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救的小貓頭鷹 記者 李嘉 攝
9月20日8時許,市民徐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2770000反映:帝豪遊園有人發現了野生貓頭鷹,3位晨練的老人怕它咬人不敢上前施救,一直守在旁邊,直至民警趕到。
記者李嘉核實報導:接到徐先生的電話後,記者急忙趕到帝豪遊園。在該遊園中心位置,兩名民警正和一位老人交談,其中一名民警捧著一隻小貓頭鷹。這位老人叫王次輝,今年66歲,幾乎每天都到該遊園晨練。
「這隻貓頭鷹看起來剛出生沒多久,估計是清晨的大雨把它從樹上打落到草叢裡了。」許昌市森林公安局民警張雨告訴記者,剛趕到現場時,他見到3位老人圍在小貓頭鷹身旁,由於怕它咬人,所以沒敢捕捉。
記者看到,這隻貓頭鷹只有普通成人的手一般大小,羽毛呈灰褐色,顯得有些緊張。當有人靠近時,它就盯著對方。
「今天7點左右,雨停以後,我像平時一樣來這裡散步,和兩個常在這裡鍛鍊的老夥計一起發現了它。」王次輝說,當時,他們看見一隻小鳥在草叢裡蹦了幾下就不動了。經過觀察,他們發現它的頭能轉向身後,確定它是一隻貓頭鷹。聽說貓頭鷹吃肉,他們怕它咬人不敢上去抓。於是,3位老人一直靜靜守護在它的旁邊。
「我們商量著給森林公安打電話,但由於當時沒到上班時間,怕沒人接電話,所以在這裡守了一個小時。」王次輝說,現在,我市的環境好了,鳥類越來越多,大家應該學會愛護鳥類。
「非常感謝3位老人對小貓頭鷹的守護。隨後,我們會把它送到西湖公園動物園,讓專業人員對它進行檢查和照料。這兩年,經常有市民撿到各種鳥。這個月,我們已經接到3個類似的電話。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咱們許昌的環境越來越好,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比較強。」民警張雨說,市民如果遇到類似情況,可隨時撥打110求助。
隨後,記者告別老人,和兩名民警一同將貓頭鷹送到西湖公園動物園。該園副園長孫虎接收了這隻小貓頭鷹。經過檢查,這隻貓頭鷹沒有外傷。根據體型判斷,它剛剛滿月,可能挨餓後淋了雨,比較虛弱。
「我們會嘗試用牛肉、羊肉、雞肉餵養這隻貓頭鷹。如果它恢復的情況良好,我們會在兩三個月後將其帶到山裡放生。」孫虎說,貓頭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夜行性肉食性動物,白天的視力是夜間的一半。它的嘴短而粗壯,前端呈鉤狀,很鋒利,市民不要隨意觸碰。
新聞連連看
貓頭鷹屬於鴞形目
鴞形目是鳥綱下的一目。該目鳥類為夜行猛禽,總數超過130種,在除南極洲之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該目鳥類頭寬大,嘴短而粗壯、前端呈鉤狀,頭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盤,部分種類具有耳狀羽毛。雙目的分布、面盤和耳羽使該目鳥類的頭部與貓頭極其相似,故其俗稱貓頭鷹。
貓頭鷹以黑線姬鼠、黑線倉鼠、大倉鼠、棕色田鼠等農田鼠類和小家鼠、褐家鼠等居民區鼠類為主食,也吃一些小型鳥類、哺乳類和昆蟲,如雀、鶯、蝙蝠、甲蟲、金龜子、蝗蟲、螻蛄等。鼠類是臭名昭著的偷糧賊,不僅在居民區和倉庫裡行竊,還成群結隊在農田中偷糧。成書於2000多年前的《詩經》中就有「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的句子。至今,世界各國的鼠害仍然十分嚴重。貓頭鷹是捕鼠能力最強的鳥類。一隻貓頭鷹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隻老鼠,相當於為人類保護了數噸糧食。
原標題:小貓頭鷹落難 3位老人貼身守護 小貓頭鷹已被送到西湖公園動物園,市民遇到類似情況可撥打110
編輯:牛恆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