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空氣品質優良卻處於橙色預警?專家:是為了削減汙染峰值

2020-12-05 陝西法制網

目前,西安正處於今冬首個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不過,11月26日早晨,西安天空可見藍天,有市民疑惑:空氣品質看著不錯,為啥還處於橙色預警狀態呢?環境專家為大家來解答。

根據西安市「一市一策」駐點跟蹤工作組會商研判:預測11月25日起,地面氣壓場較弱,溼度較大,擴散條件較差,空氣品質開始變差。25日至30日,汙染物持續累積,局部空氣品質可達到中到重度汙染。

為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大氣汙染強度,縮短重汙染時長,11月25日上午,西安市發布了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信息,從 11月25日13時起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應急啟動後,西安市部分時段空氣品質指數(AQI)接近合格。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看到,11月26日8時,西安AQI數值為60,屬於良。從11月25日9時至11月26日8時,西安AQI數值在80以下,屬於良。11月25日大約13時至21時,AQI數值在50以下,屬於優。

為此不少市民表示疑惑,明明空氣品質還不錯,怎麼就啟動應急響應了?西安市「一市一策」駐點跟蹤工作組專家張寧寧為大家解開疑問。

張寧寧說,每一次重汙染天氣過程都是逐漸累積的過程,提前啟動應急響應措施的目的是為了削減汙染峰值,通過有效減排,減緩汙染累積,把空氣汙染程度降到最低,縮短汙染時間,保護公眾健康。這次啟動應急響應健康防護措施中,關於幼兒園、小學、中學及同等學歷學校停止所有戶外課程和活動,也是從保護學生群體健康角度出發。建議教育部門可根據環境空氣品質變化情況,對幼兒園、小學、初中及同等學歷學校採取彈性停止戶外活動的方式進行管理,當AQI(空氣品質指數)小於200 時,可適當組織戶外課程和活動。但是,當AQI(空氣品質指數)大於200時,應停止所有戶外課程和活動,做好健康防護。

啟動重汙染天氣預警的依據是什麼呢?根據11月新修訂的《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稿)》,重汙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統一採用空氣品質指數(AQI)日均值為指標,AQI日均值按連續24小時(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計算。按照重汙染天氣的發展趨勢和嚴重性,共分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

黃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短時出現重度汙染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橙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紅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華商報記者 任婷

作者/來源:華商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為啥西安空氣品質優良還處於橙色預警?專家:為削減汙染峰值
    目前,西安正處於今冬首個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不過,11月26日早晨,西安天空可見藍天,有市民疑惑:空氣品質看著不錯,為啥還處於橙色預警狀態呢?環境專家為大家來解答。為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大氣汙染強度,縮短重汙染時長,11月25日上午,西安市發布了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信息,從 11月25日13時起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應急啟動後,西安市部分時段空氣品質指數(AQI)接近合格。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看到,11月26日8時,西安AQI數值為60,屬於良。
  • 西安空氣品質良好,為啥還是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也有不少市民疑惑:空氣品質看著不錯,為啥還處於橙色預警狀態呢?根據西安市「一市一策」駐點跟蹤工作組會商研判:預測11月25日起,地面氣壓場較弱,溼度較大,擴散條件較差,空氣品質開始變差。25日至30日,汙染物持續累積,局部空氣品質可達到中到重度汙染。為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大氣汙染強度,縮短重汙染時長,11月25日上午,西安市發布了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信息,從 11月25日13時起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 空氣重汙染來襲 北京今啟動黃色預警
    當日10時,北京空氣品質指數為215,全市五級重度汙染。劉文華(內蒙古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今起三天,京津冀迎新一輪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個別城市可能出現短時嚴重汙染,PM2.5小時濃度峰值可能達到250微克/立方米以上。16至18日,受持續強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有利,京津冀區域大部以優良為主。  北京將於11月13日8時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 專家分析:全國空氣總體優良,為何東北多地陷嚴重汙染?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近一周內,全國空氣品質總體優良,但東北地區持續出現PM2.5重汙染,個別城市PM2.5小時濃度突破2000微克/立方米。截至4月18日20時,東北地區10個城市出現重汙染天,齊齊哈爾、雞西和綏化3個城市日均空氣品質指數(AQI)「爆表」,PM2.5日均濃度峰值為807微克/立方米(齊齊哈爾,4月13日),達嚴重汙染;哈爾濱等11個城市AQI「爆表」時長累計137小時,哈爾濱在4月18日9時-10時PM2.5小時濃度超過2000微克/立方米。
  • 天津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原標題:我市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經預測,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天津2月21日起將出現連續重汙染天氣,符合《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規定的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現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請各區人民政府、各責任單位按照《天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的責任分工,從2月21日12時起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措施,做好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 記者昨日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重汙染天氣政策通氣會上獲悉,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市今日起將出現連續重汙染天氣,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 一場小雨趕走了霧霾 臨沂解除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臨沂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決定於11月17日9時解除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並終止重汙染天氣Ⅱ級響應。 臨沂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報,根據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山東省氣象臺預測預報結果和市空氣品質調控綜合決策支撐體系專家組分析研判,我市空氣品質已滿足解除條件,且預測持續36小時以上不會反彈,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決定於11月17日9時解除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並終止重汙染天氣Ⅱ級響應。
  • 西安昨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核心提示: 市民王先生問:「前幾天說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昨天又說發布橙色預警,今天說升級為紅色預警,這些顏色到底有啥區別呢?」 市民王先生問:「前幾天說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昨天又說發布橙色預警,今天說升級為紅色預警,這些顏色到底有啥區別呢?」對此,省專業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賀皓解釋說,高溫天氣預警分為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在時間範圍、高溫強度和防禦措施等三方面逐級遞增。
  • 紅色預警沒必要?北京環保局:使汙染降低一個等級
    也有網友認為本次紅色預警發布時期,空氣汙染濃度本來就已過峰值,呈下降趨勢等等,諸如此類的疑問越來越多,北京環保局對此也作出了相關回應,解釋紅色預警發布的原因、條件等。 南北汙染差異並不大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6日下午,北京的空氣PM2.5濃度開始上升,7-9日維持重汙染程度,10日8時開始明顯下降,至中午基本全面達到優良。 7日零時,橙色預警啟動一部分措施,8日紅色預警啟動,措施進一步加大,並且實行機動車單雙號行駛。
  • 專家細析北京未來幾天「重汙染」成因:逆溫明顯冷空氣弱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倪元錦)就4日至7日京津冀即將出現的「重汙染」過程,北京市環保局3日下午發布稱,逆溫明顯、山前堆積、冷空氣弱是此輪持續汙染的主要原因。目前監測表明,7日,若冷空氣抵京、空氣品質改善為「2級良」後,或將再遇小幅汙染回流,預計10日在強冷空氣作用下,北京市空氣品質將徹底改善為「1級優」。
  • 專家:水汽所致 空氣品質優良
    剛降溫長沙天空就灰濛濛,是霾嗎 氣象臺專家:市民盡可放心,霧蒙天是水汽所致,長沙空氣品質優良 當天,長沙實時空氣品質狀況為良。 記者 李健 攝 華聲在線8月30日訊 暑熱漸消,高溫退場。今日,我省大部分地區迎來降溫,省會長沙氣溫也陡降7℃左右。雖然迎來降溫,但今日長沙天空卻灰濛濛的一片,不少市民對此產生了疑問,這些是霧還是霾呢?
  • 臨沂解除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11月17日9時解除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並終止重汙染天氣Ⅱ級響應。  各縣區人民政府,臨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臨沂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  根據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山東省氣象臺預測預報結果和市空氣品質調控綜合決策支撐體系專家組分析研判,我市空氣品質已滿足解除條件,且預測持續36小時以上不會反彈,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決定於11月17日
  • 北方出現空氣汙染過程 多城市啟動重汙染預警
    中國北方出現空氣汙染過程 多城市啟動重汙染預警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根據最新預報結果,11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兩次汙染過程,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所有城市已經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 高溼、逆溫、南風——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
    原標題: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高溼、逆溫、南風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21日至23日,北京空氣品質將交替出現「5級重度汙染」和「6級嚴重汙染」。
  • 全國現大範圍霧霾天氣 北京重汙染橙色預警延至7日
    全國現大範圍霧霾天氣 北京重汙染橙色預警延至7日 原標題: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中新網1月4日電 受不利天氣形勢影響,中國遭遇持續大範圍重度空氣汙染天氣,中央氣象臺4日繼續發布霾橙色預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監測顯示,4日8時,63.8%的被監測城市出現空氣汙染。預計自8日夜間起,受冷空氣影響,京津冀中南部空氣品質自北向南逐步改善,10日空氣品質好轉。
  • 汙染物積累鄭州陷重度汙染 23日冷空氣入侵霧霾消散
    1月14日22時全國空氣品質狀況  汙染物積累 鄭州市空氣品質陷重度汙染  從空氣品質監測數據來看,鄭州市當前空氣品質指數(AQI)為267,為重度汙染,城區9個國控監測點空氣品質指數在230-297之間,均為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 生態環境部:空氣重汙染次數同比減50%,12月可能有重汙染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了數次空氣汙染過程。但今年6次汙染過程中,只有2次是重汙染過程(有城市出現重汙染),其餘4次為輕至中度汙染。2019年同期出現的5次汙染過程中,有4次是重汙染過程,1次為輕至中度汙染。今年的重汙染過程次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0%。從汙染程度看,去年5次汙染過程PM2.5日均值的峰值濃度平均值為182微克/立方米,今年6次汙染過程峰值濃度平均值為167微克/立方米,今年比去年下降8.2%。
  • 疫情期京津冀仍空氣汙染?專家:重汙染行業變化不大
    環保部門的分析表明,部分城市在汙染峰值期間,煙花爆竹對PM2.5的貢獻率最高可達80%左右。監測結果顯示,除夕夜間至大年初一凌晨,各地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導致空氣品質快速轉差約2個等級,通過分析典型城市的PM2.5組分,煙花爆竹燃放貢獻率大幅上升。
  • 北京霧霾持續三天 遇重汙染將提早預警
    圖/CFP  今日至13日處於中度至重度汙染水平之間;已進入重汙染易發季節;瀋陽被質疑應急預案啟動不及時  東北多地遭霧霾籠罩,北京也沒「獨善其身」。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今日白天北京中度汙染,明日轉為重度,預計空氣汙染將一直持續至13日。
  • 江蘇空氣品質交出亮眼成績單 優良天首超290天
    三年攻堅,江蘇空氣品質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0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1月7日,記者從江蘇省大氣汙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獲悉,藍天保衛戰三年攻堅,全省空氣品質持續明顯改善:2017年至2020年,PM2.5濃度下降9微克/立方米、降幅19%,首次「破40」;優良天增加27天,首超290天,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目標;南京、無錫、蘇州、南通、鹽城5市PM2.5濃度首次達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以下,均為新標準全面實施後2013年以來最好成績。
  • 前十月黃埔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82天
    近日,黃埔區生態環境局與黃埔區氣象局籤訂《空氣品質預報預警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完善空氣品質預報會商、信息和預警統一發布機制,建立資源共享、科研合作、重汙染期間生態環境氣象部門聯動機制等方面開展合作。  區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合作的達成將有助於充分發揮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系統作用,更好地分析黃埔區環境空氣品質現狀和汙染成因,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空氣品質改善措施,同時向社會和公眾提供通俗易懂的環境空氣品質預報信息和氣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