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大護士組織報告:100美元成本收費1808 美患者被迫放棄治療

2020-12-0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隨著新增病例的不斷增加,美國新冠肺炎住院病人數量也在連續刷新紀錄,本周已經突破9萬人,這使美國醫療體系高收費、亂收費的問題進一步被放大。有機構的調查顯示,高昂的治療費用成為很多病人的沉重負擔,一些人甚至不得不放棄治療。

巨額帳單嚇退患者

美國最大的註冊護士組織「全國護士聯合會(National Nurses United)」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看不起病成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一個突出現象,醫院的高收費給很多患者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報告對醫療系統的收費情況進行了測算,發現美國100家最貴的醫院每支出100美元的成本,就會轉化為對患者1129美元到1808美元不等的收費。換句話說,醫院收費遠遠超出其成本,最高到了18倍之多。醫院攫取暴利,直接推高了患者和整個社會的成本。

在全美範圍,醫院每100美元成本平均轉化為417美元收費,這一利潤加成在過去20年中增加了一倍多(如上圖)。全國護士聯合會主席羅斯(Jean Ross)稱,這樣「令人髮指」的收費沒有任何理由,因為醫療不是錦上添花的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

羅斯說,為避免因醫療費造成債務負擔,一些患者甚至不敢去醫院看病,放棄必要的醫療護理,使小病拖成大病,急病拖成慢性病。

2018年的調查發現,有78%的成年人儘量避免去醫院就診;有44%的人因價格原因放棄了醫療服務;近30%的人表示,他們必須在支付醫療費或基本必需品(如食物或住房)之間做出選擇。

高昂的收費也推高了新冠肺炎的治療費用。研究顯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開支約為42486美元(沒有或很少併發症)至74310美元(有重大併發症)。美國「大英國協基金(Commonwealth Fund)」的一項調查發現,有高達6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發現自己有新冠症狀,是否就醫將主要取決於醫療保險自付部分的多少。

全社會為醫療高收費埋單

美國的醫療系統完全市場化,上下遊由醫療機構、藥廠、保險公司等利益集團把持,定價不透明,而政府也不會對醫療價格進行規範。其結果是,看病既貴又難。在美國,大多數醫療費用是其他發達國家的兩三倍。例如,外科常見的闌尾切除術在英國的費用為3050美元,紐西蘭為6710美元,而在美國,平均價格為1.3萬美元(據2017年《國際醫療價格比較報告》)。最終,這些成本都會轉化為沉重的社會負擔,美國2018年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1.1萬美元,衛生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近五分之一。

另一方面,醫療鏈條上的利益群體卻賺得盆滿缽滿。全國護士聯合會的報告支出,在收費上漲的推動下,自1999年以來,美國醫院利潤猛增411%,2017年達到創紀錄的880億美元。

收費上漲的同時,大型的醫院兼併和收購也在不斷增加,其結果是市場壟斷加劇,進一步導致醫院利潤提高,收費增加。在利潤最高的100家醫院中,營利性公司擁有或經營著其中的95家醫院,其中以美國最大的醫院系統「HCA 醫療保健公司(HCA Healthcare)」為首,它自有或經營著前100家醫院中的53家。2019年,HCA在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241位,利潤達到37億美元。

私營的醫療保險公司也是利益鏈條上的重要環節。保險公司會就醫保患者的收費帳單與醫療機構談判獲得折扣,這也是美國醫療體系的特色,越大的保險公司議價能力越強。因此,醫院報價並不反映保險公司的實際支付額,而雙方的談判通常是保密的。

加州大學經濟學副教授班傑明·漢德爾(Benjamin Handel)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不把價格壓得太低,對保險公司是最有利可圖的,很多成本最終還是要由患者和社會消化。全國護士聯合會的報告稱,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醫院收費標價每提高1美元,保險公司就會向醫院多支付15美分。「保險公司支付更高費用時,通常會以提高保費、免賠額或自付額的形式轉嫁給消費者。」

報告指出,沒有保險的患者是最弱勢的群體,「他們在收到全額醫療帳單時沒有談判能力,這也是引發美國醫療債務訴訟大增的主要原因。一旦醫院勝訴,他們往往會提請對患者的房屋、銀行帳戶或工資進行扣押。越來越多的醫院將債務賣給收帳公司來追討,這也是醫療債務成為個人破產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馬裡蘭州為例,在過去的十年中,醫院提起了超過14.5萬起醫療債務訴訟,總計要求患者支付2.687億美元。

同樣,高收費的影響也存在種族差異。2019年,拉丁裔居民的無保險率是白人的三倍,而非洲裔的無保險率是白人的兩倍。19%的有色人種有醫療債務,而白人是15%。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使醫療體系的問題進一步放大。大多數美國人的商業醫療保險是由僱主提供的,然而,數千萬人失業導致很多人失去了商業醫保,醫療費自付部分會明顯提高。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下,擔心就醫成為很多人的一塊心病。

所有人都知道美國醫療體系存在很大問題,改革的呼聲也從未間斷。建立由政府出資,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險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是,從上世紀初開始,這一目標就從未能突破利益集團的阻撓。

正如加州一名居民卡斯蒂爾(Adam Castiel)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所說的,美國的醫療體系「從來就不是為了照顧每個人而建立的,現在想讓它承擔起救助所有人的責任。它沒有這個能力」。(央視記者 王逢治)

原標題:《北美觀察丨巨額帳單嚇退新冠患者 美國抗疫「一敗塗地」再次暴露醫療體系頑疾》

相關焦點

  • 赴美醫療 利用時差跑贏上帝
    Research and Markets數據顯示,到2026年,跨境醫療市場會增長到1500億美元。而中國正是全球跨境醫療市場中的一個重要的客源國之一。癌症患者、大齡未婚女青年、求子夫婦,這些赴美治療的人有著形形色色的理由,也有著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有人為了下一代,有人想要一個選擇權,有的人僅僅是在死神面前,很想拼盡全力。
  • 赴美就醫:疾病控制率100%!KRAS G12C靶向藥治療肺癌前景可期
    Adagrasib的新藥申請(NDA)將於明年下半年遞交至FDA,用於治療經治NSCLC患者,這類患者有望赴美就醫嘗試新療法。  Adagrasib因其獨特的分子結構,還具有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半衰期長達24小時,可以分布到多種組織中,產生持久的藥物反應,而且能夠穿過血腦屏障。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評估Adagrasib作為單一療法,治療具有KRAS G12C突變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包括NSCLC。  多項試驗結果亮眼,疾病控制率最高可達100%!
  • 住院62天花了112萬美元,為什麼在美國治新冠這麼貴
    治療新冠動輒花費百萬美金在伊薩誇的瑞典醫療中心,弗洛爾是住院最久的新冠肺炎患者。3月4日,弗洛爾住進醫院時,美國還只有100多例確診病例,等他出院時,全美已有超過120萬人確診。最終,弗洛爾在ICU裡躺了42天,每天9736美元,共計408912美元;其中有29天使用了呼吸機,每天收費2835美元,共計82215美元;藥費,接近30萬美元。
  • 德國INI為美醫院拒收膠質瘤女患者成功手術
    赴美醫療波折  1、醫療籤證儘管當時S女士已經有了美國MD安德森出具的醫療邀請函,但美國大使館仍然無情的拒絕頒發赴美醫療籤證,原因並不告知。但最後在家屬與患者的強烈解釋與要求下簽證官最終為患者辦理了籤證,患者由家人陪同立即以「國際醫療轉運」的形式飛往美國。
  • 美國治癌症化療一次3萬美元,是國內6倍,他們為啥還赴美抗癌?
    美國治癌症化療一次3萬美元,是國內6倍,他們為啥還赴美抗,現在癌症疾病成了危害人們健康的一大殺手,患上癌症疾病以後呢,人們想盡各種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有很多都不盡如人意,有很多人選擇了去國外醫治,但是國外的醫療費用卻比國內高出很多, 美國治癌症化療一次3萬美元,是國內6倍,他們為啥還赴美抗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 赴美治癌病人自述:我為什麼決定不在國內治療癌症
    和前幾年只有重症病患尋求海外治療不同的是,一些處於癌症早期或中期的中國患者,也開始選擇出國就醫,除了求藥之外,他們也看重更個性化的整體治療方案。他們不僅尋求更高的治癒可能,也尋求尊重、隱私以及心理感受等對現代醫療服務的更高要求。騰訊《稜鏡》近日訪談多位赴美治療癌症的病人及其親人,以及醫院方面、跨境醫療的中介機構、醫療產業專家等,推出《赴美治療癌症人群調查》系列報導,此為第二篇。
  • 美最大射電望遠鏡將被迫「退役」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9日,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他們對3份工程報告進行評估後認為,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兩根鋼纜遭遇難以修復的損壞,結構非常危險,面臨倒塌風險,決定予以拆除。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張承民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阿雷西博是美國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曾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科技工程之首,它為人類監視著面朝地球而來的小行星;也曾幫助科學家摘得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它如果被迫關閉,是「一件憾事」,這也是川普政府最大的科學敗筆之一。
  • 遂寧90後「光頭護士」 與化療脫髮患者比「美」
    近日,在遂寧一院腫瘤科90後護士餘容護理的病房內,總能聽到這些鼓勵的話語,一看脫下工作帽的餘容,大家驚呆了,她把頭髮剃光了。護士長問起來,餘容不好意思地道出原委,「最近我因個人原因剃光了頭,到科室後,看到病房裡,有幾個阿姨們因為化療後脫髮嚴重而滿面愁容,便想到用自己的例子去給她們進行心理輔導。」
  • 假醫生、假護士、假手術,「三假」黑醫院為何能殘害患者長達4年之久?
    往尿袋中塞衛生紙絮謊稱患者發炎嚴重,編造檢查數據欺騙患者接受虛假治療,用「不縫合傷口」脅迫手術臺上的患者接受高價手術,院內許多醫生、護士甚至連手術,都是假的。一家原本應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的民營醫院,用欺詐、勒索、故意傷害等手段,非法獲利超億元。
  • 三亞市中醫院組織捐款2萬多元 拯救「植物人」患者
    南海網三亞5月12日消息(南海網見習記者 葉俊一 通訊員 劉偉)三亞市中醫院收治一名車禍中成「植物人」的小患者高山,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轉。然而為了治病,一家人因病致貧,負債纍纍,為了能夠幫助高山康復,早日回歸社會,5月12,在護士節這一特殊的時刻,三亞市中醫院組織全院人員為高山進行捐款,當天共籌集善款22550多元。  12日下午,白衣天使們在三亞市中醫院過了一個不一樣的護士節——為三亞市中醫院康復科小患者高山捐款,充分發揚了南丁格爾無私奉獻的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
  • 又一名實習護士被梅毒陽性患者的針刺傷了
    今天,一個剛進入臨床實習的護士告訴她的帶教老師,前天給那個梅毒陽性的患者拔針後,被他的針頭刺傷了手指。老師聽後,腦子瞬間「翁」的一聲,蒙了起來。「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現在才說」,老師著急的問。她說:當時忘記那個患者是梅毒陽性了,剛才才突然想起來。資料圖此梅毒陽性的患者為一位43歲的男性「頭外傷」患者,化驗報告顯示滴度為1:32,處於傳染期。
  • 美司法部以「中國非法代理人」「電匯欺詐」等名義逮捕並起訴在美...
    歐洲最大的商業遊說組織歐洲工業圓桌會議(ERT)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歐盟27個成員國中一半以上的地區未啟動5G商用服務。與此同時,歐洲當前4G網絡普及率也低於其他地區的國家,這也進一步延緩了歐洲升級5G的進程。ERT同時呼籲,現在縮小與美國、韓國和中國的差距為時不晚,歐盟各國需要馬上行動起來。該組織建議各國優化頻譜分配流程,並出臺更多投資激勵措施以支持5G發展。
  • 醫美行業深度:全球醫美市場有望在2020年破萬億,微整佔主導增長
    原標題為「醫美行業深度:美容大王,讓你變得更美」。報告要點「美容大王」千億市場值得期待,微整市場引領高增長全球醫美市場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17年市場規模為1258億美元,預計2018-2022年複合增速為7.2%。
  • 燃石醫學赴美IPO
    燃石醫學為啥非要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餘波未平的情況下,赴美上市呢?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燃石醫學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為腫瘤精準醫療提供最具臨床價值的二代基因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幫助醫生為癌症患者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 醫美領頭羊,正式進軍中國骨科治療市場
    國外研究機構EvaluateMedTech2018年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當年,全球骨科植入物市場營收達到375億美元,成為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細分領域中僅次於體外診斷、心血管以及影像診斷的第四大細分領域,佔整個行業約8.5%的市場份額。
  • 赴美就醫:質子治療,有必要出國做嗎?
    隨著技術的進步,精準放射治療日益受到青睞。其中,質子、重離子治療作為目前最先進的放療手段,被譽為「殺癌神器」,可「精準打擊」特定部位癌細胞。它也成為吸引患者出國看病的重要因素。高放射劑量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但同時也增加了對鄰近正常組織損傷的風險。為控制風險,又往往達不到殺死腫瘤的劑量。「精準放療」的手段,包括三維適形調強、圖像引導、呼吸門控、劑量精準投放等。實現精準投放的手段很多,其中質子、重離子治療被認為是腫瘤放療「質的飛躍」。
  • 因為兩根鋼纜,美最大射電望遠鏡將被迫「退役」
    11月19日,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他們對3份工程報告進行評估後認為,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的兩根鋼纜遭遇難以修復的損壞,結構非常危險,面臨倒塌風險,決定予以拆除。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張承民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阿雷西博是美國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曾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科技工程之首,它為人類監視著面朝地球而來的小行星;也曾幫助科學家摘得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它如果被迫關閉,是「一件憾事」,這也是川普政府最大的科學敗筆。
  • 兩根鋼纜斷裂,美最大射電望遠鏡將被迫「退役」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11月19日,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他們對3份工程報告進行評估後認為,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兩根鋼纜遭遇難以修復的損壞,結構非常危險,面臨倒塌風險,決定予以拆除。它如果被迫關閉,是「一件憾事」,這也是川普政府最大的科學敗筆之一。兩根鋼纜斷裂惹大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5日報導,今年8月,位於加勒比地區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遭遇意外事故,一條支撐饋源平臺的鋼纜斷裂,把望遠鏡反射面砸出一個約30米的口子。  禍不單行!
  • 美國十大癌症醫院排行榜,赴美治療腫瘤必讀指南
    中國癌症病人如果選擇赴美治療,在選擇中介這一需要更多的費用的渠道之外,最便捷省錢的辦法,就是與這上面的十家癌症醫院的任一一家醫院直接聯繫。疫情期間最令人矚目的一份美國十佳癌症醫院排名,再度引發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赴美治療癌症患者的關注。7月28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 利多報告疊加情緒 美玉米漲停;下一目標劍指6美元每蒲整數位關口
    1月12日, 發布了最新的供需報告&庫存報告,下調了期初庫存、產量、飼用需求、燃料乙醇消耗和出口,從而導致結轉庫存大降,美玉米主力合約繼續大漲;1月12日收盤,美玉米2103月合約漲25.75美分/蒲至517.25美分/蒲,漲幅5.24%,漲停收盤,市場預期基金當日買入美玉米7.5萬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