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磁單極子

2021-01-14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電和磁遍布現代社會方方面面,構成了現有大部分科學技術的基礎。因此大家傾向於認為這些效應已經被充分理解,不存在基礎物理層面的未解之謎。誠然,在絕大多數應用場合,這些磁電效應可以用James Clerk Maxwell 在1864 年歸納的Maxwell 方程描述。從更深的層次上,這些效應可以從量子電動力學的角度——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一部分,得到自洽解釋。該理論工作如此之好以至於它能準確給出電子磁偶極矩的前10 位有效數字。儘管如此,現有電磁學還存在一個我們所不能理解的基礎問題——有關磁單極子的問題。


經驗顯示磁體總存在著兩個磁極:南極和北極。然而我們不知為何磁單極子——一種只包含單一北極或南極的磁體理論上不能存在的根源。是因為我們現有理論還缺失某些關鍵部分?抑或磁單極子存在,只是我們還沒能通過實驗手段發現它們?


經典電動力學並不排斥磁單極子,相反磁單極子的存在使得該理論更對稱。正如Maxwell 方程所示,描述電和磁的規律在真空中具有對偶對稱性(duality symmetry)—電參量和磁參量可互換而不影響方程的形式。這種對稱性在電流和電荷存在時被打破。它們沒有對等的磁參量與之對應。但是如果存在磁單極子,與電荷和電流對應的磁參量便可存在——整個Maxwell方程恢復對偶對稱性。從審美角度出發,人們期待磁單極子的存在。


對偶對稱性可給出磁單極子的一些特徵。磁單極子的行為與帶電粒子完全一致:磁荷守恆,因此最小的磁單極子將是穩定存在的粒子;相反極性的磁單極子會相互吸引而相同極性的磁單極子相互排斥;它們的運動軌跡會在電場中彎曲;等等。實際上,一個電荷被磁荷所完全替換的虛擬宇宙與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並無二致。當然,磁單極子將會帶來很多更加奇異的磁電現象。


既然Maxwell 的電動力學理論完美兼容磁單極子,為何他不將其納入其中?答案或許因為當時的實驗並沒有給出磁單極子存在的證據。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的實驗條件非常簡單。但是即使當下的實驗條件獲得了天翻地覆的提升,Maxwell 將磁單極子排除在方程之外的假設似乎依然成立。另外,雖然我們對基礎物理的理解與時俱進,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我們依然不知磁單極子存在與否。

直覺上,磁單極子與量子力學不兼容。這是因為電磁場必須由標勢φ和矢勢A描述。磁場由矢勢的旋度給出,B=∇×A,因此磁場必須是無源場, ∇·B=0。換而言之,磁力線不能有端點。在這種情況下,磁單極子如何存在呢?


1931 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創造性提出:磁力線封閉的條件不必然排斥磁單極子的存在。量子力學允許它們共存,條件是磁荷需滿足某種量子化條件。在狄拉克模型中(圖1),每一個磁北極與一個磁南極通過一根稱之為狄拉克弦的線相連。這根弦可視作沒有截面卻能將磁力線從南極導向北極的理想螺線管。它保證了磁力線封閉條件的滿足。在經典物理中,這根弦很容易探測,因為它會對運動電荷施加影響。但在量子物理中,如果磁單極子的磁荷g 滿足如下量子化條件——狄拉克量子化條件,帶電粒子將不受其影響:

g = 2nπℏ/μ0e  ,

此處e 是用於探測弦的帶電粒子的電荷,ħ是約化普朗克常數,n 是整數。如果所有磁單極子均滿足狄拉克條件,那麼狄拉克弦不能被任何實驗所探測。因此,狄拉克宣稱這條弦不是物理實在,僅為理論而生,是純數學產物。只有弦兩端的磁極是真實存在的。物理上,這兩個磁極仿佛兩個獨立粒子——自由磁單極子。



圖1 狄拉克磁單極子。北極(紅球)與南極(藍球)通過一條奇異的線——狄拉克弦相連。這根弦將磁力線從南極導向北極,使得磁力線封閉條件得以滿足。如果磁荷數值滿足狄拉克量子化條件,那麼狄拉克弦將不可探測,也不會影響與之對應磁單極子的運動或行為


由狄拉克量子化條件可導出若干重要結果。首先,它表明磁單極子的磁荷間作用力應該非常強,單位磁單極子(gD=2πħ/μ0e)間的力將會是兩個電子間庫侖力的4700 倍。第二,該條件暗示如果磁單極子存在,電荷必須量子化。換而言之,所有帶電粒子均需含有整數倍的元電荷e0=2πħ/μ0gD。事實上,這正是我們的觀測結果。因此電荷量子化現象某種程度上可視作磁單極子存在的證據。


磁單極子在宇宙中的數量低至難以探測,人們因此嘗試在對撞實驗中將它們製造出來,就像通過對撞實驗製造希格斯玻色子一樣。因為磁荷守恆定律,磁單極子總是成對產生。擁有13 TeV 最大對撞能量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理論上可以產生若干TeV/c2質量以下的磁單極子。


自從2010 年以來,ATLAS嘗試從8 TeV 的質子對撞實驗的碎片中尋找磁單極子存在的證據。該實驗只對磁荷等於1 個狄拉克磁荷的磁單極子敏感。假設Drell—Yan 機制主導產生散射截面,那麼ATLAS的結果則對磁單極子的質量做了如下約束:對於自旋為1/2 的磁單極子,質量不低於1340 GeV/c2;對於自旋為0 的磁單極子,質量不低於1050 GeV/c2。


經過升級,現在LHC能實現更高能量(13 TeV)的對撞實驗,因此也能產生更大質量的磁單極子。現在也有一個新的專門用於尋找磁單極子及其他穩定的高度電離粒子的實驗裝置(MoEDAL,磁單極子及未知粒子探測器)安裝在LHCb 線站上(圖2)。該裝置使用了兩種檢測方法:塑性核子軌跡探測器和鋁俘獲探測器。



圖2 MoEDAL實驗裝置。該裝置用於從質子對撞機產生的碎片中尋找磁單極子。2012 年,該設備開展了短期試運行。去年該設置正式投入使用(圖片來自CERN)


核子軌跡探測器陣列總計400塊,每塊含6 層軌跡探測器,每個探測器25 cm×25 cm。該陣列放置在LHCb 旁邊。如果一個磁單極子生產出來並飛過探測器,它會留下一條可觀測的軌跡,通過後續的「顯影」過程以及顯微鏡觀測得到。


MoEDAL 俘獲探測器由一些800 kg 的鋁條構成。當磁單極子經過Al 時,因為Al 原子核有異常高的磁矩,它將會損失能量並最終與Al原子核綁定在一起。被俘獲的磁單極子隨後可通過靈敏的超導磁強計探測到。磁單極子若存在,將引起磁強計電流的跳變。如果一個異常電流被探測到, 同樣的測試還可進行多次以減小錯誤測量發生的概率。


磁單極子的發現必將對物理學產生深遠影響。它不僅提供了對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定律的驚鴻一瞥,它的特殊性質還將允許我們探索新的物理領域。而這是其他粒子所不能提供的。因為磁單極子很穩定,能與電磁場相互作用,它們可以很方便地被俘獲探測器捕捉,因此還可用於更進一步的實驗。考慮到電磁學的重要性,磁單極子很有可能具有某些特殊的實用價值,即使成本很高。


磁單極子的研究還激發了凝聚態物理學家的靈感,啟發後者在自旋冰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現象中發現與磁單極子效應類似的基態和激發態。然而,儘管這些外延的效應對各自領域都很重要,但它們並沒有直接回答有關磁單極子存在性的基本問題。對磁單極子的探索,還在繼續。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萬蔡華韓秀峰編譯自Arttu Rajantie. Physics Today,2016,(10):40)

相關焦點

  • 你覺得有沒有磁單極?尋找磁單極子的最新結果出爐!
    一個多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對這種明顯不存在孤立磁極或「磁單極子」的現象感到困惑。磁單極子的存在似乎是完全自然的;如果觀察到帶有磁荷的粒子,麥克斯韋方程將反映出電與磁之間的完全對稱性。但謎團依然存在:雖然所有已知粒子都是帶電或中性的,但還沒有發現任何粒子是帶帶磁性的,由保羅·狄拉克正式提出了磁單極子的理論。
  • 在太極文化中預測並尋找磁單極子是否存在
    它們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樣電能生磁,磁能生電。通過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和用絲綢摩擦橡膠棒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單獨存在的帶正電荷和帶負電荷的電子!但是不管我們怎麼玩弄一塊磁鐵永遠都得不到單獨的磁極子。因為磁極子永遠都是成對的以偶極子的形式出現。即使把一塊條形磁鐵無限的一分為二無限分割下去它永遠都只會有兩個極(N極和S極)。並且它們總是同時成對的出現,在越靠近兩極的地方磁場越強!
  • 磁單極子,存在或不存在?
    (© Ed Murdock)一旦允許磁單極子存在,除了一些基本常數的不同,麥克斯韋方程看起來非常對稱!狄拉克:「在科學研究中經常出現的巧合是,當你去尋找一個東西時,你卻發現了一些未曾預料到的東西。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了,使我發現了磁單極子的概念。那時,我並沒有去尋找磁單極子這類東西。」
  • 磁單極子:歷經百年追尋 仍然「芳蹤」難覓
    那時,史丹福大學物理系的布拉斯·卡布雷拉打造了一個探測磁單極子的機器,如果探測到了磁單極子,機器上就會顯示8磁子(磁子是一個常數)的信號。卡布雷拉從未探測到磁單極子,然而就在那年情人節那天,他卻意外收到了一個8磁子的信號,這意味著他探測到了磁單極子。他為此加大了探索步伐,後來建立了更大的探測儀器,然而卻再也沒有探測到過磁單極子的蹤影。
  • 磁單極子再獲突破:形成「磁單極子」複合體,預示著新技術出現!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在理解被稱為磁單極子肯特大學科學家們將量子物理學和經典物理學結合起來,研究磁性原子如何相互作用,從而形成被稱為「磁單極子」的複合物體。在研究自旋冰材料的基礎上,研究小組展示了如何通過翻轉單個磁性原子的方向,使單極子從自旋冰晶格的一個位置「跳躍」到另一個位置。
  • 磁單極子噪音首次被「聽」到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塞穆斯·戴維斯率領一支實驗物理學家團隊,首次研製出一款磁場噪聲波譜儀,讓人類第一次「聽」到了一個磁單極子流產生的磁噪聲。        磁單極子是展現量子化磁荷的基本粒子。
  • 科學家在固體內部造出了磁單極子
    據《科技日報》報導,德國科學家通過將細小的磁旋(磁鐵表面細小的磁尖)混合在一起,在混合點上製造出了一個人造磁單極子,其屬性與假設中的磁單極子一模一樣。科學家們表示,除了用於基礎研究之外,磁單極子或許也可以用於製造計算機零件。該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神秘的磁單極子——大統一理論預言存在的磁單極子為何從未發現?
    在很多個版本的大統一理論(GUT)中,總是預計會出現一個現象,即在宇宙創世之初會產生大量的「磁單極子」。何謂「磁單極子」?一個「磁單極子」就是一個單一的磁北極或者磁南極。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磁極總是成對發現的。一塊磁鐵永遠都伴隨著兩個磁極——N極和S極,如果將一塊磁鐵一分為二,你是不可能得到兩個單獨的磁極的。恰恰相反,每個被分開的半塊磁鐵又擁有自己的N極和S極。
  • 新設想:暗物質粒子或為暗磁單極子
    而且他們認為,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可以通過探測電子通過時相位的變化探測到暗磁單極子的存在。暗物質據信佔宇宙的四分之一以上,其餘大部分是更神秘的暗能量。我們無法直接看到暗物質,但暗物質的引力決定了遙遠星系和其他天體的形狀。
  • 物理學家們發現,可以創造出人造磁單極子
    來自科隆,慕尼黑和德勒斯登的一組研究人員設法創造了人造磁單極子,為此,科學家們合併了微小的磁旋風,即所謂的skyrmions,在合併時,物理學家能夠創造一個單極子,其特徵與保羅狄拉克在1931年假定的基本粒子相似,除了基礎研究,單極子也可能具有應用潛力,目前,世界上許多團體正在研究磁旋風是否可用於計算機部件生產的問題
  • 磁單極子是什麼?為什麼要研究它?
    這個端點就像通電螺線管的一端,會發出許多磁力線。它看起來就像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鐵,所以叫做磁單極子(magnetic monopole)。(半無限長螺線管)假設附近有一個磁單極子,為了不產生某些讓人不待見的結果,狄拉克用量子力學證明,這個磁單極子帶有的磁荷g和周圍的某個探測電荷Q必須滿足等式Qg=2πn,其中n是整數。
  • 一塊磁鐵再怎麼分割也得不到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鐵,磁單極子存在嗎
    或者換句話說,理論中的磁單極子存在嗎?磁單極子今天為大家帶來磁單極子的科普小知識。地磁擁有南北極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從未發現也從未製造出過磁單極子,但是根據超弦理論的預言,磁單極子是存在的,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二季的結尾,謝耳朵一幫子人去北極就是為了尋找磁單極子,因為找到的話,超弦理論就被證實為正確的理論了,謝耳朵就可以拿諾貝爾大獎了。
  • 發現磁單極?量子氣體揭示彎曲單極子的第一個信號
    一種特殊的化身——以發現者名字命名的「陽單極子」——最初是在高能物理學的背景下被預測出來,但從未被觀察到。現在JQI的一個研究小組由博士後Seiji Sugawa和JQI研究員伊恩·斯皮爾曼(Ian Spielman)領導,他們成功地模仿了一種楊氏磁單極子,並使用了一種由rubidium原子組成的超古老氣體。這一結果在《科學》上發表,為用冷量子氣體模擬其他物理領域提供了另一個例子。
  • 磁單極是個什麼鬼?
    首次發現1932年,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從理論上預言磁單極是可以獨立存在的。他認為:"既然電有基本電荷--電子存在,磁也應該有基本磁荷--磁單極子存在。"他的這一預見吸引了不少物理學家用各種方法去尋找磁單極子。人們在各種物質中,如礦物、火山灰、隕石、月球土壤中尋找磁單極子;也在加速器產生的粒子中尋找過磁單極子,用最先進的方法和最精密的儀器,但都一無所獲。
  • 發現磁單極子,能得諾貝爾獎嗎?
    上世紀30年代初,大物理學家狄拉克用優美的數學公式預言只有一個磁極的粒子是可以單獨存在的,並將其命名為磁單極子。磁單極子作為一種新的粒子就此被提出,也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學家的關注。如果有一天有人發現了磁單極子,那麼他就成功預訂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磁單極子的發現會使現有的電磁學理論作出重大調整。至今仍然有一批實驗設備在等待著捕捉到磁單極子。
  • 磁單極子之謎:為什麼沒有單一磁極的磁鐵
    麥克斯韋方程組是經典的電磁場理論,但是這個理論並不能完美解釋為何我們找不到磁單極子,也不能解釋為何電荷都是以固定值存在的。當科學家將麥克斯韋方程組拓展到包含磁單極子,電荷就只能以固定值存在,這使得經典電磁場理論與量子電動力學得到了統一。而在實驗方面,在實驗室裡構造類磁單極子、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磁單極子、甚至是在浩渺無垠的宇宙裡尋找它的存在,人們一直沒有放棄過對磁單極子的探索。
  • 科學家首次在實物中發現磁單極子的存在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德國德勒斯登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拉普拉塔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同事的協作下,首次觀測到了磁單極子的存在,以及這些磁單極子在一種實際材料中出現的過程。
  • 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沒有磁單極?
    在物理學中,當相距很近的符號相反的一對電荷或磁極連接在一起時,我們稱其為偶極子,而當我們單獨有一個電荷或磁極時,則稱其為單極子。引力單極子很容易獲得:它只是一個質量。 電單極子也很容易:任何帶電荷的基本粒子(例如電子或夸克)都可以。 但是磁單極子? 據我們所知,它們不存在。
  • 重磅發現:磁單極子,在聲學領域首次亮相!
    磁單極子,在聲學領域首次亮相!科克大學(UCC)和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謝默斯·戴維斯(Seamus Davis)帶領一組實驗物理學家發現了磁單極子流體產生的磁性噪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磁場噪聲譜儀,它可以讓人類感知到磁單極子噪聲。
  • 磁單極的故事(編者按)
    1931年狄拉克利用數學公式預言了磁單極子的存在;可惜迄今為止,基本的磁單極粒子一直未能被發現。在大爆炸(Big Bang)宇宙模型的三大疑難問題中,「宇宙磁單極子問題」即為其一(另二個問題是「宇宙平坦性問題」和「宇宙視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