性,一旦這個基因被敲除,熱量限制將不再擁有任何延壽效果。


蛋白酶體的活性,是熱量限制延壽效果的關鍵。

時光派點評

這項研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相當&34;的信息,比如,想要長壽,降低體內的甲硫氨酸水平或許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我們需要減少甲硫氨酸的攝入,牛、羊、豬、禽和蛋類都含有大量的甲硫氨酸[3],因此我們可能需要嚴肅的考慮使用植物蛋白作為替換;另一方面,我們或許可以重新重視起甘氨酸這種抗衰老物質,雖然該物質目前相對缺乏深入的研究[5],但是不少實驗數據都顯示它能夠有效地清除生物體內的甲硫氨酸[4]

然後就是提升蛋白酶體活性這件事,這項研究數據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細節。在熱量限制開始以後,酵母菌體內的蛋白酶和活性都會在初始的一段時間內大幅攀升,然後看是慢慢跌落,最終回到基線附近,說明整套系統裡存在一個負反饋機制,那麼如果我們想要最大化熱量限制的延壽效果,間歇性的進行,或許會比持續的熱量限制更加有效


蛋白酶體的活性會在熱量限制開始後的一小段時間內達到峰值,之後便會慢慢降低。

當然這都是基於一個酵母菌實驗的個人發散,還請各位讀者理性看待和討論。

*註:在酵母菌模型中,研究人員通常會使用&34;這一策略來模仿&34;,目前學術界認為對於酵母菌而言,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同。本文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全文使用了&34;一詞代指&34;。

如果你看完文章有任何疑問,歡迎評論區提問,我們會為您一一解答

歡迎關注【時光派】,了解更多抗衰老知識

相關焦點

  • 文獻精讀 甲硫氨酸代謝通過表觀遺傳重編程調節輔助細胞反應
    這篇文章闡明甲硫氨酸是影響CD4+ T輔助(Th)細胞表觀遺傳重編程的關鍵營養素。利用代謝組學發現,甲硫氨酸被激活的T細胞迅速吸收作為通用甲基供體S -腺苷-甲硫氨酸(SAM)生物合成的主要底物。在T細胞中,甲硫氨酸是維持細胞內SAM所必需的。甲硫氨酸的限制減少了影響Th17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產生的關鍵基因啟動子區域的 H3K4me3水平。
  • Science 甲硫氨酸的化學選擇性標記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Science上最新發表的文章,通訊作者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的Chris Chang教授,該組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是致力於發展化學生物學的技術
  • 固氮酶樣酶系統催化產生甲硫氨酸、乙烯和甲烷
    固氮酶樣酶系統催化產生甲硫氨酸、乙烯和甲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8 17:25:49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F.
  • Biochemistry | 浙江大學林世賢課題組綜述甲硫氨酸的化學選擇性修飾方法
    直到最近,活性低的甲硫氨酸才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當前,實現甲硫氨酸的化學選擇性修飾主要包括三種方法。1)烷基化試劑    甲硫氨酸是唯一可在酸性條件下發生烷基化反應的天然胺基酸。因此,基於該特點,在酸性條件下,利用特定的烷基化試劑可實現甲硫氨酸的選擇性修飾。
  • 清華在丘賽慘敗北大,引丘成桐怒斥?北大數學這麼強,還得謝清華
    北大清華冠軍之家10月13日,網傳「數學家丘成桐批評清華大學在2020年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慘敗」!甚至有人爆出了的聊天截圖。但是,即便清華數學已經進步非常大,這些年比著北大還是差一步。「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是以丘老的名字命名的,我們就拿它每年的競賽結果來對比。
  • 清華北大學者「搶發論文」風波:北大認定張生家違反道德規範
    到底有沒有「三條協議」9月14日,張生家以通訊作者身份,以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為研究單位,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科學通報》(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上,在線發表了標題為《磁遺傳學:使用磁受體蛋白,用磁刺激手段遠距離非侵入地激活神經元的活性》(Magnetogenetics
  • 喝王老吉能延壽10%?專家:對大鼠實驗結果需謹慎解釋分析
    在最近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上,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國家863計劃研究結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這一言論引起了激烈討論,喝涼茶果真能延長壽命嗎?  對於李楚源所稱「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12月6日晚,王老吉方面回應稱,這一結論是通過對576隻大鼠樣本為期2年的安全性實驗中得出的。
  • 清華停止搶發論文作者入職 曾陷與北大搶發之爭
    2015年11月03日 03:13 來源:北京青年報 至於昨天有媒體報導的北大調查結果,北大宣傳部未予承認。  9月15日,《科學通報》(英文版,由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合辦)發表了一篇題為《磁遺傳學:使用磁受體蛋白,用磁刺激手段遠距離非侵入地激活神經元的活性》的論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張生家。  但該論文一出即引發爭論。
  • 島津應用:應用蛋白質測序儀PPSQ-53A測定N-末端部分甲硫氨酸缺失的...
    生物體在合成蛋白質時,N-末端首位的甲硫氨酸在蛋白質加工過程中可能被酶切除。本文以蛋白質類藥物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原液為例,演示了應用蛋白質測序儀PPSQ-53A進行N-末端甲硫氨酸部分缺失的蛋白質分析的方法和結果。
  • 代謝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甲硫氨酸前體O-乙醯高絲氨酸研究獲進展
    L-甲硫氨酸是一種重要的含硫胺基酸,廣泛應用於飼料、食品、醫藥以及化妝品等領域,年需求量超過200萬噸。目前,甲硫氨酸主要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進行生產。此外,OAH還可用於其他高附加值產品如丁內酯等的生產,是一種有前途的平臺化學品。
  • 專家談喝王老吉能延壽10%:大鼠實驗結論並不一定適用於人
    12月5日,王老吉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據國家863計劃研究結果,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10%。這一說法發布後,很快遭到網友質疑項目真實性及其結論的科學性。 據《北京青年報》12月7日報導,王老吉等涼茶品牌的確曾作為實驗對象用於一項863計劃子課題。但據曾參與該項目的廣州疾控中心介紹,該中心僅做過相關大鼠實驗,不能確定「延壽」功效同樣適用於人類。
  • 秀麗隱杆線蟲延壽5倍,人類可活到400歲?
    最近,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再次獲得重大突破,南京大學攜手美國芒特迪瑟特島生物實驗室(MDI生物實驗室)和加利福尼亞州諾瓦託巴克老齡化問題研究所(Buck衰老研究所),聯合開展了一項延長秀麗隱杆線蟲壽命的研究,以此探索能夠幫助人類延長壽命的長壽因子。
  • 【學術乾貨】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2015年國際學術交流會
    2015年11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2015年11月20日,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encerfor Life Sciences)在清華主樓後廳召開年度學術討論會,邀請了全球範圍內各領域的傑出科學家在會上作研究報告,清華、北大等高校的廣大師生以及生物谷等門戶網站也受邀參與了該次會議。
  • 北大清華地壇醫院聯合開發靈敏簡單新型冠狀病毒測序手段
    MINERVA是一個簡便易行的測序建庫方法,它建立在之前發展的SHERRY方法之上,兼容新冠病人常見的臨床樣本類型,並通過特異性的富集,來獲取高覆蓋度和高深度的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MINERVA方法的基礎,是北大和清華合作團隊前不久發展的SHERRY快速建庫技術,在疫情爆發初期發表於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輕斷食可延壽!哈佛大學花費20個月,發現「挨餓」促長壽原理
    一時間,關於斷食延壽是科學還是騙局的話題,被頂上風口浪尖。支持者認為,該男子聽信大師,把節食扭曲成完全斷食,節食不背鍋。反對者認為,節食有害健康,所謂斷食延壽就是一場騙局。而最近,哈佛大學耗費2年時間,發現了「輕斷食」能夠延長壽命的原理。
  • 百名「科學探索獎」,中科院、北大、清華佔半數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的50人名單正式揭曉,加上去年的首屆50名獲獎者,2年內100名青年科學家獲得了共計3億元的獎金,每人300萬元。「大樹成長營」統計顯示,100名獲獎科學家中,中科院、北大和清華合計
  • 清華北大「搶發」論文風波:張生家回應違反學術道德的指控
    2015年9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主辦的雙周刊《科學通報》英文版發表了一篇關於動物磁遺傳受體蛋白方面的論文,通訊作者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學術帶頭人張生家。  而就在此前的8月22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燦對外公開了一封《關於清華大學張生家與北京大學謝燦關於磁感應受體蛋白項目合作中違背學術道德行為的情況說明》,請求兩校立即啟動調查阻止張生家投稿。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名單公布,請別糾結,無一人來自清華北大
    昨天,具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2020年獲獎者名單公布,分別是生命科學家獲得者張亭棟、王振義,物質科學家盧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家彭實戈。未來科學獎是於2016年1月17日在舉行的未來論壇年會正式宣布成立,發起人有李彥宏、徐小平、饒毅等企業家和科學家發起的,獎金為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0萬元,已獎勵在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等領域有卓出貢獻的科學家。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是因為清華和北大實力不行嗎?就國防來說,清華和北大是先天不足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清華北大就不行了。北大的強項是在文科專業,也同樣為國家輸送了很多人才北京大學歷史悠久,可稱之為中國第一大學。北大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大學和文化進步的風向標。
  • 發現脈衝星新天體物理現象,清華項目成果登上《自然·天文》
    發現脈衝星新天體物理現象,清華項目成果登上《自然·天文》 清華大學 劉蔚如 2020-05-12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