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陪老父親清理舊屋,找到一個紅皮箱子,帶著濃重的年代味道,裡面倒騰出好些舊書,都是我上三四年級的教科書,卷著皮的一定是我的,看著很舊但還包著皮兒的那一定是我姐姐們的,打開看,果然如此,歪歪扭扭、勾勾畫畫,多數字都暈開成一大片了。

在眾多書冊中夾著一個生鏽的鐵質文具盒,底部磨損的不成樣子,蓋子上還依稀可辨認出孫悟空的圖案,費力打開後,一隻淡紅色的蠟燭靜靜地躺在裡面,一指長,約有1公分寬,燈芯直挺挺的,整個蠟燭還用練習本的紙仔細包裹著,看得出,當時保存的很用心。
望著這半截蠟燭,一下子就將我帶回到當時上小學西五年級的時候。
我的小學是在農村的學校裡讀完的,當時農村有些地方還不通電,即時通電了,電壓也不穩定,加之電線老化,所以停電很普遍,學校也不能倖免,一周中總有那麼兩三次。
那個時候,學校規定四年級就要開始上晚自習,三節課,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真是度日如年,所以心心念念就盼著停電,但是我知道學習好的孩子也有這種期許。正常情況都是正在上自習課,日光燈下,認真學習有之,竊竊私語有之,癱軟在課桌上有之,在某個時候,幸運女神估計被大家的念叨煩了,一瞬間,光明消失,整個世界陷入黑暗中,農村的夜又更黑更靜。在停電的這一兩秒鐘,仿佛被按了暫停鍵,所有的孩子都保持動作不變,靜靜地,瞪大眼睛看著漆黑的一片,1~2~3,這個時候一個喜出望外的聲音就會響起來「停電啦,停電啦」,整個學校不管高年級還是低年級都陷入歡樂的海洋,喊叫聲,打口哨聲,大笑聲,交織成一片,當然低年級喊叫得更大聲,那種興奮歡悅的氣氛隔著時空你都能感覺到。倘若因為跳閘,學校的電工會迅速合上,一聲不約而同、奇大無比的嘆氣聲就會伴著燈亮發出,這個時候,準備的離開座位的孩子可能才剛剛站起身。
然而多數情況,停電至少1小時,或者乾脆一晚上就不來了。這個時候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隨著那股興奮勁兒過去,在漆黑的教室中,首先看到是劃火柴的亮光,一個小小的火苗出現在一支蠟燭上,火焰可能還要被撥弄幾下,火光抖抖,然後是一個方圓兩米直徑的燭光,穩穩的燃燒在教室中,一股子火柴味和油捻子味充斥在教室裡。你打眼一看,發現這些點蠟燭認真看書學習的孩子,多數是那些熄燈前說話的或者放空自我的不愛學習的孩子。那一本正經翻書的小模樣,對知識的渴求,誰看了都要伸大拇哥。不一會兒,學習好的孩子也會湊在跟前,關係不大好的孩子只能遠遠的羨慕的看著,蠟燭的小主人也會強忍著激動的小心情,眼睛滴溜溜的亂轉,翻書翻得更仔細了。
小時候的我也為了那隻蠟燭和家裡努力爭取了很久,一直上五年級才得償所願,結果剛剛半年,轟轟烈烈的「龍王改造」工程就開始了,國家對電力進行改天復地的大投入,電壓變得很穩定,晚上停電的次數一年也屈指可數,收穫的羨慕只能中途作罷,但這半截蠟燭一直靜靜躺在我的記憶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