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究人員另闢蹊徑 創建全固態電池的3D虛擬副本

2020-12-0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韓國研究人員另闢蹊徑 創建全固態電池的3D虛擬副本

  隨著電子產品日益流行,尋找堅固耐用的電池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今,大多數設備都使用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通常比較安全,但有時會起火或爆炸。

  作為一種替代方案,全固態鋰電池(ASSLB)備受關注。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是固態的,但電解質為液態。相比之下,全固態鋰電池的電極和電解質都是固態,而且非常安全;但是,這也導致在運行過程中,電解質和電極的體積會發生變化,尤其是高能蓄電池。這可能會引起表面分離,使性能下降。

  如果要開發高性能全固態鋰電池,就需要詳細研究界面的複雜結構。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學院(DGIST)的Prof。 Yong Min Lee表示:「大多數研究人員都專注於開發新材料,或改善現有全固態鋰電池的性能。我們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線,並尋找解決方案,以將電極和電池設計中的缺陷降至最低。」

  據外媒報導,Prof。 Lee及其團隊提出3D數字孿生平臺技術。在這個平臺上,真實物體的固體-固體界面微觀結構可以呈現為完整的3D複製品。

  研究團隊利用這一平臺,研究基於氧化物的全固態鋰電池的電極-電解質界面。他們捕獲了選定目標區域的2D圖像切片,對圖像進行排序,並以數字方式重建3D結構,然後進行結構分析。他們發現,與鋰離子電池相比,全固態鋰電池的特定接觸面積要小得多。

  Prof。 Lee認為,這項技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說:「鑑於該技術的廣泛適用性,我們相信所有帶電極的設備都可以從中受益。目前助於我們的技術,研究人員可以節省時間和金錢,同時輕鬆地檢查電池製造過程中的缺陷,從而幫助優化設計,並最終加快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

(文章來源:蓋世汽車)

(責任編輯:DF527)

相關焦點

  • 新設計策略提高全固態電池的穩定性
    2021-01-13 03:04:32 來源: 李碩情感社 舉報   全固態電池是新一代電池
  • 韓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突破性設計策略 推動固體電池發展
    2021-01-15 13:09:14 來源: 蓋世汽車 舉報   韓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突破性設計策略
  • 韓國帶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簡化的工藝
    導讀:韓國科學家為固態電池開發了一種新的電極結構,他們說這種新的電極結構可以為這種有前途的儲能技術帶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簡化的製造工藝。在固態電池中,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各種不同的材料和設備結構,每種材料都有其自身的挑戰和優勢。通常,這些挑戰在於實現足夠的導電性和穩定性,以及開發用於大規模製造的材料和工藝。韓國電子與電信研究院(ETRI)的科學家與大邱慶北科技大學(DGIST)的一個小組合作,提出了一種基於固態電池設計的新方法,他們稱之為「依賴擴散的全電池」固態電極。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此外,模塊的可堆疊性使它們能夠像玩具磚一樣進行交互,提供可伸縮性和數千個潛在的幾何配置。最終,俄勒岡小組的目標是擴大技術和使用微型籠子生產實驗室製造的器官代替人類移植。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電極結構 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採用,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顯著提高,極大促進高性能二次電池的發展。  聯合研究小組的成員分別來自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
  • 研究人員開發出全固態二次電池新電極結構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全固態二次電池的電極結構。如果採用這種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可大幅提高,對高性能二次電池的開發有巨大貢獻。來自電子通信研究所(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與技術研究所(DGIST)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確定了活性材料之間鋰離子擴散的機理後,設計了一種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電極結構。
  • 鋰離子電池也有缺點,發現全固態電池的新材料!
    由易燃液體電解質轉變為固體電解質(即,轉向全固態電池)。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步驟,因為鋰離子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移動得慢。這種低機動性限制了電池的充放電性能。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能夠製造全固態電池的材料。來自UCLouvain的科學家現在已經發現了這種物質,LiTi22(PS4)3,或LTPS。LTPS具有在固體中測量到的最高鋰擴散係數(鋰遷移率的直接測量)。
  • 研究人員發明 3D 人體解剖模型,還能模擬觸覺
    據報導,格拉斯哥大學虛擬可視化學院正在和一流的醫院和大學合作,完成目前最精確和詳細的頭頸模型。3D 虛擬模型具有超高的解析度,可以跟用戶完全互動,能在各種環境和平臺使用。學生可以在場景中和模型互動,這個場景像 IMAX 影院一樣;也能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或行動裝置上進行單人學習。3D 模型內容包含骨骼、神經系統、血液供應、肌肉、組織和淋巴引流的精確可視化。
  • 研究人員基於NVIDIA GPU創建了可預測的3D細胞模型
    打開APP 研究人員基於NVIDIA GPU創建了可預測的3D細胞模型 胡薇 發表於 2018-07-10 11:21:24
  • 研究人員推出 3D 人體解剖模型,醫學生練打針不用互相扎了
    圖 | 3D 頭頸解剖項目包括模擬向患者施加麻醉注射的觸覺或觸摸技術(來自 Venturebeat )創作過程匯集了 3D 模型製作人員、藝術家、醫生、研究人員和教授。圖 | Venturebeat工作流程從解剖人體遺體開始,然後使用攝影測量技術拍攝。
  • 進校另闢蹊徑:NOBOOK想用「虛擬實驗室」撬動公立校市場
    多知網10月10日消息,此前,多知網曾報導好未來1500萬元投資了K12虛擬實驗平臺NOBOOK。技術起家的NOBOOK團隊為什麼會選擇虛擬實驗這一細分垂直領域?面向公立校市場時,NOBOOK又遇到了哪些問題?   產品轉型,曾走取代傳統實驗室彎路  NOBOOK所屬公司亞泰盛世成立於2008年。
  • Facebook 開源 3D 深度學習函數庫 PyTorch3D
    通過上述的功能,研究人員可以立即將這些函數導入至當前最先進的深度學習系統中。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可以利用PyTorch3D進行各種3D深度學習研究(無論是3D重構、集束調整,乃至3D推理),以及改進在二維空間下的識別任務。對三維空間的認知,在人工智慧與真實世界的互動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機器人在物理空間中的導航、改進虛擬實境體驗,以及識別2D內容中被遮擋的物體等。
  • UEA研究人員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對中風倖存者進行康複測試
    消息來源於微信公眾號:VR心理健康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研究人員進行了虛擬實境技術用於中風倖存者康復訓練的測試他們創建了一個新的遊戲平臺,該平臺使用低成本視頻遊戲技術來改善患有中風引起的複雜神經系統症候群的患者的生活。
  • 虛擬貨幣市場坍塌,韓國含著「土勺子」出生的年輕人仍緊拽不放
    圖據紐約時報據《紐約時報》報導,像Kim Ki-won一樣的韓國年輕一代,想奮力在前途無望的社會衝出一條路來,而這讓韓國成了虛擬貨幣的狂野世界。現在,虛擬貨幣市場已經坍塌,讓很多韓國老老少少損失巨大,身陷債務。然而,很多年輕人仍拽著這個「希望」,把它看做「出頭」之路。
  • Facebook開發3D列印虛擬實境手套
    2020年9月9日,白令三維獲悉,Facebook虛擬實境實驗室團隊宣布開發出3D列印的虛擬實境(VR)手套。這套設備是與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開發的,具有柔軟的氣動執行器,可以 "測量局部力 "並為用戶提供 "觸覺反饋"。
  • 韓國科學技術院利用手勢追蹤研發全新3D素描系統
    文章相關引用及參考:3dprintingindustry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 開發了「懸空腳手架」的功能(映維網 2018年07月30日)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對於這個名為Agile 3D Sketching System的工具,韓國科學技術院工業設計學院的博士後Yongkwan Kim表示:「我詳細這個系統能夠提升產品質量和工作銷量,因為設計師能夠更快地更準確地表達出他們的3D想法,無需使用複雜的3D CAD建模軟體。」新產品的誕生始於創意。
  • 摘要:VPN用於創建虛擬專用網絡,實現基於網際網路的虛擬區域網通信...
    VPN用於創建虛擬專用網絡,實現基於網際網路的虛擬區域網通信協議。對於使用VPN創建連接的用戶,可能會出現無法正常連接VPN的情況,對此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解決。對於TP-link路由器,切換到」安全功能「->「安全設置」選項卡,勾選「虛擬專用網絡」欄目中的「PPTP穿透」右側的「啟用」項。對於磊科寬帶路由器而言,切換到」安全管理「選項卡,在」VPN透傳「欄目中勾選」PPTP穿透「右側的」啟用「項。
  • 比爾蓋茨投資的固態電池企業即將上市
    關於QuantumScapeQuantumScape是史丹福大學前研究人員於2010年在美國聖何塞成立的新公司,主要從事固態電池研發工作,擁有眾多固態電池技術專利和專利申請。QuantumScape採用了一種無陽極電池設計,消除了陽極製造成本,使電池成本比傳統鋰離子電池成本低17%。
  • 最新研究表明,現在可以實現最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態電池
    圖片來源:Sangryun Kim和Shin-ichi Orimo 東北大學和高能促進劑研究組織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複合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該導體可能導致迄今為止的全固態電池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員說,這種新材料通過設計氫簇(複雜陰離子)的結構而獲得,對鋰金屬具有很高的穩定性,這將使其成為全固態電池的最終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