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設計策略提高全固態電池的穩定性

2021-01-21 網易

2021-01-13 03:04:32 來源: 李碩情感社

舉報

  全固態電池是新一代電池,可以同時提高現有鋰電池的穩定性和容量。這種電池採用不易燃的固體陰極和電解質,大大降低了在高溫或外力衝擊下爆炸或起火的風險,並有利於提高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是鋰電池的兩倍。儘管有這些優勢,但固體電解質的低離子傳導性加上其高界面電阻和快速劣化,降低了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從而限制了其商業化。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宣布,能源材料研究中心Sang-baek Park博士的研究團隊與成均館大學Hyun-jung Shin教授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材料設計策略,可以克服阻礙全固態電池商業化的固體電解質與陰極之間的高界面電阻問題。

  

  在兩種不同物質相遇的界面上,會出現獨特的物理現象。與物質內部的原子在自身周圍與其他原子牽手並形成穩定的鍵不同,界面上的原子,沒有相鄰的相同物質的原子,很可能形成不同的原子排列。

  在具有固體電極-固體電解質界面的全固態電池中,會出現一種擾亂原子排列、限制電荷轉移的現象,從而增加電阻,加速劣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目前正在研究在陰極和電解液的表面塗覆適當材料或插入中間層的方法。但是,這進一步增加了成本,降低了電池的整體活性和能量密度。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KIST-成均館大學聯合研究團隊首先系統地確定了直接影響固體界面的材料晶體結構。利用外延膜技術,沿著基板晶體形成的方向生長薄膜,在不同的條件下得到了具有不同外露晶面的陰極薄膜。不考慮顆粒大小和接觸面積等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詳細分析了外露晶面對固體電解液和陰極材料界面的影響。

  

  結果表明,外露晶面的緊密堆積結構抑制了過渡金屬從陰極材料向電解液的洩漏,提高了全固態電池的穩定性。此外,當晶體的界面與電子的運動方向平行排列時,離子和電子沿晶體的運動不受阻礙,從而降低了電阻,提高了輸出功率。

  "這意味著通過增加晶體平面的密度和調整晶體之間的界面方向來改善陰極材料本身,可以確保高性能和穩定性,"KIST的Sang-baik Park博士說。"我們計劃通過這項研究克服固體電解質和固體陰極界面的不穩定性,並賦予改進的離子充電交換特性,加快全固態電池材料的開發,研究了全固態電池的退化機制。"

  論文標題為《Nano-interface engineering in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Tailoring exposed crystal facets of epitaxially grown LiNi0.5Mn1.5O4 films》,發表在《Nano Energy 》雜誌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韓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突破性設計策略 推動固體電池發展
    2021-01-15 13:09:14 來源: 蓋世汽車 舉報   韓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突破性設計策略
  • 韓國研究人員另闢蹊徑 創建全固態電池的3D虛擬副本
    原標題:韓國研究人員另闢蹊徑 創建全固態電池的3D虛擬副本   隨著電子
  • 鋰離子電池也有缺點,發現全固態電池的新材料!
    由易燃液體電解質轉變為固體電解質(即,轉向全固態電池)。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步驟,因為鋰離子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移動得慢。這種低機動性限制了電池的充放電性能。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能夠製造全固態電池的材料。來自UCLouvain的科學家現在已經發現了這種物質,LiTi22(PS4)3,或LTPS。LTPS具有在固體中測量到的最高鋰擴散係數(鋰遷移率的直接測量)。
  • 超全講述無機全固態電池的界面和相間
    全固態電池(ASSBs)作為未來安全高能電池的關鍵技術之一,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近年來高導電固體電解質的出現,鋰離子在電解質內的擴散已不再是瓶頸。然而,許多ASSBs受到庫侖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和由於ASSB內界面電阻高而循環壽命短的限制。由於ASSBs中各種固體成分的化學/物理/機械特性以及固-固接觸的性質,ASSBs中存在許多類型的界面。
  • 最新研究表明,現在可以實現最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態電池
    圖片來源:Sangryun Kim和Shin-ichi Orimo 東北大學和高能促進劑研究組織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複合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該導體可能導致迄今為止的全固態電池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員說,這種新材料通過設計氫簇(複雜陰離子)的結構而獲得,對鋰金屬具有很高的穩定性,這將使其成為全固態電池的最終負極材料。
  • 這種方法可改善界面穩定性,加速全固態鋰電池量產!
    界面接觸問題一直是全固態電池的痛點和難點,本文介紹了一種原位極性-非極性相互轉化的粘結劑設計方式,為全固態電池使用傳統製漿法量產提供了可能。硫基全固態電池具有優異的安全性能,被寄希望於取代當下使用的鋰離子電池。但是,在全固態電池漿料製備過程中,由於其溶劑、粘結劑、硫化電解質之間具有不兼容的極性,所以目前還沒有辦法實現規模化量產。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進步,人們對能源存儲與轉化的要求逐漸提高,傳統鋰離子電池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電池儲能的高要求,於是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全固態電池的優勢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而全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體電解質來代替現有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體成分。使用固態電解質後,全固態電池相比於一般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更輕的質量、更小的體積,能量密度也有較大提升。
  • 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
    但是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較差的空氣穩定性導致其製備以及後續組裝的硫化物固態全電池需要在氬氣保護的環境下進行操作, 使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嚴重製約其產業化的步伐.北京理工大學楊文和陳人傑教授對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的相關研究包括空氣穩定性的研究方法和衰減反應機制進行詳細的梳理和客觀分析, 並提煉出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相應的策略與方法.
  • ACS編輯良擇 | Triquinoxalinylene的鈉離子儲存機理與電極穩定性的提高策略
    比容量低和循環穩定性差是有機鈉離子電池所面臨的兩大主要挑戰。有機小分子TQA作為電極材料,因其中高密度的吡啶氮可作為鹼性陽離子存儲活性位點而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然而其快速的容量衰減限制了它在有機電池當中的應用。本文以TQA為例,通過研究其鈉離子存儲機理揭示了一種有機電極材料容量快速衰減的根本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提高其容量保持率,這對於解決有機鈉離子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問題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新複合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問世
    有望催生高能量密度全固態電池  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對鋰金屬陽極顯示出了極高的穩定性。圖片來自網絡   科技日報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和高能加速器研究組織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複合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
  • 大工肖義教授課題組發展出顯著提高染料發光效率新策略
    大工肖義教授課題組發展出顯著提高染料發光效率新策略 2019-11-28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固態電池預計5-10年內實現商業化應用 業內呼喚完善頂層設計
    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向晉在ABEC 2020|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呼籲,固態電池應儘快完善頂層設計,對電池尺寸、性能測試、安全指標等內容開展標準化工作,提前搭建起標準體系,以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 科研人員提出電弧放電法一步合成高穩定性單原子催化劑的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合作,提出一步法合成單原子催化劑的新策略,該單原子鉑催化劑顯示出高效的液相選擇加氫性能,高溫合成過程有利於單原子催化劑穩定性的提高,相關研究成果以One-Step High-Temperature-Synthesized
  • Goodenough最新Angew給出複合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提升新策略
    因此,通過添加與聚合物電解質具有強相互作用的無機填料來改變局部Li+環境,以激活聚合物中更多可移動的Li+是提高複合電解質Li+電導率和聚合物中Li+遷移的有效策略。GDC填料的引入最大程度地降低了Li+與TFSI的結合,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電解質的Li+遷移數和Li+電導率。
  • 比爾蓋茨投資的固態電池企業即將上市
    關於QuantumScapeQuantumScape是史丹福大學前研究人員於2010年在美國聖何塞成立的新公司,主要從事固態電池研發工作,擁有眾多固態電池技術專利和專利申請。QuantumScape採用了一種無陽極電池設計,消除了陽極製造成本,使電池成本比傳統鋰離子電池成本低17%。
  • 助力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導讀:全固態電池由於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倍率性能以及安全等優點而備受關注。作為全固態電池的核心部件,固態電解質一直是制約固態電池發展的瓶頸。發展安全的全固態電池是取代有毒易燃的液態Li+電池的關鍵技術,且固態電解質是Li–S和Li–air電池的核心部件。鋰離子固態電解質應具有較寬的電化學窗口,較高的鋰離子電導率,可以在電解質/電極界面上快速轉移,且總厚度應小於20μm。
  • 研究人員製備出全無機鈣鈦礦綠光LED,穩定性大幅提高
    近日,鄭州大學材料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史志鋒副教授等人與吉林大學合作,在新型鈣鈦礦基發光器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基於硫化物電解質的鋰/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要點解析基於硫化物電解質全固態電池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解決策略(d)O摻雜Li6PS5Br提高空氣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示意圖。(g)通過正極骨架支撐設計Li−Li2S全電池示意圖(h)不同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的比較。結論綜上,儘管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基於硫化物電解質的全固態鋰電池仍是下一代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二次電池的研究熱點。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無機填料還可以起到吸附複合電解質中的痕量雜質(如水分)、提高力學性能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研究者開發出一些新型的填料,其中由不飽和配位點的過渡金屬離子和有機連接鏈(一般為剛性)進行自組裝,形成的金屬有機框架(MOF)因其多孔性和高穩定性而受到關注。
  • 三星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體積減小壽命增長
    打開APP 三星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體積減小壽命增長 holly 發表於 2020-03-11 15:30:50 據韓媒Business Korea報導,三星高級技術研究所日前公布了一項突破性技術,該技術不但可以減小全固態電池的體積,還能夠提高電池的壽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