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訊,近日,有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在朝陽區百子灣路路邊有一棟未完工的大樓,不少拾荒者經常出入,大樓及院子裡堆放了很多雜物和易燃物品。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未完工的工地加強管理,不要讓其成為廢品倉庫。2月中旬,在讀者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百子灣的這處未完工大樓了解情況。
這棟沒有建完的大樓總共有9層,位於百子灣路南側、九龍山路的東側,距東三環路約一公裡。從百子灣路經過時,這棟體量巨大的樓非常顯眼,它被一道圍牆和一扇大鐵門圍起來,西側是一座公共廁所,北側隔著馬路是一個汽車維修店和幾家快餐店。藍色的大鐵門鏽跡斑斑,鐵門頂端「中關村建設」幾個字表面的藍漆幾乎掉光了,布滿了鏽跡。鐵門兩側有兩塊七八米高的方形立柱,左側寫著「樹企業形象」,右側寫著「創時代精品」。鐵門上半部分的鐵網有一半已經破爛不堪,底部有五個白色大字「中谷成公司」。
透過鐵門往工地裡看,兩側有幾間彩鋼板搭成的房子,左邊房屋的頂上有一塊鐵皮,鐵皮上擺放著十幾個磚頭。右側一個變電箱前面堆著不少雜物。
有三四輛車停在大鐵門口,將進出大門的通道全部佔滿。記者停留的時候,有幾名中年女子推開大門走了進去,和工地裡面的幾個人交談起來,透過半敞開的大門,記者看到工地裡有幾名四五歲的孩子跑來跑去。
在大門旁邊有兩個玻璃宣傳欄,破碎的玻璃上沾滿了厚厚的灰塵,裡面貼著有關施工工程管理的通告,紙張已經發黃,落款為「中關村建設中谷成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記者靠近大門,一名身穿朝陽環衛工作服的外地口音男子過來問話,他告訴記者,禁止外來人員進入。在聊天當中記者得知,該男子是大門旁邊公共衛生間的管理人員,受一名保安隊長的囑託,臨時來看護這個工地。當記者問有關工地的事情時,他說不清楚工地的情況,只負責替人看門。
在他身後有一間平房,平房旁邊搭建了一個一米多寬的小棚子,棚子的門敞開著,裡面凳子上一臺爐灶正冒著火,上面有一口鍋,隱約能看到棚子最裡面有一罐液化氣鋼瓶,伸出一根橙色的管子和爐灶相接。棚子外邊的門口亂七八糟堆了許多雜物:洗衣機、木桌、電動自行車、電風扇、棉被、暖氣片、紙箱子等,亂極了。一名穿藍色棉衣的小男孩走到雜物堆裡,撿了一根木棍和旁邊的小女孩玩耍。
「這些孩子住這裡嗎?」記者問,看守的男子說,這裡只有他和另外一個人住,這些孩子並不住這裡,周邊太雜亂沒辦法住人。
在小棚子的東側有一排拆了一半的彩鋼房,約有三四十米長,由西往東一字排開,一根根被拆解的鋼條橫七豎八地支稜著,白色的牆板和頂棚扭曲在一起,堆起來有七八米高,猶如一片廢墟。
在鐵門西邊的變電箱旁邊,堆著一堆幾十平方米的雜物,雜物旁邊有一排已經破爛的彩鋼房屋,房屋門口停著兩輛電動三輪車,其中一輛車廂裡裝了一摞棉坐墊。三輪車旁邊不遠處的地面被垃圾覆蓋,啤酒瓶、塑膠袋、塑料管、廢舊紙殼等堆了一地。除此之外,工地院裡的荒草有半人多高,三四條狗跟著院裡的小孩跑來跑去,狗並不亂叫,看到有人從大門進來就搖著尾巴迎上去。
記者踩著幾塊方磚搭的臺階,進入到了這棟爛尾樓的一層,抬頭仰望,大樓的每一層都寬敞高大,每層的間距約有10米高,一根根巨大的水泥柱將大樓分割成一個個區域,每一層樓體外都搭了一張巨大的網,網上掛著不少垃圾袋。在一層的幾個角落裡,落滿灰塵的地面堆著不少雜物,靠南的牆角堆著一摞成捆的紙殼子,旁邊有一輛電動車。在西側的角落裡,有一個大麻袋裝得滿滿當當,旁邊有許多塑料筐、紙袋子。
在一層中間光線昏暗的樓道內,牆上斜拉著一條繩子,上面掛著幾塊臘肉。看守的男子說,這些肉是他晾曬的,他們南方人都喜歡冬天曬點肉吃。在朝南的一面牆上拉著幾條繩子,上面晾曬著幾件衣服。
樓的南側是一片荒地,荒地上乾枯的樹枝密密麻麻,荒地外是一堵圍牆,圍牆外邊的高樓頂端,能看到「樂成養老」幾個大字。樓上不時有喜鵲飛來飛去,叫聲在空曠大樓內迴蕩。
附近的居民說,他們住在大樓附近已經有七八年了,這棟樓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直沒有完工,荒了很多年沒有人管,經常有不少拾荒者在大樓裡進進出出,裡面堆滿雜物和垃圾,還有人居住,如果一旦著火就太危險了。希望有關部門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