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也有缺點,發現全固態電池的新材料!

2021-02-24 天文物理

風能或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間歇性的,生產高峰並不一定跟隨需求高峰。因此,儲存綠色能源對於擺脫化石燃料至關重要。光伏電池和風力發電產生的能量被儲存起來,以備以後需要時使用。鋰離子技術是目前性能最好,基於電池的儲能技術。鋰離子電池用於小型電子產品(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是電動汽車的最佳選擇。鋰離子電池有缺點嗎?例如鋰離子電池可能會因為製造問題起火,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使用液體有機電解質的電流電池。

這些有機電解質是電池所必需的,但極易燃燒。解決方案?由易燃液體電解質轉變為固體電解質(即,轉向全固態電池)。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步驟,因為鋰離子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移動得慢。這種低機動性限制了電池的充放電性能。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能夠製造全固態電池的材料。來自UCLouvain的科學家現在已經發現了這種物質,LiTi22(PS4)3,或LTPS。LTPS具有在固體中測量到的最高鋰擴散係數(鋰遷移率的直接測量)。LTPS的擴散係數遠遠高於任何已知物質,研究結果發表在《化學》上。

這種鋰的遷移率直接來自於獨特晶體結構(即,原子排列)的LTPS。這一機制為鋰離子導體領域開闢了新的前景,並超越了LTPS。為尋找具有類似擴散機制的新材料開闢了道路。需要對這種材料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進,以使其將來能夠商業化。儘管如此,這一發現在理解具有極高鋰離子遷移率的材料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而未來的全固態電池最終需要這種材料。這些材料,包括LTPS,可以用於許多技術,從汽車到智慧型手機。包括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在內的許多技術,都需要高離子導電的固態材料。

了解晶體結構如何決定離子擴散是快速離子導體發展的基礎。在這些研究中,證明了LiTi 2(PS 4) 3的鋰離子擴散係數,比目前最先進鋰離子擴散係數高一個數量級。通過不尋常的LiTi 2(PS 4) 3晶體結構來解釋這一觀察結果,因為它沒有正方體或八面體的位置讓Li佔據。這創造了一個平滑,令人沮喪的能量景觀,類似於液體中的能量景觀,而不是那些典型的固體。這種令人沮喪的能量景觀導致了高擴散係數,結合了低活化能和高預因子。

參考期刊《化學》

DOI: 10.1016/j.chempr.2019.07.001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①回復「天象預報」可以看日食、月食、流星雨、行星衝日、凌日、掩星及未來100年天象等各種預報數據,有趣天文奇觀及時更新;②回復「每日一天文圖」可以看NASA鏡像譯製更新的每天一張天文照片,美國宇航局各種如哈勃望遠鏡等拍攝的高清大美宇宙天文照片;③回復「科研日報」可以看每日全球權威科研信息及研究論文,如《natural》《science》期刊等,還有「博科園」中文編譯的科研日報;④回復「公式之美」購買人類最美54個公式,人類2600年精髓《公式之美》限量發售;⑤回復「索爾維會議」購買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人類科學界「最後的晚餐」高清、絕版、彩色修復照;人類最強大腦的罕見聚會,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張照片,能讓人類感嘆至今!⑥回復「DK博物大百科」購買6000多張珍貴照片,5000多個豐富物種,跨越地球45億年歷史,自然界的視覺盛宴《DK博物大百科》!

相關焦點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到底是個什麼鬼?
    日前有海外媒體報導稱,寶馬正在研發一款更為先進的鋰離子電池,這款電池將用固態電解質代替現有的電解液,更輕、更安全、密度更高。據悉,新電池的量產時間或為2026年。看到這則新聞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BMW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我朝的一貫作風啊?2026年還有9年時間呢,最差也要說(chui)是(niu)2020年量產讓我等先興奮幾分鐘吧?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從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看,其動力電源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燃料電池、鉛酸電池、超級電容器,其中超級電容器大多以輔助動力源的形式出現。主要原因是這些電池技術還不完全成熟或缺點明顯,與傳統汽車相比不管是從成本上、動力還是續航裡程上都有不少差距,這也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的重要原因。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由於採用耐高溫的固態電解質代替常規有機液態電解質,故安全性好於傳統鋰離子電池。同時,由於固態電解質的機械性能遠優於電解液,所以其理論上可以有效阻擋金屬鋰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的枝晶,使得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可以採用金屬負極,進一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然而, 固態電解質的本徵電化學性能及其與正、負極的界面穩定性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限制了全固態電池的實際應用。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定義固態電池是指採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最突出的優點是安全性。固態電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溫、無腐蝕、不揮發的特性,固態電解質是固態電池的核心,電解質材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固態鋰電池的各項性能參數,如功率密度、循環穩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溫性能以及使用壽命。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全固態電池的優勢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而全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體電解質來代替現有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體成分。使用固態電解質後,全固態電池相比於一般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更輕的質量、更小的體積,能量密度也有較大提升。
  • 韓國研究人員另闢蹊徑 創建全固態電池的3D虛擬副本
    原標題:韓國研究人員另闢蹊徑 創建全固態電池的3D虛擬副本   隨著電子
  • 新型鋰離子超導體可實現安全,高性能的全固態電池
    然而,由於最近已經多次提出電池安全性問題,因此對於使用可燃液體電解質的現有電池的使用的各種關注已經增加。為了解決該安全問題,近來,全固態電池技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該技術中,所有電池組件都被固態材料所替代。Kim博士在KIST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超離子傳導性的固體電解質,該電解質使用了一種基於硫化物的結晶結構,稱為銀輝石。
  • 固態電池什麼時候可以商用_全固態電池電極材料
    目前,固態電池的發展之路仍充滿荊棘,但並不妨礙其巨大市場潛力的逐步釋放。預計到2030年,固態電池有望可以商用。   近年來,隨著電動化趨勢愈發凸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市場上對於電池技術發展的要求越發急迫。業內專家表示,就現在來看,鋰離子電池已經達到瓶頸,必須加快發展新一代電池技術,而固態電池最受看好。   固態電池即是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 什麼是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
    如果通俗地講,全固態電池就是裡面沒有氣體、沒有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電池。 而考慮到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池為鋰離子電池,我們在這裡將默認把「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當做全固態電池的代表(暫時忽略全固態鋰硫等新型電池)。 本文也會著重介紹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以下將全部簡稱為「全固態電池」)的各方面,以饗讀者。
  • 日本開發出耐寒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
    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有機分子結晶。全固態電池是被期待應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新一代蓄電池。研究小組開發的分子結晶的特點是,與以往的技術相比,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
    2、固態電池缺點是固固界面容易接觸不良,固態電池生產成本比較高,產業化尚遠。3、固態電池主要技術路線分為三類,聚合物材料生產工藝接近現有設備,氧化物導電率高於聚合物,但固固接觸不良,硫化物離子導電率最高,是全固態電池未來最可能的技術路線,但離子產品成本/價格非常高、空氣穩定性較差。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2、固態電池缺點是固固界面容易接觸不良,固態電池生產成本比較高,產業化尚遠。3、固態電池主要技術路線分為三類,聚合物材料生產工藝接近現有設備,氧化物導電率高於聚合物,但固固接觸不良,硫化物離子導電率最高,是全固態電池未來最可能的技術路線,但離子產品成本/價格非常高、空氣穩定性較差。
  • 新設計策略提高全固態電池的穩定性
    2021-01-13 03:04:32 來源: 李碩情感社 舉報   全固態電池是新一代電池
  • 鋰離子電池的掘墓者們:雙離子電池
    面對這些危機,及早布局新技術、新產品是唯一的選擇,在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鋰離子電池的繼任者們也都躍躍欲試,爭當鋰離子電池的「掘墓者」。這其中全固態電池是最有希望的繼任者,可以說是開著挖掘機為鋰離子電池掘墓,隨時準備送鋰離子電池走。
  • 固態電池產業格局
    常規鋰電池電解液含量一般超過15%,固液共存電池國內很多企業已經在做,也有龍頭企業如北京衛藍、江蘇清陶、贛鋒鋰業、臺灣輝能的固態電池電解液含量10%-11%,已經實現產業化,有些已經中試。全固態電池完全沒有電解液,主要是安全性比較高,當前鋰電池的有機溶劑接觸空氣後有可燃風險。③低溫性能由於不用電解液,因此固態電池材料不會像液態電池隨著降溫結冰導致電池無法運作,理論上溫區是更寬的。
  • 最新研究表明,現在可以實現最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態電池
    圖片來源:Sangryun Kim和Shin-ichi Orimo 東北大學和高能促進劑研究組織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複合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該導體可能導致迄今為止的全固態電池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員說,這種新材料通過設計氫簇(複雜陰離子)的結構而獲得,對鋰金屬具有很高的穩定性,這將使其成為全固態電池的最終負極材料。
  • 當諾貝爾獎的光芒照亮動力電池,技術突破還會遠嗎?
    從鈷酸鋰電池、錳酸鋰電池,到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以及最新前沿的全固態電池,看似遙遠的諾貝爾光芒,已經照亮了動力電池產業。鋰電池展臺。圖/視覺中國漫漫鋰電池徵程縱觀鋰電池發展史,鋰電池在汽車領域的初亮相,三位科學家功不可沒。首先要提及的是英國科學家惠廷厄姆,他採用硫化鈦作為正極材料,金屬鋰作為負極材料,製成了世界上首個新型鋰離子電池。
  • 研究人員開發出全固態二次電池新電極結構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全固態二次電池的電極結構。如果採用這種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可大幅提高,對高性能二次電池的開發有巨大貢獻。來自電子通信研究所(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與技術研究所(DGIST)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確定了活性材料之間鋰離子擴散的機理後,設計了一種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電極結構。
  • 三星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體積減小壽命增長
    打開APP 三星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體積減小壽命增長 holly 發表於 2020-03-11 15:30:50 據韓媒Business Korea報導,三星高級技術研究所日前公布了一項突破性技術,該技術不但可以減小全固態電池的體積,還能夠提高電池的壽命和安全性。
  • 鋰電池宿命:繞不過的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即將第一次登上了歷史舞臺。19世紀末期,Wafburg發現一些固態化合物為純離子導體,有希望作為承擔導電功能的電解質材料。1978年,又是Michel Armand,首次將這種聚合物電解質作為鋰電池電解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