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有顏值又美味的水果,櫻桃絕對算得上前三甲。
不過,這段時間朋友圈熱傳「櫻桃核有毒」,卻讓不少人都擔心:
為大家的「吃飯健康」, 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答疑解惑吧。
- 1-
「櫻桃核有毒」是真的嗎?
的確,櫻桃核中有毒素,但我們一般吃的都是櫻桃肉,即使偶爾咬碎了櫻桃核,一般也不用擔心會中毒。
不止是櫻桃,蘋果、梨、桃、杏子、李子、枇杷這些水果的果核或種子都是有毒的。它們的種仁中含有氰苷,水解後會產生有毒的氫氰酸。
說簡單點,它們和氰化鉀的中毒原理類似,也是和鐵離子牢固結合,使細胞失去能量來源而致人中毒。
不過,別害怕,毒藥想發揮殺人的作用,也要吃夠量。
這些果仁中所含的氰苷有多有少,但畢竟不是提純的毒藥,到不了「吃幾粒就中毒死亡」的程度。
櫻桃核的毒性並不高,只要你不是刻意咬碎了吃,一般都不用擔心中毒。
- 2-
「連籽帶皮」一起吃才營養?
家裡買了臺「破壁機」,常常聽說連核帶籽一起打果汁,才營養全面呢。
很多人迷信野菜、野果、野蘑菇等各種野生東西;也有人以為吃某些特殊部分有保健作用,如水果籽、水果皮、種子殼等。
其實,好吃、安全的食物,祖先都用生命健康為代價替我們篩選過了。傳統很少吃的食物品種和部位,多半是難消化、有毒性或藥性的。
就拿果仁來說,不少果仁嘗起來都是苦的,這都是祖先傳下來的身體本能在警示你:
這東西可能有毒,躲遠點,別吃它。
別拿自己的身體當小白鼠,沒事兒就做個毒性實驗玩。
可是我連蘋果籽一起打過好幾次果汁,沒有發生中毒啊?
蘋果籽有毒是肯定的,但關鍵是你喝下去的果汁中有多少蘋果籽。
畢竟一個蘋果中果仁多佔的比例很小,果仁中所含的氰苷數量也不是非常多,對成年人來說,蘋果籽和果肉混合打漿的話,發生急性中毒的風險很小。
然而,畢竟每個人的解毒能力和消化道敏感性不同,對體弱者和嬰幼兒來說,水果榨汁前還是去核為好。
- 3-
吃葡萄要吐葡萄籽嗎?
我吃石榴和葡萄的時候,嫌吐籽太麻煩,就一起吞下去了,會有問題嗎?
較小的種子吞下去倒是沒什麼危險。
蘋果籽也好,葡萄籽也好,西瓜子也好,直接吞下去的話,不能被胃腸消化,它們在人體消化道中參觀一趟之後,會從大腸排出去。
其實植物當初就是打的這種如意算盤,希望動物們吞下小籽之後,別傷害這些種子,最好儘快把它們排出來,順便施點肥,下一代果樹小苗就會長得特別茁壯呢。
如果家裡有 3 歲以下小寶寶,要特別注意,小心寶寶把果核、果仁嗆到氣管裡。
- 4-
不小心吃了有毒的果仁,怎麼辦?
我以前好幾次都把果仁嚼碎了一起咽下去了,會不會慢性中毒?
果仁中氰苷所產生的毒性是不會積累的。幾小時內若沒事,過後就永遠沒事了。別擔心,沒有慢性中毒的危險。
首先,某些果仁中的氰苷沒有那麼多,其次,身體也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和耐受能力。
大部分人都曾吃到過含有毒素的食物,但仍是平安無事的,主要原因是吃到的毒素量足夠少,還在身體承受範圍之內。
- 5-
為什麼可以吃巴旦木和杏仁?
咦,巴旦木和杏仁不就是水果的種子嗎?怎麼可以吃?
我們當零食吃的巴旦木和甜杏仁,是人類專門篩選出來的低毒果仁。
用來吃水果的品種,和用來吃果仁的品種是不同的。可不是什麼桃仁杏仁都能敲開果核隨便吃的。
(來源: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