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因一件事情被蒙冤70年,幸好現在已揭開

2021-01-15 三體使者

在69年前,我國剛建立時期,普遍都是農民,大都是沒有什麼文化水平,自然在起名字上也就顯得馬虎一些,如張三、李四這類名字十分常見,但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國民文化水平大大提升,這好聽好記的名字也就越來越多,這對於剛出生的孩子就不算難事,但對於已經起了名字並且上了戶口的孩子就比較難一些,因為需要到戶籍所在地去修改名字,雖然程序比較麻煩,但總的來說還是可以改的。

根據國際動物的命名法規,當動物的名字一經確定,就無法修改,這樣一對比,我們人類的名字修改就顯得自由、簡單的多,就拿「竊蛋龍」來說吧,這是一種生存在距今大約8千萬年前的小型獸腳亞目恐龍,初次聽聞這個名字你一定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這種恐龍一定是經常偷食別的恐龍的蛋。事實在20世紀90年代前,包括我們的科學家也是這樣認為的。

但經過科學家對這類恐龍的進一步考察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但是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竊蛋龍這個名稱給註銷掉,那麼事情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首先要詳細的講訴竊蛋龍的資料,竊蛋龍,似鴕鳥,一般成年體長可達到2.5米,一般是群體生活,有鳥一樣的尖嘴和尖爪和長長的尾巴,因此被生物學家視為是所有恐龍中與鳥類最相似的種類。

也因為這一點,科學家認為這種遠古動物在取食上不僅僅只是食用果實等植物,對於肉類也不排斥,是一種雜食類動物,1923年,一直來自美國的中亞探險隊在蒙古地界中,在一堆原角龍化石附近發現了一堆化石蛋,而根據當時的初步鑑定,這些是原角龍的化石蛋,而在這些化石蛋旁邊又存在著一具不知名的恐龍類化石,科學家認為這副化石恐龍有竊蛋的嫌疑,於是就向國際申請備案,將竊蛋龍的名稱定了下來。

時隔70年,來自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馬克古生物專家來到「竊蛋龍」的發現地進行考察,結果發現了更多竊蛋龍的化石,從中還得知了一個秘密,原來當時的竊蛋龍所偷取的蛋並不是原角龍的,而是自己的,它是護衛自己剛剛生出來的蛋,而這一點是所有近似鳥類(包括竊蛋龍)都具備的條件,於是所謂的「竊蛋的行為」自然是無稽之談。

自此蒙受70年冤情的竊蛋龍終於被洗清,但是由於因為國際命名法,竊蛋龍的名稱還是不能修改,對於這種事情,我們人類確實需要和竊蛋龍說一聲「對不起」。

相關焦點

  • 竊蛋龍
    2007年3月24日,河南發掘世界上最小竊蛋龍化石。名稱起源「在距今8000萬年前,一隻2米長的恐龍,正在偷偷地靠近一恐龍蛋時災難降臨了…」,這就是1923年俄羅斯的古生物學家德魯斯在蒙古大戈壁上發現時一幕。發現時,這個恐龍骨架正爬在一窩原角龍的蛋上。當時的科學家認為它正在偷別的恐龍的蛋。於是科學家給它起了很不好聽的名字,叫竊蛋龍。
  • 竊蛋龍:被冤枉70年的好爸媽
    竊蛋龍:被冤枉70年的好爸媽我們對於恐龍的認識依靠著古生物學家的發現和研究,本著是人就會犯錯的原則,古生物學家們在過往的研究中也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其中最冤屈的莫過於竊蛋龍啦,因為竊蛋龍不僅不竊蛋,還是恐龍中的模範父母!
  • 竊蛋龍會孵蛋!7000萬年前化石證實早期假說
    記者12日從雲南大學了解到,該校古生物研究院畢順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合作,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卵的竊蛋龍化石與現代鳥類孵蛋姿態一致,揭示了這種獸腳類恐龍的生殖生物學特徵。著名國際期刊《科學通報》日前發表了這一成果。
  • 竊蛋龍:我的名字可能是個誤會!
    因名字而被誤解的恐龍第一次聽到竊蛋龍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猜大家一定跟我一樣,這一定是一種偷蛋吃的恐龍。但是,竊蛋龍真的是像它名字一樣,會竊取恐龍蛋吃嗎?如果不是,那為什麼要用「竊蛋龍」這個名字呢?竊蛋龍骨骼化石,旁邊是數個未孵化的竊直到70年後,也就是1993年,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專家馬克教授來蒙古高原考察
  • 讓「河南恐龍」離我們更近些:竊蛋龍化石出土
    此後的幾十年裡,一件件極富科研價值的恐龍化石,在中原大地接連出土,為我們繪就了一幅龍騰中原的奇妙勝境。  2009年,大河報推出大型系列報導《尋「龍」記》,《西峽:條件絕佳的恐龍「育嬰院」》、《欒川:最早發現的食肉龍化石》、《期待:恐龍「金蛋」的孵化夢想》、《探尋:恐龍復活的DNA謎團》(刊發於2009年10月17日B07—B16版)……隨著一篇篇報導刊發,讀者對「河南恐龍」有了比較科學的認知。  報導刊發至今已6年。
  • 我國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卵的竊蛋龍化石 該成果已發表在了國際期刊...
    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該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成年個體竊蛋龍長約2米,前肢向後下張開、覆蓋在蛋巢之上,後肢摺疊在身體下方,整個身體位於蛋巢中心,與現代鳥類的孵蛋姿態一致。
  • 贛州發現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化石
    說到贛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贛南臍橙,其實贛州還有著「中國恐龍之鄉」的稱號,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竟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 江西贛州發現7000萬年前竊蛋龍化石,舉世罕見!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說到江西贛州,除了贛南臍橙,還是「中國恐龍之鄉」,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竊蛋龍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
  • 我國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卵的竊蛋龍化石 與現代鳥類孵蛋姿態一致
    新華社昆明1月3日電(記者嶽冉冉)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該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成年個體竊蛋龍長約2米,前肢向後下張開、覆蓋在蛋巢之上,後肢摺疊在身體下方,整個身體位於蛋巢中心,與現代鳥類的孵蛋姿態一致。巢內有24個蛋,呈上下三環排列。
  • 江西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蛋的竊蛋龍化石
    央廣網贛州1月13日消息(記者 熊方 通訊員王歡 劉陽)近日,我國古生物學家在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竊蛋龍孵卵化石時發現,這原是距今約7000萬年的化石,化石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等世界罕見。贛州市博物館研究員張嗣介:它這個龍是在蛋上面,反過來就看得到下面的蛋,它那個蛋分布是呈放射形狀的,至少是三層以上大概有二十多個,這是非常難得的,蛋殼胚胎這些東西都看得清楚。從這塊化石可以看到,竊蛋龍伏在蛋巢上的孵卵姿勢與現代鳥類並無兩樣,這為認識竊蛋龍孵卵行為和孵化方式提供了最新證據,具有非常大的科學價值。
  • 河源龍:酷似鴕鳥的竊蛋龍
    河源龍(Heyuannia)屬於竊蛋龍科,分為黃氏河源龍(模式種,廣東)和延氏河源龍(蒙古)兩個種,生活在距今7000~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是除蒙古戈壁外,中國首個發現竊蛋龍科恐龍的地區,而二者一南一北,遙相呼應。
  • 贛州發現食火雞樣新竊蛋龍化石
    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研究員、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專家等領導的中外研究小組,最近在贛州發現了一新的竊蛋龍類化石,命名為傑氏冠盜龍,該研究成果於7月27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冠盜龍具有類似現生食火雞一樣的頭冠,為何將其歸入竊蛋龍類?
  • 竊蛋龍不是「賊」,「偷蛋罪」不成立
    偷蛋行為看上去證據確鑿,竊蛋龍就這樣被宣告「偷竊」罪成立,不僅家族大類被學界命名為「竊蛋龍類」,當時發現的這一物種還被定名為「喜愛原角龍的竊蛋龍」,中文翻譯過來是「嗜角竊蛋龍」。  被誤解之後,研究者試圖從竊蛋龍的身體結構上尋找偷蛋的「原罪」證據。於是,竊蛋龍靈活的爪子、修長的手指、堅硬的凸嘴巴,被認為是適合抱蛋和啄蛋的「作案工具」。
  • 竊蛋龍「八卦」大起底
    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演化之道展區的竊蛋龍!!八卦一:是恐龍還是鳥?雖然「竊蛋龍」名字裡有個「龍」字,可是不關註標籤牌的觀眾看第一眼,總會認為它是一隻「大公雞」。如果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疑點:竊蛋龍的前肢,除了長有羽毛以外,還長有爪子;再觀察一下嘴巴,裡面還可以發現牙齒。
  • 竊蛋龍不是「賊」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雲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取得竊蛋龍孵化行為研究的新進展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通報》發表快跟小布一起來看看↓↓↓這項研究報導了發現於我國江西贛州晚白堊世(7000萬年前
  • 科學家發現新竊蛋龍化石
    資料圖片本報北京7月2日電(記者張蕾)繼在江西省贛州地區發現兩種竊蛋龍——江西龍和南康龍後,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為首的中外研究小組,再次在贛州地區的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一種新的竊蛋龍化石——贛州華南龍。該項研究成果2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 竊蛋龍化石新種類現身江西
    原標題:竊蛋龍化石新種類現身江西 記者2日從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等牽頭的中外研究小組,在江西贛州地區發現一種新的竊蛋龍類化石,命名為傑氏冠盜龍(Corythoraptor jacobsi)。
  •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新華網 | 2021-01-04 09:05:20 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該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
  •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怎麼馴 竊蛋龍分布圖鑑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怎麼馴,如果你主攻恐龍繁殖,那麼這個小東西絕對不能缺少,竊蛋龍擅長偷龍蛋,另外還能增加生物的產蛋效率。
  • 臺灣捐贈浙江「孕婦」竊蛋龍化石模型供展
    」捐贈給浙江自然博物館,使該館同時陳列展示兩件全球僅有的「孕婦」竊蛋龍標本。  記者了解到,「腹腔含蛋竊蛋龍復原模型」的原化石產自中國江西贛州晚白堊世南雄組,保存了六個薦椎、兩個前部尾椎、腸骨、恥骨、坐骨、股骨和下肢,另外腰帶內保存了兩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