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刷臉?亞馬遜申請手部識別新專利 0.3秒即可完成支付

2021-01-11 騰訊網

南都訊 記者馮群星 一直被質疑侵犯隱私的人臉識別技術,終於有了潛在的替代方案——手部識別。當地時間12月26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一項來自亞馬遜的專利申請。該申請提交於2018年6月,涉及一種非接觸式的掃描系統,可以通過與手掌相關的特徵而非人臉來識別身份。

據美國媒體Vox報導,如果這項技術確實能夠實現,亞馬遜可能將其應用在旗下的無人商店Amazon Go中。專利申請書也透露出蛛絲馬跡:發明人一欄中的許多名字都來自Amazon Go的相關人員,包括技術副總裁Dilip Kumar和高級經理Manoj Aggarwal。

2017年,Amazon Go在亞馬遜的西雅圖總部大樓首次亮相。到目前為止,全美國已經開設24個這樣的無人商店。消費者進入商店前,要先安裝Amazon Go應用,並在閘機處掃描二維碼。店內通過攝像頭和傳感器識別消費者的購物行為,系統則可以在消費者離開後自動結算。

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打開閘機。圖自亞馬遜。

然而,人工智慧技術日益深入生活的同時,公眾的隱私擔憂也越來越甚。人臉作為生物識別特徵數據的一種,具有容易暴露、難以更改的特性,公眾對相關的收集使用活動就更為敏感。亞馬遜的智能音箱Alexa近年來屢次曝出「竊聽」風波,加上亞馬遜研發了人臉識別產品並供給美國政府使用,由此給美國民眾留下了負面印象,至今仍需要時不時面臨輿論的質疑之聲。

這或許也是亞馬遜著力研發手部識別的原因。其專利申請書寫道,傳統的身份識別存在速度、準確性等問題,在應對欺詐風險時表現不佳。因此,生物特徵識別出現,旨在通過難以複製的個體特徵來解決問題。但傳統的基於手部的生物識別系統需要用戶的手和掃描設備之間的物理接觸,會被人們認為不太衛生。傳統系統的信息處理也比較慢,在人流較多時容易出現卡頓。

為了改善現狀,亞馬遜研發了一種使用紅外線技術的新型掃描設備,用於獲取用戶手部的原始圖像:一組圖像用於記錄手部的外部特徵,如手部的線條和褶皺;另一組圖像用來記錄手部的內部結構,如靜脈、骨骼、軟組織或皮膚下的其他結構。由於使用了紅外線等技術,用戶並不需要將手部緊貼設備,只要將手掌置於設備上方即可。拍攝兩組圖像則主要是為了防範偽造掌紋的行為,畢竟,手掌內的血管信息難以造假。

上下的圖像分別展示了手掌內外部的特徵。圖自亞馬遜。

那麼,如何用手部識別用戶身份?原理和人臉識別差不多。系統會將用戶的的手掌圖像分割為更小的圖像,從中提取出特徵向量,並利用神經網絡進行處理。經過特徵向量的比對,系統便能辨認出來者的身份。亞馬遜稱,掃描設備可以放在給定位置的入口或出口,與用戶的帳戶相關聯。用戶挑選物品後可以直接離開,系統會自動完成結算。

據《紐約郵報》等媒體報導,今年9月,亞馬遜已開始在美國超市Whole Foods中測試這套系統。普通的刷卡交易需要3到4秒,但這一系統只需要0.3 秒,大大加快了結帳速度。目前系統的識別錯誤率約為百萬分之一,亞馬遜正嘗試改進到億分之一以內。

事實上,從專利申請書來看,亞馬遜預期的新系統使用場景絕不僅僅是無人商店,還包括了圖書館、醫院、辦公室等一切需要識別和驗證用戶身份的場所。亞馬遜認為,與傳統系統相比,新系統將用更少的計算資源實現更精確地身份識別,同時減少用戶的等待時間。

與人臉相比,手部特徵顯然沒那麼容易被不法分子獲得,手部識別相較於人臉識別,給人造成的「被侵犯感」也有所減少。不過也有外媒擔心,一旦該系統被大規模推廣,像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巨頭將掌握公眾的更多隱私數據。

未來,你會走進需要識別生物特徵的商店、醫院或者圖書館嗎?

亞馬遜專利申請書原文:NON-CONTACT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相關焦點

  • 支付寶發布刷臉產品「蜻蜓」,0.01秒即可識別,信息安全可保證?
    國內支付便捷程度一直讓很多國外網友羨慕,銀聯、微信、支付寶都先後實現了目前「最先進」的刷臉支付。支付寶近日推出的「蜻蜓」,就是一種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用戶只需對準攝像頭就能快速完成支付。有網友感慨這是真·靠臉吃飯。
  • 可以在哪裡刷臉支付|聚合支付和刷臉支付哪個更有前景?
    比如對於大型商戶更受歡迎的PC收銀臺與掃碼槍、掃碼盒結合的方式,消費者使用支付寶付款碼或是微信付款碼就能完成支付,同時直接列印小票。什麼是刷臉支付?人臉識別是一種基於人的相貌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技術的最大特徵是能避免個人信息洩露,並採用非接觸的方式進行識別。
  • 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支付寶刷臉支付有什麼風險?
    現在出門消費都可以不用帶錢包了,只要刷一刷臉就能吃飯購物,真是太方便了。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呢?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隨著科技的成熟,脫離了設備束縛的「刷臉時代」,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刷臉支付靠譜嗎?「靠臉吃飯」的時代也許真的來臨了!
  • 刷臉支付「黑天鵝」?天津立法禁止採集生物識別信息
    談到人臉識別不得不說刷臉支付。誰也沒有想,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刷臉支付變得無臉可刷。2014年開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先後開啟了刷臉支付的研發工作並進行了商用探索。2018年,支付寶推出了輕量級刷臉支付終端 「蜻蜓」,對刷臉支付進行大規模商用推廣。
  • 支付寶宣布:將發布新一代「刷臉支付」產品
    ▲ 點擊藍字「小龍軟體工作室」,關注最新IT資訊4月13日消息,螞蟻金服在今天下午對外宣布,將於4月17日在北京發布全新「刷臉支付」產品,全面推動未來人臉識別、圖像識別、刷臉支付等新技術應用。
  • 亞馬遜推出刷手支付系統,非接觸式掌靜脈識別市場有望爆發
    9月29日,亞馬遜宣布推出Amazon One手掌支付系統,消費者只要揮下手就能完成支付了。目前該系統已經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附近的兩家Amazon Go無人便利店啟用。亞馬遜還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在Amazon Go以外的其他商店內引入Amazon One手掌支付系統。
  • 支付寶發布「蜻蜓」刷臉支付產品 蜻蜓怎麼使用步驟詳細
    據了解,「蜻蜓」的外形如同一個檯燈,取代「燈泡」位置的是一塊書本大小的刷臉顯示屏。將它接入人工收銀機,並放置在收銀臺上,顧客只要對準攝像頭就能快速完成刷臉支付。  支付寶IoT事業部總經理鍾繇介紹,「蜻蜓」的體積只有原來自助刷臉機具的十分之一,不用改造商家ERP(信息管理)系統。
  • 支付寶推出全新刷臉支付產品「蜻蜓」,今後結帳連手機都不用掏了
    36氪獲悉,支付寶推出了一款名叫「蜻蜓」的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可在醫院、超市、餐廳、品牌零售店、便利店甚至菜市場等多個場景使用。只要將蜻蜓接入人工收銀機,並放置在收銀臺上,顧客只要對準攝像頭就能快速完成刷臉支付,無須再掏出手機「掃一掃」。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人臉識別有風險?螞蟻金服董事長...
    螞蟻金服董事長:絕對安全 損失全賠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近日在上海回應「人臉識別信息在被售賣,人們的隱私風險如何進行管控」的提問時表示,支付寶的刷臉支付數據不會保存在本地,沒有任何人可以接觸到這些數據。井賢棟介紹,螞蟻金服的人臉支付從四年前做起,目前已經取得了活體檢測的專利,「我有絕對的安全信心。
  • 刷臉支付如何尋找心儀的他?
    刷臉支付套路雖多,但刷臉是正經的刷臉,套路也改變不了刷臉的核心價值。人生,就是一葉扁舟,你我,都是劃漿的舵手。或淺嘗輒止,或激流勇進。現在對於刷臉支付的認同感正在上升:1.近六成用戶認為刷臉支付大幅節省其支付時間2.刷臉支付體驗滿意度領先各類非現金支付方式3.非現金支付方式中刷臉支付安全保障滿意度最高4.超六成用戶認可刷臉支付平臺的保障措施5.刷臉支付可以賦能商家經營發展這些都是國家精準數據統計出來,刷臉支付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刷臉支付能被破解嗎?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
    刷臉支付能被破解嗎?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現如今中國的行動支付市場,已經被支付寶和微信瓜分,二者平分天下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覺得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都差不多,但是就安全性上來說,還是支付寶更勝一籌。
  • 一張紙、一張卡、一張圖、一張臉,千年支付進化史
    凌空網創始人徐蔚早在2011年就開始申請「二維碼掃一掃專利」,幾年時間內徐蔚相繼擁有了中國、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採用條形碼影像進行通信的方法、裝置和移動終端」專利權。而這時,恰好是4G和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二維碼得到了他最偉大的應用場景——行動支付。
  • 金華刷臉乘車支付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
    作為行動支付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支付一直以來都是行動支付網持續關注的重點。近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盤點並選出2019年交通領域關於行動支付頗具意義的十大熱點事件,其中金華公交首創刷臉乘車支付,成功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位列第五。
  • 生物識別技術那麼多,為啥偏偏「刷臉」火了?
    你走到一家自助銀行前,攝像頭通過「刷臉」,自動識別你的身份為你開門;你站到ATM機前輸入密碼,再在攝像頭前「刷臉」,就可以成功取錢。這種看起來像是科幻片裡的橋段,在現實中應用越來越多。  今年4月,馬雲在德國漢諾瓦IT博覽會上當眾演示刷臉支付;上月號稱全球第一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ATM機在杭州誕生。
  • 建行、農行進入"刷臉"時代,這三大安全問題怎麼解決?
    近日,中國建設銀行廣東某支行試點ATM"刷臉取款",再次在行業扔下輿論炸彈。目前,包括招行、農行、建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傳來已實現"刷臉取款"、"刷臉支付"的大消息。 9月,建行上線"刷臉支付",稱為"0付",使用"0付"時,不需要任何物理幫助,只需要刷刷臉就能完成消費支付。
  • 銀聯刷臉付的四大應用場景,如何挖掘聚合支付新潛力
    作為刷臉支付設備廠家,我們經常被客戶和刷臉支付代理商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刷臉支付的應用場景到底在哪?蜻蜓等商用刷臉設備是從2018年開始興起的,刷臉支付設備最常見的應用場景多數是零售餐飲,例如放置在便利店、餐廳的收銀臺上收款之用。
  • 人臉識別門禁正逐漸取代指紋識別門禁
    並且人臉識別技術還融合了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現已呈現出一種人臉識別門禁即將取代指紋識別門禁的態勢。人臉識別門禁可以有效的解決一些公司企業考勤的難點痛點。比如刷卡門禁考勤,員工忘了帶卡亦或是員工代打卡作假等問題一直是比較難解決。而指紋識別門禁考勤,也可能存在員工指紋易被複製、手指破損或者沾水等會造成識別不了等問題。
  • 這就是刷臉支付
    當今最火熱的項目屬刷臉支付和共享充電寶項目,我們現在來說一下刷臉支付! 刷臉支付是支付方式的升級,由掃碼支付升級為人臉識別支付(刷臉支付),這種支付方式現在的趨勢有多好呢?其中銀行是所有人存錢的地方,安全非常重要,但是銀行推出了刷臉取款這一功能,變相的告訴人們刷臉支付是非常安全可靠的,現在安全的疑慮已經解決,剩下的就是市場的普及。
  • 細說刷臉支付的代理套路
    2刷臉支付是騙錢嗎?準確來說,刷臉支付本身不存在騙錢這個概念,這只是是一個全新的支付方式,好用不好用不說,但本身是靠譜的。但更準確的說,刷臉支付對絕大多數參與者來說,也賺不到什麼大錢,因為他就只是一個新的支付方式。
  • 刷臉支付所刷的臉其實是數據組成
    我們很容易被電影中的場景誤導,以為識別人臉時會直接存儲用戶的照片。但是實際上,用戶的照片在採集後就會被轉化很多次,最終變成很長的一串數字。這串數字中就進行臉部驗證;最後,用戶正對拍照界面,系統自動比對,驗證通過後再從相關支付帳戶中扣款。由於在支付過程中,既要「刷臉」,也要輸入手機號,不少用戶認為步驟過於複雜,還不如直接掃碼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