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不準可能導致過度治療,超聲、鉬靶、核磁共振怎麼選?

2020-11-30 澎湃新聞

診斷不準可能導致過度治療,超聲、鉬靶、核磁共振怎麼選?

澎湃新聞記者 許珈

2017-11-09 11:23 來源:澎湃新聞

「醫生,我乳房經常脹痛,會不會得乳腺癌了?要做什麼檢查?」

「醫生,體檢的時候做B超,說是乳房這邊有個腫塊,可能會惡化,要不要切除?」

過去的十月,是「乳腺癌關愛月」。 乳腺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乳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27.9萬,並以每年約2%的速度遞增。

早期篩查,是乳腺癌得以早診早治的關鍵。然而,篩查也需要規範,不是拍個片子算數。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彭衛軍指出,乳腺診斷相對比較複雜。同樣是做乳腺X線檢查(俗稱鉬靶檢查),設備的優劣、讀片醫生水平高低都能直接影響診斷的準確性。「現在一些醫療機構設備本身就不好,讀片的醫生水平也不夠,從而出現了一部分病人被誤診,以及過度治療的情況。」彭衛軍主任直言,實際上,一些良性的結節、腫塊是不需要開刀的。一些患者,因為在體檢時發現腫塊後診斷結果不準確,擔心不已,輪番換好多家醫院就診,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更有些患者被告知可能是惡性腫瘤,心裡就已經有個疙瘩,要讓她相信其實沒事就特別困難。

「臨床上,外科,『超聲+鉬靶』已經就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患者的乳腺癌檢查需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診斷科副主任顧雅佳說。至於核磁共振,雖然是強有力的診斷手段,但對於讀片醫生而言,就需要更高的要求。加上核磁共振本身費用也高,因此普通篩查時不被推薦。「一般,我們會建議高危人群做核磁共振檢查。」彭衛軍主任說。

超聲、鉬靶、核磁共振,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科副主任餘科達解釋:

超聲檢查

擅長發現小型實體腫塊、結節

1.適合發現小腫塊和結節,對囊性和實性的腫塊有較好的分辨能力,分辨出腫塊的內部情況;對相對緻密的乳腺組織檢查效果好,適合全年齡段,對40歲以下女性具有鉬靶難以比擬的優勢。

2.僅能發現大片和粗糙的鈣化,但對小的惡性鈣化灶識別度較低。

3.雖然便捷快速,但結果的可重複性低,診斷的主觀性強。

鉬靶檢查

擅長發現表現為鈣化灶的早期惡性病變

1.對腺體相對疏鬆、以脂肪為主的乳腺檢查效果好,能清晰地呈現出腺體的內部結構,適合40歲以上女性。

2.能呈現腺體中小的鈣化點,對發現早期乳腺癌幫助較大。鈣化點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徵兆。

3.檢查結果可重複性強,拍片後可隨時觀察圖像。只要操作規範、器材完好,即便是級別較低醫院的片子,也有很高參考價值。

磁共振

乳腺癌檢查的「終極武器」

磁共振是一個兼顧解剖和功能的成像技術,惡性區域的信號會明顯強化。由於其檢查準確性高,對判斷患者病灶良惡性的問題,提供強有力的診斷依據。但這種檢查方法也有不足:

1.成本高。臨床上,一般超聲檢查價格只要60元,鉬靶檢查通常也不會超過200元,但磁共振檢查一次的費用一般在800~1000元人民幣不等,且常需3天以上的預約時間。

2.太過敏感。這導致有些良性病灶被磁共振以可疑惡性病灶檢出,提高了患者的手術機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乳腺癌檢查,鉬靶,核磁共振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鉬靶及MRI紋理分析技術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研究進展
    作者:黃遠明,廣東醫科大學研究生院;陳曉東,羅樹存,羅澤斌,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放射科;梁立華,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放射科 近年來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對於乳腺癌的影像學診斷手段有鉬靶、超聲、CT和MRI,每種方法均有自身的優劣勢,其中鉬靶及超聲是乳腺疾病篩查以及診斷最普及的手段,但兩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低,CT軟組織解析度較高,但檢查過程中X線劑量太大,只是作為乳腺鉬靶的一種補充手段。
  •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可以做乳腺核磁共振啦!
    一直以來,乳腺檢查主要依賴於「超聲+鉬靶」的組合模式。「超聲+鉬靶」檢查方便、價格適中並且基本能滿足多數乳腺疾病的篩查和診斷,目前已得到臨床醫生及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並為廣大女性同胞的乳腺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臨床工作中仍有部分病灶可能存在超聲或鉬靶顯示不明顯或者診斷不明確的情況,這時臨床急需其它檢查方式輔助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 鉬靶、B超、核磁共振,到底哪個更適合中國女性篩查乳腺癌?
    目前在廣東,多數三甲醫院參考歐美發達國家乳腺癌篩查的模式,採用鉬靶+B超聯合進行篩查,一來費用低(約200元),二來檢查無創,方便快捷。但是,隨著臨床和影像科醫生眾多的病例積累後卻發現一些問題。到底採用什麼樣的乳腺癌篩查方式才是最適合我國女性呢?三項檢查篩乳癌各有優缺點為什麼歐美國家乳腺癌篩查會首選鉬靶?這與她們的乳腺組織特點密切相關。
  • 乳腺癌、甲狀腺癌,B超診斷必不可少
    專家名片  王雁  1982年畢業於河南醫學院醫療系,主任醫師,河南省腫瘤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河南省甲狀腺疾病診療中心副主任。  擅長腹部、盆腔、淺表器官腫瘤疾病的超聲診斷,精於甲狀腺、乳腺、肝臟的超聲診斷,肝臟超聲造影等。  超聲科簡介  超聲科開展的主要業務領域包括腹部、婦科、淺表器官、心臟、血管的超聲診斷和介入性超聲。
  • 乳腺癌全程管理離不開精準診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吳炅教授指出,乳腺癌早已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不同類型的疾病構成的組合,需要分類、分期、分型治療,在規範治療的基礎上發展個體化治療。精準診斷及其創新技術為治療的每一步指明方向。
  • 鉬靶 ——能幫您早期發現乳腺疾病!
    及時有效的治療能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乳腺鉬靶x線檢查已成為乳腺疾病診斷,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其應用較超聲、磁共振檢查更為廣泛,與其他乳腺檢查方法互為補充。它是一種低劑量乳腺X線拍攝乳房的技術,它能清晰顯示乳腺各層組織,可以發現乳腺增生,各種良惡性腫廇以及乳腺組織結構紊亂,可觀察到小於0.1毫米的微小鈣化點,是早期發現、診斷乳腺癌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檢查方法,尤其對於臨床不可能觸及的,以微小鈣化灶為唯一表現的早期乳腺癌具有特徵性的診斷意義。
  •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 主攻癌症早期篩查
    腦血管病尤以腦血管瘤的危害更大,它就像隱藏在人體內的一顆炸彈,察覺不出症狀,但隨時可能破裂危及生命。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有5人死於癌症,人們一生中患癌概率為22%。同時,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居民因癌症死亡的機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
  • 「觸診成像」成為乳腺疾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的臨床依據(圖)
    今年4月,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引進了「乳腺觸診診斷儀」,其靈敏度相當於人手4倍,可發現2-5mm小的腫塊,並能分辨良惡性,在進行乳腺疾病(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乳腺檢查的敏感性和診斷的準確性,保障了女性健康。
  • 巴特朗斐教授談術中超聲造影在膠質瘤治療中的應用
    其中術中核磁共振也就是術中超聲造影是神經外科醫生的火眼晶晶。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神經上皮腫瘤,佔顱內腫瘤的50%。膠質瘤的分級與預後密切相關。腫瘤的生長、侵襲和轉移依賴於血管生成,腫瘤血管生成的程度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和預後密切相關。CT能準確判斷病變位置,清晰顯示膠質瘤鈣化,但準確性不佳。術前MRI對膠質瘤的診斷較CT更為準確。MRI圖像可以檢測出CT無法顯示的小腫瘤。
  • 助力乳腺癌診斷的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專利獎巡禮」
    早發現、早治療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助力乳腺癌早診斷的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專利號:ZL201110159194.6專利名稱:一種彈性成像中的位移檢測方法及裝置專利權人: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乳腺癌作為高發癌症,這麼大個病,不得用上大型影像設備CT、MRI才行麼?
  • 橋本甲狀腺炎或降低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效率|研究...
    甲狀腺癌中分化型甲狀腺癌(DTC)佔有很高的比例,而且與大多數癌症相比,患者的預後良好,但癌症患者施行甲狀腺切除術可能出現一些術後併發症,比如短暫或永久性喉返神經麻痺、甲狀旁腺功能低下、低鈣血症和低鎂血症,這些會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QoL)大大降低,因此,甲狀腺癌的過度診斷已被提出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此,為了避免漏診或不必要的甲狀腺切除術,準確診斷甲狀腺癌必不可少。
  • 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指南
    3.2 檢查時機(1)以呼吸困難入院者:入院後應儘早實施首次肺部超聲檢查,其中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高危兒可在首次檢查後每2~4 h複查1次,直至排除該病或明確診斷。(2)住院患兒:在病情變化,尤其出現呼吸道症狀時隨時檢查。(3)正在接受呼吸機治療者:可每天複查1、2次或根據臨床需要隨時複查,直至撤機。
  • 超聲診斷休克的RUSH方案【文字版】|超聲診斷|休克|診斷|方案|心室...
    患者出現休克之後,臨床醫生要想方設法尋找休克病因,然後針對性治療。 超聲檢查是無創的、可重複的,在診治休克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超聲評估休克的RUSH方案。如果患者右心擴張,那麼可能存在肺動脈栓塞,導致了患者右心梗阻、右心負荷增加,從而出現右心室擴張。2.
  • 超聲影像診斷在醫學上的應用及發展
    現在,沒有一個醫院可以離得開超聲影像診斷技術,超聲影像診斷具有高空間解析度、高軟組織對比、實時快速成像、操作方法簡便、無禁忌、無損傷、可重複、可提攜和經濟等特點,它與CT、MRI、同位素顯像一起構成了臨床醫學中必不可少的四大影像診斷技術。
  • 超聲診斷乳腺囊實性病變現狀及新技術應用進展
    ,常規超聲雖能為診斷提供形態學及血流學方面的信息,但因良惡性病變表現存在重疊而特異性較差。近年來超聲新技術如超聲彈性成像、超聲造影、三維超聲成像等用於乳腺疾病,對於鑑別良惡性病變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就常規超聲聯合新技術診斷乳腺囊實性病變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 X光、CT、B超、核磁共振這些檢查都是啥原理?
    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核磁共振成像因為核磁共振成像裡面有個「核」字,醫生也會像拍X光片時一樣要求患者把隨身攜帶的金屬物放在室外,所以很多人就以為核磁共振檢查對人體有「核」輻射的危害,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核磁共振成像(簡稱磁共振成像或MRI)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學檢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應用於臨床的醫學影像診斷新技術。
  • 診斷前列腺癌為何用核磁共振?前列腺炎如何診斷和預防?
    前列腺癌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是比較準確的, 如果是單純的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結石等疾病, B超檢查即可, 如果有結節是佔位,需要做核磁共振進一步檢查,能夠很準確的檢查出來相關疾病,但是核磁共振檢查時對患者身體有一定的要求,身體上不能有任何影響磁場的物質,如鐵製假牙,起搏器或者鋼板,內置物等都不能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費用非常昂貴,核磁共振檢查可以進一步的判斷前列腺的大小,密度有無結節等問題,這個可以用來篩查前列腺癌,如果前列腺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結節或者是異常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