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勢資本黃明明:疫情後,中國全球供應鏈中心地位將更加不可撼動

2020-12-06 i黑馬

編者註:3月12日晚,i黑馬&明勢資本聯合舉辦了第一場「新基建」產業獨角獸在線沙龍。創業黑馬集團董事長、黑馬學院院長牛文文,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明勢資本合伙人焦騰,以及「石墨文檔」、「橙子自動化」、「李群自動化」、「艾肯工業」、「小喬體育」、「暢行智能」、「炬星科技」、「鴨嘴獸」以及「壹站」,多家明勢投資的獨角獸企業創始人攜手150餘位創業者、投資人一起參加了本次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精彩觀點頻出,三個小時乾貨滿滿。

口述| 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 黃明明

以下為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主題分享整理,經過i黑馬編輯。

新冠疫情開始後,我們通過微信、郵件或電話,跟明勢資本投資的每一家公司都溝通過,但通過在線視頻跟這麼多明勢兄弟會成員的創始人見面還是第一次,特別親切。小喬科技是在i黑馬的平臺上發掘出來的,我們投資後又有其他的投資機構加注,緣分很深。

牛總和我沒有坐下來詳細討論過今天的話題,但我們在朋友圈經常互動,很多觀點高度一致。科技+產業,這是明勢資本從成立第一天起就確立的投資宗旨。明勢這家基金從來不是為了投科技而投科技,我們一直認為,科技一定要跟產業的需求、用戶的需求真正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否則我們直接找大學、國家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就好了。我們做早期風險投資,就是要在未來的技術和今天的產業需求之間搭起一座橋梁,找到中間的結合點,用技術手段撬動巨大市場。

明勢資本為什麼五年前進入科技+產業這個相對比較冷門的投資領域?當時有O2O、網際網路金融等各種創業大潮,我們在這些領域涉足相當少,反而很早就一頭扎在科技和產業的結合點上,這是基於我們對中國當下形勢的兩大判斷:

第一大判斷,中國人口紅利正在快速消失。

攜程的創始人梁總(梁建章)是我非常尊敬的企業家和朋友,他一直在講中國人口結構變化以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我們認為,這是中國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非常大的結構性變化。我們今天所有的創業者,不管你是做供給端的,還是做需求端的,大的人口結構的變化是我們都不能迴避的一個重大話題。

中國過去40年高速發展所依賴的巨大的低價勞動力人口紅利正在快速消失。明勢資本第一批投資的企業,不管是李群自動化、橙子自動化,還是艾肯工業這樣一批科技公司,解決的是中國製造業藍領工人短缺和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後面我們投的企業服務、企業SaaS和AI等企業,解決的是白領崗位勞動力的短缺和成本持續上漲的問題。我們相信通過把企業的業務流程數位化和智能化,各行各業的效率將會帶來大幅提升。

第二大判斷,中國的今天和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國非常相似。

美國經歷了二戰後一波消費的浪潮,每個家庭都有房子、汽車、洗衣機、冰箱等。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應對經濟的滯漲,美國總統裡根大力投入信息產業,通過供應側效率的提升,催生了一批現象級的公司,比如沃爾瑪,它是武裝到牙齒的科技公司。明勢資本判斷,未來在各行各業裡最優秀的公司一定是科技公司。它們可能披著零售外衣,可能披著物流外衣,但本質一定都是頂尖的科技公司。

我們正在尋找的,是在各行各業中通過科技的力量提升各自所在產業的效率,甚至產生顛覆性變革作用的領軍企業。

01

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過去幾天,80後、90後都在見證歷史。我經歷過1997年和2008年的股災,投資的同事前幾天問我,我的蘋果手機壞了嗎,怎麼所有的股價都報不出來了?我說,不是手機壞了,是美國的股市熔斷了。今天晚上,美國股市可能還會迎來更進一步的持續下跌(3月12日美國股市發生了第二次熔斷)。中國萬眾一心,基本上控制了疫情。但歐洲、美國才剛剛開始。

疫情之下,很多投資人都會跟創業者講,要現金流為王,要控制好成本。但我認為,有一個東西比現金流更重要:創業者的信心。疫情後,我摸底了明勢資本投的150家企業,令我比較高興的是,雖然有的企業比較困難,有的企業現金流比較緊張,但不管各家企業有什麼挑戰,80%以上的創業者對未來的信心還都非常強。這一點,跟我和歐洲、美國的一些創業者交流,感受是不一樣的。他們可能已經恐慌得不得了。中國的民營企業是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和韌性的,中國也有足夠深的產業縱深和腹地。對中國的未來,我們有非常強的信心。

我一直講,創業者這口氣只要在,什麼事情都不怕;這口氣不在了,就算現金還能支持六個月、十二個月都很危險。我們內部將這稱之為創業者的信心指數,我看到指數非常高,我晚上就能睡得著覺。這種時候,信心是比黃金還要重要的東西。

02

數位化基礎設施是科技+創業創新的核心基石

這一次疫情是對中國各行各業的企業經營者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倒逼,倒逼著大家必須通過線上化的系統,自動化的系統,數位化的解決方案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以進一步去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你不這樣幹,效率比同行業優秀的公司低,將來就玩不轉了。

國家這次出臺的幾十萬億元的「新基建」,和明勢資本所投的企業息息相關。5G,工業網際網路……我們都叫數位化基礎設施。大家一定不要小看這一點。

我們投了鴨嘴獸後,在印度、東南亞等世界其他國家找同類的公司,看看還有沒有這麼好的公司。沒有!為什麼?

2012年以後,中國規定所有的重型卡車100%要裝GPS晶片。這個晶片的作用非常簡單,就像今天在美團訂一份餐,通過它可以知道騎手到哪裡了,多長時間到飯店,多長時間到你家裡。這樣的東西在供應鏈行業講了很久,卻一直沒有實現。直到國家要求卡車100%裝上GPS。同時,2012年後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在中國快速普及,又讓95%的司機能熟練地使用智慧型手機和APP應用。這些數字基礎設施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是找不到的。

今天中國科技+產業的創新,是因為國家給我們打了非常好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接下來要靠行業專家、創業者,靠他們對產業的認知,包括對科技的利用,快速地把企業做成龍頭。

在我重點跟大家分享的兩點中,核心還是信心。我相信,中國渡過疫情以後,以我們擁有的全球最完整供應鏈體系和產業鏈上下遊資源,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中心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動。

創業者們熬過這段最苦的時間,就一定能夠等來春天。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黑馬商圈」 正式上線啦!

推業務、賣產品、找合作……

資源速配,就上黑馬商圈!

相關焦點

  • 明勢資本黃明明:科技獨角獸的首個捕手和他的反共識信仰 | Hello...
    後來的故事近似於逆風翻盤的爽劇:這些項目和賽道如今都成了市場爭搶的對象,僅理想汽車一個項目就會給明勢帶來超200倍的回報。神策數據、酷家樂等SaaS頭部公司也都成為各自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今日,36氪獨家獲悉明勢資本第四期美元基金超募完成,總額2億美元。該基金將重點投資於企業服務、雲化基礎軟體、智能物流供應鏈、智能出行、智能製造、智能硬體等領域的科技公司。
  • 明勢資本黃明明:科技獨角獸的首個捕手和他的反共識信仰|Hello...
    後來的故事近似於逆風翻盤的爽劇:這些項目和賽道如今都成了市場爭搶的對象,僅理想汽車一個項目就會給明勢帶來超200倍的回報。神策數據、酷家樂等SaaS頭部公司也都成為各自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今日,36氪獨家獲悉明勢資本第四期美元基金超募完成,總額2億美元。該基金將重點投資於企業服務、雲化基礎軟體、智能物流供應鏈、智能出行、智能製造、智能硬體等領域的科技公司。
  • 36氪專訪 | 理想汽車投資人黃明明:偉大的項目早期總是反共識,有一...
    還有大量新創電動車公司,在資本退潮後瀕臨倒下。 李想顯然無意這個心跳遊戲,他創立的汽車之家只在上市之際首次引入融資,一家公司攫取了市場近乎100%的利潤。在造車創業中,李想依然堅持了他對中國市場和用戶需求的洞察。 2015年7月,李想創辦理想汽車,首款車是SEV低速電動車,因監管政策不明朗,這款車型在2017年末被砍掉。
  • 36氪專訪|理想汽車投資人黃明明:偉大的項目早期總是反共識,有一個...
    行業先鋒特斯拉以50萬臺年銷量指引,撐起了2500億美金的全球第一車企市值。但是在攫取更廣大市場時,電動汽車面臨的是能源加注效率和續航裡程等多重難題。蔚來汽車投入近300億元塑造電動汽車的消費認知,也在2019年遭遇存亡危機,承擔補能重任的能源業務被推到剝離位置。還有大量新創電動車公司,在資本退潮後瀕臨倒下。
  • 疫情衝擊下的供應鏈重組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
    ,但是隨著最近跨國疫情的擴散,全球供應鏈中斷問題開始劇烈衝擊世界股市。因此,當下許多企業必須在九年後重新學習福島的教訓。隨著世界各地區許多公司慌亂地確定哪些「隱形」下級供應商(也就是與它們沒有直接交易的供應商)位於疫情地區,更凸顯了過度集中和不透明的供應鏈所帶來的問題。這些即將到來的補救動作勢必將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重組,但這是否意味著大規模撤離中國,從而使中國失去「世界工廠」的桂冠呢?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後疫情時代將更加依賴資本勞動...
    原標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後疫情時代將更加依賴資本勞動力,更加重視數位技術   皮薩裡德斯教授在講座中指出,疫情不會影響全球技術崛起和亞洲崛起的潛在趨勢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後疫情時代將更加依賴資本勞動力,更加重視數位技術
    Pissarides)在會上發表視頻演講,深度解析人工智慧新科技下的全球新發展格局與後疫情時代全球資本的配置。圖: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Christopher A.Pissarides)在南方財經國際論壇發表演講新冠疫情影響就業市場和經濟結構皮薩裡德斯教授指出,二十一世紀初以來,全球發展格局由兩個大趨勢所主導和影響,一是中國這一經濟和貿易大國正在崛起,二是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為特色的生產自動化興起。
  • 小牛電動車上市背後,陪伴是資本對創業項目最長情的告白
    將主要用於升級和擴建生產設施、研發、分銷網絡擴張以及為潛在投資提供資金以及收購補充業務,資產和技術等。傳奇天才李一男正如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所說的,在這個關於牛電科技成功上市的故事裡,李一男的名字永遠會寫在前頭。在整個中國網際網路圈子裡,能稱得上市「天才」的人為數不多,李一男肯定是其中之一。李一男15歲便考入了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
  • 賈康:全球供應鏈再配置 中國要力求從中下遊升級到上遊|中國世界觀...
    《中國世界觀》評論欄目由中國網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全球化的本質在於供應鏈和供給能力體系的上下遊分工協作。當前疫情疊加逆全球化,全球供應鏈正處於再配置階段,對於中國來說,挑戰與機遇並存。以供應鏈條集聚的方式增加鏈條粘性,將是未來我們進行供應鏈配置布局需要著重思考的關鍵。眾所周知,資本與全球供應鏈布局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越在上遊聚集的供應鏈條越能吸引資本投入,而資本投入越多則供應鏈條越聚集、越能佔據上遊鏈條。
  • 從全球範圍看疫情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如何應對?
    及時採取應對危機的有效舉措,對中國經濟恢復與穩定增長、對維護中國的全球利益、對加強中國在全球體系的地位與影響均具有重要意義。全球範圍看疫情對中國造成的影響1.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面臨新一輪的挑戰。從2018年3月中美經貿摩擦加劇以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先後經歷三輪衝擊。
  • 疫情過後,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實踐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徹底平息、世界經濟重回軌道之後,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實踐者。」 中新社報導,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刊發文章《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重組》,指出疫情暴發後,跨國公司的補救動作將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
  • 新冠疫情對未來世界格局的影響
    而疫情結束後,重新恢復的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洗牌,產業鏈和供應鏈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重新布局。世界市場對中國製造業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由於中國最先控制住疫情,已進入快速恢復的階段。而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處於產能不足的狀態,因此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可能會快速上升,除了醫療用品、藥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費品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
  • 《創新中國》第一季首映 講述雙創時代時間簡史
    《創新中國》第一季「我的路」出品陣容強大,可謂囊括中國半個創投圈:李開復、王小蘭、徐小平、胡海泉、黃明明、王夢秋、鄺子平、熊曉鴿等知名創投大佬作為聯合出品人,創新工場、中關村企業家顧問委員會、真格基金、IDG資本、啟明創投、海泉基金、明勢資本、清流資本、如川投資、想像傳媒、36氪、微博財經等作為聯合出品機構,共同關注中國頂尖創業精英的心路與歷程,還原一個更真實的「雙創時代」。
  • 《創新中國》第一季首映,講述「雙創時代」的時間簡史
    《創新中國》第一季「我的路」出品陣容為:李開復、王小蘭、徐小平、胡海泉、黃明明、王夢秋、鄺子平、熊曉鴿等創投大佬作為聯合出品人,創新工場、中關村企業家顧問委員會、真格基金、IDG資本、啟明創投、海泉基金、明勢資本、清流資本、如川投資、想像傳媒、36氪、微博財經等作為聯合出品機構。他們共同關注中國頂尖創業精英的心路與歷程,還原一個更真實的「雙創時代」。
  • 供應鏈危機,低成本時代終結?戳視頻聽專家解讀→
    從3月12日開始,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財經雲直播系列專題直播,聚焦全球市場,緊追熱點行情。疫情衝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都受到什麼程度的影響?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體系較為完備的國家,又如何鞏固和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地位?世界經濟經過本輪疫情的衝擊,產業鏈、價值鏈又將如何重塑?
  • 從這次疫情,世界才看到中國的強大,無人能撼動
    最典型這次疫情的爆發,世界才看到了中國的強大,那是無人能撼動。對於我國來說,去年年底以來的疫情,可以說是庚子年的一場大災難。這個疫情來勢兇猛,傳播迅速,危害巨大,有失控的危險。短時期內,給我國的經濟和生產造成了巨大的風險和危害。尤其是我國實體經濟,包括各種門店的關閉,各種工廠的停工,簡直是災難到了極點了。
  • 對話空客中國CEO:疫情影響空前 中國供應鏈生產保持穩定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對話空客中國CEO:疫情影響空前,中國供應鏈生產保持穩定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深遠而持久。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地區副總裁馬濤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地區副總裁馬濤在此前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曾表示,2020年無疑是航空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全球航空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航空公司處於求生模式,今年將淨虧843億美元。依據目前的狀態,全球旅行需求將緩慢復甦,直至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 對話空客中國CEO:疫情影響空前,中國供應鏈生產保持穩定
    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地區副總裁馬濤在此前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曾表示,2020年無疑是航空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全球航空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航空公司處於求生模式,今年將淨虧843億美元。依據目前的狀態,全球旅行需求將緩慢復甦,直至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 疫情改變了世界供應鏈體系,海外倉成主力
    2020年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強調,要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加快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保障國際貨運暢通 穀倉海外倉在國家政策推動下,不斷完善自身業務體系,在全球多個發達國家在全球布局了超30個訂單處理中心,覆蓋30餘個國家,海外消費者從手機上下單,便可以享受便捷快速的本土化派送服務。