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份問卷調查:父母回家過年 是孩子們最大的心願

2020-11-28 閩南網

­  1月19日,來自開州、城口的300多名還在在輕軌站合影。

­  學生們來到華生園親手設計並製作蛋糕。通訊員 滕越 攝

­  1月17日至21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教委、市青少年社會教育協會、重慶晨報(上遊新聞)等單位主辦的「感受黨的溫暖·爭做追夢少年」2017年新春關愛行動「紅色之旅」主題教育公益活動,來自城口、開州的300多名青少年及困境兒童代表來到主城區,開展了為期5天的研學旅行。

­  春節即將到來,300名孩子有怎樣的新春願望?他們中的留守兒童,爸爸媽媽今年回家嗎?我們採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孩子們發放了168份問卷調查。父母回家過年,是絕大多數孩子這個春節最大的心願。

­  故事>>

­  照顧生病母親6年,她的成績依然拔尖

­  任成意

­  11歲的任成意是城口坪壩鎮中心小學四年級的學生。1年前,母親龐金桃因病去世,父親四處打工,她被送到二姑家生活。

­  2010年,任成意的母親龐金桃突發腦梗塞後癱瘓在家,父親任大清一邊照顧家,一邊四處打工養家,常天不亮就出門。4歲的小成意便在姑姑們的指導下,開始學做家務,六七歲時已經可以燒火做飯。

­  「我不在家時,她媽媽就全靠她了。」任大清對於女兒滿是愧疚。他說,有時孩子天不亮就起床,來不及洗臉就忙著生火燒水端到媽媽的床邊,幫媽媽洗臉,擦手。幫媽媽洗臉後,又得跑回院子裡,從門前再抱起一捆柴火,煮麵送到媽媽床前,「孩子擔心面燙著她媽,用嘴吹了吹才餵到她媽媽口中。」等吃完飯、洗完碗筷,小成意再出門走一個半小時的山路去念書。

­  「這孩子太不容易了,有時她到學校時,身上還粘著做飯的菜葉子。」任成意的老師李志說,能燒火做飯時,任成意還沒有1米高,連灶臺都夠不著。除了做飯,任成意還要負責洗衣服,無論春夏秋冬。

­  這樣的童年,你或許覺得很苦、很難,但在任成意的身上,李志看到的卻是自強不息的成長。「她的家庭作業,是我們班裡做得最漂亮的一個,很多時候,我們老師之間都在說真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堅持下來的。」

­  從4歲到10歲,任成意照顧了媽媽6年,她依舊是班裡成績最拔尖的孩子之一。2016年春節,母親龐金桃去世,任成意被送到二姑家生活,因為父親為了家人的生計,需要外出謀生。

­  這個春節,任成意最大的願望是父親回家,和她一起去山上看看媽媽,她想把獎狀和成績單燒給媽媽。「我媽說,小時候的苦不算苦,如果不努力,長大了的苦才是真的苦。」任成意說,她儘管希望天天和爸爸在一起,但她能理解爸爸的離開,自己會好好學習,因為她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  因為特殊的成長經歷,李志說,任成意是班級裡老師們最關注的孩子之一,「在我們這樣的特殊學校,一個老師要承擔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我們必須盡力去彌補這些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失的父親、母親的角色。」

­  他最喜歡晚上,因為睡覺時常夢見爸爸

­  周志潘。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平索茜

­  8歲的周志潘很瘦小,他是城口縣沿河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記憶中,爸爸的印象比較模糊,最近一次見面是去年春節,爸爸回家待了3天,擔心孩子哭,大年初三的清晨,他趁著小志潘還在睡夢中悄悄離開。實際上,周志潘一宿沒敢睡著。

­  「我爸爸在工地修房子,全國各地跑,他說等我長大了,就帶我去城裡看他蓋的房子。」8歲的周志潘說這話時,低著頭,聲音極小,眼角流淚了。每年臨近春節,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們,父母回不回家,也是老師們最緊張的事。

­  在沿河鄉小學,周志潘是出了名的好孩子,懂事、成績好。班主任蒲思霓說,因為住得遠,上一年級時,6歲的周志潘就住校了,學校宿舍緊張,兩個小孩兒睡一張床,小志潘每天會主動把兩個人的床打掃乾淨,班裡最髒最累的活他一個人包了,同樣包攬下的,還有每學期班裡的第一名。

­  「有一次,周志潘躲在凳子下面哭,我把他拉出來,問出了什麼事,他說,爸爸說得了三好學生,他就回來看我,但他評到了三好學生,爸爸卻依舊沒有回家。」蒲思霓說,發生這事時,周志潘已經有兩年沒有見過父親了。

­  今年春節,父親回來得很早。早在一周前,父親周明發便從天津工地趕回重慶,可是還沒來得及回去看一眼小兒子周志潘,便直奔西南醫院,因為大兒子周志雄患心臟病生命垂危。哥哥身體從小就不好,小兒子周志潘身上則寄予了家人更多的希望。這些年,母親劉坤愛在家帶兩個孩子,周明發則在外打工。

­  周志潘說,他最不喜歡星期五了,特別是下雨天的周五,因為住讀,每個星期回一次家,周五放假時,校門口會有很多爸爸媽媽來接同學,但他的爸爸一次也沒有出現在學校過。「但我最喜歡的是晚上,睡覺時我常夢見我爸爸,夢到他給我買很多變形金剛,在家給我做蛋炒飯,我爸爸做的蛋炒飯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蛋炒飯。」

­  周志潘笑著,露出一排整齊的牙,8歲的他,依舊是個天真的孩子。

­  來看看這份記錄孩子們生活的問卷

­  1.你是第幾次來主城區?

­  第一次 130人 兩次及以上 38人

­  2.平時,是否與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

­  與父母在一起 59人

­  父母不在身邊 109人

­  3.父母不在家,你與誰一起生活?

­  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62人

­  跟著外公外婆 31人

­  住在親戚家 16人

­  4.爸爸媽媽在哪個城市打工,你知道嗎?

­  知道 132人 不知道 36人

­  5.你是否去過父母務工的城市?

­  沒去過 138個

­  去過 30個

­  6.父母不在身邊的你,每隔多久,會與父母通一次電話?

­  每天打一次電話 21人

­  每周打一次電話 65人

­  三四天打一次電話 12人

­  很少能與父母打電話 11人

­  7.你有多久沒有見過爸爸媽媽?

­  半年 27人 一年及以上 82人

­  8.2016年的春節,你是否與爸爸媽媽一起度過?

­  與父母一起 134人

­  沒與父母一起 34人

­  9.以下四個願望,你最希望實現的是什麼?

­  能夠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年 102人

­  爸爸媽媽在異鄉平平安安 31人

­  爸爸媽媽身體健康 35人

­  想要一份精緻的糖果作新年禮物 0人

­  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精神成長了

­  關於這份問卷結果呈現出的困境兒童現狀,聽聽孩子們的老師是怎麼說的?

­  36歲的李志在城口縣坪壩鎮中心小學教了16年的書。李志說,他教過3000多名學生,60%都是留守兒童,近幾年,留守兒童的比例仍在增長。「一些孩子的情況確實具體,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變化。比如,現在過年回家的父母越來越多,寒暑假,有意識把孩子接到身邊的父母也越來越多,家長們開始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

­  每學期的最後一課,李志會讓孩子們聊聊春節願望,80%的孩子會說「希望爸爸媽媽能在家多待幾天」,在李志的班級,有的孩子父母多年春節沒有回家,電話幾乎是孩子們與父母聯繫的唯一方式。

­  「有時候看到一些五六歲的孩子,跟著老人生活,這麼小父母就不在身邊,大冬天還要走很遠的山路來上學,挺心酸的。」24歲的蒲思霓畢業於四川大學,如今是城口縣沿河鄉中心小學的數學老師,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是她多次放棄更好工作機會的主要原因。「小時候,我也是留守兒童,跟著老人長大,我知道良好的教育對大山裡的孩子意味著什麼。」蒲思霓說,沿河鄉中心小學有365名學生,80%以上是留守兒童,她希望年輕的自己能帶給這些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孩子一些新鮮的血液,讓沒有父母陪伴的成長,能夠有老師的相守。

­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珊 實習生 馬恆燁

相關焦點

  • 你想回家和「管得寬」父母一起過年嗎?有了父母
    很多年前,當我單身的時候,我從長沙到北京姐姐回家和父母一起慶祝新年。那時,我的家人在北京等我,除了我父親,他嘮叨說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只能在農曆新年的第29天出發,請我們大年三十和他在北京聚會。我父親把我送到T1公共汽車上後,他遇到了一個男人拖著,拿著兩袋行李,睡在我對面的下鋪。
  •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看哭了)
    來源:工人日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是一種愛的期盼。新年總是寄託了我們太多感情和期盼。家,一個極具魔力的詞,吸引著中國人每年春節長途跋涉。01每到快要過年的時候,經常被人問:過年去哪兒?可最近很多人問的是:會不會回老家過年?
  • 如園開展群眾安全滿意度調查問卷宣傳
    為了有效提高如園小區居民安全感滿意度,全面完成省統計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測評任務,保障群眾對綜治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今日上午,如園居委會在轄區內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居民安全感和滿意度調查問卷宣傳活動。此次調查問卷宣傳活動緊緊圍繞治安熱點和居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穩定問題進行。
  • 「感動中國」人物馬旭回家過年了!
    14日下午,「感動中國」人物馬旭和她老伴顏學庸乘坐武漢飛來的南航CZ6317航班降落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準備回家鄉木蘭縣過春節。去年7月,馬旭老人從木蘭縣離開時曾說過,想回老家村裡過年。今天,她的願望實現了。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馬旭夫婦受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
  • 網絡問卷調查90%都不合規範
    問卷設計不簡單,是一個耗時耗力的活,而且往往會出現各種失敗,所以不要迷信各種問卷調查結果,其中至少有90%是不合規範的。問卷的終極目標是驗證或提供某個問題的因果解釋,即解決問題,其次才是描述情況。問卷設計是一個項目,不是一張紙上寫幾道問題。這其中包含許多程序。
  • 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揭心病 八成老人擔心孩子養老壓力大
    老人心理健康問卷調查中國已經跑步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的數量越來越多,而焦慮、抑鬱,這些已經成為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老人為什麼而焦慮昨日,合肥一個社區對轄區老人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獨生子女養老問題是困擾老年人的主要心病。老人擔心孩子養老壓力大「我們越來越老了,身體也越來越不行了,而孩子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今後的養老真是個心病啊。」
  • 4000份問卷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醫療消費趨勢
    最真實的問卷調研,微觀趨勢來自民間以醫療消費為核心,來自全國共計4000份調研問卷,數據具有一定隨機性和代表性,真實不虛的來自民間的聲音。問卷內容保護填表人的年齡、性別、收入、婚姻、消費習慣等基礎部分,醫藥部分涉及到分級診療、連鎖醫療服務、品牌中藥和連鎖藥店等內容,以最真實的數據從微觀的角度,展示醫療作為大消費的重要元素,在人民生活中正在發生的變化。根據簡單測算,我們調查問卷研究對象收入水平相對較高,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心理代表未來消費升級的趨勢,可以預判人民收入不斷增加後,消費習慣的轉變。
  • 《英雄聯盟手遊》KDA女團問卷調查填什麼 KDA女團問卷調查問題一覽
    英雄聯盟手遊KDA女團問卷調查怎麼選?相信還有很多lol手遊玩家不知道如何完成KDA問卷任務,尤其是英語基礎較差的同學。下面是編編為大家整理的KDA問卷翻譯及選項介紹,大家都來圍觀吧!
  • 「油煙淨化器10大品牌」問卷調查啟示錄
    近期,天瀧環保公司聯合中國油煙淨化器行業協會對全國100多個大中型城市發放了1000份問卷調查,問卷主題為「你心目中的油煙淨化器十大品牌」,調查對象主要有廚具批發商、餐飲業主、油煙淨化器從業工作人員、環保部門工作人員等。
  • 調查|開學時間定了!家長含淚歡呼,一萬多學生袒露心聲:早就想回校園
    3月24日,紅星新聞聯合眉山市東坡區教育和體育局、仁壽縣教育和體育局對眉山東辰國際學校、眉山蘇洵小學、東坡小學、蘇轍小學、蘇南小學、大北街小學、仁壽師範附屬小學、城北小學及彭山區等數十所、上萬名中小學生進行了一次匿名問卷調查。截至3月25日18時,共收回15160份問卷。
  • 把爸媽從重慶接到上海來過年 帶兒子去逛逛迪士尼
    編者按:與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到鄉村尋找年味不同,現在更多在大城市工作的「異鄉人」選擇將家人接到工作城市「反向過年」。往年由於大批務工人員集中返鄉,一些大城市可能會變成「空城」。如今,城市又添新氣象。
  • 宗寧:從螞蟻森林到「了不起的新年心願」,公益如何不再單調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https://v.qq.com/x/page/s05306vgeno.html在「了不起的新年心願中」,新意無處不在。比如公益廣告,一開頭,孩子們竟然一臉叛逆的宣言,不願意走出大山,只想在家悶著不去上學……突然畫風反轉,孩子們放下心口不一的叛逆和羞澀,開始大聲喊出自己的願望。
  • 家有自閉症兒童:父母們最大的心願,是比孩子活得更長
    適逢青春期的似懂非懂,加上他們不充分的表達,隨著孩子們的長大,也給鴻媽們提出了新的課題。10月下旬的一個中心志願者開放合作日,恰好來了一批來自愛德曼公關的「漂亮小姐姐」,孩子們的表現欲也變得格外強烈,鴻鴻在舞蹈房裡來回尖嘯著衝刺,有個女孩子從一開始就挽上了一位志願者的手臂。
  • 清華無障礙發展研究院邀你填寫【孤獨症康復調查問卷】
    為了全面了解0-6歲的孤獨症孩子們的近況,以及家長們的需求,進一步推動孤獨症康復行業科研與產品的開發,以及政府為孤獨症家庭制定相關的支持政策等,我們誠摯的邀請您,填寫本次《公共衛生事件中孤獨症康復領域的發展現狀報告》調查問卷。
  • 過年時偷偷回家,家人們會有怎樣的反應……這些瞬間讓人淚崩了
    @ 怡寶有一句老話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恭喜我今年終於搶到票了,雖然是坐票還帶著孩子,得坐14個小時,這些都不算什麼啊!父母和奶奶都在一天天變老,陪伴他們的時間真的很少,想儘量抽空多陪陪家人們。@ 沾染了墨色淌小時候爸媽外出打工,以前總盼著爸媽回家過年,現在爸媽盼望著我回家過年,時間不快不慢依然按照它的速度在走,父母已老,而我們也在追逐父母的腳步!
  • 南大教授基於1000多份問卷得出結論:在中國,貓是百億殺手?
    請注意,以下便是這個另闢蹊徑的數據來源方法:研究團隊在 2019 年 4 月到 6 月間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問人們所觀察到的貓的捕食情況,並且嚴謹地分為了家養的散養貓和流浪貓。問卷內容是詢問家養的散養貓在過去一年帶回多少獵物,流浪貓是詢問被目擊到過去一年捕食多少獵物。然後呢,研究團隊用這些數字再乘以貓的數量,就得出結論啦!
  • 「中國內地青少年兒童飲食健康調查問卷"正式啟動
    據了解,本次調查問卷將以實名制的調研方式開展,主要依託網際網路進行在線調查問卷形式進行。調研將在5月10日前完成,總計劃收集調研數據不少於10000份。調研結束後新華青少年兒童食品質量研究發展中心還將會同國內權威機構專家進行詳細分析,最終將於2020年底前出版《青少年兒童食品與健康白皮書》。
  • 一份「百年諾貝爾文學獎」調查問卷的分析報告
    有鑑於此,我們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語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黑龍江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四川外語學院、中南大學等高校一部分從事外國文學和中國文學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北京、上海、南京、武漢、成都、廣州、哈爾濱、杭州、鄭州、海口、昆明等地從事寫作的詩人、作家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 謎語大賽、心願瓶…… 新學期開學典禮創意滿滿
    原標題:謎語大賽、心願瓶…… 新學期開學典禮創意滿滿   昨天是杭城各中小學生、幼兒園新學期開學上課的第一天。前天下午或昨天上午,各所學校都按慣例舉行了開學儀式。那麼,這些儀式上有哪些有趣、充滿創意的點子呢?今天,本報記者收集了一些,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