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金屬鎵能破壞細菌代謝,降低細菌存活率

2020-11-24 浙江在線

  一個美國研究小組探索出一種非常規的細菌感染治療策略,利用金屬鎵破壞細菌代謝,降低細菌存活率。研究人員稱,這一策略或許有望成為新的細菌感染治療手段。

  在抗菌素髮明之前,諸如銅、汞等金屬常被用作抗菌製劑,因為它們對多種細菌具有毒性。此次,華盛頓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再次開發了金屬的抗菌潛力,將鎵作為針對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抗菌製劑。他們26日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金屬鎵被細菌吸收時,可以替代鐵,從而破壞細菌的鐵代謝,降低細菌存活率。

  作為抗菌利器,鎵可以抑制關鍵的鐵依賴性細菌酶,增加細菌對氧化劑的敏感性。此外,鎵耐藥性發展緩慢,其活性與某些抗生素有協同作用,而且鎵不會降低宿主巨噬細胞的抗菌活性。

  研究小組通過小鼠模型和臨床試驗對鎵的抗菌活性進行了驗證。小鼠模型研究顯示,靜脈注射鎵可減少感染了綠膿桿菌的小鼠體內的細菌數量,提高小鼠的存活率。而針對囊性纖維化及綠膿桿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期臨床試驗則表明,全身性鎵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當前細菌耐藥性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缺乏新的抗生素成為醫學界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他們的新研究提出了針對細菌病原體鐵代謝或其他營養弱點來治療人類感染的可能性,該策略有望成為新的細菌感染治療手段。

相關焦點

  • 重金屬鎵可用於對抗「超級細菌」
    新華社華盛頓9月26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26日說,他們發現重金屬鎵有望用於開發新的抗生素,對抗綠膿桿菌這種「超級細菌」。  綠膿桿菌可導致肺部、尿路以及傷口等感染。癌症和愛滋病等患者由於自身抗感染能力受損,容易感染這種細菌。尋找新型抗生素對抗這種「超級細菌」一直是研究人員的目標。
  • 研究:腸道細菌的缺失可能會破壞睡眠質量
    據外媒報導,現在越來越清楚的是,腸道細菌在一個人的健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一個人的飲食和其他因素,這些都有可能改善或破壞健康。來自日本的一項新研究將腸道細菌跟睡眠質量聯繫在了一起,研究發現那些性格混亂的人--比如最近使用抗生素的人--可能會因此而出現睡眠質量不佳的情況。
  • 研究:腸道細菌的缺失可能會破壞睡眠質量
    據外媒報導,現在越來越清楚的是,腸道細菌在一個人的健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一個人的飲食和其他因素,這些都有可能改善或破壞健康。 來自日本的一項新研究將腸道細菌跟睡眠質量聯繫在了一起,研究發現那些性格混亂的人,比如最近使用抗生素的人,可能會因此而出現睡眠質量不佳的情況。
  • 【重大發現】科學家意外發現了能吞食金屬的細菌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以金屬為食並從中獲取熱量的細菌,他們懷疑這種細菌存在了100多年,但從未得到證實。研究人員發現,罐子上的黑色塗層是由新發現的細菌產生的氧化錳,這種細菌很可能在自來水中發現。 他說:「有證據表明,這些生物的近親生活在地下水中,帕薩迪納市的一部分飲用水是從當地的地下蓄水層抽上來的。」 在周二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指出,這些細菌是第一批利用錳作為能源的細菌。「這是發現的第一批以錳作為能源來源的細菌,」利百特說。
  • 不怕超級細菌!磁性液態金屬納米顆粒可粉粹細菌 還不傷害有益細胞
    這項技術使用磁性液態金屬的納米顆粒來粉碎細菌和細菌生物膜——細菌賴以生存的保護性「房子」——而不傷害有益細胞。 這項由RMIT大學領導的研究發表在ACS Nano雜誌上,為尋找更好的抗菌技術提供了一個突破性的新方向。 抗生素耐藥性是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威脅,每年造成至少70萬人死亡。
  • 有益病毒能抗細菌
    原標題:有益病毒能抗細菌  文·胡德良 編譯  ■ 醫衛前沿  細菌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敵人:一方面,細菌可以引起感染,導致疾病;另一方面,細菌也有助於我們減肥,甚至可以對抗痤瘡。目前,一項新研究顯示,病毒也擁有兩面性:研究人員首次證明,病毒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對抗細菌的入侵。
  • ACS Nano:細菌粉碎技術對抗超級耐藥細菌
    研究人員利用液態金屬開發了新的殺菌技術,這可能是解決抗生素耐藥性這一致命問題的答案。 這項技術使用磁性液態金屬的納米顆粒來粉碎細菌和細菌生物膜--細菌茁壯成長的保護性"房子"--而不傷害有益細胞。
  • 雙氧水竟成細菌致病幫兇;冠狀動脈斑塊中細菌與心臟病發作有關
    相反,AHAD飲食則是降低了丁酸鹽,同時增加了乙酸鹽和丙酸鹽。 這些數據表明,特定的腸道微生物特徵可能與輕度認知障礙有關,而MMKD飲食可以調節腸道微生物組和代謝產物,與腦脊液中AD生物標誌物的改善有關。
  • Nature:膽汁酸的腸道細菌代謝產物竟能調節Treg細胞分布!
    這一過程說明,細菌的代謝產物可決定腸道免疫細胞群的組成。研究發現,次級膽汁酸3β-羥基脫氧膽酸(isoDCA)通過作用於樹突狀細胞(DC)增加其抗炎表型的基因表達,從而增加pTreg細胞的分化。人類腸道微生物菌群可產生多種次級代謝產物在血液中積累,並對宿主會產生系統性的影響。
  • 細菌在濃度鹽水中也能生存 所以火星存在生命有望?
    事實上,高氯酸鹽中細菌倖存率遠低於其它所有溶液,儘管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細菌存活率會略高一些。海因茨解釋稱,最低冰點降低——溶質將降低溶液融化溫度,高氯酸鹽佔溶液總質量的50%,這比其它氯化物冰點降低濃度要高出許多。考慮到它的毒性,細菌在高氯酸鹽溶液中的低存活率並不令人感到驚訝。這是否意味著火星不再支持微生物存活?
  • 可以「吃」金屬的細菌?科學家新研究揭開了這種奇特的生物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家發現了以錳為食的細菌,生物學家們預計這種微生物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但之前科學家們仔細研究過。加州理工學院環境微生物學教授Jared Leadbetter與博士後學者Hang Yu合作,在7月16日的《自然》雜誌上描述了新的發現:「這是發現的第一批以錳為食物的細菌。
  • 替抗時代已來,鎵離子抗菌劑為何突破重圍制勝未來?
    根據國際上禁抗經驗及多項研究數據表明,鎵離子抗菌劑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效果最全面的替抗產品。為什麼眾多替抗產品中鎵離子抗菌劑的效果最為突出,結合中國農業大學試驗數據和國內多家飼料養殖企業的實際應用效果來看,它有以下幾大優勢特點。也希望這能給我們當下的替抗工作帶來一些全新的視界和思路。
  • Leptolyngbya屬海洋藍細菌次級代謝產物的研究進展|MDPI
    主要從事海洋藍細菌活性次級代謝產物的發現,探索其生物合成途徑並在分子遺傳學和基因水平上對其來源進行研究。Gerwick教授同時致力於開發結構分析新技術例如基於核磁共振技術的S.M.A.R.T.平臺等。
  • 研究揭示自閉症與腸道細菌之間的潛在聯繫
    根據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正在揭示自閉症與腸道微生物組損傷之間的潛在聯繫。該研究揭示了一種機制,即腸道細菌數量的改變會導致微生物解毒和線粒體功能異常。腸道問題在自閉症兒童中很常見,最近的幾項研究(儘管規模不大)顯示,使用健康受試者的糞便移植可以改善兒童自閉症的行為和心理症狀。也許,微生物組研究人員在將他們的發現轉化為臨床療法時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障礙是腸道細菌種群因人而異、令人瞠目結舌的多樣性。
  • 神秘地球細菌能在太空存活一年
    令科學家們感到驚奇的是,人們食用的肉罐頭中有一種細菌——耐輻射奇異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在國際空間站增壓艙外一個特殊設計平臺生活一年以上。  研究人員調查分析這些強大微生物已有一段時間,早在2015年,一支國際團隊在日本實驗艙「希望號(Kibo)」外部進行一項名為「蒲公英(Tanpopo)」的科學任務 ,對耐輻射奇異球菌進行了測試。
  • 口腔種植體表面影響細菌黏附因素的研究進展
    鈦與氧化鋯表面黏附菌量的差異存在爭議,這可能是由於不同研究的設計、實驗環境、材料表面黏附細菌的生長速度、實驗時間、有無唾液等因素存在差異引起的。有研究發現氧化鋯表面黏附菌量少於鈦,而也有研究發現氧化鋯表面的生物膜明顯厚於鈦,3D結構分析顯示二者生物膜結構也大不相同。這兩種材料的差異可能是由於鈦材料與氧化鋯相比疏水性稍弱、表面自由能較高且表面存在生物反應性氧化層,使其表現出半導體的特性而引起的。
  • 研究發現脂肪不僅能儲存能量還能幫助人類對抗細菌
    據外媒報導,眾所周知,脂肪是一種能量儲存系統,但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它在抵禦感染方面也發揮著以前未知的作用。來自昆士蘭大學和巴塞隆納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細胞可以利用脂肪來對抗細菌。線粒體是細胞內部的結構,可以將氧氣轉化為可用的化學能。當其他營養物質消耗不足時,線粒體就會轉化為脂質作為替代燃料來源。但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新機制。當細胞被細菌入侵時,脂質從線粒體轉移到細胞中細菌存在的部位。攻擊者通常會吃富含能量的脂質--現在發現細胞可能會利用這一優勢在將脂質提供給細菌之前先「中毒」。
  • 研究發現腸道細菌菌株可能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和心理健康的益處
    一項強有力的新研究調查了一種特定的腸道細菌菌株的前瞻性抗肥胖作用。從臨床前的動物研究到安慰劑對照的人體試驗,強大的轉化研究表明,一種新型的細菌菌株可能賦予了幾種新陳代謝的益處。研究人員招募了100多名健康但肥胖的人類受試者,並隨機地將其分為安慰劑組或治療組。活躍組接受B.longum APC1472補充劑,持續12周。人類試驗顯示,許多在動物研究中看到的有益代謝效應確實轉化為人類受試者。細菌幹預降低了空腹血糖水平,並使活性ghrelin水平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