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曾經問過自己一個問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但是多數人沒有答案也就不再糾結了,因為生活不易,沒功夫操那個閒心。只有少數人會一直糾纏於這個問題,不停地思考、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
今天就聊一聊《三體》中那些與「科學邊界」有過接觸的物理學家為什麼會先後自殺。
汪淼是一個研究納米材料的科學家,被邀請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會上得知最近有一批物理學家離奇自殺,而且跡象顯示他們的自殺都指向同一個未知的原因。
其他物理學家書中並沒作過多介紹,只對楊冬(葉文杰的女兒)的自殺原因給出了一些線索,而楊冬的自殺又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就試著先從楊冬身上入手。楊冬死前留下了一封遺書。
一切的一切都導向這樣一個結果: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從字面看,楊冬的自殺是因為物理學的不存在。物理學不存在了又是什麼意思呢?這麼點事,真的至於到自殺的地步嗎?
為了解點楊冬的情況,汪淼去找她的丈夫丁儀。丁儀家有張撞球桌,他和楊冬都喜歡打撞球,因為那很像加速器裡的粒子碰撞。丁儀讓汪淼把一個放在洞口的黑球打進洞,然後搬動撞球桌,換了4次位置,換一次打一次,最後搬回原位,又打一次。因為球的相對位置都沒變,每次都同樣入袋。可是丁儀卻說,如果不是這樣呢,如果每次球都向不同的方向飛去呢?
汪淼想了一下這才明白,在高能加速器中的粒子在無規律地亂飛,物理定律失效了。「這就意味著宇宙普適的物理規律不存在,那物理學也不存在了」。按說物理定律失效對常人沒什麼太大影響,楊冬怎麼因為這點事就自殺了呢?
汪淼去看望葉文潔的時候,看到了楊冬小時候畫的畫。
楊冬的畫仍然只是隨意紛亂的線條,汪淼從中看到了一種強烈的惱怒和絕望,一種想表達某種東西又無能為力的惱怒和絕望,這種感覺,是這種年齡的普通孩子所不具有的。
從這段話中看到的是一個孤獨、固執、鑽牛角尖的孩子。她對於無法表達的欲望過於執著,甚至接近崩潰,而當時她才只有三歲,這太反常了。
她聽巴赫的音樂。
她看到一個巨人在大地上搭一座好大好複雜的房子,巨人一點一點地搭著,樂曲完了,大房子也就搭完了。
她聽音樂能聽出一座房子來,隨著音樂的進行,一點一點把一座複雜的房子搭起來。雖說是她看見巨人搭的,實際上是她自己搭的。這是不是暗示她很有物理上的天賦呢?
對於一個數學公式,別的孩子會覺得很巧妙,而楊冬卻說公式很好看、很漂亮。她和別的孩子很不一樣,當她接觸了理論物理,一頭扎進去就出不來了。
其實科學家都有一股呆勁兒,對於研究的東西有種異於常人的執著,這容易出成果,但也容易鑽牛角尖。
當她突然發現她研究的東西都錯了,都沒用了,甚至連研究這件事本身都是無意義的,她的信仰崩塌了。
她的世界太單純,只有那些空靈的理論。那些東西一崩潰,就沒有什麼能支撐她活下去了。
楊冬的自殺是因為物理學大廈的崩塌,而物理學對她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既然物理學沒有了,她也就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於是她選擇了自殺。
在該系列第三部《死神永生》有對楊冬死因其他原因的描述,為避免節外生枝,本文暫不討論。
其他自殺的物理學家跟楊冬的情況也應該類似,可能是物理學的研究觸碰到了邊界,邊界之外是神的領域,也可能他們中的一些人也像汪淼一樣看到了「神跡」而導致精神崩潰而自殺。
汪淼是研究應用物理的,他比那些搞純理論的科學家更理性一些,他的反應應該比較有代表性。
他的恐懼是從所拍的照片上看到數字倒計時開始的。他洗出的照片上面有形如××××:××:××的時間倒計時,這可把他嚇壞了。別人拍的照片都正常,可是一到他拍,就會出現倒計時。後來不但拍照有倒計時,倒計時還到了他眼睛裡,不管睜眼閉眼都能看到這個倒計時。
汪淼詢問申玉菲(科學邊界成員),申玉菲顯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不告訴他,只是讓他停止他負責的納米項目。
汪淼覺得這裡有鬼,想要觀看更大尺度上的展示。申玉菲讓他找個能觀測宇宙背景輻射的地方,要讓他在宇宙尺度上看到倒計時。
「三天後,也就是十四日,在凌晨一點鐘到五點鐘,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
通過葉文潔的關係,汪淼到她的一個學生所在的觀測基地進行觀測。宇宙背景輻射的波動在一點準時出現。為了驗證這個波動,汪淼去天文館借了3K眼睛,通過肉眼直接看見了宇宙的閃爍。
到此,汪淼也接近崩潰了。「他感覺到自己那顆顫抖的心靈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撫摩著,一時間又回到了脆弱無助的孩童時代,意識深處硬撐著的某種東西像蠟一樣變軟了,崩潰了。」
若不是史強及時出現對汪淼進行開導,他就是不自殺也很可能神經錯亂,換成那些研究純理論的科學家結果只會更糟。
科幻小說講的也是人的故事,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當支撐生命的那個東西倒了,就很可能尋短。
有的人醉心於股票市場的投機,掌握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規律。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股票違背了它的規律,規律不見了。這個規律是他深信不疑的,他的信仰崩塌了,他失去了活著的意義,就自殺了。
一個窮人,一無所有,談的好幾個女朋友都因為他太窮離他而去。他曾經信仰真正的愛情,而今愛情卻被錢無情地打敗了。他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信仰坍塌的,沒了活下去的理由,也選擇了自殺。
人活著,總有一個支撐你活下去的東西,如果這個支撐不存在了,人就很難再活下去了,特別是那些深陷其中,當成信仰的人。
做人還是要豁達一些,凡事看得開,不要鑽牛角尖,畢竟在大多數情況下,死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