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命的研究需要探究存在的許多不同方面,從行為和發展到解剖學和生理學到分類學、生態學和進化。因此,生命科學廣泛領域的進展可歸因於無數研究人員的工作,其中婦女人數雖少,但比例是確定的。我在這裡列出了其中的10個。
英國化石獵人、業餘解剖學家瑪麗·安寧因發現標誌性的恐龍標本而聞名,這有助於古生物學領域的早期發展。她的發掘工作也為許多英國科學家的事業提供了幫助,為他們提供了研究標本,勾畫了地球地質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科學家注意到,安寧發現的化石可能對英國自然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也有部分貢獻。
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是美國環境運動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她以撰寫有關環境汙染和海洋自然史的著作而聞名。從1936年到1952年,她在美國漁業局(1940年到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局)擔任水生生物學家。在此期間,她創作了《海風下》(1941年)和《我們周圍的海》(1951年),該書獲得了國家圖書獎。她最受歡迎的作品是《寂靜的春天》(1962),這本書成了暢銷書,引起了人們對環境汙染長期後果的關注。
美國行為生物學家和古生態學家瑪格麗特·布萊恩·戴維斯(Margaret Bryan Davis)進行了孢粉學(研究植物花粉和孢子)方面的開創性研究。20世紀50年代,當她還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學生時,她研究了間冰期(冰河時代之間一個相對溫暖的時期)沉積在現在格陵蘭島的花粉樣本。後來,在密西根大學工作時,她開發了一種解釋花粉記錄的新方法。她的工作為研究氣候變化等環境因素對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見解。
美國海洋學家和探險家西爾維亞·艾麗斯·厄爾研究海洋藻類,寫書和製作紀錄片,幫助提高人們對過度捕撈和海洋汙染危害的認識。然而,她最為人所知的或許是她開創性的海底探險。1970年,作為Tektite II實驗的一部分,她領導了第一支由女性組成的潛水隊員隊伍,該項目旨在探索海洋領域,測試深海棲息地的可行性以及長期生活在水下結構對健康的影響。該棲息地位於美屬維京群島聖約翰島附近的大拉姆舒爾灣地表以下15米(約50英尺)處。在為期兩周的實驗中,她親自觀察了汙染對珊瑚礁的影響。在美國女性剛剛開始進入傳統上由男性擔任工作的領域時,Tektite II項目吸引了科學家和非科學家的想像力,因為厄爾的團隊和以前的全男性團隊做了同樣的工作。
美國動物學家迪安·福西是山地大猩猩的主要權威。她的職業生涯致力於研究這些動物後,前往東非,在那裡她會見了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1967年,她在非洲中東部的維龍加山區建立了卡裡索克研究中心,這是剩下的少數山地大猩猩的家園。她在那裡的工作為大猩猩的社會行為揭示了新的信息,並導致她的書《迷霧中的大猩猩》(1983年;電影1988年)。福西領導了一場反對偷獵的運動,這是對瀕危維龍加大猩猩的主要威脅。人們普遍懷疑,她的死,靠近她在山上的露營地,是偷獵者之手。
英國倫理學家簡·古道爾以她對坦尚尼亞貢貝溪國家公園黑猩猩的研究而廣為人知。在20世紀50年代,她離開學校,去了非洲,在那裡她追求她的興趣,研究動物行為,同時與路易斯·利基工作。她最終在貢貝溪野生動物保護區建立了一個營地,在那裡她可以研究該地區的黑猩猩種群。這項工作最終獲得了劍橋大學的倫理學博士學位,使她成為少數沒有獲得學士學位而獲得博士學位的人之一。
瑪麗·道格拉斯·利基是一位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他發現了幾種化石,對理解人類進化非常重要。她與路易斯·利基(她的丈夫)一起工作,監督了肯亞各種史前遺址的發掘工作。她在挖掘工作的艱苦工作中的技巧超過了她丈夫的,她的丈夫的才華在於解釋和宣傳他們發現的化石。1948年,在維多利亞湖的魯辛加島,她發現了非洲蛋白石的頭骨,這是猿類和早期人類的祖先,生活在大約2500萬年前。1959年,在坦尚尼亞的奧杜瓦伊峽谷,她發現了一個早期人類(人類血統的成員)的頭骨,她的丈夫命名為"東方人",雖然它現在被認為是一種澳大利亞人,或"南方猿"。
美國水生生物學家和教育家露絲·默特爾·派屈克是林學科學的早期先驅之一,她最出名的是她研究硅藻的研究以及她研究水生生態系統的多學科方法。通過她的教育和研究,Patrick 認識到硅藻作為溪流和沉積物中的汙染指標的價值。1947年,她創立了該學院(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林學系。該部門的第一個項目是生物調查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附近的科內斯託加河流域的溪流。該項目是首批聘請一組在水生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等不同子領域具有專業知識的研究人員來調查生態系統的項目之一。其他州的幾位研究人員很快採用了她的多學科方法。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以其人格的力量、直率的直率以及她對大洋洲人民研究的質量而聞名。她的第一本書是薩摩亞最暢銷的《時代的到來》(1928年;新書,2001年)。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共出版了23本有影響力的書籍,其中很多都花在了紐約市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上。雖然她對大洋洲人民,特別是其文化的各個方面的研究使她名聲大噪,但她對從婦女權利到核擴散到環境汙染等議題的興趣是眾所周知的。
美國倫理學家和鳥類學家瑪格麗特·莫爾斯·尼斯對北美鳥類進行了有影響力的實地研究,包括歌曲麻雀梅洛斯皮扎旋律。當她住在俄克拉荷馬州時,尼斯童年時對大自然的熱情被重新喚醒。她在當地報紙上讀到一封支持9月開放的哀悼鴿子(Zenaida Macroura)狩獵季節的信後,她開始研究燕窩行為。雖然作者堅持認為,鳥類在9月結束了築巢期,因此狩獵可以安全地開始,但尼斯的結果表明,它們實際上築巢到10月。這段經歷,以及女兒們的鼓勵,重新點燃了她對鳥類研究的興趣。她後來寫了《俄克拉荷馬鳥》一篇122頁的關於她所遇到的物種的全面調查。這本書是與丈夫合著的,於1924年首次出版,修訂版於1931年發行。尼斯最終寫了250多篇科學論文,數千篇評論和多本書,其中包括《鳥巢的守望者》(1939年)和《前鳥類行為發展》(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