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8年拿到博士學位?教育部授予八年制辦學點出爐,醫學包攬

2021-01-09 體制入門指南

對於現代社會的要求來說,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基本上都是學歷的要求是在不斷提高的,用人單位的學歷門檻也是在不斷提高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社會的一個未來的潮流和趨勢

尤其是對一些特別好的崗位來說,基本上都是碩士研究生學歷,作為最低的要求門檻。甚至我看的招商的銀行,或者是頂尖的證券公司要求的學歷都是博士學歷起步的限制條件

那我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話,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解決這個社會的發展潮流趨勢,只能夠在社會的發展上流趨勢中逐漸地去適應,對於我們來說,獲得博士學位,應該是適應這個潮流的最好的方法

那最近教育部公布了關於2020年的大專專業計劃,裡面的八年制博士學位的試點專業,我們起來看一看哪些具體的專業和學校可以獲得最快速度的博士學位?

快快轉發收藏~~

1.醫學專業包攬

我們從上圖教育部公布的本碩博八年連讀的專業當中,基本上都是口腔醫學專業,或者是醫學大類專業當中的任何一個分支,這也說明醫學專業對於博士學歷是十分看重的,而且醫學專業的培養時間非常長,基本上都需要拿到博士學位

但是對於很多普通的其他的技術性專業來說,基本上3到2年的培養時間就足夠,完全沒有必要拿博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反而有可能會導致理論的上升,或者是技術的下降

2.8年博士學位,性價比太高

對於現在的碩士學位這麼難考,考研人數一年比一年多的人數情況下,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根本是考不上研究生的

而且現在的博士學位雖然是基本上都是五年左右的,畢業時間很多,人根本寫不出來,博士的畢業論文只能一年又一年的,再次延期博士畢業。所以這個八年制的本碩博連讀的專業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一些醫學類的學生來說,性價比是最高的

不論是哪個專業,只要能夠獲得博士專業的學位的話,基本上就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是選擇哪方面的就業是最大的問題

所以無論是對於我們個人的發展,還是對未來發展來看,還是先獲得博士學位,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快快轉發收藏……

每天一篇教育乾貨,點點關注,帶你少走彎路

相關焦點

  • 納入清華招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協和臨床醫學八年制,乾貨分享
    如何報考臨床專業?臨床八年制都學些什麼?協和八年制有什麼特色?臨床八年都學些什麼?課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醫學預科階段,2.5年,在清華大學學習普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第四階段是科研訓練,8個月,在博士生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一項科研項目並通過論文答辯。畢業的時候能獲得什麼學位?學生按規定修完所有課程,完成畢業論文答辯,通過大學英語六級,達到醫學博士學位授予標準,可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 全國有哪些大學,開設臨床醫學本博連讀(八年制)?
    本博連讀(八年制):學制為8年,按照「八年一貫」的原則培養,畢業時符合要求可獲得博士畢業證、學位證及執業醫師資格證,其中博士授予的學位證通常指的是醫學博士專業學位(M.D)。
  • 苦讀8年醫學,他為什麼拿了博士學位卻放棄從醫?
    而2001年後開設八年制醫學專業的14所高校,至今12屆畢業生大約1萬多人,已經超過2002年之前的博士數量。羅鶴入學時,還是八年制的榮光時刻,最初兩三屆畢業生剛剛開始工作,「科室裡來一個八年制,主任兩眼都放光」,一位醫生這樣形容當時的情形。羅鶴和他的同學,大多看中可以提前3年獲得博士學位。
  • 近8成博士被迫延畢:陷入爭議的湘雅醫學院八年制
    學校更新畢業政策,學生已臨近畢業,突然告訴學生要發文章,讓本無準備畢業的學生手足無措,如何應對。SCI 論文的發表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對於生物和醫學專業的人來說,即使科研順利,一篇 SCI 從開始設計實驗、投稿、修改、補實驗到最後接收,也至少需要 2-3 年,而接到此通知要求的 10 級學生已是第 8 年,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貿然一刀切的規定實不可取。
  • 教育部:2020年工程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點調整名單公布!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正式下發《關於下達工程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對應調整名單的通知》,公布工程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對應調整名單。2019年招生及已入學的工程碩士、工程博士研究生仍按調整前的工程領域進行培養和學位授予。  自2020年起,按照調整後的專業學位類別進行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各單位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學位授權點建設,做好研究生培養工作,不斷提高培養質量。  什麼是工程碩士和工程博士?
  • 臨床醫學專業的五年制、5+3一體化、八年制有什麼不同
    到目前為止,臨床醫學專業主要有三種不同的學制,分別是五年制、5+3一體化、八年制等。學制不同,錄取線也不同,所學內容也不同,授予學位更不相同。那麼,這三種學制究竟有什麼不同?今天我們逐一進行介紹。五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是我國醫學類院校最常見的培養模式,一般會安排三年半的基礎課和臨床課學習,半年的見習和一年的臨床實習。畢業後會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 想學臨床醫學,「5+3」一體化和八年制,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
    在醫學專業當中,報考最熱門的當屬臨床醫學,從2015年開始,全國實行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和2016年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以後,醫學生在正式上崗前,必須完成「5年本科+3年住培或專碩」,有部分院校也會直接開設「5+3一體化」。通俗點說,就是從本科開始,最少得8年以後才能當醫生。
  • 科學網—八年制醫學博士不愁就業 近三成起薪不足三千
    全國首次針對13所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八年制畢業生的就業調查報告近日出爐,結果顯示這些經過8年實現本碩博連讀的畢業生不愁就業,87%的畢業生被三甲醫院錄用,且工作地點絕大部分在直轄市或省會城市
  • 是選擇中南大學臨床五年制,還是南方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八年制?
    於是,就在這時候,有人在網絡上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是選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五年制還是選擇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更好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兩所學校的臨床醫學,中南大學的湘雅醫學院是非常出名的,在早年還有著「北協和,南湘雅」的美譽。雖然近些年來,湘雅總是被嘲笑沒落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的實力還是很強勁的。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通報還要求: 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要重點覆核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等過程規範性,重點關注沒有科研項目支撐和存在學術不端嫌疑的學位論文。
  • 教育部發布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查結果
    教育部發布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查結果 2004-05-20 來源:   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組織進行的2003年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查工作已經結束,抽查論文的評價結果今天通過本報向社會發布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原標題: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要重點覆核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等過程規範性,重點關注沒有科研項目支撐和存在學術不端嫌疑的學位論文。
  • 科學網—教育部公示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優勢明顯的大學
    始建於1927年,創立時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經過辦學者多年的努力和積累。
  • 家長問:醫學裡面最吃香的是哪個專業?五年制、八年制分清楚沒?
    其實相對於其他醫學類專業而言,臨床醫學類專業算是最吃香的了,畢竟就業面最廣嘛!臨床醫學除了有五年制的,還有七年制和八年制的。我們常說的七年制也就是本碩連讀這種,現在已經很少了,基本上是停招了。那麼八年制的醫學,只有大牛學校才有,重慶這邊的重慶醫科大學有兒科學是八年制。
  • 拿到學士學位證的有可能被撤銷,教育部啟動抽查行動劍指論文抄襲
    教育部啟動學士學位論文抽查行動,主要抽查對象是上一年度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證的本科生!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我國的大學普遍存在「嚴進寬出」問題。很多學生考入大學後,不再像高中階段那樣廢寢忘食地學習,覺得在大學四年裡只要能夠混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就萬事大吉。
  • 西安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16篇SCI,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E等國際頂尖主流期刊發表了8篇SCI論文,加上8篇作者身份的SCI論文和4篇EI論文,被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錢學森學院院友)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因為這個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程序沒有對外公開,很多人並不知道究竟是哪個人或者哪個部門提出來這個建議的,然後隨著媒體對這個事件的瘋狂報導,很多網友開始質疑孫光宇是想通過走後門、走捷徑的方式拿到博士學位,並要求學校要嚴查此事。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教育部:33個學位授權點為「限期整改」並暫停招生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2月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在會上介紹,2015年以來,全國共有332所高校自主撤銷1663個博士碩士點,增列了1046個博士碩士點。洪大用表示,教育部組織開展了第12批學位授權審核,新增了28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9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697個博士學位點,2133個碩士學位點。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
    有網友指出,獲得博士學位除了論文要求,還需要學籍,沒有博士學籍直接授予學位並不合適。 那麼,碩士生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是否符合教育部相關規定? 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陳洪捷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對於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有重要的著作、發明、發現或發展者,經有關專家推薦,學位授予單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試,直接參加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對於通過論文答辯者,授予博士學位」。 現實中,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先例並不是沒有,只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