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許多人都知道諾貝爾獎,它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發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和平。其中前四個獎項又通常統稱為諾貝爾獎科學獎。
諾貝爾科學獎被廣泛認為是科學界最傑出的獎項榮譽,旨在表彰具有傑出影響力的科學研究成果。雖然幾乎所有自然科學領域的工作在理論上都有可能獲獎,但普遍認為某些科學分支領域更有可能獲獎。一個基本的問題是,這些頂級獎項實際上涵蓋了哪些科學分支學科?
雖然很難可靠地回答是否應該為此頂級識別獎賞應進行或不進行任何聚類,但至少可以幫助了解這種偏愛的科學分支學科是否確實存在?如果存在,其強度如何?如果確實存在,那麼最優先選擇哪些科學分支段?選擇的強度如何?有多少個主要領域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
為此,史丹福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對上述問題予以了系統的研究。通過對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作品,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統計,他們具體分析統計了在過去22年中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作品,旨在通過繪製諾貝爾獎在物理學、化學和醫學/生理學領域的著作以及隨後引用該著作的科學出版物的一個全面的科學系統圖,來幫助了解這些問題。
研究團隊選擇了從1995年至2017年獲諾貝爾獎的每位科學獲獎者所發表的與諾貝爾獎有關的關鍵論文。然後,他們基於所收集到的6300萬篇論文繪製成一個總體圖形。這些數據來自於一個稱為Scopus的、涵蓋了世界上最廣泛的科技和醫學文獻的文摘、參考文獻及索引的索編工具。Scopus是一文獻綜合資料庫,它囊括有全球5000多家在科學、技術、醫學和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出版商。
該研究分析統計結果表明,在科學可以劃分的114個高級科學分支領域中,五個佔了諾貝爾獎的一半以上,其中:粒子物理學佔14%,細胞生物學佔12.1%,原子物理學佔10.9%,神經科學佔10.1%,分子化學佔5.3%的份額,共佔有諾貝爾獎的52.4%。這些領域僅佔大約所有論文的10%。
研究團隊基於所採集的6,300萬個已出版項目的數據,並且被劃分為12個主要學科和總計91,726個集群,繪製了如下科學地圖。
圖(A)為91,726個集群和相關的大型學科的圖像。顏色圖例源自該科學圖譜的原始結構。圖(B)1995-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紫色)、化學獎(藍色)、生理學/醫學獎(紅色)的主要論文的所在地。圖(C)引用諾貝爾獎關鍵論文的論文位置。圖(D)為被引用的論文的位置。圖(E)為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所發表的整個職業生涯記錄記錄(40819篇論文)。
下圖統計表格表明:在114個科學分支領域中,只有36個獲得了諾貝爾獎。其中五個領域(粒子物理學[14%],細胞生物學[12.1%],原子物理學[10.9%],神經科學[10.1%],分子化學[5.3%])佔有最大份額,共佔52.4%。但大多數科學分支領域都未被授予諾貝爾獎。
在114個科學分支DC2域中,分別只有諾貝爾化學、物理和醫學獎獲得了20、10和15個域。諾貝爾化學獎的獎項分布在更多領域,許多領域可能不被視為典型的核心化學領域。
該研究結果最後指出,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成果工作集中在少數科學分支學科上,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成果工作主要集中在少數科學分支學科上。
研究人員表示,尚不完全清楚某些科學分支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但是,研究論文指出,諾貝爾獎可能會影響哪些領域獲得更大的資金和聲望,也許使同一領域更有可能再次獲獎,而其他領域仍然被忽略。
研究人員總結說:「即使所有做得很好的科學工作都值得獲獎,不同的科學分支學科也可能有不同的成就。但是,有趣的是,儘管在某些分支學科中,千分之一的科學家發表的論文有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獎,對於其他分支學科,即使有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在該分支學科中勤奮工作,也永遠不會被授予任何獎項榮譽。」
該最新研究結果論文,題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所讚譽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幾個科學領域」,發表在今天的《PLOS ONE》上,這是一個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科學期刊,為全世界文章刊載數量最多的期刊。
參考:Work honored by Nobel prizes clusters heavily in a few scientific fields. PLoS ONE 15(7): e0234612. 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34612量子認知 | 簡介科學新知識,敬請熱心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