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新時代新步伐:科學文明地對待野生動物

2020-12-04 人民網

  對最近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學家們相繼在蝙蝠和穿山甲體內發現了相似的病毒,因此推測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正確對待野生動物成為當前全民熱議的話題。

  其實,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的疾病,並不只有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歷史上造成人類死亡數量最多的傳染病——鼠疫,就與嚙齒類動物及其身上的寄生蟲鼠蚤密切相關。野生動物是許多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的自然宿主,由於它們自身具有抗體,因此可以與病毒和諧共處,並不會導致病情的發生。

  野生動物攜帶的疾病傳染給人類,往往需要一個媒介,這個媒介之一就是食用野生動物以及野生動物的處理過程,這已經成為野生動物疾病向人類傳播的最重要途徑。我們可能已經忘記,2003年我國確診的首個非典型肺炎病例是名廚師;2019年我國被確診的多例鼠疫患者,就曾經剝食過野兔或旱獺。從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分析看,有專家也推測疫情的發生可能與食用野生動物有關。

  曾幾何時,食用野生動物已經由我們老祖宗果腹度日的無奈之舉,變成了一些特權階層追求的時髦生活方式。據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最近的調查,32%的人在最近一年內見到過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除了炫耀自己的特權和富有之外,有些人喜歡食用野生動物,是因為相信野生動物會更加美味和大補,能夠讓自己健康。然而,無數的研究早已證明,野生動物的主要組成成分與其它肉類並無顯著差別。另外,我們最近還在野生鳥類體內檢測出了較高的重金屬和抗生素殘留,大量攝入這些殘留的物質會影響人體健康。幸好,經歷了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越來越多的公眾意識到食用野生動物的風險,並在將來能自身拒絕並勸阻家人或朋友食用野生動物。

  疫情當前,因為對野生動物知識缺乏正確了解,許多人相應地對野生動物產生了恐慌心理。對於最早被確認攜帶新冠狀病毒的蝙蝠,已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害蟲」之一。一些地方開始消滅小區或家裡出現的蝙蝠,有些專家甚至使用了「生態滅殺」這樣的極端字眼。自然生態系統猶如一張大網,每一種生物就是這張網上的一個節點,生物之間的聯繫就像是連結網的線,因此每個物種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就像蝙蝠,雖然是多種病毒的攜帶者,但在生態系統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蝙蝠是除鼠類之外的第二大哺乳動物類群。全世界估計有1200多種蝙蝠,有的蝙蝠以昆蟲為食,據研究,食蟲蝙蝠僅對全球玉米蟲害控制的貢獻每年就高達10億美元。有的蝙蝠以植物的花和果實為食,但同時也會幫助果樹授粉和傳播種子。此外,蝙蝠也是重要的仿生學研究對象。因此,對待野生動物需具備科學的眼光和生態學的思維,不能簡單地一殺了之。

  我們已進入到生態文明階段,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生態文明要求我們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這次疫情充分暴露出一些管理部門和公眾缺乏生物多樣性的一般知識和生態學的系統思維。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政府和相關專家需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在社會普及野生動物的一般知識。在今後還需要在中小學教材裡增加相關的內容,培養未來接班人具備生態文明的基礎知識。

  我相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由野生動物引起的惡性傳染病,但是只要我們遵循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自然規律,普及相關的科學的知識,以後其它的傳染病一定不會像新型冠狀病毒一樣在神州大地任意肆虐,人民生活也會安康!

  (作者系動物學博士,廣西大學副教授)

(責編:楊光宇、董曉偉)

相關焦點

  •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用堅強擔當書寫新時代林草人職責使命 ——國家...
    韓家園林業局微信公眾平臺將陸續為大家展播12個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今天為大家展播的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張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事跡《用堅強擔當書寫新時代林草人職責使命》。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6用堅強擔當書寫新時代林草人職責使命——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張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事跡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張月作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處負責人,勇於擔當,把使命放在心上;履職盡責,把責任扛在肩上;衝鋒在前,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
  • 「新時代文明實踐」禁食野生動物,達拉特旗新時代生態環境建設志願...
    為提升全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推動生態建設志願服務工作深入開展。近日,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達拉特旗分局開展「禁食野生動物」宣傳志願服務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們向餐館、超市等場所分發「拒絕野味 健康生活」的倡議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材料,廣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動員居民自覺抵制濫捕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積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文明守法的居民。
  • ...文明實踐」禁食野生動物,達拉特旗新時代生態環境建設志願者...
    為提升全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推動生態建設志願服務工作深入開展。近日,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達拉特旗分局開展「禁食野生動物」宣傳志願服務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們向餐館、超市等場所分發「拒絕野味 健康生活」的倡議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材料,廣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動員居民自覺抵制濫捕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積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文明守法的居民。
  • 我國進入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時代
    我國進入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時代最近一個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也暴露出濫食野生動物而引發人類疾病和重大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的巨大隱患。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我國正式進入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時代,中國人長期形成的飲食文明受到關注。
  • 新資本、新價值、新世界 創可持續發展新文明時代
    ——創建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新文明時代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頻頻爆發的極端自然災害、經濟和社會危機無不表明:人類文明體系正在遭遇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道路的選擇從未如此緊迫地擺在人們面前。
  • 一個國家的道德進步程度,可從對待動物的方式來判斷--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畫報》在80年的辦刊歷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動、圖文並茂地介紹最新科技知識,形式多樣地普及科學技術的特點,對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水平,啟發青年愛好科學、投身科學事業起了很大的作用,當今的不少著名學者、教授、科學家,青少年時代都曾受到它的薰陶和啟發。
  • 美國野生動物園一群瀕危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月12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的幾隻大猩猩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被認為是全世界首例此類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圖源:美聯社報導稱,1月6日,該動物園兩隻大猩猩開始咳嗽,於是,工作人員將它們的糞便送檢。
  • 一個國家的道德進步程度,可從對待動物的方式來判斷
    動物保護應時而生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從弱小一步步發展成主導者。人和動物的關係、人對待動物的態度也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不斷變化。 該不該利用動物 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始終存在差異。不同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都影響著人們的認識。這些認識的最主要分歧是人類該不該利用動物。 激進的動物權利、動物解放主張者認為,人類無權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動物。
  •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泰國印尼等地仍銷售活體野生動物牟取暴利
    據英國《太陽報》2020年3月8日報導,澳大利亞記者利亞姆·巴特利特在3月6日的一項秘密調查中發現,儘管現在新冠肺炎病毒已經在全球範圍肆虐,並且亞洲各國政府已經關閉了高風險的野生動物買賣市場。但在泰國、印尼等國家仍有一些犯罪組織在買賣活體野生動物牟取暴利。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換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形式,兩者的制度性質是一致的。  第二,這個新時代的時間定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內,而不是改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進入新時代與趕上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報告還講了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誌,講了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講了新時代的總任務和戰略安排。
  • 蘇尼特右旗: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自2018年蘇尼特右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以來,90支志願服務隊活躍在基層群眾需要的每個角落,70個中心、所、站、點構成了全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四級體系,有效推動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農牧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調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化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守望相助,創造美麗家園。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成立
    ,標誌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以下簡稱「保護地委員會」)正式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青文主持保護地委員會成立大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後,2014年1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區委員會,以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自然保護區的能力建設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佟學文 文/圖)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科學認識新時代中國的歷史方位
    原標題:科學認識新時代中國的歷史方位 新時代的中國,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現在何方?這是世界讀懂中國的一個重要視角,也是我們科學開展工作、正確形成決策的基本前提,歷史方位把得準,方能站得高、看得深、想得透、見其遠。
  •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周晉峰研究團隊2020年...
    在四部委出臺的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相關文件中,存在以下問題:該項目與森林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密切相關,但從項目審批標準到運行規則等,都未考慮對森林及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未涉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在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推薦與審核主體均為林草部門,缺乏有效監督機制。
  • 人類走向文明的新時代!新技術革命——時代進步的領者
    現代生產迅速發展的需要,以及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多方面需要,是現代高新技術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為現代高新技術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戰爭和國家間的對抗,是刺激高新技術產生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使得新技術革命的產生和迅速發展。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正式成立
    3月30日下午四點,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湖北京山縣隆重舉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趙學敏會長蒞臨會議指導工作並做了重要講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陳建偉同志主持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生態攝影人、專家、學者共近百人出席了會議。
  • 如果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怎麼辦?
    外媒稱,根據發表在《哺乳動物評論》雜誌上的一篇觀點文章,存在人類將新冠病毒傳播至野生動物的巨大風險。據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1月11日報導,當這些動物被實驗性地感染或者被已感染的飼養員無意間傳染新冠病毒後,很容易將病毒在群體中傳播開來,並且可以將病毒傳播給共同生活的其他動物。然而,根據《柳葉刀·病原體》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還有其他一些物種例如豬、雞、家鼠和灰鼠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 野生動物好吃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有關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售賣野味的情況成為網絡熱點一些地方酒樓食肆的「蝙蝠湯」等圖片令人感到頭皮發麻>就在這段時間裡多地執法機關還破獲查處了一批捕捉、售賣野生動物的案件原本活潑可愛的飛禽走獸成為一具具血淋淋的屍體種種景象,觸目驚心今天小編就和您來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